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日照港:打造會“思考”的智慧港口

發布時間:2015-03-13 09:20:50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以前上海路要排出幾公裏的車。由於(yu) 隨時要挪車,排隊時我們(men) 都不敢下車去吃飯、上廁所。”一位來日照港石臼港區給附近鋼廠拉鐵礦石的卡車司機王師傅對記者表示。

王師傅所說的上海路,就是疏港貨車進出石臼港區鐵礦石堆場的必經之路。不久前,記者來到這裏,不太多的疏港貨車在道路一側(ce) 等候,井然有序,全然未見王師傅所說的那種“壯觀景象”。隨行的港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每天進出港區的車輛有1萬(wan) 輛次左右,“是原來的幾倍多呢!”

隨著散貨GPS智能管理係統及配套的微信2.0版公眾(zhong) 服務平台、物流信息網等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日照港實現了散貨生產(chan) 作業(ye) 的標準化、信息化、無人化,大大提高港口運營效率、效益,而這隻是日照港創新理念和方法,打造“智慧港口”的冰山一角。

管理減負港區難見“車水馬龍”

智能化係統帶來流程再造,除了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提高生產(chan) 效率之外,更能給港口相關(guan) 方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來到港口散貨作業(ye) 現場,記者心目中散貨作業(ye) “散、亂(luan) 、髒”的印象得到了根本扭轉。車輛排列整齊,作業(ye) 現場除了坐在裝載車及卡車裏麵的司機,未見過去常見的相關(guan) 管理人員。

據介紹,借助於(yu) 集裝箱管理理念,日照港自主研發的這套融合了GPS定位、無線通信、物流網和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wei) 一體(ti) 的管理係統。

“在家就可以網上預約提貨,打印提貨單,並可實時查詢車輛位置和進出港狀態,這為(wei) 鋼廠的生產(chan) 計劃安排提供了精準信息支撐。”日照鋼鐵廠運輸部負責人告訴中國交通新聞網記者。

讓疏港貨車司機感到方便的是,通過日照港微信公眾(zhong) 服務平台可隨時查詢車輛等候情況,不再“死守”車上,到了自己的“檔期”後會(hui) 被提醒。拿著網上打印的二維碼在港區門口換完卡片後,從(cong) 進港過磅到堆場裝貨,再過磅出港,自動識別、自動辦理,完全不用下車。

“二維碼RFID有源射頻卡是港區唯一身份證,沒有卡誰也進不去。”日照港股份三公司生產(chan) 部部長解勇峰說,過去按照“誰先到誰先進”的調度方式,港區車輛擁堵就成了常態。

“如今,你看!”在港口調度室,現場工作人員指著電子堆場係統的監控屏幕說,“300多個(ge) 礦石垛位的位置、幾何圖形、麵積、堆存量、建垛時間、貨主名稱、正在進行的作業(ye) 等信息,都一覽無餘(yu) 。加上疏港運輸管理係統,信息化實現了流程再造,調度指揮起來就輕鬆多了。”

智能化係統帶來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高,也使有限有人崗位職工的工作強度大幅降低。據統計,應用該係統後,僅(jin) 日照港股份三公司就減少了60多名現場理貨員,且原來容易出現的裝載機走錯位、調度指令執行無法實時監控等頭痛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jue) 。

在日照港股份三公司堆場出口檢斤值班室,檢斤員劉雲(yun) 在值班。整潔舒適的值班室裏,她時不時注視一下屏幕,偶爾用鼠標點一下。劉雲(yun) 表示,過去每個(ge) 班8小時,200多個(ge) 單子需要人工核對數據,單子接進來遞出去,一個(ge) 班下來胳膊酸得不行。如今,貨車過來檢斤,隻需開到地磅上停留15秒至20秒,係統就實現自動識別、自動比對。值班員隻是對個(ge) 別卡車號牌不清晰等例外情況進行比對。“比以前輕鬆太多了!”

而這樣的智能化、自動化係統,在日照港還有不少。在石臼港區散糧係統火車專(zhuan) 用裝車線上,國內(nei) 港口首創的散糧機器人自動碼包技術實現火車裝車流水線自動化作業(ye) ,散糧裝車效率同比提升80%以上;在嵐山港區南區,建成的世界上小時能力和運距最大的管狀帶式輸送機係統,實現了港口與(yu) 鋼廠間物流管控一體(ti) 化;研發的國內(nei) 首個(ge) “陽光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實現了生產(chan) 現場安全信息的采集反饋、跟蹤處理和移動監管;木薯幹自動灌包係統,使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高,揚塵大大減少……

盤活大數據讓電腦“幫你思考”

港口及上下遊時刻在製造海量數據。如何把這些多數據變成大數據,並最終可調配、會(hui) 思考,是對港口“智慧”程度的重要考量。

“目前港口信息化建設還處於(yu) 智能化發展後期階段,基本實現的隻是自動化、電氣化,解決(jue) 的也僅(jin) 是機器‘幫你做事’的問題。”日照港集團信息中心主任趙博說,日照港信息化工作下一步將充分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港口服務供應鏈上的各種信息進行感知、傳(chuan) 遞、歸納進而智能整合分析,真正地讓管理係統去思考,幫助決(jue) 策層、管理層戰略分析、優(you) 劣勢分析,最終解決(jue) 好“幫你思考”的問題,讓大數據成為(wei) 日照港優(you) 質資產(chan) ,逐步引導港口生產(chan) 從(cong) 勞動密集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轉型。

麵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隨著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技術的普及,今後的港口競爭(zheng) 力不僅(jin) 會(hui) 體(ti) 現在主要由大泊位、大堆場、作業(ye) 效率、集疏運體(ti) 係等這些硬件組成的港口競爭(zheng) 力上,更體(ti) 現在服務港口供應鏈的競爭(zheng) 上。因此,今後將充分利用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手段盤活港口大數據,助力港口整合並延伸港口物流服務產(chan) 業(ye) 鏈,引導企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向服務型轉變。

中國交通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共享大數據、延伸服務鏈,日照港早已有了嚐試。如與(yu) 日照鋼鐵廠合作建設的信息交換平台,就使雙方信息實現雙向溝通,最終“共贏”。

一方麵,港口實時提供鋼廠船舶的預到及在港動態信息,鋼廠集疏港車輛動態及在港作業(ye) 進程等信息,充當鋼廠“預報員”、調度員角色,大大方便了鋼廠生產(chan) 。另一方麵,鋼廠實時為(wei) 港口提供集港、裝船等計劃信息,隻要鋼材集港車輛一出廠門,港口就能迅速獲得貨物的詳細信息,為(wei) 港口調度生產(chan) 提供極大方便。

據介紹,今後日照港將盡可能多地將港內(nei) 外各種獨立分散的信息係統整合,真正讓港口相關(guan) 各方實現大數據的挖掘和分享,建設真正意義(yi) 上的“智慧港口”,將依托港口集疏運管控平台,謀劃推進電子商務下的“物流單證”。屆時,貨主不僅(jin) 可以預約提貨,還可以像快遞包裹一樣進行貨物信息查詢、跟蹤,形成“港口阿裏巴巴”。

聚賢引智產(chan) 學研深度合作

港口智能轉型如何越走越寬,內(nei) 外結合,“產(chan) 、學、研”深度合作是一條實用、有效的路徑。

“智慧港口”到底怎樣才能快速打造起來?日照港集團選擇了內(nei) 外結合,“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之路。

按照“科技興(xing) 港、人才強港”戰略,在不斷加大投入的基礎上,日照港集團通過對內(nei) 加大自主開發力度,對外加強與(yu)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ye) 領先企業(ye) 等開展“產(chan) 、學、研”深度合作,聚賢引智,聯合創新。與(yu)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yu)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合作石臼港區西區、嵐山港區中區規劃設計,研究散貨物流港集成創新課題……

更為(wei) 可喜的是,2012年,日照港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進站專(zhuan) 家14名(院士2名);2014年,日照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設立,為(wei) 引進高精尖人才來港口工作搭建平台。

“產(chan) 、學、研”結合結碩果。近三年,日照港集團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成果獎16項。創造和擁有國家專(zhuan) 利技術172項,省部級以上工法13項,並承擔了國家物流服務業(ye) 標準化試點項目等。“散糧自動化火車裝車係統研發應用”科技項目獲得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懷著“三次創業(ye) ”的“名港夢”,日照港在打造最具活力的國際一流強港的征程中不斷邁步向前。今後日照港將盡可能多地將港內(nei) 外各種獨立分散的信息係統整合,真正讓港口相關(guan) 各方實現大數據的挖掘和分享,建設真正意義(yi) 上的“智慧港口”。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