發布時間:2015-04-13 10:58:02 互聯網

從(cong) 2015年第一季度起,快遞業(ye) 正在醞釀一場新的變革。
1月26日,順豐(feng) 發布“2015年新版價(jia) 格通知”,新版價(jia) 格自2月1日起已開始實施。盡管此次調價(jia) 整體(ti) 運費有升有降,其中五成以上維持原價(jia) ,但整體(ti) 漲幅仍達2%。提價(jia) 主要涉及25個(ge) 省份的標準快件長距離(800公裏以上)配送,首重提價(jia) 1-2元,電商特惠也略有上漲。
在提價(jia) 之外,順豐(feng) 還在開展國際快遞業(ye) 務基礎之上,於(yu) 1月8日上線跨境電商網站“順豐(feng) 海淘”。不僅(jin) 如此,1月19日,圓通旗下電商網站“一城一品”上線第一批海外直購商品,正式布局跨境電商。幾乎同期,申通也上線跨境電商網站“洋貨通商城”。不甘寂寞的韻達也於(yu) 2月2日啟動跨境電商網站——“優(you) 遞愛”(UDA)。
提價(jia) 也好,布局跨境電商開展海淘業(ye) 務也罷,這一係列動作的背後,均緣於(yu) 近年來快遞業(ye) 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率持續下滑的窘狀,平均利潤率已從(cong) 此前的近20%下降至不足5%。
誰先找到降成本增收入的法門,誰就可能在快遞業(ye) 新一輪市場搏殺中贏得先機。
調價(jia) :應對利潤下滑
近年來,隨著價(jia) 格戰的不斷升溫,快遞業(ye) 似乎形成了“誰先漲價(jia) 誰先死”的定律。
原本就比其他快遞價(jia) 格要高的順豐(feng) 此次“任性”調價(jia) ,在業(ye) 界自然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此次調價(jia) ,更加清晰地標注出以距離為(wei) 基礎、以地域為(wei) 考量的精細化運費計算體(ti) 係。”順豐(feng) 方麵對《支點》記者表示,這是順應市場趨勢。
“順豐(feng) 根據時間和距離來定價(jia) ,是在和國際慣例接軌。”中國快遞物流網首席顧問徐勇對記者說,這對快遞業(ye) 擺脫價(jia) 格戰有著標杆意義(yi) 。
在此之前,順豐(feng) 的標準快件,基本上隻有本地13元和外地22元兩(liang) 種價(jia) 格。經過調價(jia) 後,價(jia) 格階梯顯然增加了不少,告別了“一刀切”的價(jia) 格體(ti) 係。
毋庸置疑,精細化管理固然是順豐(feng) 此次調價(jia) 的考量因素之一,但多位順豐(feng) 內(nei) 部快遞員告訴記者,調價(jia) 其實就是變相漲價(jia) ,這背後的重要因素則是近年來快遞業(ye) 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率不斷下滑的倒逼。
“相對而言,今天的快遞價(jia) 格還沒有十年前的價(jia) 格高。”韻達快遞UDA總裁關(guan) 廷安對《支點》記者表示,所有相關(guan) 成本都在上漲,利潤卻在下降。
“2014年快遞每票的利潤在1元以下,2015年可能不到0.5元,甚至會(hui) 虧(kui) 錢。”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公開表示。
來自中商產(chan) 業(ye) 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2年快遞業(ye) 件均收入18.6元,2013年降為(wei) 15.69元,2014年則為(wei) 14.65元,短短兩(liang) 年間平均每單收入下降了3元多。
也正因為(wei) 此,在順豐(feng) 調價(jia) 之前,快遞行業(ye) 就曾醞釀過提價(jia) 。
2014年,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快遞企業(ye) 因為(wei) 聯合漲價(jia) 而被有關(guan) 部門以涉嫌壟斷叫停的事件。在當年4-8月期間,福建省廈門市、湖南省湘潭市、重慶市都出現過快遞企業(ye) 當地加盟商集體(ti) 漲價(jia) 事件,而且還出現過多家快遞企業(ye) 聯手針對電商和散戶將價(jia) 格上調的事件。但最終,都被有關(guan) 部門以涉嫌濫用壟斷優(you) 勢、聯合排擠競爭(zheng) 對手等原因叫停。
除此之外,當年“雙十一”期間,申通就鼓動其各分公司、基層網點在旺季期間根據自身的運營情況合理提高價(jia) 格,通過價(jia) 格杠杆調節快遞業(ye) 務量,以改變“增量不增收”狀況。
降本:短期內(nei) 很難做到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針對此次順豐(feng) 調價(jia) ,其他快遞企業(ye) 均未明確表態是否跟進。
在中商產(chan) 業(ye) 研究院分析師陳立瑛看來,短期內(nei) 其他快遞企業(ye) 調價(jia) 的可能性極低。
“順豐(feng) 敢於(yu) 提價(jia) ,是因為(wei) 其主要麵向中高端客戶,且客戶黏性非常高,小幅度提價(jia) 不會(hui) 造成大量客戶流失。”陳立瑛對記者分析說,相反其他快遞企業(ye) 的客戶則對提價(jia) 非常敏感。
持同樣觀點的徐勇也認為(wei) ,其他快遞企業(ye) 如果要提價(jia) ,首先需要統一自己的價(jia) 格體(ti) 係,並使消費者能夠接受,這在短期內(nei) 難以做到。
“不過,從(cong) 長期來看,如果順豐(feng) 此次調價(jia) 市場反應不大,其他快遞企業(ye) 肯定也會(hui) 考慮提價(jia) 。”陳立瑛補充說。
麵對快遞業(ye) 各項成本的不斷增長,在短期內(nei) 提價(jia) 無望的情況下,快遞業(ye) 已經在嚐試各種措施來降低運營成本。
“快遞業(ye) 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ye) ,人力成本占比最重,大概要占到總成本的60%。”陳立瑛告訴記者,近年來快遞企業(ye) 在購買(mai) 設備、使用倉(cang) 儲(chu) 以及配送物流上的開支明顯增大。
於(yu) 是,快遞業(ye) 開始使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力等成本。近兩(liang) 年來,不管是順豐(feng) 、中國郵政,還是“三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等,都在開始使用智能快遞櫃以提高“最後一公裏”的配送效率,從(cong) 而降低人力成本。
而且,此前有媒體(ti) 曝出順豐(feng) 去年已在深圳、東(dong) 莞等城市內(nei) 部測試無人機配送服務。
“運用高科技產(chan) 品,對降低快遞的運營成本有很大作用。”關(guan) 廷安表示,日後可能還會(hui) 用到其他的高科技產(chan) 品。不過,他也表示,想通過高科技降低快遞運營成本,在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比如,智能快遞櫃在國內(nei) 目前僅(jin) 是推廣階段而非成熟階段。多家快遞企業(ye) 的快遞員曾向記者表示,目前智能快遞櫃的密度遠未達到快遞業(ye) 的需求。
與(yu) 此同時,目前順豐(feng) 內(nei) 測的無人機,並不能直接替代快遞員送貨上門,而是替代了其用於(yu) 中間運貨的貨車。
“如果無人機不能實現徹底地自主運送,還需要人員地麵遙控,這產(chan) 生的人力成本隻會(hui) 讓快遞企業(ye) 望而卻步。”陳立瑛說。
增收:跨境海淘成新寵
事實上,除了降成本,快遞業(ye) 也在尋求新的增長點。
開展跨境快遞業(ye) 務,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布局跨境電商開展海淘業(ye) 務,成了快遞業(ye) 集體(ti) 突圍的一個(ge) 新方向。
早在2014年4月,順豐(feng) 就已開始試水跨境快遞業(ye) 務,推出了針對個(ge) 人海淘消費者的轉運產(chan) 品“海購豐(feng) 運”(SFBuy)。相隔4個(ge) 月之後,又針對海外直購、代購商家推出“全球順”物流產(chan) 品。在當年年底,順豐(feng) 還上線了針對出口市場的“歐洲小包”業(ye) 務。順豐(feng) 方麵透露,目前,已在新加坡、韓國、美國等多個(ge) 國家開展國際快遞業(ye) 務。
同年,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ye) 紛紛開始涉足國際快遞業(ye) 務,業(ye) 務範圍從(cong) 美國一路擴展至歐洲。而在今年,國際快遞業(ye) 務還將繼續擴展。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各類網站購買(mai) 海外商品,這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ye) 開展國際快遞業(ye) 務。”關(guan) 廷安表示。
不過,對於(yu) 快遞企業(ye) 來說,除了國際快遞業(ye) 務這塊蛋糕,他們(men) 還看中了這塊蛋糕的上遊市場——不斷增長的海淘業(ye) 務。
繼在2014年底上線食品海淘類網站優(you) 選國際之後,今年1月8日,順豐(feng) 自營的跨境B2C電商網站“順豐(feng) 海淘”正式上線,主營生鮮、母嬰、食品、護膚品等品類,產(chan) 品涉及美國、德國、荷蘭(lan) 、澳大利亞(ya) 等海淘熱門國家。
隨後的1月19日,圓通旗下電商網站“一城一品”上線第一批以德國廚房為(wei) 主題的海外商品,比如鍋和刀具,正式開啟圓通海外直購,布局跨境海淘電商。
幾乎同期,申通低調上線“洋貨通商城”進行內(nei) 測,主營美國至中國的母嬰用品、保健品、美容護膚、鞋帽服飾等海淘商品。
不甘寂寞的韻達,也於(yu) 2月2日將2014年上線的主營美國至中國海淘商品跨境電商網站“易購達”,升級為(wei) 全球跨境海淘電商網站——“優(you) 遞愛”(UDA),通過邀請海外商家入駐,以平台服務的模式,主營母嬰用品、美容護膚、進口酒水和個(ge) 人護理等品類。
不僅(jin) 如此,還有不少快遞企業(ye) ,也欲涉足跨境海淘電商這一領域。
“不管是之前涉足跨境快遞業(ye) 務,還是做跨境海淘電商,一切都基於(yu) 客戶需求。”關(guan) 廷安強調說,大家做這些業(ye) 務可能想法略有不同,但這卻是快遞業(ye) 發展的一個(ge) 新機遇。
據美國知名在線支付提供商PayPal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的海淘消費者達1800萬(wan) 人,海外購物額高達2136億(yi) 元。預計到2018年,海淘消費者將達到3560萬(wan) 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wan) 億(yi) 元。
另據業(ye) 界專(zhuan) 家測算,海淘利潤率高達15%-25%。從(cong) 目前行業(ye) 格局來看,盡管中國跨境海淘電商平台已有不少,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跨境海淘電商領域還處於(yu) 初始整合期。
“在快遞業(ye) 利潤極低的情況下,通過開展海淘業(ye) 務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延伸,不失為(wei) 一個(ge) 新的方向和業(ye) 務增長點。”徐勇肯定,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是一種嚐試。
短板:如何引流成難題
然而,看中跨境海淘市場的,遠不止這些快遞企業(ye) 。
國內(nei) 多家電商大佬,也都在開展跨境海淘電商業(ye) 務。2014年2月,天貓國際正式上線,京東(dong) 也幾乎同時推出海外購頻道。而在2015年,馬雲(yun) 和劉強東(dong) 均表示將進一步加大跨境電商的投入和發展。
與(yu) 此同時,還有不少類似洋碼頭、跨境通等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跨境海淘電商的網站。
一場圍繞跨境海淘電商競爭(zheng) 的狂風暴雨,正在向快遞業(ye) 和電商業(ye) 襲來。
不過,關(guan) 廷安對自己的海淘業(ye) 務很有信心。在他看來,快遞業(ye) 做跨境海淘電商有自己的優(you) 勢,與(yu) 其他跨境海淘電商平台相比,韻達可以掌控物流環節,在時效上更有保證和優(you) 勢。此外,公司還擁有十幾年來累積的客戶大數據,可以匯集物流產(chan) 業(ye) 鏈上遊和下遊的客戶資源。
“最重要的是我們(men) 提供跨境海淘電商的一站式解決(jue) 服務,從(cong) 賣到發貨、送貨都是一條龍服務。”關(guan) 廷安分析,這種優(you) 勢能讓消費者體(ti) 驗到流暢而又便捷的購物服務。
在產(chan) 品品類的選擇上,與(yu) 傳(chuan) 統跨境海淘電商平台不同的是,快遞企業(ye) 的跨境海淘電商平台放棄了那些幾萬(wan) 、十幾萬(wan) 元的奢侈品,更多地麵向家庭生活消費,選擇那些能最大化發揮其物流優(you) 勢的進口食品、保健品和日化等產(chan) 品。
比如,“順豐(feng) 海淘”未來將進一步上線重量大、重複購買(mai) 率高、保質期短、對時效要求較高的生鮮品類。
“下一步韻達的UDA將上線一些非主流產(chan) 品。”關(guan) 廷安告訴記者,所謂非主流,即國內(nei) 消費者並不熟知,但在海外賣得比較好的三四流品牌,進而從(cong) 差異化中勝出。
“另外,保障正品貨源非常關(guan) 鍵。所有商家的產(chan) 品都能直接追溯到原產(chan) 地,對海淘消費者來說最怕的就是買(mai) 到假貨。”他補充說,這是做好海淘業(ye) 務的關(guan) 鍵。
不過,快遞企業(ye) 要想在跨境海淘電商業(ye) 務上有所建樹,還需從(cong) 多方麵努力。其中,如何引流則成了重中之重。
在徐勇看來,快遞企業(ye) 首先要讓產(chan) 品在價(jia) 格優(you) 勢上有競爭(zheng) 力,才能導入消費者並最終促成購買(mai) 。
目前,快遞企業(ye) 在這方麵顯然做得還不夠。以荷蘭(lan) Nutrilon牛欄嬰兒(er) 奶粉2段850g/罐的售價(jia) 為(wei) 例,天貓國際售價(jia) 168元,順豐(feng) 海淘則售價(jia) 178元。
“因此,快遞企業(ye) 要加強供應鏈上下遊的合作,形成規模優(you) 勢,最終形成性價(jia) 比優(you) 勢。”徐勇坦承,快遞企業(ye) 在跨境電商經營的專(zhuan) 業(ye) 性、銷售能力方麵也還存在一定劣勢。他建議,快遞企業(ye) 需在引進相關(guan) 人才上下功夫,進一步探索營銷策略做好引流工作。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