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如何遏止快遞業的野蠻生長

發布時間:2015-03-25 09:59:23 光明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完成140億(yi) 件,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業(ye) 務量飛速發展的同時,快遞行業(ye) 現代化水平等與(yu) 發達國家還有明顯差距,物品丟(diu) 失索賠難、快遞“不快”等問題時有發生,快遞業(ye) 如何走上規範發展之路成為(wei) 人們(men) 的共同期待。
  從(cong) 10億(yi) 件躍升至100億(yi) 件:井噴與(yu) 問題並存
  近年來,伴隨網絡購物的日益增長,快遞業(ye) 進入了井噴發展時期,快遞業(ye) 務量呈迅猛增長態勢。據統計,僅(jin) 僅(jin) 8年時間,中國快遞業(ye) 務量從(cong) 10億(yi) 件增至100億(yi) 件。截至2014年11月,全國快遞累計業(ye) 務量已經連續45個(ge) 月同比平均增幅超過50%。
  但同時,由於(yu) 物品遺失、物品損壞等問題造成的糾紛案件呈多發態勢,消費者信息泄露、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正在困擾著快遞業(ye) 健康發展。
  羊年春節及隨即到來的“3·8”婦女節期間,網上購物掀起了新的熱潮。這讓快遞行業(ye) 再次迎來高峰,頻繁“爆倉(cang) ”,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北京消費者林一晨(化名)就遇到了“麻煩”:今年1月底,林一晨通過萌購代購網站購買(mai) 了一本書(shu) 和一套DVD,通過EMS快遞到國內(nei) 。林一晨查到,1月29日貨品從(cong) 日本寄出,31日到達北京並完成清關(guan) 手續。然而,當貨品從(cong) 北京集散地到她所居住的百子灣社區過程中,卻被遺失。“我撥打郵政的客服電話谘詢時,工作人員表示24小時內(nei) 答複,但是後來我催問了幾次,對方都表示無法確認貨品是否遺失,也不肯出具遺失證明,導致日本郵政無法開展查件和理賠程序。”林一晨說。
  林一晨的故事並非個(ge) 案。四川彭州消費者曾女士也遇到問題。前不久,朋友將一塊香奈兒(er) 限量版手表快遞給曾女士,但手表卻被別人冒領。曾女士與(yu) 寄件人一起,將快遞公司告上法庭,根據彭州法院審理後的判決(jue) ,由於(yu) 快遞單沒有選擇保價(jia) ,且沒有注明手表品牌和型號,曾女士隻獲得了1000元的賠償(chang) 。
  加盟門檻低、管理不規範:麵臨(lin) 新的洗牌競爭(zheng)
  “如今市民對快遞行業(ye) 的質疑,表麵原因是從(cong) 業(ye) 人員服務不到位,而追根究底凸顯了行業(ye) 發展的失範。”福建星泰安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禮善指出,隨著消費需求的急速增長,快遞業(ye) 發展迅猛,由於(yu) 門檻低,造成行業(ye) 發展良莠不齊,呈現“小、散、亂(luan) ”的局麵。
  隨著快遞業(ye) 快速發展,競爭(zheng) 帶來的行業(ye) 整合也走向深入。圓通速遞集團董事長喻渭蛟分析指出,近年來,租金、人工、設施等所有成本都在上漲,伴隨而來的則是快遞業(ye) 的重組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在福州市快遞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宋茂鬆看來,快遞行業(ye) 走得太快,一係列的“配套”卻相對滯後。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快遞行業(ye) 問題,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公司原本就存在的問題被放大,如分布不合理、場地麵積小、快遞員短缺等。從(cong) 業(ye) 者認為(wei) ,當前快遞公司普遍采用加盟製度,這一模式解決(jue) 了企業(ye) 發展之初因資金不足導致的線路鋪設能力有限等問題,但是隨之而來的高層人員過多、網點管理鬆散等問題卻令快遞公司轉型困難重重。
  為(wei) 治理快遞亂(luan) 象,有關(guan) 部門已對法律法規進行了完善。2013年3月1日,修訂版《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對貨物丟(diu) 失、野蠻分揀、延誤投遞等關(guan) 鍵問題的處罰標準做出具體(ti) 、明確的規定。
  加強監管、多方參與(yu) :“快遞大國”也要提質轉型
  放開國內(nei) 市場也將帶來中國快遞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
  2014年9月,國務院表態向所有資本放開國內(nei) 快遞市場。2014年12月30日,國家郵政局經過法定程序審核,批準雅瑪多、歐西愛司、嘉裏大通經營國內(nei) 包裹快遞業(ye) 務。至此,包括2012年批準的聯邦快遞、優(you) 比速在內(nei) ,已有5家外資快遞企業(ye) 獲準在中國開展除信件之外的國內(nei) 快遞業(ye) 務。
  “外資企業(ye) 即將進入國內(nei) 快遞市場,這無疑將加劇快遞業(ye) 的競爭(zheng) 。”申通快遞一位負責人者表示,快遞公司在規模化發展的同時,還應盡快提升硬實力和軟服務,迎接更大的挑戰。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指出,為(wei) 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2015年國家郵政局將著重打造快遞“升級版”,提升郵政、快遞物聯網、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引導企業(ye) 加強數據分析與(yu) 應用,鼓勵企業(ye) 在科技創新提高生產(chan) 力效能上加大投入。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中國快遞業(ye) 要在提質轉型、規範管理上做出努力。快遞企業(ye) 應嚴(yan) 格執行快遞服務國家標準,精耕細作,擺脫低價(jia) 競爭(zheng) 模式,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國家需完善對物流快遞行業(ye) 的立法監管,同時製定符合市場發展的管理政策,確保轉型期的快遞行業(ye) 健康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