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貴州推進交通優先戰略 高速裏程破4000公裏

發布時間:2015-03-06 09:47:39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貴廣客專(zhuan) 通車,貴州進入“高鐵時代”;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4000公裏,通高速公路縣增至79個(ge) ;通航機場實現9個(ge) 市州全覆蓋;民航進出港旅客突破1400萬(wan) 人次,增速排全國第一位。2014年,貴州交通建設交出了一張令人鼓舞的成績單。

“不是夜郎真自大,隻因無路去中原”。貴州境內(nei) 山高穀深,溝壑縱橫,因交通落後曆來被視為(wei) 畏途。山阻水隔的封閉環境給貴州帶來了經濟社會(hui) 的相對“欠發達、欠開發”。製約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症結在交通,實現興(xing) 黔富民願望的鑰匙也在交通,貴州高原迫切盼望交通加快發展。

正如貴州省委書(shu) 記趙克誌所說:“打開通道、連接內(nei) 外、脫貧致富,一直是世世代代貴州人跨越時空的夙願。貴州省委、省政府曆來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wei) 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搶抓機遇,大幹快上,通過紮實工作和不懈努力,加快改善經濟社會(hui) 發展條件和環境,讓交通運輸建設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

突破“瓶頸”

推進交通優(you) 先戰略

道路通則百業(ye) 興(xing) 。貴州省位於(yu) 我國西南腹地,地處川渝和西北南下出海、雲(yun) 南連接全國大部的咽喉要道,是連接中東(dong) 部至雲(yun) 南橋頭堡、打通緬甸等東(dong) 南亞(ya) 國家陸路通道、破解馬六甲困局的關(guan) 鍵樞紐節點,在我國區域發展戰略中具有承東(dong) 啟西的重要地位。

雲(yun) 貴高原層巒疊嶂,交通是製約貴州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改善交通基礎設施,是貴州加快發展、加速轉型的當務之急。2012年初,國務院出台支持貴州發展的國發2號文件,提出貴州要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放在優(you) 先位置,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打破交通瓶頸製約。

崇(溪河)遵(義(yi) )高速公路通車前,一輛大型車輛在氣候及車輛技術狀況正常時,經過“七十二道拐”路段大約需要一個(ge) 多小時,現在隻需要4分鍾,而為(wei) 了這4分鍾,數百位交通建設者需紮根深山幾年時間。這就是貴州交通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貴州堅持把交通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2012年以來,貴州省相繼啟動高速公路、水運和鐵路的集中建設會(hui) 戰,冀在“十二五”末打通貴州交通的“動脈血管”。如今,隨著貴廣高鐵一聲笛響,這個(ge) 矢誌於(yu) 跨越發展的高原省份,邁入了“立體(ti) 交通”時代。

2014年12月26日,鬆桃至銅仁高速公路通車;12月30日,凱裏至羊甲高速公路通車;2015年1月6日,六盤水至六枝高速公路通車;不到10天的時間內(nei) ,3條高速相繼通車,貴州交通建設步伐可見一斑。

數據顯示,2014年,貴州新建成高速公路16條共721公裏,新增11個(ge) 縣通高速公路,形成10條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鐵路營業(ye) 裏程超過2490公裏。通航機場實現9個(ge) 市州全覆蓋。民航進出港旅客突破1400萬(wan) 人次。隨著立體(ti) 交通體(ti) 係的構建,貴州正從(cong) 山、從(cong) 水出發,一路坦途,走向加速發展、加快轉型的美好春光。

統籌規劃

做實交通布局文章

貴州山區地少人多,土地資源和公路線位資源都十分寶貴。為(wei) 避免浪費土地和線位資源,降低建設成本,避免影響生態環境,貴州省委、省政府統籌規劃,做實交通布局文章。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編製了《貴州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為(wei) 支撐總體(ti) 規劃,還組織編製了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農(nong) 村公路、交通運輸、水路交通建設等專(zhuan) 項規劃。

按照規劃,到2015年底,與(yu)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需要相適應的交通基礎平台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快速鐵路係統,鐵路通車裏程力爭(zheng) 達到5000公裏,高速鐵路通車裏程超過1400公裏,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4500公裏以上。

貴州的交通規劃布局充分考慮與(yu) 產(chan) 業(ye) 的對接。貴州省交通廳總規劃師邱禎國說,到2015年,5100公裏高速公路在貴州境內(nei) 將形成“六橫七縱八聯”骨架:貴陽市與(yu) 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地有2條通道連接;與(yu) 相鄰各省(區、市)形成2個(ge) 以上省際通道,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達15個(ge) ;高速公路覆蓋全省規劃的5個(ge) 10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園區、10個(ge) 2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園區、20個(ge) 100億(yi) 元產(chan) 業(ye) 園區及數十個(ge) 風景名勝區、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貴廣高鐵開通後,貴陽至廣州僅(jin) 需4小時,給西南諸省提供一條便捷出海通道。成都鐵路局客站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劉琨說,貴州省的高鐵建設已步入快車道,高鐵樞紐貴陽北站與(yu) 貴廣高鐵同期啟用,設15台32線,未來幾年還將引入長昆高鐵、渝黔鐵路、成貴高鐵以及貴開城際和貴陽環鐵等多條線。

“2014年貴州啟動了水運建設大會(hui) 戰,3年內(nei) 將投資百億(yi) 元。2015年,貴州北入長江的航運通道烏(wu) 江將率先貫通,輻射貴陽、遵義(yi) 、銅仁等地多個(ge) 港口。”邱禎國說,貴州未來的水運發展目標是構建“兩(liang) 主四輔”的出省水運通道體(ti) 係,打通“北入長江、南下珠江”的兩(liang) 條出省水運主通道,構建港口樞紐、船舶產(chan) 業(ye) 和便民水運體(ti) 係。

依據交通規劃布局,沿線各市縣搶抓產(chan) 業(ye) 布局機遇,貴州省級層麵正規劃打造“兩(liang) 高”經濟帶,沿貴陽至廣州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貴州段打造一條經濟走廊,涵蓋貴陽、貴安新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部分縣(市、區)。

疏通血脈

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條路,富了村民。

一條路,帶動了村莊發展。

一條路,盤活了當地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偏僻的浣溪村以前僅(jin) 有一條狹窄的砂石路通往外界。小康路修通後,浣溪村因美麗(li) 的田園風光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成為(wei) 周邊縣市的旅遊目的地。“自從(cong) 通村的道路硬化變寬以後,10分鍾到鎮中心,來旅遊的人多了,我每年能有30萬(wan) 元的收入。”經營農(nong) 家樂(le) 的村民江文喜滋滋地說。

2013年11月貴州省啟動“四在農(nong) 家·美麗(li) 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以來,小康路建設如同“毛細血管”遍布全省農(nong) 村。“毛細血管”的暢通為(wei) 過去交通閉塞的村寨打開了致富之路。

2014年,貴州減少貧困人口170萬(wan) 人,農(nong)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671元,增長13.1%,農(nong) 民收入增長高於(yu) 經濟增長,增速排全國第一位。

沿著新通車的高速公路,李寬量很快進入貴州境內(nei) 。他此行的目的,是到遵義(yi) 酒廠尋找商業(ye) 夥(huo) 伴:“從(cong) 四川瀘州到貴州赤水僅(jin) 僅(jin) 用了半個(ge) 小時,沿途風景優(you) 美,路況舒適,讓我不得不重新估量身邊的貴州。”10條高速公路出省大通道,寬敞平坦,連接貴州東(dong) 、西、南、北出省大門,通往全國各地。

“過去交通落後,物流成本高,在較大程度上製約黔東(dong) 南州經濟發展。”黔東(dong) 南州州委書(shu) 記李飛躍分析,隨著快速交通格局的形成,黔東(dong) 南州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在貴州省機場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副總經理陳建英看來,省內(nei) 支線建成通航,對不沿邊、不靠海、不臨(lin) 江的貴州意義(yi) 重大,不僅(jin) 改變過去外界對貴州“蜀道難於(yu) 上青天,黔路更比蜀道難”的印象,更讓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向貴州匯集,使貴州近海近江近邊優(you) 勢更加明顯。

織金縣縣長王麗(li) 認為(wei) ,“交通線”就是“旅遊線”。2014年僅(jin) 貴陽到織金的旅遊專(zhuan) 列就拉來近200萬(wan) 旅遊人口。隨著交通的完善,織金2015年將積極著手於(yu) “文化旅遊”建設,力爭(zheng) 2015年旅遊人口達500萬(wan) 。

“高山擋不住,天塹變通途”,波瀾壯闊的交通建設必將為(wei) 貴州進一步改革開放、加快發展、後發趕超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貴州省省長陳敏爾表示,借力快速交通通道,具有資源富集優(you) 勢的貴州正在縮短與(yu) 世界的時空距離,開啟大開放、大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