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02 09:42:41 北方網

記者從(cong) 市財政局獲悉,本市最早啟動、建設規模最大的“絲(si) 綢之路經濟帶”項目——天津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已顯現規模。7年間,中央和市政府累計撥付財政資金3.65億(yi) 元,推動經貿合作區盡快見效,鼓勵企業(ye) 入駐發展。目前,合作區吸引製造型企業(ye) 32家,實際投資額達4.6億(yi) 美元。
天津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位於(yu) “蘇伊士運河走廊”起點和核心地帶,由本市大型國有企業(ye) 泰達控股與(yu) 中非基金共同組建的中非泰達公司負責承建,並於(yu) 2008年9月份啟動建設。該項目既是本市企業(ye) “走出去”戰略重點項目,也是商務部確認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zhuan) 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快借助蘇伊士合作區輻射中東(dong) 、歐美和非洲的投資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兩(liang) 種資源、兩(liang) 個(ge) 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力爭(zheng) 把合作區建成“絲(si) 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 幾年來,中非泰達公司用好財政資金,加快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設施建設,高標準建成1.34平方公裏起步區,投入使用4萬(wan) 平方米綜合配套服務中心和12棟標準廠房。同時,出台地方財政補貼實施辦法,對入區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給予補貼,補貼金額累計達到5812萬(wan) 元人民幣。泰達控股和中非基金合作,壯大了區內(nei) 主體(ti) 經濟實力,促成了中非泰達公司同中國進出口銀行戰略合作,金融機構對合作區和入區企業(ye) 給予信貸支持,帶動各類投資近5億(yi) 美元。
在市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下,32家製造型企業(ye) 、38家其他類型企業(ye) 入駐合作區,初步形成了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生產(chan) 和農(nong) 用機械製造等五大產(chan) 業(ye) 園區。中心服務區為(wei) 入區企業(ye) 提供銀行、保險、職業(ye) 培訓、法律谘詢、涉外手續等“一站式”服務。依托產(chan) 業(ye) 集群,合作區完整產(chan) 業(ye) 鏈初見端倪,投資平台作用日益凸顯,集群發展趨勢初步形成。
在此基礎上,本市又與(yu) 埃及簽署了麵積為(wei) 6平方公裏的擴展區土地轉讓合同。擴展區將建成以工業(ye) 園區為(wei) 主,包括汽車製造、化工、製藥等諸多高技術產(chan) 業(ye) 的新區,同時建設涵蓋商業(ye) 、金融、物流、技術研發等產(chan) 業(ye) 的現代化新城,預計最終吸引企業(ye) 150家左右,投資總額達15億(yi) 美元,提供就業(ye) 機會(hui) 3萬(wan) 至4萬(wan) 個(ge)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