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6 10:41:21 中國證券報 作者:張玉潔 於(yu) 萍

(2015年2月)廣闊的市場空間、金融業(ye) 豐(feng) 厚的利潤、相對低的進入門檻,伴隨互聯網技術對金融業(ye) 的快速滲透,供應鏈金融已成為(wei) 上市公司跨界金融的火爆新模式。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目前滬深兩(liang) 市已有20餘(yu) 家上市公司涉足供應鏈金融業(ye) 務。在各路資本的推動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分析人士認為(wei) ,供應鏈金融行業(ye) 仍處於(yu) 快速發展之中,上市公司進入供應鏈金融有利於(yu) 行業(ye) 健康發展,也能夠為(wei) 上市公司業(ye) 務提供增長點,但發展金融業(ye) 務背後的風險仍值得注意。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今年以來,包括上海鋼聯、怡亞(ya) 通、漢得信息在內(nei) 的多家公司漲幅均超過50%以上,這些公司所處細分行業(ye) 不同,共同之處便是均涉足了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僅(jin) 去年至今,兩(liang) 市就有10餘(yu) 家公司公告進行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拓展。這些公司大多基於(yu) 自身業(ye) 務,通過電商平台,力求實現供應鏈產(chan) 銷網的協同。
智慧能源2月10日公告稱,公司以1000萬(wan) 元對北京隨時融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占增資後標的公司總股本的20%。據介紹,標的公司主要業(ye) 務模式為(wei) 圍繞各行業(ye) 核心企業(ye) 上下遊,建立大數據庫,選擇資信良好、營收穩定的企業(ye) 為(wei) 目標客戶,建立金融生態交易平台。
“行業(ye) 垂直B2B電商取代綜合B2B電商是大勢所趨,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將不斷推進。”一位券商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涉足供應鏈金融的公司通常具備兩(liang) 個(ge) 特點:一是所處行業(ye) 裏中小企業(ye) 占主體(ti) ,有較大的融資需求;二是公司已經搭建電商交易平台,有較多客戶積累。
以智慧能源為(wei) 例,東(dong) 北證券分析師指出,公司已打造了行業(ye) 權威的在線交易平台——中國電纜材料交易所和電纜買(mai) 賣寶,在線交易平台積累了用戶交易和支付大數據。同時,電纜行業(ye) 較為(wei) 分散,眾(zhong) 多中小企業(ye) 的融資規模巨大,擁有創建供應鏈金融的客戶需求。
又如歐浦鋼網,目前已形成“一站式”實體(ti) 物流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鋼材服務+家具服務”模式。公司在去年年底曾與(yu) 深圳市前海森福商業(ye) 保理股份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業(ye) 務保理協議》,公司推薦的家具電商平台供應商可享受由前海森福提供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反向保理額度為(wei) 20億(yi) 元。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歐浦鋼網通過落實上下遊兩(liang) 端供應鏈金融服務,帶動全鏈條其他業(ye) 務發展,供應鏈生態體(ti) 係正逐步完善。
怡亞(ya) 通也在打造供應鏈金融平台,為(wei) 百萬(wan) 零售終端提供與(yu) 金融機構合作的渠道。公司旗下的380平台已成為(wei) 國內(nei) 第一快消品供應鏈平台,大數據與(yu) 供應鏈的結合,為(wei) 公司擴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打下基礎。
此外,瑞茂通主要基於(yu) 煤炭物流基礎從(cong) 事供應鏈金融服務,世聯行則基於(yu) 自身房產(chan) 銷售而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上海鋼聯、生意寶等則以大宗電商為(wei) 基礎。
多重動力促企業(ye) 跨界
一位銀行係融資租賃公司人士指出,上市公司供應鏈金融熱有多方麵原因,其中,廣闊的市場空間、金融業(ye) 豐(feng) 厚的利潤、相對低的進入門檻是主要原因。隨著互聯網對各行各業(ye) 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核心企業(ye) 或交易平台可以提供用於(yu) 風險評估的關(guan) 鍵數據,使得供應鏈金融在風險定價(jia) 和資金對接方麵出現了可能性,核心企業(ye) 或交易平台由此具備了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可能性和能力。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紛紛跨界。
供應鏈金融,是指平台基於(yu) 核心企業(ye) 的信用,根據貿易的真實背景和供應鏈核心企業(ye) 的信用水平,來評估中小借款企業(ye) 的信貸資格,為(wei) 核心企業(ye) 級企業(ye) 的上下遊提供融資支持的信貸業(ye) 務。據宏源證券統計,2013年供應鏈金融規模已突破8萬(wan) 億(yi) 元,2014年有望突破10萬(wan) 億(yi) 元,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15萬(wan) 億(yi) 元。
一般而言,一條產(chan) 業(ye) 鏈上的80%以上的企業(ye) 都是中小企業(ye) ,由於(yu) 信用和風險識別成本較高,這類企業(ye) 較難從(cong) 銀行獲取信貸資金。以商業(ye) 保理業(ye) 務為(wei) 例,我國非金融企業(ye) 應收賬款餘(yu) 額規模達到16萬(wan) 億(yi) 元,然而針對應收賬款項貼現管理的商業(ye) 銀行保理業(ye) 務規模則隻有2.8萬(wan) 億(yi) 元,目前保理行業(ye) 僅(jin) 覆蓋了17%的應收賬款融資需求,融資端仍然麵臨(lin) 較大需求缺口。“企業(ye) 通過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合作企業(ye) 提供基於(yu) 倉(cang) 單、貨物商品的融資服務,可以降低周期對行業(ye) 和公司的影響、保持產(chan) 業(ye) 鏈的健康發展,同時還可以從(cong) 中獲得較為(wei) 豐(feng) 厚的利差回報。”前述融資租賃人士表示。
除融資需求外,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的餘(yu) 額資金理財的想象空間同樣驚人。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指出,中國目前含個(ge) 體(ti) 工商戶的中小企業(ye) 數量超過4300萬(wan) 家,餘(yu) 額理財市場規模充滿了想象力。
通過供應鏈金融,B2B上市公司可與(yu) 公募基金進行充分合作。如大北農(nong) 與(yu) 銀華基金去年合作推出了農(nong) 富寶。該產(chan) 品是一款餘(yu) 額理財產(chan) 品,對接銀華貨幣基金,主要針對的是客戶在大北農(nong) 集團購買(mai) 飼料、種子等農(nong) 業(ye) 活動的閑置資金,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時支取農(nong) 富寶中的資金或將其用於(yu) 購買(mai) 大北農(nong) 旗下的農(nong) 用產(chan) 品。
券商分析師指出,B2B公司自身的企業(ye) 主資源,使其在發力供應鏈金融尤其是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上,具有先天優(you) 勢。
除需求外,進入門檻較低和政策利好也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原因之一。上市公司進入傳(chuan) 統金融領域麵臨(lin) 牌照門檻和巨額資金投入,對於(yu) 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來說,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切入金融領域更為(wei) 容易。政策利好方麵,以融資租賃為(wei) 例,該行業(ye) 屬於(yu) 國家支持發展的現代服務業(ye) ,在稅收等方麵享受一定的優(you) 惠政策。
繁榮背後亦有挑戰
僅(jin) 從(cong) 部分涉足供應鏈金融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業(ye) 績情況看,各家公司經營表現有所分化,部分公司的供應鏈金融業(ye) 務對業(ye) 績的帶動作用還有待時日。漢得信息已披露2014年業(ye) 績快報,公司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78億(yi) 元,同比增長22.06%;歐浦鋼網去年業(ye) 績同比增長8.16%;上海鋼聯業(ye) 績則有所下滑。
事實上,上市公司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進一步發展還麵臨(lin) 著很大的挑戰。
首先是資金來源。目前上市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業(ye) 務主要依賴自有資金,有限的自有資金規模限製了供應鏈融資業(ye) 務規模的拓展。隨著業(ye) 務不斷擴大,企業(ye) 必須從(cong) 外部獲取高成本資金來滿足業(ye) 務需求。以瑞茂通為(wei) 例,隨著保理規模的擴張,公司短期借款規模與(yu) 財務費用水平也同步增長,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財務費用總額達1.19億(yi) 元,占營業(ye) 利潤46%。
其次是風險控製。一位商業(ye) 保理行業(ye) 人士指出,與(yu) 金融機構相比,企業(ye) 發展供應鏈金融在合規性和風險控製方麵麵臨(lin) 著更大挑戰。尤其是去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速下降,金融行業(ye) 麵臨(lin) 資產(chan) 質量下降、壞賬增加的挑戰,如何控製風險是這些上市公司麵臨(lin) 的挑戰。
“除了風險控製,根據行業(ye) 特點,為(wei) 上下遊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才是企業(ye) 開展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前述融資租賃人士表示。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