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東(dong) 風柳汽自主品牌發展之路(二):
堅定信念 艱苦奮鬥,苦中為(wei) 樂(le) 求發展
發布時間:2015-03-24 15:58:39

“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幹稻草,軟又黃,金絲(si) 被兒(er) 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xiang) ……”80多年前,在艱苦卓絕的井岡(gang) 山鬥爭(zheng) 環境中,醞釀產(chan) 生了艱苦奮鬥的井岡(gang) 山精神,而這首歌既是昔日井岡(gang) 山艱苦生活的真實反映,也是對井岡(gang) 山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精神的生動寫(xie) 照。
曆史告誡我們(men) ,越是茫然的時刻,越需要堅定的信念;越是艱苦的時期,越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於(yu) 是在井岡(gang) 山精神的最終形成中,堅定信念被賦予井岡(gang) 山精神靈魂的所在,艱苦奮鬥則被作為(wei) 井岡(gang) 山精神的基石。
2015年,堅持以井岡(gang) 山精神為(wei) 指引的東(dong) 風柳汽進入發展的第61個(ge) 年頭。盡管2014年柳汽以全年累計產(chan) 銷汽車28萬(wan) 輛,同比增長24%的業(ye) 績,脫穎而出成為(wei) 行業(ye) 中一匹“黑馬”,期間更憑借“2015中國100佳自主品牌”的榮譽獲得外界認可,然而在過去的六十年間,柳汽的汽車自主品牌之路也並非走的一帆風順:企業(ye) 初創時的艱辛,起步造車時的困局,經濟危機中的考驗……麵對種種困境,艱苦奮鬥的井岡(gang) 山精神為(wei) 柳汽人一次次注入堅定的信念,每一次困境中砥礪奮進,也都讓柳汽在自主品牌創新道路上走的愈發堅定!
堅定信念,創業(ye) 之初克難關(guan)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ye) 基礎薄弱,特別是汽車工業(ye) 幾乎為(wei) 零。因此作為(wei) 較早一批踏入汽車製造領域的企業(ye) ,東(dong) 風柳汽在正式生產(chan) 汽車之前,也同樣經曆過一個(ge) 起步的積累階段,這就是柳汽的前身——柳州農(nong) 業(ye) 機械廠。
農(nong) 機起家
1954年10月6日,作為(wei) 廣西支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建設的重要項目,柳州農(nong) 業(ye) 機械廠在柳州市水南街76號正式掛牌成立。1955年,廣西省政府把柳農(nong) 定為(wei) 廣西生產(chan) 五三步犁、雙輪雙鏵犁等新式農(nong) 具主導廠,次年在位於(yu) 柳州市蝴蝶嶺的柳農(nong) 新廠順利竣工後,按照廣西工業(ye) 廳的安排,柳農(nong) 開始第一次涉及較為(wei) 複雜的機械範疇——水輪泵。此後開始了長達15年之久的以農(nong) 機具支援全國建設的曆史。
1968年,為(wei) 國爭(zheng) 光、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做出重大貢獻的水輪泵嚴(yan) 重滯銷,柳農(nong) 陷入嚴(yan) 重困境,正當柳農(nong) 四處尋出路之際,全國掀起了一個(ge) 生產(chan) 汽車的熱潮。柳農(nong) 人高瞻遠矚,抓住機遇,以“堅定信念”的精神為(wei) 指引,爭(zheng) 上汽車!
為(wei) 了盡快拿出樣車,幾乎毫無造車經驗的柳農(nong) 人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用鐵絲(si) 、紙、木頭做成駕駛室模型,經上百次修改,僅(jin) 用16天就硬是用大錘敲成了駕駛室。壓製汽車大梁按常規起碼要用1500噸壓力機壓製,而柳農(nong) 隻有一台300噸的油壓機,經反複試驗,用“劈柴下尖”的方法,螞蟻啃骨頭,把300噸壓力集中在一二寸麵積上一點點壓製,終於(yu) 把大梁壓製成功。在各方配合下,廣西第一輛汽車——“柳江”牌汽車終於(yu) 誕生,而柳汽以汽車製造為(wei) 主的新的創業(ye) 也由此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廣西第一車“柳江”牌
艱苦奮鬥,危機之中覓發展
事實上,對於(yu) 堅持自主品牌的柳汽來說,實際遇到的困難往往不隻於(yu) “造車”本身,外部大環境更是對這個(ge) “無外資後盾,無貸款支援”的堅守者時刻發出威脅信號。
2007年,柳汽匯聚國內(nei) 外先進技術和優(you) 勢資源的兩(liang) 項自主品牌產(chan) 品——景逸多用途兩(liang) 廂車和霸龍507重卡先後上市。然而,殘酷的現實再一次擺在了柳汽麵前:作為(wei) 乘用車市場的新進入者,沒有知名度,外界對於(yu) 自主品牌的乘用車大都帶著有色眼鏡,景逸月銷量差強人意;霸龍507盡管有著中國首款符合歐洲安全標準重卡的“實”,一時間卻難以獲得用戶認可的“名”,導致銷售同樣受阻。
2007年4月“霸龍507”首次亮相第十二屆上海國際車展
2007年9月風行景逸H5產(chan) 品成功下線
“我記得景逸這個(ge) 車是2007年10月份開始投放市場的,重卡推向市場是2008年初,推向市場時候客戶也不認可,再加上當時的宏觀環境,企業(ye) 裏麵和社會(hui) 上彌漫著一種悲觀的氣氛。經銷商裏麵也是彌漫著一種不是很好的,不很健康的氣氛。當時我跟負責銷售的姚總講,景逸這個(ge) 產(chan) 品,現在到處都有問題,不管怎麽(me) 樣,你幫我將其中的一點捂熱了,一個(ge) 區域捂熱了,就算你完成任務。”說起當初生死存亡的時刻,程道然依然記憶猶新。
為(wei) 了尋找出路,在總經理程道然帶領下柳汽製定了“尋找標杆、超越標杆”、“打造精品”等戰略,企業(ye) 領導班子成員親(qin) 臨(lin) 一線基層指導生產(chan) ,深入分析市場,為(wei) 企業(ye) 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chan) 品製定策略,各個(ge) 基層部門也都就如何在生產(chan) 、市場、研發、銷售、服務等關(guan) 鍵環節中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獻計獻策。
通過緊緊把握國家出台的一係列刺激行業(ye) 經濟政策的機會(hui) ,在營銷、服務等方麵柳汽采取了多項應對措施,營銷戰略思路由“遊擊戰”向“陣地戰”轉移,進一步強化網絡建設和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提升;在眾(zhong) 多國內(nei) 主流廠家紛紛加入價(jia) 格戰之時,柳汽抽出有限的精力著力打造服務網絡建設,不斷升級完善“陽光在線”服務品牌,以服務促銷售。最終景逸及霸龍507均成為(wei) 東(dong) 風柳汽乘商版塊的主力車型。
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每一次“苦”,依靠堅定的信念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柳汽都一次次渡過了難關(guan) 。苦過之後,腳跟站穩了,不甘於(yu) 現狀的柳汽人又該如何謀求跨步前行?且看柳汽自主品牌發展新篇章——實事求是,敢闖新路,轉型創新打市場!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