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28 10:05:31 華夏時報

(2015年2月)隨著電力體(ti) 製改革方案公布在即,石油天然氣體(ti) 製改革作為(wei) 我國能源領域改革的重頭戲,相關(guan) 改革方案已在抓緊研究製定,外媒甚至曝出中國正在考慮將中石油和中石化合並,或者將中海油和中石化合並。
不過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公開表示並未聽到此類消息。國資委內(nei) 部人士也在2月27日告訴記者,目前在係統內(nei) 部並未聽到有關(guan) 此類合並的消息,而且國資委內(nei) 部認為(wei) 按照常理來看可能性為(wei) 零。
“對於(yu) 中石油和中石化來說,除非未來在實現了縱向拆分的基礎上,才可以探討橫向合並的可能性。”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wei) 。
上半年有望雙雙出台
雖然各方麵權威人士都認為(wei) 兩(liang) 桶油合並消息是個(ge) 烏(wu) 龍,但能源領域體(ti) 製改革確實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2月27日,記者從(cong) 消息人士處獲悉,石油天然氣體(ti) 製改革方案已經成為(wei) 今年上半年的重點,目前正在研究製定中,最快上半年有望完成。
“電改方案最快兩(liang) 會(hui) 前會(hui) 出台,今年上半年能源領域改革的重點就是電改和油改,隨著電改出台在即,油改就是接下來的重頭戲。”2月27日,一位接近發改委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此前獲悉,去年12月24日,《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獲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原則性通過。新電改《意見》由國家發改委經濟體(ti) 製改革司等部門牽頭編製,於(yu) 去年7月開始征求意見。
早在去年6月13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hui) 議上強調,要“積極推進能源體(ti) 製改革,抓緊製定電力體(ti) 製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這一要求成為(wei) 電改和油改破題的最強信號。
韓曉平認為(wei) ,新電改方案並不完善,但其重要的意義(yi) 就是頂著重重阻力邁出一大步,電改本身就是個(ge) 漸進的、不斷完善的過程。而油氣改革此前基本處於(yu) 停滯的狀態,隨著電改方案落地,政府下一步要推進的改革重點應該就是油氣改革。
此前也有媒體(ti) 報道稱,有國有石油公司內(nei) 部人士透露,石油天然氣體(ti) 製改革方案最快今年上半年出台,會(hui) 對現行石油天然氣體(ti) 製產(chan) 生重大影響。
橫向合並可能性很小
顯然,中石油和中石化可能將合並的消息,正來源於(yu) 行業(ye) 對石油天然氣改革的熱烈討論。
春節期間,有外媒報道稱,中國政府經濟顧問們(men) 正在對石油石化行業(ye) 各種可能的整合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一種方案是將中石油與(yu) 中石化合並;另一種方案是考慮將中海油和中石化進行合並。
受此消息影響,中國石油2月25日開盤上漲近4%,最終報收11.23元,漲1.35%;中國石化開盤上漲近5%,最終報收6.09元,漲3.40%。
但2月25日,呂大鵬公開回應稱:“第一,我們(men) 內(nei) 部從(cong) 來沒有聽說過這個(ge) 事;第二,我們(men) 的原則是對傳(chuan) 言不做評價(jia) 。因為(wei) 是外媒傳(chuan) 出來的,他們(men) 可能有自己的信息源,這個(ge) 我們(men) 也不是很清楚。”
然而,此前南北車合並消息被證實,業(ye) 界紛紛猜測國企改革是不是風向有變。
“南北車合並是為(wei) 了避免在海外市場的惡性競爭(zheng) ,但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間並不存在這一問題,而且這兩(liang) 家公司業(ye) 務側(ce) 重點不盡相同,沒有合並的可能性。”一大型央企高管這樣告訴記者。
花旗銀行則認為(wei) ,規模不是影響中石油和中石化競爭(zheng) 力的主要障礙,以全球標準看,兩(liang) 大石油公司規模已經很大,以市值算,中石油全球排名第二,上遊業(ye) 務僅(jin) 次於(yu) 埃克森美孚。此外,我們(men) 認為(wei) 中石油和中石化合並不太可能提高效率,而且,合並還有悖國有企業(ye) 改革目標。如果合並,中石油和中石化將占據中國上遊石油天然氣生產(chan) 份額的77%、冶煉產(chan) 品的79%、零售石油的90%。國企改革的一個(ge) 目標是增進私人參與(yu) 、加大競爭(zheng) 。兩(liang) 公司合並顯然有悖這一目標。
花旗同時認為(wei) ,相關(guan) 研究並不意味著必然會(hui) 采取行動,2013年,政府研究了建立國家石油管道公司的可行性,但提議被否。我們(men) 認為(wei) ,政府經常會(hui) 研究改組工業(ye) 結構的途徑,但這並不意味著提議會(hui) 必然有行動,我們(men) 認為(wei) 中石油和中石化合並可能性很小。
而韓曉平則指出,中石化通過混合所有製改革,生產(chan) 效率大幅上升,已經實現了盈利,但是中石油不管是國際油價(jia) 上漲還是下跌,總是在虧(kui) 損。這樣兩(liang) 家企業(ye) 橫向合並,並不能實現1+1>2,還有可能相互拖累,與(yu) 習(xi) 近平提出的市場化改革方向逆行;而且兩(liang) 家企業(ye) 在國內(nei) 市場分別占據上下遊,在海外市場也是分別在不同國家發展,並不存在惡性競爭(zheng) ,也沒有橫向合並的必要。
“直接橫向合並兩(liang) 桶油的可能比較小,改革不可能逆向進行,最大的可能是把兩(liang) 桶油的某些業(ye) 務板塊拿出來重組,比如政府如果成立國家管網公司,可能會(hui) 把兩(liang) 桶油旗下的管網部分拿出來合並。”韓曉平告訴記者,但兩(liang) 桶油合並的傳(chuan) 聞應該無風不起浪,可能因為(wei) 近期油氣改革提上了日程,這是官方各種研究方案中的一個(ge) 設想。
油改重點在解放中石油
“解放中石油應該是油氣改革的重點,”韓曉平認為(wei) ,中石油掌握著石油天然氣領域最好的資源,員工有150多萬(wan) 人,但是其油氣產(chan) 量僅(jin) 和員工數量僅(jin) 10萬(wan) 左右的殼牌差不多,生產(chan) 效率太過低下。
據記者掌握的資料顯示,目前中石油掌握著國內(nei) 主要的油氣資源,其中國內(nei) 67%的天然氣資源和55%的石油資源都在其版圖中。
“而且這些都是國內(nei) 最優(you) 質的資源。”韓曉平說,中石油還擁有大量的油氣行業(ye) 最優(you) 秀的人才,有最優(you) 質的資源和最好的人才,為(wei) 什麽(me) 生產(chan) 效率卻最低下,這就是體(ti) 製的問題,所以解放了中石油,這家企業(ye) 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韓曉平看來,中石油現有體(ti) 製已經固化,未來油氣改革可能將從(cong) 外部推進其改革,但真正的改革還要從(cong) 內(nei) 部來進行,如果不進行大換血,內(nei) 部改革將阻力重重,不過石油反腐已經將這塊冰山劈開了一個(ge) 大口子,下一步怎麽(me) 配置改革力量,還需要政府下重拳。“另外,因為(wei) 中石油旗下資源太過龐雜,改革應該先從(cong) 縱向拆分理順其資源以形成不同的板塊,以中石化混改的成功經驗來看,中石油當務之急要拆分出一個(ge) 資產(chan) 管理公司,像中石化一樣拋出肥肉來向市場找資金。”
韓曉平告訴記者,當時傅成玉在中石化搞混改,拿出來加油站這塊肥肉的時候,內(nei) 部反對的聲音也很強,但實際情況是,加油站握在中石化手心裏就是土雞,拋到市場才變成了金鳳凰,給中石化引來無成本的巨資,同時盤活了加油站資產(chan) 。
而對於(yu) 中石化和中海油,韓曉平認為(wei) ,這兩(liang) 家企業(ye) 如果合並可能會(hui) 實現資源互補。
自從(cong) 王宜林接替傅成玉成了中海油的掌門人後,業(ye) 界評價(jia) 中海油越來越“中石油化”。過去兩(liang) 年,王宜林因為(wei) 對加拿大石油企業(ye) 尼克森的收購交易而名聲大噪。這筆151億(yi) 美元的交易是迄今為(wei) 止中國最大一筆海外能源收購交易。
而如今尼克森和過去五年收購的其他海外資產(chan) 變成了中海油的沉重負擔,特別是在油價(jia) 已經暴跌的情況下。摩根大通稱,中海油可能需要對尼克森相關(guan) 資產(chan) 減記超過50億(yi) 美元。
“現在國際油價(jia) 走低,油氣改革正是好時機。如果真的要整合國內(nei) 油企,中石化和中海油合並後可由傅成玉來掌舵,進行混合所有製改革,而中石油可以和中化集團合並。”韓曉平認為(wei)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