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ye) 信息 > 正文

EMS窘境:被指價格貴服務差 遭民營快遞秒殺

發布時間:2015-01-20 10:17:21 T時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年關(guan) 將近,上了一年頭條的快遞哥們(men) 陸陸續續要返鄉(xiang) 了,日益興(xing) 盛的電子商務,讓快遞哥們(men) 在過去幾年中,成為(wei) 社會(hui) 的焦點,月入過萬(wan) 、阿裏巴巴上市敲鍾人……快遞哥們(men) 迎來了自己的春天。2014年,中國快遞行業(ye) 創造了顯赫的業(ye) 績,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收入累計完成2045.4億(yi) 元,同比增長41.9%。
  然而,在這場盛宴中,有一群人似乎並未享受到太多的利好,“在公司幹了十多年,一個(ge) 月拿到手的也就兩(liang) 三千塊錢。”談到自己緊湊的收入,電話那頭的劉旭(化名)訕訕地笑了,一股涼意不知不覺占據了周圍的空氣,這並不是一個(ge) 愉快的話題,“都說現在幹快遞的收入高,反觀我們(men) EMS,說出來都沒人信。”
  2015年1月的第三周,22隻新股聯袂發行,股市迎來了IPO重啟以來最密集的IPO潮,而原本早已過會(hui) 的EMS仍然不在其中。自2013年底提出中止IPO後,EMS何時重啟IPO尚無明確時間表,這家國有快遞企業(ye) 如今外有民營快遞和境外物流公司虎視眈眈,內(nei) 有國企轉型必須要經曆的陣痛,夾縫中的日子並不好過。
  ◆“誰會(hui) 想到用EMS?”
  “EMS?誰會(hui) 想到用EMS,除非‘三通一達’不到的地方我們(men) 才會(hui) 發EMS。”陳偉(wei) 是一個(ge) 在淘寶上賣衣服的小店主,在他忙碌買(mai) 賣的世界裏,EMS是一輛躺在角落的舊自行車,每次用時都是迫不得已。“EMS的好處是像一些農(nong) 村、偏遠地區等快遞到不了的地方,它一般都能到,但是發EMS要加錢,比‘三通一達’要貴幾塊錢,所以肯定要和客戶講價(jia) ,有時我們(men) 不得不讓幾塊錢,有些不劃算的單子就隻能不做了。”
  “EMS是國內(nei) 最快的快遞,”一位網友在貼吧裏發表了這樣的言論,緊跟著跟帖的人噓聲一片。“再用EMS,我吃鍵盤,”一位網友用頗有調侃意味的話表達了自己決(jue) 絕的立場。在眾(zhong) 多網友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順豐(feng) 快遞力排眾(zhong) 議,當選了國內(nei) “最快”“服務最好”快遞的美名,而“三通一達”則焦灼地爭(zheng) 奪著“除去順豐(feng) 之外最優(you) 選擇”的位置。
  就在討論正激烈之時,最早拋出話題的人大概對自己放出的噱頭收獲了最後的滿意,搞怪地說了句“剛剛開玩笑的,我話還沒說完,EMS是國內(nei) 最快的快遞,怎麽(me) 可能?”眾(zhong) 網友在貼吧裏相繼發出各種搞怪諂笑的表情,心滿意足散去了。
  “用的人少”“服務差”“慢”“貴”,是記者在采訪多名用戶“為(wei) 什麽(me) 不用EMS”後得到的答案。阿裏旗下物流平台“菜鳥”的一位負責人告訴《IT時報》記者,“EMS在國內(nei) 電商快遞使用率排不進前五,前三位都是民營的快遞,圓通、申通、中通”。
  但這些又似乎不完全是理由,在上述討論中,對於(yu) “三通一達”的吐槽點顯然更多,各種“門把簽收”“門縫簽收”“水表箱簽收”等“人工智能”的簽收方式,以及對不丟(diu) 包損壞“隻能靠人品”的無奈感慨。
  價(jia) 格也未必是EMS最貴,2014年“雙十一”期間,《消費者報道》在全國七大城市對EMS、FedEx、順豐(feng) 速運、申通快遞等九家快遞企業(ye) 的服務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順豐(feng) 、EMS最快,申通最慢;在收費方麵,順豐(feng) 在7地的平均收費最高,達到35.21元,EMS排在第三位為(wei) 21元,韻達最低,僅(jin) 10.86元。
  ◆普遍服務和市場競爭(zheng) 雙重壓力
  “這麽(me) 大一個(ge) 國企,那麽(me) 多的人員、場地、設備,怎麽(me) 就做不過民營的公司?”從(cong) 劉旭一句一頓的語調中,可以想象他的困惑之大。
  2013年12月20日,準備了5年多、已經在證監會(hui) 過會(hui) 的EMS正式終止IPO。理由是,為(wei) 提高自身應對市場競爭(zheng) 的能力。
  快遞市場的競爭(zheng) ,在這兩(liang) 年已趨於(yu) 白熱化。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郵政企業(ye) 和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chu) 蓄銀行直接營業(ye) 收入)累計完成3203.3億(yi) 元,同比增長25.7%;業(ye) 務總量累計完成3696.1億(yi) 元,同比增長35.6%。其中,除快遞之外的函件、包裹、報紙等業(ye) 務量均呈現下降趨勢。快遞服務已經是整個(ge) 郵政業(ye) 務中最大的一塊市場,而且是唯一一個(ge) 高速增長的市場。
  “目前EMS最大的問題是快件的處理能力有待提高,包括集散、運輸和投遞的能力。由於(yu) 前些年一直沒能重視這方麵,導致EMS的快件處理能力沒能跟上。”武田(化名),這位北方縣域的EMS內(nei) 部人士對於(yu) 目前企業(ye) 存在的問題不是沒有思考過,而以上原因直接導致了“用戶對EMS體(ti) 驗差,投遞時限不穩定,有時投的快,有時投的慢。”
  2013年2月,EMS南京集散中心正式上線,EMS寄往全國主要城市的快件速度有了質的飛躍,但當快件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甚至農(nong) 村時,投遞速度明顯不能受控。
  “EMS現在做的都是民營快遞不做的業(ye) 務,偏遠地區、低附加值的大件物品。你看過民營快遞攬投員的電動車就知道,裏麵很少有大件。而EMS很多都是大件,要開車去送,開車派件停車麻煩、派送簽收也不方便。”武田對EMS如今的窘境,頗為(wei) 無奈。
  中國郵政局官方的數據顯示,2010年年底EMS在全國已有超過4.5萬(wan) 個(ge) 營業(ye) 網點,幾乎覆蓋全國所有區域。“我們(men) 有很全麵的覆蓋網絡,無論深度還是廣度都是其他民營企業(ye) 根本沒法比的。但在定價(jia) 的靈活度上,我們(men) 沒有優(you) 勢。”目前EMS按省份劃分價(jia) 格,一個(ge) 省內(nei) ,城市、農(nong) 村是同一個(ge) 價(jia) 格標準,“有時候往農(nong) 村送一個(ge) 快遞,來回就要一兩(liang) 個(ge) 小時,而價(jia) 格跟城裏一樣。”武田認為(wei) ,在國家對郵政普遍服務的要求和競爭(zheng) 對手步步緊逼的雙重壓力下,EMS有時左右為(wei) 難,同時,對快遞員的收入也沒辦法做到靈活處理,隻能靠攬、投的件數計酬,有的員工甚至沒有底薪,這些因素也直接影響了員工的積極性。
  “現在大家攬投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收入太少。”劉旭是上海EMS的工作人員,他一個(ge) 月的投遞量在2000件左右,按件計算報酬,一個(ge) 月收入也就4000-5000元左右,扣掉各種稅費,到手不過2000-3000元,和順豐(feng) 快遞哥動輒上萬(wan) 元的收入相比,著實沒有吸引力。
  ◆烽火四起內(nei) 外夾擊
  更糟糕的是,就在EMS努力搶占市場份額同時,一些它們(men) 原本強勢的領域卻在被其它企業(ye) 吞噬。以武田所在縣為(wei) 例,占據重要比例的函件業(ye) 務等中高端市場“已被順豐(feng) 搶走了一部分”,而麵向電商的快遞業(ye) 務,則遭遇了同門挑戰。
  2013年上半年,中國郵政集團推出了“郵政小包”業(ye) 務,國內(nei) 首重最低價(jia) 為(wei) 5元,最高14元,反觀EMS,經濟快遞首重8元起,標準快遞首重20元。小包在某種意義(yi) 上是想要搶占電商快遞市場,但對於(yu) EMS來說卻是個(ge) 意外的競爭(zheng) 對手。
  郵政小包使用的投遞隊伍是原來送報紙、雜誌、信件的郵局人員,使用的運輸網絡是郵政的網絡。盡管EMS作為(wei) 郵政集團獨立的子公司,有自己的快速反應網絡,但實際上很多物流網仍然依靠郵政的網絡,隻不過EMS有自己專(zhuan) 門的配送隊伍。
  “兩(liang) 家是有交叉的,有時可能郵政幫著帶一件EMS的快遞,有時EMS幫郵政小包帶件,而小包的價(jia) 格便宜,確實存在競爭(zheng) 。”據武田介紹,為(wei) 了避免內(nei) 部的惡性競爭(zheng) ,目前郵政小包在部分地區業(ye) 務並沒有展開來。
  即便是在EMS最大優(you) 勢——麵向農(nong) 村地區的配送網絡,也已經遭遇民營快遞、甚至電商對於(yu) “最後一公裏”的爭(zheng) 奪。
  2014年底,京東(dong) 正式揭開了在農(nong) 村地區物流網點布局的序幕,以與(yu) 當地電商企業(ye) 合作、招募“村民代理”的形式在農(nong) 村發展站點,試圖解決(jue) 農(nong) 村物流“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問題。2015年,京東(dong) 計劃發展10萬(wan) 名村民代理,覆蓋中國10萬(wan) 個(ge) 村莊。阿裏巴巴則表示,將投入100億(yi) 元發力農(nong) 村電商,建立1000個(ge) 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wan) 個(ge) 農(nong) 村服務站。而順豐(feng) 的“嘿店”也在努力嚐試打通鄉(xiang) 鎮的O2O渠道。
  作為(wei) “萬(wan) 國郵政聯盟”成員,EMS曾獨霸跨境快遞、清關(guan) 市場,跨境業(ye) 務也一直是快遞市場的一塊“肥肉”。數據顯示,2014年國際及港澳台地區的快遞業(ye) 務量占全國總量的2.3%,而業(ye) 務收入卻占總量的15.4%,相對於(yu) 國內(nei) 快遞97.7%業(ye) 務量占68.3%的收入來說,國際快遞業(ye) 務的附加值極高。與(yu) 此同時,隨著各地自貿區的陸續成立,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wan) 億(yi) 元,年增速超30%。
  麵對這塊奶酪,順豐(feng) 、圓通、申通等民營企業(ye) 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國際快遞業(ye) 務,在海外設海外倉(cang) 或運轉中心。
  “EMS隻做國內(nei) 的派送,”菜鳥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菜鳥設在杭州下沙最大的保稅倉(cang) 庫,用的都是EMS派送,但菜鳥的清關(guan) 以及海外的快遞,EMS不涉及。
  在國內(nei) 海淘和轉運方麵,360海淘的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EMS清關(guan) 的增稅率太高,貨價(jia) 超過500元被征稅的可能性非常高,目前我們(men) 都是機場快件清關(guan) ,快遞方麵基本上是用‘三通一達’,價(jia) 格比較便宜。不過在春節期間我們(men) 會(hui) 用EMS,因為(wei) 春節‘三通一達’都不上班了。”
  ◆2015年大戰在即
  中國快遞業(ye) 連續三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速度,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資本競相進入。去年9月份,國家放開了快遞行業(ye) 對外資的限製,截止到今年1月,雅瑪多(中國)運輸有限公司、歐西愛司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嘉裏大通物流有限公司、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優(you) 比速包裹運送(廣東(dong) )有限公司(聯合包裹)5家外資快遞企業(ye) 獲準在中國開展除信件之外的國內(nei) 快遞業(ye) 務。
  國際快遞進入對國內(nei) 的快遞企業(ye) 來說必將是挑戰,成本的上升和競爭(zheng) 的白熱化將會(hui) 淘汰大批中小企業(ye) ,甚至是部分大企業(ye) 。
  武田告訴《IT時報》記者,其所在的省份“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zheng) 力,開始辦理‘貨到付款’、‘快遞到付’等業(ye) 務,並對一些大客戶給予一定的優(you) 惠政策,比如標準快遞最多能打7折,以擴大快遞的市場份額。”
  對於(yu) EMS的未來,長期觀察物流平台的微蟻實業(ye) CEO楊斌認為(wei) ,EMS應該利用在廣大農(nong) 村的優(you) 勢,,繼續加大投入,不然等到民營企業(ye) 在農(nong) 村發展起來了,就一點優(you) 勢都沒有了。在城市裏,EMS要有一些創新性的玩法,比如在同城物流、到貨時間上能做到更精準,更多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做對外開放性的平台,把自身龐大的網絡、社會(hui) 資源這一優(you) 勢利用起來,“在國際化方麵,針對特定市場做一些創新的小產(chan) 品,從(cong) 而更有吸引力,跟別人形成對比,把產(chan) 業(ye) 鏈做深。”
  年關(guan) 將近,上了一年頭條的快遞哥們(men) 陸陸續續要返鄉(xiang) 了,日益興(xing) 盛的電子商務,讓快遞哥們(men) 在過去幾年中,成為(wei) 社會(hui) 的焦點,月入過萬(wan) 、阿裏巴巴上市敲鍾人……快遞哥們(men) 迎來了自己的春天。2014年,中國快遞行業(ye) 創造了顯赫的業(ye) 績,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收入累計完成2045.4億(yi) 元,同比增長41.9%。
  然而,在這場盛宴中,有一群人似乎並未享受到太多的利好,“在公司幹了十多年,一個(ge) 月拿到手的也就兩(liang) 三千塊錢。”談到自己緊湊的收入,電話那頭的劉旭(化名)訕訕地笑了,一股涼意不知不覺占據了周圍的空氣,這並不是一個(ge) 愉快的話題,“都說現在幹快遞的收入高,反觀我們(men) EMS,說出來都沒人信。”
  2015年1月的第三周,22隻新股聯袂發行,股市迎來了IPO重啟以來最密集的IPO潮,而原本早已過會(hui) 的EMS仍然不在其中。自2013年底提出中止IPO後,EMS何時重啟IPO尚無明確時間表,這家國有快遞企業(ye) 如今外有民營快遞和境外物流公司虎視眈眈,內(nei) 有國企轉型必須要經曆的陣痛,夾縫中的日子並不好過。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