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13 10:26:11 中國經營報

2014年12月28日,亞(ya) 洲航空一架從(cong) 印尼泗水飛往新加坡的QZ8501航班與(yu) 雅加達塔台失聯,後被證實飛機墜毀在蘇門答臘附近海域。機上共有155名乘客,其中149名印度尼西亞(ya) 人、3名韓國人、1名馬來西亞(ya) 人、1名新加坡人和1名英國人。目前飛機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存在生還者的概率不大。
作為(wei) 亞(ya) 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集團,這次飛機失事使人們(men) 再次把目光聚焦在亞(ya) 洲航空身上。亞(ya) 航到底是一家什麽(me) 樣的航空公司? 空難對它產(chan) 生的後續影響如何?
持續30%高速發展
中國消費者對亞(ya) 航並不陌生,這家以廉價(jia) 機票著稱的航空公司集團目前已經在中國開通了35條航線。與(yu) 其他拚命擠進一線城市的外航不同,亞(ya) 洲航空的策略是兼顧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
亞(ya) 航集團CEO東(dong) 尼·費南德斯(Tony Fernandes)公開對媒體(ti) 表示,“在中國政府允許的條件下,亞(ya) 航希望做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開拓新市場和新航線。”據悉,開通中國西部直飛東(dong) 南亞(ya) 的航線,是亞(ya) 洲航空未來重要的戰略布局。
回顧亞(ya) 航發展頗為(wei) 曲折。1994年亞(ya) 航作為(wei) 一家馬來西亞(ya) 國有控股的航空公司成立,並於(yu) 1996年11月正式啟航。然而,由於(yu) 經營不善,公司麵臨(lin) 巨大虧(kui) 損並很快進入資不抵債(zhai) 的窘境。2001年亞(ya) 航被出售給前時代華納經理東(dong) 尼·費南德斯的私人公司Tune Air Sdn Bhd,交易價(jia) 格僅(jin) 為(wei) 1林吉特(約合0.26美元),同時轉接了1100萬(wan) 美元的巨額債(zhai) 務。然而易主之後,亞(ya) 航迅速起死回生,次年便扭虧(kui) 為(wei) 盈。2004年,亞(ya) 航在馬來西亞(ya) 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近十幾年來,亞(ya) 航始終以30%以上的速度飛速發展。以航線網絡為(wei) 例,截至2013年底,亞(ya) 航共執飛182條航線,通達17個(ge) 國家的83個(ge) 城市,在我國亞(ya) 航集團則開通了包括北上廣深,以及成都、西安、昆明、重慶、杭州、長沙、桂林、南寧、武漢等航線。
低成本的秘密?
從(cong) 成本水平上看,亞(ya) 航稱得上是全球成本最低的航空公司之一。2013年亞(ya) 航的座公裏成本僅(jin) 0.254元,遠低於(yu) 全球其他航空公司。它是如何做到低成本運營的?
收購伊始,亞(ya) 航主要按照美西南的經典低成本模式運作。首先,亞(ya) 航采取了單一機隊模式,從(cong) 原來的B737-300飛機轉為(wei) 采用空客A320單一機隊(除亞(ya) 航X外)。截至2014年三季度,亞(ya) 航共有飛機171架,平均機齡僅(jin) 3.5年。此外,亞(ya) 航還與(yu) 空客簽訂了創紀錄大單,訂購了多達475 架A320ceo和A320neo飛機。
其次,亞(ya) 航采取高密度單艙布局,增加座位數,並全力提高飛機日利用率至12小時,壓縮飛機過站時間。同時,與(yu) 傳(chuan) 統航空公司不同,亞(ya) 航的標準服務中不含行李托運、餐食服務等,盡量壓縮運營成本。
最後,在網絡布局方麵,亞(ya) 航的策略是執行短途點對點航線,主要執飛馬來西亞(ya) 及周邊短程航線。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一直以來低成本航空和樞紐網絡航空就像是硬幣的兩(liang) 麵,非黑即白,亞(ya) 航卻選擇了以吉隆坡為(wei) 主基地的亞(ya) 航X為(wei) 翹板,將我國旅客通過亞(ya) 航X運送到吉隆坡後,再轉乘亞(ya) 航其他航班至沙巴、亞(ya) 庇等旅遊勝地,目前亞(ya) 航X的中轉旅客比例已高達51%。
不可忽略隱憂
亞(ya) 航的高速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以中國為(wei) 例,亞(ya) 航快速發展的模式導致了服務問題,因為(wei) 航班取消後旅客行程難以銜接,以及退款不及時等問題,亞(ya) 航上半年在中國獲得了26件投訴,占外航投訴比例的39%,被民航局點名批評。
另一方麵,由於(yu) 馬來西亞(ya) 市場容量十分有限,亞(ya) 航通過股權並購、合資成立子公司等手段持續擴張。但集團化運營或加劇經營風險,其經營長途航線的亞(ya) 航X,受到2013年匯率及經濟環境影響就出現了1.5億(yi) 元人民幣虧(kui) 損的局麵,為(wei) 亞(ya) 航增加了財務負擔。
更重要的是12月28日發生空難QZ8501,讓亞(ya) 航迅速陷入了輿論旋渦。因為(wei) 該航班涉嫌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起飛,當地媒體(ti) 稱印度尼西亞(ya) 當局已經將7名涉及的官員停職,並讓交通部與(yu) 貪汙調查局聯手調查此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yu) 早已虧(kui) 損的馬航不同,亞(ya) 航的盈利情況尚可。公開數據顯示,亞(ya) 航2014年前三季度收入68億(yi) 元人民幣,營業(ye) 利潤10.9億(yi) 元,利潤率高達16%,是國內(nei) 四大航平均利潤率的4倍多。
因此筆者認為(wei) ,短期來看空難事件或許對亞(ya) 航產(chan) 生較大影響,當局調查、家屬賠償(chang) 以及負麵輿論會(hui) 讓亞(ya) 航四麵楚歌,但從(cong) 長期角度來看,空難並沒有對它的發展構成真正威脅。事實上,亞(ya) 航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高速發展過程中盲目擴張、服務掣肘的問題,畢竟作為(wei) 亞(ya) 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可持續運營才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