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產業升級被電商絆了一腳

發布時間:2015-02-13 11:27:50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一則報道與(yu) 一個(ge) 事實之間的反差,很耐人尋味。
  報道是,2014年,中國成功研發變頻冰箱控製器,從(cong) 根本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將推動節能、保鮮效果好的變頻冰箱成為(wei) 消費主流。
  事實是,我們(men) 在某知名購物網站搜索“冰箱”,銷售排名前幾位的全部為(wei) 定頻冰箱。銷量最大的一款價(jia) 格1399元,而它的各項參數基本均比較落後:定頻、直冷、手動除霜……
  這一反差,促使業(ye) 內(nei) 人士和專(zhuan) 家思考,電商對於(yu) 中國的產(chan) 業(ye) 升級,究竟是推動力還是一種羈絆?
  1 、網購:低高檔熱賣中檔遇冷
  我們(men) 在一家知名購物網站搜索“襯衫”,按銷量從(cong) 高到低排,前3000款襯衫平均價(jia) 格約為(wei) 68元,最高月銷量5.9萬(wan) 筆的襯衫價(jia) 格僅(jin) 為(wei) 59.9元。根據紡織企業(ye) 行業(ye) 的數據,中檔襯衫僅(jin) 生產(chan) 成本就需要40元—65元,因此市場均價(jia) 68元的襯衫,隻能算作低檔貨範疇。
  對其他產(chan) 品進行檢索,也得到類似的結果。比如搜索“項鏈”,銷量最好的一款僅(jin) 為(wei) 6.8元,月銷量為(wei) 3萬(wan) 多件,前200款商品中50元以下的占比高達70%。再比如,在另一家購物網站搜索“智能手機”,選中“移動4G”統一規格,按銷量從(cong) 高到低排序,銷量最高的一款手機價(jia) 格僅(jin) 為(wei) 599元,而前5款熱銷產(chan) 品都在1000元以下……網購追求低價(jia) 還催生了一個(ge) 全新的職業(ye) “網絡砍價(jia) 師”,顧名思義(yi) ,就是專(zhuan) 門代顧客砍價(jia) 。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追求低價(jia) 是消費者的正常心理,但是網購將這種心理無限放大了。一位北京的網購“達人”對此有著透徹的體(ti) 會(hui) :“我住在海澱區,朝陽區的促銷,如果隻是便宜幾十塊錢,我是不會(hui) 跑過去買(mai) 的,因為(wei) 要花費路費和時間成本。但是網購就不一樣了,在兩(liang) 個(ge) 網頁之間切換,不需要成本,哪怕是幾塊錢之差,我也要買(mai) 價(jia) 格低的。”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業(ye) 安道出了網購低價(jia) 的另一個(ge) 原因:“相對實體(ti) 店,網購無法接觸到實物,消費者由於(yu) 缺乏對產(chan) 品質量判斷的信息,更容易出現消費者消費‘比價(jia) 格’而不是‘比質量’。”
  除了低檔貨外,假貨也是網購的另外一個(ge) “吐槽點”。不久前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購商品抽查結果顯示,全國網購的正品率不足六成。根據騰訊企鵝智酷發起的網購調查數據顯示,經常網購的用戶中,對網購商品整體(ti) 較為(wei) 滿意的用戶不到1/4,而近半數(49.3%)的網購用戶將“商品質量差,為(wei) 仿製品”作為(wei) 不滿意原因的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低檔貨大賣的同時,高檔貨在受寵,隻不過,二者的購買(mai) 方式不太一樣。財富品質研究院最新發布《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中國人去年買(mai) 走全球46%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無可爭(zheng) 議的最大買(mai) 家。而中國人購買(mai) 奢侈品的一個(ge) 重要渠道是新型網購——“海淘”。據PayPal發布的《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報告》顯示,預計到2018年,中國“海淘族”將達3600萬(wan) 人,消費金額超過1萬(wan) 億(yi) 元。聚美優(you) 品CEO陳歐坦言,2015年最重要的戰略布局、核心業(ye) 務就是海淘;就連順豐(feng) 速遞都已經殺入海淘市場。
  不難發現,目前的網購市場基本形成了低檔貨大賣、高檔貨海淘、中檔貨受冷的局麵,而這種局麵必定對中國產(chan) 業(ye) 升級產(chan) 生強大作用力。
  2 、低價(jia) : 產(chan) 業(ye) 升級的沉重包袱
  浙江省臨(lin) 安市昌化鎮白牛村是全國四大淘寶村之一,曾經靠電商賣炒貨使村民們(men) 走上致富路,現如今這個(ge) 村子卻開始發愁了。
  村民潘小忠是淘寶“山裏福娃”網店店主,他算了一筆賬:今年山核桃行情不太好,一斤進價(jia) 73元,加工完成本達81元,現在市場上也就賣到83元。
  “以前做這行還有20%的利潤,可如今低價(jia) 競爭(zheng) 太激烈了,為(wei) 了搶市場大家把價(jia) 格都壓到成本價(jia) 了!這麽(me) 做下去,是作死的節奏!”潘小忠說。
  抱怨電商的不止村民。去年年底,紡織服裝行業(ye) 工業(ye) 增加值持續回落,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孫瑞哲斷言,電商是“罪魁禍首”,給行業(ye) 生態帶來殘酷破壞。
  “電商動不動就搞‘價(jia) 格戰’,進行打折促銷,不利於(yu) 形成一個(ge) 創新的環境,也不利於(yu) 中國製造升級。”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程大為(wei) 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有分析指出,目前中國品牌多為(wei) 中檔貨,而網購造成了中檔貨遇冷,使品牌附加值進一步擠壓,有的廠商不得不轉而生產(chan) 低價(jia) 、低附加值的產(chan) 品,以換取市場份額。低價(jia) 模式不要說產(chan) 業(ye) 升級,有時連維持生存都比較困難,凡客就是一個(ge) 例子。
  “愛網絡,愛自由……也愛29塊的T-Shirt……我是凡客。”作家韓寒為(wei) 凡客代言的這幾句廣告詞曾風靡一時。襯衣29元,凡客就是為(wei) 了網購低價(jia) 而誕生的。這個(ge) 2007年成立的品牌,紅火一時之後便一路走向了衰落,如今,凡客不得不將1.3萬(wan) 多員工裁員到不到300人。
  有一次,凡客創始人陳年脫下襪子,光腳踩在地毯上。他用手摸著前腳掌兩(liang) 側(ce) 的關(guan) 節,抬起頭問:“知道為(wei) 什麽(me) 很多歐美的潮牌板鞋會(hui) 磨腳嗎?”他自問自答道:“因為(wei) 歐美人的腳是瘦長型的,而中國人的腳這個(ge) 地方比較寬,所以做鞋一定要注意防壓。這裏麵太多講究了,我現在隻關(guan) 心這些細節。”
  陳年從(cong) 主打低價(jia) 到關(guan) 注細節,本身就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寫(xie) 照。隻可惜,被電商絆了一腳的凡客,雖然努力尋求東(dong) 山再起,但前途並非坦途。
  除了電商帶來的低價(jia) 以外,有人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開始思考電商對中國產(chan) 業(ye) 升級的影響。
  不久前,國家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副主任邵立勤,援引了美國《商業(ye) 周刊》中文網一篇文章裏的一句話:歐美已經開始4.0版革命,而中國還在為(wei) 淘寶買(mai) 賣廉價(jia) 次品而沾沾自喜。同時他指出:“目前德國的小公司都在搞4.0了,而我們(men) 大家還在搞別的東(dong) 西。很可能在即將到來的工業(ye) 革命的階段又將會(hui) 把中國拋棄掉。”
  工業(ye) 4.0的概念誕生於(yu) 德國,是信息與(yu) 通信技術和生產(chan) 製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其三大組成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chan) 和智能物流。淘寶是阻礙工業(ye) 4.0的發展,還是如流傳(chuan) 般將被工業(ye) 4.0消滅?目前眾(zhong) 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要想不錯過工業(ye) 4.0帶來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電商和廠商都需要作出改變。
  3、 未來: 電商不隻是殺價(jia) 平台
  安徽人黃雲(yun) 峰一直做著生產(chan) 代加工的生意,但是利潤很薄。直到2008年,黃雲(yun) 峰開始為(wei) 網店生產(chan) 衣服。由於(yu) 省掉了中間環節,所以利潤也翻了幾倍。黃雲(yun) 峰過上了相當滋潤的日子。
  沒多久,電商開始了爆發式發展。為(wei) 了爭(zheng) 奪電商訂單,貼牌作坊紛紛壓低價(jia) 格,商家也借此壓價(jia) ,再加上麵料、輔料價(jia) 格上漲,貼牌生產(chan) 壓力越來越大。
  黃雲(yun) 峰回憶道,那時候好不容易發下工人工資後,他和妻子窮得隻能買(mai) 兩(liang) 根火腿腸來“慶祝”又熬過一個(ge) 月。
  為(wei) 了扭轉這一被動局麵,2011年初,黃雲(yun) 峰和妻子開始籌劃成立自己的品牌經。經過短短3年的發展,黃雲(yun) 峰的童裝品牌在天貓、京東(dong) 等平台開了直營店,產(chan) 品已經進入國際市場。
  黃雲(yun) 峰的故事正是中國電商的故事。不過,黃雲(yun) 峰先走了一步,完成了從(cong) 價(jia) 格戰到品牌戰的轉變。而許多商家正處在這兩(liang) 個(ge) 階段的中間。
  “盡管電商目前存在著‘低檔貨大賣’、‘假冒偽(wei) 劣’問題,但也隻是階段性的。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低端的中國製造業(ye) 要想轉型升級,必須靠創新擁有自主品牌,創造優(you) 質的產(chan) 品。”周業(ye) 安向本報表示。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電商的未來應該是擺脫目前殺價(jia) 平台的定位,與(yu) 產(chan) 品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
  “電子商務對於(yu) 產(chan) 業(ye) 升級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記錄下消費者的整個(ge) 購物軌跡,通過後台的‘大數據’,對消費者進行精準生產(chan) 和營銷,在這個(ge) 開放性的平台上進行技術創造。生產(chan) 廠家將用戶在互聯網對產(chan) 品的評價(jia) 、建議參與(yu) 到創新過程,去主動發現潛在消費者偏好,大大加快企業(ye) 產(chan) 品創新速度。”周業(ye) 安說。
  小米經常被作為(wei) 與(yu) 電商深度融合的範例。小米利用網絡精準分析消費者喜好,分析消費者使用習(xi) 慣,進行產(chan) 品研發,實現產(chan) 品升級換代。比如,注重用戶體(ti) 驗,優(you) 化操作方式和流暢性,美化界麵最後推出主題商城……將用戶的抱怨轉化成了產(chan) 品的創新點。
  “當下幾乎所有行業(ye) 都開始了電子商務的步伐,中國製造業(ye) 再升級那就是大規模定製的個(ge) 性化生產(chan) 。因此,對比淘寶的‘大而全’,應該對電商平台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將電商平台直接和生產(chan) 環節相結合,實現大規模定製的個(ge) 性化生產(chan) 。”程大為(wei) 說。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