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一個煤炭物流人眼中的“一帶一路”

發布時間:2015-04-08 11:23:36 互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願景與(yu) 行動》,並最終圈定18個(ge) 省,新疆和福建被定為(wei) 核心區域。這份“願景與(yu) 行動綱領”讓“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終於(yu) 落了地。

與(yu) 此同時,山西豐(feng) 礦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也將煤炭物流業(ye) 務開進了新疆阿克蘇。乘著這股春風,走上“一帶一路”的奮進之路。

無疑,“一帶一路”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戰略,試圖通過合作投資推動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裝備製造業(ye) 出去,進而推進國內(nei) 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到資源富集、市場需求大的國家建立生產(chan) 基地,推動消化國內(nei) 的過剩產(chan) 能。因此,“一帶一路”將帶給相關(guan) 行業(ye) 及企業(ye) 巨大的發展機會(hui) ,這其中也包括中小企業(ye) 。

中國推動的是包括歐亞(ya) 大陸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ge) 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ti) ,潛台詞就是大家在一起好好合作、好好玩耍、好好過日子。

以上的說法似乎太高大上了,距離我們(men) 中小企業(ye) 遙不可及。那麽(me) 換個(ge) 角度,單從(cong) 名字看,“一帶一路”強調的就是“路”和“帶”。它釋放了一個(ge) 信號,就是中國仍至世界,未來將更加重視物流,更加重視互聯互通,所以,我們(men) 物流行業(ye) 的機會(hui) 來了。

機會(hui) 一:增強互聯互通的能力

交通與(yu) 物流的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guan) 鍵。物流企業(ye) 可以憑借自身產(chan) 權明晰、機製靈活、純商業(ye) 化運作等優(you) 勢,從(cong) 市場策略出發,基於(yu) 用戶需求快速調整改變運營模式,快速成長,從(cong) 而增強互聯互通能力。

機會(hui) 二:物資的國際間流動必然給物流企業(ye) 帶來商機和“走出去”的契機

“一帶一路”首先要解決(jue) 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拓展相互投資領域,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間的合作。這樣的話,就必然會(hui) 產(chan) 生物資、資金的國際間流動,隨之必然會(hui) 給物流企業(ye) 帶來商機。

機會(hui) 三:有利於(yu) 推進立體(ti) 物流服務網絡平台建設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經濟欠發達國家,物流資源多呈碎片化,尤其在物流服務網絡及平台構築上,越是欠發達國家越充滿機遇。無論是物流服務網絡,還是物流APP等移動客戶端,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機會(hui) 四:發力細分市場

物流企業(ye) 也可對特定客戶群體(ti) 推出專(zhuan) 屬的產(chan) 品和相關(guan) 服務,在細分市場上獨樹一幟,比如:可以麵向華人群體(ti) 構建虛擬網,提供種種附加服務;為(wei) 優(you) 質的客戶提供性能可靠的交易網絡,同時還可將金融服務、管理式電子交易平台等服務打包集成,形成全套解決(jue) 方案。

“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ye)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想想都美不勝收。但是,我們(men) 也不能笑得太早,因為(wei) 我們(men) 將麵臨(lin) 的挑戰也是空前的。

挑戰一:管理效率不高,精細化程度不夠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從(cong) 廣州運送貨物到北京的運費,比從(cong) 中國運到美國的運費還要高。物流效率低下的原因,除了產(chan) 業(ye) 布局不合理導致商品需要長距離、大規模運輸,以及企業(ye) 供、產(chan) 、銷各環節銜接不科學而增加倉(cang) 儲(chu) 成本外,另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需求與(yu) 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與(yu) 匹配。比如:找車找貨的方式單一,浪費很多時間;往往是去了一個(ge) 不熟悉的地方還要空車返回。

挑戰二:思維傳(chuan) 統,缺乏創新性

我國物流業(ye) 的組織化、專(zhuan) 業(ye) 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業(ye) 多、小、散、弱的格局一直存在。特別在移動互聯時代,對互聯網經濟尚未透徹的理解,缺乏創新能力和網絡融合能力。

挑戰三:對相關(guan) 的政策法律和信息缺乏了解

信息不對稱,免不了會(hui) 吃虧(kui) 上當。了解外部市場環境,熟悉國際通行規則和主要目標國法律法規,規範化運作,遵守當地法律,才能在國際市場上長久的生存,並可用法律武器來最終保護自己。中小企業(ye) 缺乏國際市場調研和專(zhuan) 業(ye) 知識及人才。

挑戰四: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足,把控風險能力不足

中小企業(ye) “走出去”會(hui) 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比如:對當地環境了解不夠,莽撞走出去,有時帶一點冒險和僥(jiao) 幸心理。或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足,往往是什麽(me) 賺錢快做什麽(me) ,而不是可持續的理念。

政策所指,正是中小企業(ye) 最大的商機所在。對外開放和思路有關(guan) 係,和地理位置沒關(guan) 係。新“絲(si) 路” 有了,就看你有沒有新“思路”。你的公司、你的行業(ye) ,甚至你個(ge) 人借著這“一帶一路”,也將成了開放的前沿,有沒有?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