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及其他 > 正文

深圳市推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5-06-04 15:42:29 深圳商務

為(wei) 落實國家有關(guan) 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等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深圳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國際競爭(zheng) 力,結合深圳發展實際,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廣東(dong) 、深圳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麵落實部分服務貿易企業(ye) 座談會(hui) 議部署,全域全行業(ye) 抓服務貿易發展,全麵提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數字貿易,為(wei) 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重要支撐。主要目標:到2030年,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占全市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提高至50%以上。到2035年,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占全市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提高至55%以上。

二、促進貿易資源要素高效流動

(一)促進數據要素暢通跨境。在前海、河套等區域試點數據跨境流動“負麵清單”製度。編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科研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指引,支持經備案的科研機構及企業(ye)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實現科學研究數據跨境互聯互通。探索為(wei) 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ye) 設立數據跨境傳(chuan) 輸“綠色通道”。

(二)加速技術成果轉化轉移。開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一體(ti) 化試點。健全科技型企業(ye) 信貸、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識產(chan) 權交易等實踐場景和規則體(ti) 係。依托深交所等平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ti) 係。提升國家知識產(chan) 權運營(深圳河套)國際轉化試點平台輻射帶動作用。支持建設前海深港技術轉移中心。提升前海國際知識產(chan) 權綜合運營服務中心發展能級。

(三)金融支持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發展。擴大人民幣本幣結算應用範圍,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鼓勵銀行在真實合規前提下,優(you) 化單據審核,加強數據共享,豐(feng) 富人民幣支付場景,提升企業(ye) 全鏈條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融資、項目建設和采購、收益回收等體(ti) 驗。積極參與(yu)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應用,鼓勵銀行積極拓展匯率避險“首辦戶”企業(ye) ,擴大匯率避險有關(guan) 互換、掛鉤產(chan) 品應用。優(you) 化出口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服務,針對服務貿易領域擴大業(ye) 務覆蓋麵、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企業(ye) 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推動基於(yu) 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的跨境金融創新,研究拓展賬戶功能及試點銀行範圍。推廣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ti) 係,適時擴大參與(yu) 主體(ti) 範圍。便利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申請準入,完善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支持境外機構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QFLP)方式,投資深圳科技型企業(ye) 。

(四)暢通人才跨境流動渠道。爭(zheng) 取增設外國青年科技人才(K字)簽證,為(wei) 應邀到深開展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等活動的外籍人士提供多次入出境有效的簽證便利。研究擴大河套“一號通道”通行範圍。拓展國際職業(ye) 資格視同職稱認可目錄。優(you) 化境外期貨從(cong) 業(ye) 人員等在深圳執業(ye) 的考試機製。

三、創新發展數字貿易

(五)擴大增值電信開放。落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增值電信業(ye) 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方案》以及同意深圳開展試點工作的要求,製定並落實承接試點實施方案。吸引外資企業(ye) 落地全資互聯網數據中心、內(nei) 容分發網絡及應用商店,開展互聯網接入服務、在線數據處理與(yu) 交易處理、信息保護和處理服務。

(六)鞏固數字技術貿易優(you) 勢。鞏固提升軟件與(yu) 信息服務業(ye) 整體(ti) 規模和綜合競爭(zheng) 力。扶持優(you) 質軟件企業(ye) 完善開發、銷售、運營和服務體(ti) 係,擴大軟件業(ye) 務出口規模。支持雲(yun) 計算企業(ye) 結合區域性國際市場特點,提供優(you) 質的國際雲(yun) 通信平台及綜合解決(jue) 方案。鼓勵企業(ye) 聚焦垂直行業(ye) ,主動布局創新應用場景,研發基於(yu) 國際主流大模型的創新產(chan) 品。

(七)拓展文創數字貿易。完善遊戲出海發展促進政策,建立遊戲出海公共服務平台,支持企業(ye) 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和發行渠道,提升遊戲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支持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原創數字產(chan) 品,提升產(chan) 品技術含量和用戶體(ti) 驗,開展本土化文化營銷,打造國際數字文化品牌。以南山科興(xing) 科學園、龍崗數字創意產(chan) 業(ye) 走廊為(wei) 載體(ti) ,打造數字創意產(chan) 業(ye) 園區。拓展文博會(hui) 平台功能,增設數字創意產(chan) 業(ye) 展區,促進數字文化產(chan) 品展示交易和項目合作。

(八)培育高附加值數字貿易。利用先進數字技術賦能服務業(ye) 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促進數字金融、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數字化交付的專(zhuan) 業(ye) 服務等數字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研發、軟件開發、工業(ye) 設計、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高端外包,支持雲(yun) 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發展。

(九)加速數字訂購貿易發展。高標準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推動跨境電商與(yu) 深圳特色產(chan) 業(ye) 帶深度融合發展。引導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利用電商平台拓展M2C模式,發展“獨立站+智慧供應鏈+品牌化發展”等新業(ye) 態。鼓勵電商平台、經營者、配套服務商等多元化市場主體(ti) 發展壯大,加速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出海。深入推進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guan) 區退貨監管模式試點。

(十)創新布局數據貿易。加快創建國家級數據交易所。深化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試點,創新文化數據交易場景。以數據交易流通為(wei) 重點,建立健全數據產(chan) 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製度。支持金融機構與(yu) 深圳數據交易所等平台開展數據資產(chan) 入表、數據產(chan) 品孵化、“數據+金融”產(chan) 業(ye) 服務等合作。

四、全麵提升服務貿易

(十一)增強國際運輸服務能力。拓展歐洲、大洋洲、非洲國際海運航線,加密跨境電商海運快線。擴大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油、LNG加注業(ye) 務規模,帶動上下遊多元經營主體(ti) 國際化發展。依托低空智能基礎設施,探索深港跨境直升機飛行、應急救援公益服務等通用航空業(ye) 務。爭(zheng) 取擴大國際快遞業(ye) 務(代理)經營許可審批權限。

(十二)引進短缺專(zhuan) 業(ye) 服務貿易。先行先試推動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明確外商獨資醫院的設立條件、審批流程和監督管理要求,引進國際高水平醫療資源。引進國際知名會(hui) 計、法律、知識產(chan) 權、檢驗檢測等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在深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支持國(境)外符合條件的一流高校來深依法合規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鼓勵國(境)外一流科研機構來深開展聯合科研。積極打造“留學深圳”品牌,擴大在深留學生規模。

(十三)大力發展跨境金融保險服務。探索建立深圳證券交易所與(yu) 香港聯合交易所會(hui) 員互聯互通機製。支持港澳銀行內(nei) 地分行開辦外幣銀行卡業(ye) 務以及對除中國境內(nei) 公民以外客戶的人民幣銀行卡業(ye) 務。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保險公司在深設立子公司。探索在前海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ye) 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按規定憑交易電子信息,為(wei) 跨境電商企業(ye) 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

(十四)鼓勵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全鏈條服務出海。重點麵向東(dong) 盟、中東(dong) 、拉美、非洲、南歐等市場,支持市屬國企、在深央企和優(you) 秀民企充分發揮深圳在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積極輸出數字能源、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商業(ye) 運營等領域技術、服務和標準。大力發展離網儲(chu) 能、電網優(you) 化、智能調峰等數字能源解決(jue) 方案,支持能源、燃氣企業(ye) 擴大海外電廠裝機容量、參與(yu) 燃氣管網運營,形成“技術研發+設備供應+運維服務”的全鏈條出海模式。引導企業(ye) 提升智慧城市規劃設計、數字化管理平台、商業(ye) 運營管理等服務能力,支持市屬國企在軌道交通領域擴大服務輸出,打造“規劃設計+係統集成+持續運營”的全過程谘詢、高質量運營輕資產(chan) 模式。鼓勵工程建築服務企業(ye) 采用裝配式、模塊化等新型建造技術,推動工程服務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級,支持通過EPC總承包等方式承接高附加值項目,鼓勵通過收購、參股、合資等方式與(yu) 國際承包商合作。

(十五)便利促進跨境旅行服務。探索允許符合條件且在深圳注冊(ce) 成立的外商投資旅行社開展中國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ye) 務。落實外國人240小時過境免簽、郵輪入境15天免簽等政策。加快推進皇崗口岸和沙頭角口岸重建、羅湖口岸改造,推動前海、南澳等口岸規劃建設。提升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居民使用國際搜索引擎、社交媒體(ti) 、電子支付、預訂票務等便利度,為(wei) 境外遊客提供多樣化支付服務。

(十六)多元融合發展服務貿易。依托綜合保稅區發展“兩(liang) 頭在外”研發、檢測、維修等服務,支持區外重點企業(ye) 開展高附加值保稅維修業(ye) 務試點。在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生物醫藥與(yu) 健康等領域培育高附加值的服務型製造,支持製造業(ye) 企業(ye) 承攬國際項目。用足用好離岸貿易印花稅優(you) 惠等政策,依托前海推動離岸貿易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ye) 按規定申請認定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ye) 。支持前海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打造電子元器件全球交易中心。

五、完善支持促進保障體(ti) 係

(十七)優(you) 化跨部門協同管理體(ti) 係。不斷完善全域全行業(ye) 抓服務貿易工作機製,上下左右形成有力有效的統籌和協作。商務部門和發展改革部門作為(wei) 服務貿易發展的AB角,要深入研究服務貿易各領域超常規政策措施;各區各產(chan) 業(ye) 主管部門要在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的支持和指導下推動出台支持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舉(ju) 措,並強化文件落地的督促檢查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在《國際服務貿易統計監測製度》基礎上,探索建立全市服務貿易統計監測體(ti) 係。

(十八)大力提升市場主體(ti) 競爭(zheng) 力。瞄準全球領先企業(ye) ,加大遊戲出海、軟件外包、跨境金融、跨境旅遊、國際物流、國際會(hui) 展、知識產(chan) 權、建築服務、創意設計、涉外法律服務領域企業(ye) 的招引和培育力度。用好中央外經貿發展專(zhuan) 項資金及市級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資金,支持數字貿易、高增值服務外包、金融服務出口等業(ye) 務。鼓勵企業(ye) 建設境外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支持中小企業(ye) 參與(yu) 國際分工,提升國際化水平。

(十九)完善“走出去”促進體(ti) 係。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深圳“走出去”綜合服務平台,定期發布境外投資合作、風險防範、國別投資指南等信息。完善企業(ye) 國際化配套服務體(ti) 係,引導會(hui) 計、法律等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提供合規指導、會(hui) 計谘詢、評估服務、稅務籌劃、國際商事、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國際谘詢服務。高質量辦好高交會(hui) 、文博會(hui) 等重點展會(hui) ,組織企業(ye) 參加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等重大平台,支持企業(ye) 境外辦展參展。

(二十)加強人才建設。大力引進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掌握領先技術的服務貿易高層次人才。爭(zheng) 取對外籍高層次人才實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推進實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專(zhuan) 業(ye) 人才執業(ye) 製度,建設國際化人才集聚高地。推動構建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機構和企業(ye) 緊密合作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