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商戰——2014十大電商熱點事件

發布時間:2015-01-21 10:17:42 天下網商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4年是中國電商行業(ye) 快速發展的一年,群雄逐鹿、狼煙四起,大平台間的廝殺也激活了世界電商局麵。在國內(nei) 市場競爭(zheng) 過度激烈的情況下,電商行業(ye) 開始跨出國門,影響世界。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生哪些熱點事件?小編從(cong) 電商行業(ye) 格局、移動支付、在線旅遊、中小企業(ye) B2B、網絡購物、移動購物、在線旅遊等方麵,對其進行如下盤點。
  NO.1上市——新格局
  今年,注定是國內(nei) 電商行業(ye) 在曆史上濃墨重筆的一年。以阿裏為(wei) 代表的國內(nei) 巨頭電商平台在美屢屢上市,將中國電商巨頭推向全球市場,打開了國際電商市場的財富大門,這無論是對中國傳(chuan) 統業(ye) 轉型擴張或是資本投資領域,還是對電商行業(ye) 的發展,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阿裏等電商巨頭上市電商迎透明新格局
  上市,對於(yu) 阿裏巴巴而言是保住控製權的定心丸。在2014年5月和9月,阿裏巴巴和京東(dong) 兩(liang) 家中國電商領域的翹楚先後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不僅(jin) 是企業(ye) 自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美國資本市場的標誌性事件,對中國B2C網絡零售領域甚至整個(ge) 電商市場來說,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從(cong) 阿裏上市看垂直電商的機會(hui)
  阿裏巴巴上市後,國內(nei) B2C領域規模前十的企業(ye) 中已有9家是上市公司(除1號店)。阿裏巴巴等電商巨頭是行業(ye) 的決(jue) 定因素,前者占到自營B2C一半份額、整體(ti) B2C市場兩(liang) 成多份額,後者則獨占B2C市場近六成江山。在絕大多數玩家登陸資本市場後,有觀點認為(wei) 行業(ye) 將走向透明,水分有望被擠出,但與(yu) 此同時,電商巨頭將有更充足的現金流進行擴張,第二梯隊電商企業(ye) 的生存壓力將持續加大。
  NO.2 P2P——瘋狂
  P2P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卻在中國被演繹得如神如畫,單是平台數量的增長速度就令世界為(wei) 之歎服,再看中國式P2P的品種和類別,也令外國人不得不服。而另一方麵,2014年可謂是中國P2P爆發的一年,從(cong) 爆出問題平台的數量、原因等考究,中國式P2P的各種死法,也可稱創造了世界奇跡,想想也真令人醉了。
  P2P的十字路口:現“傍大腿”“找靠山”熱潮
  在瘋狂擴張、野蠻生長過後,草根P2P隊伍受到資本大鱷、金融機構、國資係三大P2P派係的強力擠壓,仍未受到資本青睞的P2P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恐慌中。於(yu) 是,P2P領域出現了積極的“傍大腿”、“找靠山”的熱潮,並連續鬧出引資“羅生門”事件。各類戲劇性事件在P2P行業(ye) 頻頻上演。
  P2P平台的競爭(zheng) 已棋到中局
  P2P作為(wei) 互聯網金融最具創新性、也最有前(錢)景的產(chan) 品,已經棋到中局。簡單來說,第一、二、三梯隊的排位已經出現。那些沒有將成交金額體(ti) 量做到過億(yi) 的平台來說,未來的機會(hui) 不大了。
  P2P仍快速擴張“去同質化”加速
  隨著P2P借貸行業(ye) 的發展和競爭(zheng) 的加劇,過去單純以高收益吸引客戶的模式已經難以為(wei) 繼。越來越多上規模的P2P借貸平台開始重視建立多層次的產(chan) 品體(ti) 係,並嚐試更多元化的投資標的。
  NO.3雙十一——廝殺
  “雙十一”作為(wei) 業(ye) 績和噱頭並重的網購節日,越來越受到電商平台和網購用戶的重視和青睞。電商各站經過幾年的沉澱和摸索,頻出鮮招,毫不含糊地把“雙十一”這個(ge) 光棍節變成了狂歡節。對比“雙十一”和“京東(dong) 6.18”店慶日的各站流量分布,不難看出阿裏在流量上仍然有絕對優(you) 勢,但電商的業(ye) 內(nei) 競爭(zheng) 態勢也是越發明顯。
  雙十一落幕還原數字背後的阿裏
  作為(wei) 阿裏上市之後的第一個(ge) 購物狂歡,阿裏特別邀請了不少海外媒體(ti) 來參與(yu) 這次的活動,從(cong) 整個(ge) 直播中心400多人的媒體(ti) 隊伍來看,阿裏為(wei) 曝光度“煞費苦心”。2014年的雙十一雖已落幕,在網友娛樂(le) 化的“剁手、敗家娘們(men) ”等稱呼下,阿裏又一次因為(wei) 數字站上了關(guan) 注的核心。
  雙11:阿裏的狂歡與(yu) 失落的騰訊
  實際上,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11月11日是騰訊的生日。馬化騰在若幹年前的一次講演中說,騰訊公司的生日11月11號,卻讓阿裏做成了購物節。以至於(yu) ,在這樣一個(ge) 特殊的日子裏,騰訊被完全忽略了。
  六年“雙十一”究竟改變了啥?
  近年來,“雙十一”已被電商炒作成人為(wei) 的銷售高峰。但是,在電商風光的同時,發展的瓶頸也在逐漸顯現。電商熱衷於(yu) 人工造節,諸如“816”、店慶、“雙十二”等促銷名目頻出,價(jia) 格戰愈演愈烈,這對賣家並非好事。電商發展的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才不過幾年光景,電商生意也開始越來越難做。
  NO.4眾(zhong) 籌——很愁
  眾(zhong) 籌首先是在國外興(xing) 起,為(wei) 那些不斷追逐夢想的人提供了啟動資金。隨後又在2011年左右傳(chuan) 入國內(nei) ,目前已有三年的時間。忽如一夜東(dong) 風,2014年,國內(nei) 眾(zhong) 籌網站已經出現了數千家。眾(zhong) 籌已經脫離了國外以智能科技產(chan) 品為(wei) 主的範疇,在國內(nei) 籠罩了多個(ge) 領域。影視、娛樂(le) 、智能產(chan) 品、農(nong) 作物……隻要是具有創意的想法,都開始在眾(zhong) 籌網站上線。當然,其中噱頭也不少。
  中國式眾(zhong) 籌:虛火與(yu) 轉型並存
  一些先知先覺的眾(zhong) 籌網站已開始轉換角色,走向泛眾(zhong) 籌、涉服務的道路。它們(men) 正試圖成為(wei) 用戶、創業(ye) 者、渠道、投資者、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紐帶。
  眾(zhong) 籌:一場高風險的創業(ye) 實驗?
  繼阿裏巴巴推出眾(zhong) 籌項目“娛樂(le) 寶”之後,其他電商巨頭也匆匆推出的自己的眾(zhong) 籌平台。P2P網貸平台的危機,並未能影響到人們(men) 對於(yu) 眾(zhong) 籌這一新生事物的熱情。事實上,對於(yu) 眾(zhong) 籌這一舶來實驗品的膜拜背後,已經潛藏著巨大的市場混亂(luan) 風險。
  互聯網金融試水眾(zhong) 籌當心別“玩壞”了
  眾(zhong) 籌的初衷是幫助缺少資金的創業(ye) 者,但是,目前,眾(zhong) 籌概念在國內(nei) 還未被廣泛接受,相關(guan) 法律法規也不完善。2014年以來,國內(nei) 不少眾(zhong) 籌網站正越來越淡化自己眾(zhong) 籌屬性。
  NO.5移動支付——下一個(ge) 風口
  這兩(liang) 年,移動支付熱得發燙,短信支付、掃碼支付、指紋支付、聲波支付紛紛登場,但蘋果一直隱而不發,這源於(yu) 喬(qiao) 布斯以來的創新哲學:在技術和體(ti) 驗未臻成熟之前,決(jue) 不輕易涉險。今年9月,蘋果在最新版本的iphoness6開始正式推出ApplePay,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業(ye) 界討論紛紛。
  Applepay悄然進軍(jun) 全球或將迅速擴展市場
  在中國等亞(ya) 太市場,已經湧現了一大批具有壟斷性優(you) 勢的本土移動支付服務商(比如中國的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蘋果支付兵臨(lin) 城下帶來巨大威脅,預計在近期內(nei) ,各國移動支付用戶將會(hui) 看到產(chan) 品功能密集升級或是營銷活動頻繁。
  移動支付帶來投資良機
  那些喜歡長期操作的投資者是最熱心尋找所謂大趨勢的。也就是說,經濟發生重大變革,提供了會(hui) 持續存在的投資主題,而這不必說,幾乎是可以打保票肯定賺錢的。現在,移動支付正是這樣一個(ge) 趨勢。
  從(cong) 蘋果到支付寶,移動支付是誰的菜?
  移動支付顯然已經成為(wei) 了互聯網兵家必爭(zheng) 之地,特別是阿裏巴巴即將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關(guan) 鍵時刻。數據顯示,支付市場規模巨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並且,支付將成為(wei) 未來所有商業(ye) 模式的內(nei) 核,重要性可想而知。
  NO.6跨境電商——爆發
  目前,與(yu) 傳(chuan) 統電商的天下格局已定不同,跨境電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或寡頭局麵,而對於(yu) 曾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的eBay和亞(ya) 馬遜,跨境電商也成為(wei) 其重新提升中國市場份額的一次機會(hui) 。然而,2014年,在旺盛的海淘需求下,以“B2B出口”唱主角的中國跨境電商格局正在發生著改變。
  “海淘”模式漸入佳境:跨境電商年增速超30%
  在國內(nei) 市場競爭(zheng) 過度激烈的情況下,電商行業(ye) 到了跨出國門,影響世界的全球化元年。2014年是中外電商紛紛聚力開拓跨境電子商務部分業(ye) 務的元年,從(cong) 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來看,尚未出現一家獨大占領海外市場的壟斷格局,跨境電商領域尚在初期整合期。
  跨境電商迎爆發窗口巨頭們(men) 在比拚什麽(me) ?
  未來,大數據對物流的指導作用將會(hui) 更加突出,菜鳥雷達對雙11商品配送的調配已收到成效。在這方麵,在雲(yun) 計算領域領先的亞(ya) 馬遜和阿裏巴巴具有大數據分析優(you) 勢,eBay等電商也在跟進布局。
  跨境電商從(cong) 互聯網發展到海淘興(xing) 起
  在國內(nei) 民營快遞企業(ye) 激戰正酣、加速線上線下布局之時,入華多年的國際快遞巨頭則顯得過於(yu) 低調,但低調的外衣下是國際巨頭對國內(nei) 快遞市場的虎視眈眈。
  NO.7 團購——洗牌
  隨著各家發展的差異化,對團購的態度也是五味雜陳,“團購死亡論”引發各方熱議。在不足5年的時間裏,團購就完成了千團大戰自由競爭(zheng) 到三家寡頭壟斷的相對穩定市場格局的裂變聚合過程,形態也與(yu) 最初的每日一單演變到今天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本的力量、模式的演化、創業(ye) 公司在迅速發展中的掙紮與(yu) 決(jue) 策,上演一出完美的大戲。
  團購網站“天平”為(wei) 何不平?
  拉手被收購的命運,讓人唏噓不已,但同時也在意料之中。在拉手上市折戟後,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恢複過來,或者之前跑得太快已傷(shang) 筋動骨,或者投資人已經無心戀戰,不僅(jin) 被美團遠遠超越,大眾(zhong) 點評、窩窩團、百度糯米等先後超過這個(ge) 曾經也是最早的大佬。
  團購2014,從(cong) 硝煙彌漫到重新洗牌
  2014年上半年國內(nei) 網絡團購累計成交額雖然達到294.3億(yi) 元,創下半年度最好成績,但團購網站數量已銳減至176家,相比於(yu) 2011年8月的最高峰時段的5058家,從(cong) 業(ye) 者超過10萬(wan) 人,現在團購的存活率僅(jin) 為(wei) 3.5%.其中美團、大眾(zhong) 點評、百度糯米占據了84%以上的市場份額。糯米網的結局也掀開了團購大戰的新篇章,互聯網三大巨頭百度、騰訊、阿裏巴巴入局,這場戰爭(zheng) 在經曆過空前慘烈的千團大戰洗牌之後,正在開始一個(ge) 新的循環。
  “三足鼎立”態勢已成團購未來格局如何演變?
  在目前團購網站中,美團、大眾(zhong) 點評、百度糯米“三足鼎立”的態勢已成。此三強均為(wei) “優(you) 勢品牌”,而其餘(yu) 大部分團購網站都位於(yu) “良性品牌”或“弱勢品牌”的區間,在其他如品牌認知度、無提及認知率、品牌吸引率等指標上,也呈現出三強高人一籌的地位。
  NO.8在線旅遊——困局
  傳(chuan) 統OTA目前麵臨(lin) 的一個(ge) 現狀是:雖然表麵上看,業(ye) 務量、訂單量還在不斷增長,但營收規模卻已經很難跟上業(ye) 務量的增長幅度,而在淨利潤方麵更是麵臨(lin) 不斷下降的趨勢。一度被認為(wei) 是O2O行業(ye) 鼻祖的在線旅遊(OTA),卻沒有在O2O的熱潮下破浪前行,反而企業(ye) 的盈利繼續陷入低迷。
  在線旅遊多頭混戰四大OTA還有多少錢燒?
  在線旅遊行業(ye) 正從(cong) 業(ye) 務差異化階段邁入業(ye) 務交叉時代:同程殺入途牛的優(you) 勢業(ye) 務出境遊;攜程今年發力開放平台,打入了去哪兒(er) “地盤兒(er) ”;去哪兒(er) 同樣涉足酒店直銷,與(yu) 攜程同台競技。
  在線旅遊加速行業(ye) 洗牌業(ye) 內(nei) 人士大呼"狼來了"
  麵對線上旅行商對傳(chuan) 統旅遊業(ye) 務的迅速“蠶食”,業(ye) 內(nei) 人士大呼“狼來了”。有人認為(wei) ,傳(chuan) 統旅行社有2至3年的調整期,3年後大的旅行社將結合線上線下,建立自己的網絡服務平台。
  在線旅遊混戰:寡頭時代或現壟斷格局
  1999年,藝龍、攜程相繼成立,在OTA領域二者交鋒至今,不過攜程穩坐第一把交椅。2005年,去哪兒(er) 成立,在2011年後憑借百度的流量導入,一躍成為(wei) 第二名。現在攜程和去哪兒(er) 即將完成百億(yi) 整合,藝龍同程也達成戰略合作關(guan) 係。這塊蛋糕越來越大,競爭(zheng) 者眾(zhong) 。
  NO.9生鮮電商——大考
  2014年以來,生鮮電商大戰升溫:除了阿裏等巨頭積極參與(yu) 謀求布局外,中糧我買(mai) 網宣布完成1億(yi) 美元融資;順豐(feng) 優(you) 選冷鏈配送城市從(cong) 11個(ge) 擴張至48個(ge) ;樂(le) 視網宣布進軍(jun) 農(nong) 業(ye) ,其生鮮電商平台“樂(le) 生活”上線測試……生鮮市場已經成為(wei) 繼圖書(shu) 、數碼、百貨之後,電商競相爭(zheng) 取的新領域。生鮮電商經過數年的發展,儼(yan) 然成為(wei) 一門大生意,不過這門大生意的背後存在著諸多瓶頸和難題待解。
  生鮮電商回潮電商最後堡壘如何攻克?
  經過新一輪圈地、營銷大戰後,生鮮電商行業(ye) 整體(ti) 依然陷入虧(kui) 損泥潭,成為(wei) 電商細分領域未被攻克的最後堡壘。
  生鮮電商哀鴻遍野:從(cong) 四處開花到先烈一片
  繼褚橙、柳桃之後,上月底潘蘋果高調亮相,這些超級水果們(men) 的異軍(jun) 突起,讓原本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領域更加撲朔迷離。此前因為(wei) 資金鏈斷裂,生鮮電商領域已是哀鴻遍野。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後來者對品類瘦身,以按月配送的C2B預訂帶來了暫時紅利,但麵對規模化以及可複製的挑戰,不管是順豐(feng) 優(you) 選、還是小的創業(ye) 者,身在生鮮電商如履薄冰。
  生鮮電商升溫冷鏈物流卻冷
  最近兩(liang) 年,老牌電商紛紛涉足生鮮,新興(xing) 生鮮電商也不斷興(xing) 起。生鮮運輸中,為(wei) 保證產(chan) 品質量,冷鏈物流是最佳方式,所以冷鏈物流成為(wei) 資本市場熱點。
  NO.10 B2B——等風來
  為(wei) 了提升慧聰網整體(ti) 形象並提高股票流通量,今年10月10日,慧聰網敲響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鍾聲。但是,從(cong) 2015年起,提到B2B已經不能再隻聯想到慧聰網和阿裏巴巴,就在今年9月,百度和騰訊已經聯手入股了B2B電商平台馬可波羅,正式進軍(jun) B2B。
  B2B市場,創業(ye) 者等風來
  B2B創業(ye) 者麵臨(lin) 的兩(liang) 大困境是複雜和緩慢的線下銷售、貧乏的營銷通路和高昂的客戶獲得成本。運營者和投資者都擔心在銷售擴張的過程中快速的邊際效益遞減,從(cong) 而很快觸及發展的天花板,長得慢,長不大。
  B2B尚處烽火狼煙,急待根本性重建
  香港時代的阿裏主角是B2B業(ye) 務,而在美國紐約,阿裏的淘寶天貓B2C才是真正的贏家。B2B的20億(yi) 對比B2C的2300億(yi) ,1:115,這個(ge) 比值實在太殘酷。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