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亞馬遜入駐天貓內幕起底:結合點在國際化

發布時間:2015-03-23 11:16:47 經理人分享日誌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隨著亞(ya) 馬遜入駐天貓之後,騰訊、百度也相繼入駐天貓。有人稱亞(ya) 馬遜入駐是向天貓的“妥協”,是在中國的“水土不服”。但騰訊、百度的相繼入駐,顯然無法用相同的邏輯說通。
  那麽(me) ,從(cong) 亞(ya) 馬遜到騰訊、百度的相繼入駐,真實目的是什麽(me) ?又將會(hui) 對中國電商格局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呢?
  結合點在國際化
  中國電子商務在2014年迎來一個(ge) 轉折點,這一年京東(dong) 和阿裏巴巴先後在美國上市。此時的中國電商子務市場已經曆了十幾年的野蠻生長,這十幾年間“速度”是成功的唯一標誌。但接下來,電商企業(ye) 再擴大規模已經遭遇瓶頸。所以在2014年出現兩(liang) 個(ge) 明顯的趨勢:一是開始打國際化、海淘的概念;二是渠道下沉,開始向農(nong) 村市場拓展。
  亞(ya) 馬遜與(yu) 天貓的結合點恰恰是在國際化上。2014年下半年跨境海淘電商開始崛起,亞(ya) 馬遜相繼發布直郵、海外購、發起業(ye) 內(nei) 首個(ge) 黑五海外購物節、牽手自貿區。而阿裏巴巴也開始進行天貓全球購業(ye) 務,京東(dong) 開辦國際頻道,蘇寧啟動海外直郵業(ye) 務等。
  其實跨境海淘業(ye) 務在中國已有多年曆史,消費者需求始終旺盛,但一直缺乏便捷、規範的渠道。易觀國際報告顯示,2014年下半年跨境海淘電商的興(xing) 起,將極大刺激中國消費者的“海淘”熱情,對中國網上零售市場,甚至是商品零售製造業(ye) ,都將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
  亞(ya) 馬遜近年來在中國電商競爭(zheng) 格局中,一直徘徊於(yu) 二線品牌,市場份額不斷被天貓、京東(dong) 等一線品牌擠壓。但2014年是亞(ya) 馬遜中的一個(ge) 轉折年。這一年,是亞(ya) 馬遜進入中國的第十年,在圍繞十周年展開的一係列慶典活動中,亞(ya) 馬遜開始刻意打造國際化的鮮明特色,整個(ge) 公司的業(ye) 務重心已轉向跨境海淘市場。
  因為(wei) 背後有亞(ya) 馬遜全球采購優(you) 勢和物流優(you) 勢,亞(ya) 馬遜的海外直采、海淘等業(ye) 務都發展迅速。亞(ya) 馬遜中國逐漸從(cong) 傳(chuan) 統圖書(shu) 銷售轉型為(wei) 綜合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商。
  接近亞(ya) 馬遜的人士說,亞(ya) 馬遜做跨境電商業(ye) 務發展很快,過去十年亞(ya) 馬遜積累下來的用戶個(ge) 性鮮明,高學曆、高收入用戶占比大,忠誠度高,缺陷是用戶群體(ti) 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其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ye) 務,需要吸引更多用戶。
  天貓也是從(cong) 2014年下半年發力跨境電商,無疑龐大的用戶群體(ti) 是其最大優(you) 勢,但天貓的劣勢在於(yu) 海外商品的供貨資源匱乏。天貓要想做跨境電商,需要到海外一家一家去談合作,進展緩慢。而亞(ya) 馬遜通過其全球已有的合作夥(huo) 伴,在短短的時間內(nei) 商品就涉及32大品類、2500萬(wan) 種選品,擁有來自38個(ge) 國家的近6000個(ge) 國際品牌。國際品牌選品已經超過百萬(wan) ,這強大的真品貨源,正是天貓跨境業(ye) 務迫切所需。
  商業(ye) 模式互補
  在亞(ya) 馬遜快速展開的跨境業(ye) 務中,分為(wei) 三條線:海外購(即海淘)、進口直采、國際精品。這三種都是自營模式,其中進口直采是亞(ya) 馬遜從(cong) 全球直接采購批量進貨,海外購目前引入亞(ya) 馬遜美國選品,未來會(hui) 擴充到亞(ya) 馬遜全球更多站點。
  “這個(ge) 合作太正常了,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解讀。”易觀國際分析師王曉星說。
  他認為(wei) ,阿裏係的特點是單一的平台屬性,就是要引入優(you) 質的商家。作為(wei) B2C商業(ye) 模式為(wei) 主的天貓更是有這種需求。“天貓的商業(ye) 模式是廣告費和傭(yong) 金,亞(ya) 馬遜入駐的全球購業(ye) 務是自營的商業(ye) 模式,隻賺取差價(jia) ,這兩(liang) 種商業(ye) 模式完全是互補的。”在王曉星看來,凡是與(yu) 天貓的商業(ye) 模式互補的,都有機會(hui) 入駐天貓平台。這也就不難理解,在亞(ya) 馬遜之後,騰訊與(yu) 百度也相繼入駐天貓,而且亞(ya) 馬遜、騰訊、百度入駐的都是自營產(chan) 品。
  業(ye) 內(nei) 都知道BAT三巨頭之間的競爭(zheng) 關(guan) 係,但互聯網圈子就是這樣,隻有商業(ye) 利益,沒有永遠的死結。按照王曉星的“商業(ye) 模式互補”的邏輯,在電商領域,BAT也可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天貓作為(wei) 最大的B2C平台,其實一直急於(yu) 擺脫淘寶帶來的比較“LOW”的形象,樹立自己的高端、正品的形象。以前都是商家申請入駐天貓,而現在天貓采取邀請製,以保證品質與(yu) 形象。據知情人士透露,亞(ya) 馬遜、騰訊、百度都是天貓主動邀請。以亞(ya) 馬遜為(wei) 例,其全球豐(feng) 富、優(you) 質的選品,全球最先進的供應鏈,以及在全球電商排名第一的口碑,都是天貓迫切所需。
  與(yu) 其他B2C不同,天貓就是一個(ge) 單純的平台,所以其他電商就可以將天貓視作一個(ge) 筐,把該裝的都裝進去,多一個(ge) 渠道、多一些流量,沒有任何損失。
  但王曉星提醒,任何入駐天貓的電商,都不能過度依賴天貓這單一渠道,否則將被其製衡。在他看來,一方麵要把該裝的裝進去,但另一方麵絕對不能放棄對自身平台的繼續發展。競爭(zheng) 與(yu) 合作保持一種平衡,雙方才都是最大的受益者。據悉,此次亞(ya) 馬遜入駐天貓的隻占其進口直采業(ye) 務中的小部分國際精選產(chan) 品。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