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廣州港貨櫃量後年超香港 南沙引擎發力爭奪泛珠龍頭

發布時間:2015-02-28 09:35:23 大公財經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大公財經2月26日訊(記者 方俊明)在深圳港貨櫃吞吐量連續兩(liang) 年超越香港的同時,廣州港亦急起直追,後起之勢更為(wei) 強勁。相比去年香港貨櫃量連續第三年下跌,廣州港增幅達7.1%,貨櫃量差距進一步縮窄。隨南沙貨櫃三期今年全部完工,斥資40億(yi) 元人民幣開建四期工程,加上廣州市政府明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及南沙自貿區新政,廣州港將達2600萬(wan) 標箱的世界級水準,最快後年可趕超香港。

 

廣東(dong) 港口與(yu) 香港均以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為(wei) 貨源腹地,其競爭(zheng) 一直備受關(guan) 注。數據顯示,去年香港貨櫃吞吐量跌0.3%至2228.3萬(wan) 箱;深圳港則以3.26%的增幅,連續兩(liang) 年“力壓”香港蟬聯全球第三大貨櫃港口。廣州港亦不甘落後,去年貨櫃量達1661萬(wan) 箱,增長7.1%,躋身全球第八,與(yu) 香港的差距進一步拉近。

 

航道深水 納超大型貨輪

 

“在全球貨櫃船舶大型化的趨勢下,碼頭和航道水深條件較好的廣州港優(you) 勢得到更好的發揮,去年吸引全球最大1.91萬(wan) 箱貨輪靠泊。”廣東(dong) 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對大公報表示,南沙港區近十年已建成12個(ge) 10萬(wan) 噸級貨櫃深水碼頭,成為(wei) 迄今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貨櫃作業(ye) 港區,完全可滿足今後2.2萬(wan) 、2.4萬(wan) 型等世界超大型貨輪的作業(ye) 要求。

 

反觀香港,現時葵青貨櫃碼頭已難以接納1.5萬(wan) 以上標箱的大型貨輪靠泊,而十號貨櫃碼頭提了10多年仍無動靜。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指出,相比廣州港的運輸成本較香港便宜三分之一以上,香港港口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而2013年的香港碼頭罷工潮,不僅(jin) 導致已成本高昂的港口“雪上加霜”,也削弱了投資商在港新建碼頭的信心。

 

港國際航線優(you) 勢漸消

 

鄭天祥坦言,目前香港港口的優(you) 勢僅(jin) 剩國際班輪密度、作業(ye) 效率等,但近年廣深等港口大力發展國際中轉和支線運輸業(ye) 務。據交通運輸廳介紹,廣深港口的國際航線僅(jin) 去年便都新增超過10條。其中,廣州港目前僅(jin) 南沙港區便吸引世界前20名的航運公司開辟了通往歐美、非洲、東(dong) 南亞(ya) 等地49條國際線。而廣州港集團還在昆明、貴陽、長沙等地設立內(nei) 陸港,29條駁船專(zhuan) 線把南沙港區與(yu) 泛珠三角中小碼頭形成互聯,進一步分流了香港的貨源。

 

值得注意的是,受內(nei) 地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去年深圳港內(nei) 貿吞吐量同比劇降24.8%,外貿吞吐量僅(jin) 增1.2%;香港貨櫃吞吐量亦連續第三年下跌。但廣州港基本保持平穩,去年內(nei) 、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6.1%、5%。可見,廣州港輻射珠三角和泛珠地區的集疏運功能不斷提升,南沙港區更成為(wei) 內(nei) 陸腹地聯通世界的重要門戶。

 

自貿帶旺 新碼頭紛建成

 

“廣州港正打造國際航運中心,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公司高層對大公報表示,隨?華南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加上廣東(dong) 自貿區落子南沙,南沙港區貨櫃量預計還有高速的增長。而按廣州市政府最新部署,南沙貨櫃三期剩下4個(ge) 15萬(wan) 噸級碼頭今年全部投產(chan) ,全年廣州港貨櫃吞吐量料達1850萬(wan) 箱,到 2017年或可趕超香港。而按規劃完成四期建設後,更可達2600萬(wan) 箱的世界級水準,有望晉升至全球前4大的貨櫃港口。

 

穗擬三年力建國際航運中心

 

香港的發展“慢進如退”,不僅(jin) 廣州的GDP今年料超過香港,作為(wei) 香港起家之本的航運亦隨時被趕超。目前廣州市政府已明確提出要舉(ju) 全市之力建設世界物流和航運中心,實現“以港興(xing) 城,港興(xing) 城興(xing) ”。而廣州港務局正在加快製定《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2015-2017年行動計劃》,明確建設路線,穩步推進航運中心建設。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隨?近年珠三角機場、港口迅猛發展,直接挑戰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如今香港不僅(jin) 港口硬件設施較廣、深港口滯後,航運軟實力建設也“慢了幾拍”。如廣州航運交易所早在2011年成立,成為(wei) 珠三角唯一合法的船舶交易服務機構,目前已進駐南沙新區。

 

廣州港務局負責人透露,按新計劃,廣東(dong) 省、廣州市將共建廣州航運交易所,建設航運大數據中心、市場監測中心和交易中心;大力發展航運總部經濟、航運金融保險等現代航運服務業(ye) 。而廣州港股份力爭(zheng) 今年底上市,並將以資本為(wei) 紐帶,積極參與(yu) 珠三角、粵東(dong) 、粵西開發建設,重點抓好茂名、潮州碼頭建設運營。

 

港宜借鑒倫(lun) 敦 服務取勝

 

同時,緊抓國家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戰略及南沙自貿區建設等機遇,促進廣州港多元化發展。並通過落實航線獎勵政策,研究引航費優(you) 惠實施策略,爭(zheng) 取國際航運組織在南沙港區開展業(ye) 務。此外,南沙還正打造“江海、鐵水、空運”聯運的物流體(ti) 係,包括斥資165億(yi) 元開建南沙港區遠洋碼頭、國際通用碼頭等工程;而途經江門、中山、佛山、廣州的南沙港鐵路也擬今年開工,2018年建成啟用。

 

鄭天祥認為(wei) ,麵臨(lin) 周邊港口的“夾擊”,香港宜借鑒倫(lun) 敦港。雖然目前倫(lun) 敦港的吞吐量已排不進世界前十,但其以交易市場、保險服務、航運信息服務、海事監管等軟服務見長,保持住全球級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他建議,香港在十號貨櫃碼頭等硬件未見突破的緊迫時刻,首先要加快構建航運交易所,使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航運要素及資源在香港集聚,建成連通世界、服務全國的綜合性服務樞紐。

 

粵沿岸五港貨櫃量飆逾三成

 

記者24日從(cong) 廣東(dong) 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廣東(dong) 港口去年完成貨櫃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wan) 標箱,達到5293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7.3%,位居全國第一。除了廣州、深圳等沿海大型貨櫃港口充分發揮優(you) 勢之外,新興(xing) 的港口貨櫃吞吐量實現較快增長,成為(wei) 廣東(dong) 貨櫃量平穩增長的重要力量,亦在一定程度上分薄了赴港貨源。相比去年香港貨櫃吞吐量跌0.3%,虎門港、珠海港、湛江港、江門港、惠州港等增幅均超過30%。

 

虎門港拓內(nei) 貿線增一半

 

據廣東(dong) 省交通廳提供數據,目前廣東(dong) 沿海港口開通國際航線320多條,境內(nei) 航線150多條,台灣航線50多條,通達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ge) 港口;全省沿海港口共開通內(nei) 陸無水港4個(ge) 。其中,作為(wei) 全省完成貨櫃吞吐量主力港的深圳港和廣州港保持較好增長,吞吐量穩占全省約九成。

 

在去年貨櫃量增幅超30%的5個(ge) 沿海港口中以虎門港最為(wei) 突出,其發揮地處珠三角中心的地理優(you) 勢,積極拓展南北內(nei) 貿航線,沿海港區全年完成貨櫃量239萬(wan) 箱,同比激增50.4%。

 

珠海港與(yu) 中遠等大型航運企業(ye) 在內(nei) 貿航線業(ye) 務上加強合作,去年貨櫃量完成117萬(wan) 箱,同比飆升34.1%。湛江港去年貨櫃量完成57.84萬(wan) 箱,同比增長30.8%。而江門港、惠州港拓展與(yu) 深圳

 

、香港、廣州等大港的支線運輸業(ye) 務,貨櫃量分別同比增長40.5%和43.5%。

 

珠江水係內(nei) 河港口貨櫃吞吐量普遍增長,亦成為(wei) 廣東(dong) 港口貨櫃量平穩增長的新動力。其中,廣州港、虎門港、江門港的內(nei) 河港區分別完成24萬(wan) 、47萬(wan) 、63萬(wan) 箱,分別同比增長22.8%、18.7%、12.8%。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