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21 10:12:32 南湖晚報

隨著近幾年網絡消費額爆發式的增長,作為(wei) 電子商務重要支撐以及保證城市正常運轉“大動脈”的快遞業(ye) 顯得有些不堪重負。如今,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裏”已經成了快遞服務企業(ye) 和收件人都倍感頭疼的事情。
如何打破“最後一公裏”瓶頸?如何真正做到“門對門”按需投遞?智能快遞櫃、線下自提點、村郵站……我市各家快遞公司紛紛使出“殺手鐧”,攻克城市末端配送這個(ge) 薄弱環節。
窘境
配送末端
易“卡殼”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悄然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習(xi) 慣了收快件、寄快遞的生活,“最後一公裏”的投遞問題隨之而來。
雯雯是個(ge) “網購達人”,小到油鹽醬醋,大到家電,她都會(hui) 在網上購買(mai) ,“雖說購買(mai) 很方便,但是收貨就不那麽(me) 愉快了。所有的快遞都被雜亂(luan) 無章地堆在門衛室,想找自己的快遞很麻煩。而且,有時候業(ye) 主會(hui) 拿錯快遞,當然也出現過包裹丟(diu) 失的情況。”
“查詢快遞記錄後我發現,這個(ge) 快件其實到嘉興(xing) 好幾天了,但我一直沒有收到東(dong) 西。”徐女士在淘寶上買(mai) 了一件衣服,賣家從(cong) 上海發貨的次日東(dong) 西就到了嘉興(xing) ,可是隨後又過了3天,她仍沒有收到快件。
小張在網上為(wei) 父親(qin) 買(mai) 了一部手機,由於(yu) 是貴重物品,快遞員要親(qin) 自把包裹交給她,可是,包裹送達那天,小張在單位上班,沒辦法趕回家收快遞,隻能和快遞員再約時間……
市郵政局的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傳(chuan) 統的投遞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的生活方式,對個(ge) 人和家庭第一次試投遞的妥投率不斷下降,“為(wei) 了提高一次性妥投率,快遞公司更願意以他人代收的形式投遞包裹,有些快遞公司甚至在未通知客戶的情況下,擅自將包裹轉交他人或不經交接扔至物業(ye) ,包裹的完好性、存放的安全性都沒有保證,個(ge) 人信息及隱私保護更無從(cong) 談起。另外,社會(hui) 管理者也希望一改快遞公司在小區門口擺攤式送快遞和包裹隨意堆放的亂(luan) 象,提升小區的管理形象。”
探索
如何打通“微循環”
讓“最後一公裏”更暢通?
智能“E郵站”
作為(wei) 浙江省郵政公司嘉興(xing) 市分公司和嘉興(xing) 技師學院共同建設智能校園的一種嚐試,嘉興(xing) 市第一個(ge) 校園“E郵站”於(yu) 去年12月18日正式落戶嘉興(xing) 技師學院。
到底何謂“E郵站”呢?昨天,記者在嘉興(xing) 技師學院看到了這個(ge) 與(yu) 超市自助儲(chu) 物箱模樣相似的智能櫃,櫃子擁有數百個(ge) 大小不一的格間,櫃中間則有一個(ge) 類似ATM機的操作台。確認工號、密碼等身份信息後,一位王姓快遞員在櫃子的智能操作台前熟練地輸入快遞號碼、客戶手機號碼等信息,並把快件放進了智能櫃中。
該快遞員告訴記者,“E郵站”的設立免去了物業(ye) 、快遞員等第三方代收環節,客戶也不用擔心快件丟(diu) 失或損壞,“這就相當於(yu) 一個(ge) 智能包裹收納室,我們(men) 快遞員隻需要把快件放到智能櫃中,聯網的智能後台就會(hui) 向收件人發出短信驗證碼,收件人憑驗證碼即可取走快遞。”
從(cong) 2014年年初開始籌建以來,類似的“E郵站”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目前嘉興(xing) 郵政已在住宅小區、學校、商城和企業(ye) 單位建成了25個(ge) 示範站點。其中,第一個(ge) “E郵站”落戶於(yu) 市行政中心大樓,市本級首個(ge) 住宅小區試點則在巴黎都市“安家”。除了郵政公司之外,順豐(feng) 等快遞公司也在市區同樂(le) 大廈等地方試點投入了一些智能快遞箱。
市郵政局的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E郵站”是結合政府電商換市和打造智慧城市提出的一項便民舉(ju) 措,采用“政府主導、郵政主體(ti) 、財政保障、各快遞企業(ye) 參與(yu) 和共享”的模式建站,“這樣的新型投遞方式不僅(jin) 減輕了快遞員的工作壓力,同時保證了收件人信息的私密性與(yu) 安全性,更能提高妥投率。”
線下自提點
2014年5月,一家名叫“嘿客”的社區服務便利店悄然出現在了同方·燕語林苑門口,這家店就是順豐(feng) 大規模布局O2O的新動作。
作為(wei) 一家快遞公司,順豐(feng) 當然沒扔下老本行,消費者除了購買(mai) 商品,也可以到“嘿客”門店收寄快件,並享受自寄自取的額外優(you) 惠。“我們(men) 為(wei) 客戶提供了收件地址保密的服務,運單地址可以填寫(xie) 便利店的地址,當快件到達時,會(hui) 有短信提示客戶。”“嘿客”一名胡姓店員告訴記者。
與(yu) 普通的自提點不同,“嘿客”作為(wei) 快遞、電子商務、便利店的融合體(ti) ,走的是“混搭”路線。除了能通過店內(nei) 的觸屏電腦進行網購外,這裏還提供話費充值、機票預訂、水電費繳納等便民服務。
記者了解到,除了順豐(feng) 的“嘿客”線下門店外,申通、圓通、順豐(feng) 等快遞公司也積極開展與(yu) 超市、便利店的合作,不斷增加包裹線下自提點。“自提點主要的好處是機動、靈活,有人值守,可降低快遞公司末端配送的成本。特別是對學生和上班族來說,這些自提點非常方便,不需要再為(wei) 收快件而打亂(luan) 原本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順豐(feng) 嘉興(xing) 地區的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xi) 慣於(yu) 把包裹送貨地址寫(xie) 成電商自提點。經常在天貓等平台網購的市民也不難發現,除了自己設定的收貨地址外,還可以選擇菜鳥驛站網點為(wei) 自己代收包裹。據悉,菜鳥驛站網點由與(yu) 天貓簽約的連鎖便利店、物業(ye) 公司、社區小店等組成,天貓按包裹數量給予補貼,消費者無需額外付費。消費者在天貓、淘寶下單後可以查看地址附近的自提點,選擇其中一家為(wei) 代收點,待包裹送達後憑短信通知和密碼自提包裹。
村郵站
2011年以前,王江涇鎮宇四浜的村民要想在村裏寄個(ge) 快件,簡直是“天方夜譚”,就連信件、報刊等物品也要到村委會(hui) 去取。
2012年,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改變。在宇四浜村委會(hui) 附近,新建了一座小小的村郵站,還配備了嶄新的櫃台和ATM機,這就是市本級第一家村郵站。
可別小看這個(ge) 村郵站,它為(wei) 村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據悉,村郵站可為(wei) 當地村民提供信件和報刊投遞、移動和電信話費代繳、長途汽車票購買(mai) 、ATM機取款和轉賬等服務。村郵站的工作人員每天上午駐站營業(ye) ,下午則負責投遞信件和報紙到戶甚至到人。
為(wei) 了解決(jue) 農(nong) 村投遞的“最後一公裏”難題、實現城鄉(xiang) 居民郵政公共服務均等化,我市於(yu) 2012年將村郵站列入民生工程。到目前為(wei) 止,全市共建成了884個(ge) 村郵站,基本實現了農(nong) 村全覆蓋。去年1至11月份,村郵站共投遞郵件1127.37萬(wan) 件,日均3.38萬(wan) 件。
“除了接收快件的服務外,村郵站還增加了信息化服務內(nei) 容,工作人員通過站裏的電腦可以幫助村民繳納水電費、購買(mai) 長途車票等。截至11月份,2014年村郵站共提供了60多萬(wan) 次服務。另外,50%以上的村郵站已經開通了商易通,部分村郵站還設置了ATM機,以解決(jue) 農(nong) 村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小額養(yang) 老金領取問題。”市郵政局的相關(guan) 負責人說,有了村郵站,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務。
未來
“最後一公裏”
仍前路漫漫
理想很豐(feng) 滿,現實很骨感。雖然各快遞公司都誌在為(wei) 快遞“最後一公裏”而努力,但仍麵臨(lin) 著諸多困難,如智能快遞櫃的投入和運營成本高、各方麵的利益難以協調、配送運載工具和車輛五花八門……
嘉興(xing) 學院商學院副教授王衛彬表示,這“最後一公裏”的路並不好走,“相關(guan) 統計顯示,‘最後一公裏’占到整個(ge) 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這也是與(yu) 客戶最息息相關(guan) 的環節。在配送這一端,未來各大物流企業(ye) 的競爭(zheng) 會(hui) 更加激烈,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會(hui) 更高,誰搶占了先機,誰就能在後續的市場競爭(zheng) 中取勝。當然,搶占先機有很多方式,比如,提供增值服務、送達時間更快、定時定點送達、與(yu) 第四方平台合作等。今後,物流行業(ye) 還可以嚐試和開發商或者物業(ye) 合作,把智能快遞箱安裝到小區裏。”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