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及其他 > 正文

江西省商務廳關於印發《江西省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6-02-22 09:35:57 江西省商務廳

各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商務主管部門,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省交通運輸與(yu) 物流協會(hui) 、省物流行業(ye) 協會(hui) :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全省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根據省政府《降低企業(ye) 成本優(you) 化發展環境工作專(zhuan) 題會(hui) 議紀要》(贛府專(zhuan) 紀〔2016〕4號)有關(guan) 要求,指導和促進全省加快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有效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我廳製定了《江西省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計劃》,現印發給你們(men) ,請認真貫徹執行,在執行過程中有什麽(me) 情況請及時反饋給我廳。

附件:江西省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計劃

江西省商務廳

2016年2月1日

(聯係人:程楷炎,聯係電話:0791-86246511)

附件

江西省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計劃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全省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省政府《降低企業(ye) 成本優(you) 化發展環境工作專(zhuan) 題會(hui) 議紀要》(贛府專(zhuan) 紀[2016]4號)精神,加快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有效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結合我省實際,特製訂本專(zhuan) 項行動計劃。

一、總體(ti) 要求

1.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緊緊圍繞推進全省50個(ge) 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以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為(wei) 主線,以建設物流大通道,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為(wei) 重點,以建立綜合網絡信息平台,發展智慧物流,推廣標準托盤,培育龍頭企業(ye) ,開展城市配送為(wei) 抓手,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促進物流業(ye) 與(yu) 工業(ye) 、商貿業(ye) 、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全省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目標計劃。2016年,全省社會(hui) 物流費用占GDP比重比上一年降低0.5-1個(ge) 百分點。全省50個(ge) 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實現主營收入900億(yi) 元,占全省總量的70%以上。全省新增A級物流企業(ye) 30家,總數突破100家。開展國家商貿物流標準化、智慧物流配送、電子商務與(yu) 物流協同發展試點和省級城市配送試點。

二、推進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形成規模效應

3.推進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全省培育50個(ge) 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重點打造20個(ge) 物流示範產(chan) 業(ye) 集群,其中確定省級重點推進的物流示範產(chan) 業(ye) 集群4個(ge) ,市級重點推進的物流示範產(chan) 業(ye) 集群8個(ge) 。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形成規模效應,有效降低地區社會(hui) 物流成本。

4.組建大型物流集團。鼓勵中小物流企業(ye) 通過資產(chan) 重組、兼並等方式組建一批有實力的物流集團。鼓勵有實力的大型物流企業(ye) 成立物流產(chan) 業(ye) 聯盟,整合物流資源,引導企業(ye) 抱團發展,形成市場競爭(zheng) 力。

5.培育重點物流企業(ye) 。繼續開展省級重點商貿物流園區(中心)、重點商貿物流企業(ye) 認定培育,對進入全國物流50強、行業(ye) 物流30強的物流企業(ye) 給予獎勵。

三、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降低運輸成本

6.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統籌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等運輸方式,建設優(you) 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促進與(yu) “一帶一路”沿線省份、沿線國家和沿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互聯互通。積極構建交通樞紐、節點城市、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相互銜接的物流網絡,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7.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全麵打通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方式的相互銜接障礙,推動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進港口、進園區、進集群、進市場,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建立物流園區聯盟,推動互聯互通,重點推進南昌向塘公鐵聯運、九江城西港水鐵聯運等交通樞紐建設,形成一批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8.構建農(nong) 村交通網絡。積極構建農(nong) 村交通運輸體(ti) 係,貫通村級公路,積極與(yu) 高速公路,鐵路、高鐵(場站)、碼頭相連,形成上下聯通的農(nong) 村交通體(ti) 係。積極開放農(nong) 村公路客貨運站(點),郵政收寄點,促進農(nong) 村貨運公交開行,推進快遞下鄉(xiang) 。

四、搭建綜合網絡信息平台,實現互聯互通

9.降低貨車空載率。充分發揮省內(nei)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有效提升區域、物流園區及物流企業(ye) 信息化水平,全力整合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及郵政快遞、倉(cang) 儲(chu) 等行業(ye) 的物流信息,實現運力與(yu) 貨源的有效對接,降低貨車空載率。

10.降低倉(cang) 儲(chu) 配送成本。推動省內(nei) 物流龍頭企業(ye) 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及先進技術裝備,建設智慧物流配送網絡信息平台,推動智慧物流配送園區、智能倉(cang) 儲(chu) 配送及分撥中心使用標準托盤、貨架、叉車、自動分揀等裝卸設施,利用射頻識別、網絡通信、信息係統應用等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實現倉(cang) 儲(chu) 智能化管理,提升配送效率。

11.及時掌握社會(hui) 物流成本情況。加強對我省物流行業(ye) 調研,引導行業(ye) 協會(hui) 完善社會(hui) 物流統計,做好社會(hui) 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並通過綜合網絡信息平台,建立省級物流數據中心,全麵掌握物流行業(ye) 成本核算情況,深入分析物流運行情況,指導全省開展降低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

五、推動標準化建設,提高物流行業(ye) 運行效率

12.推廣標準托盤應用。在全省工業(ye) 企業(ye) 、商貿流通企業(ye) 、物流企業(ye) 開展應用1.2*1.0m標準托盤試點,鼓勵帶托運輸,發展單元化物流,建立標準托盤循環共用體(ti) 係和運營體(ti) 係,並推動試點地區和企業(ye) 與(yu) 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等發達地區開展標準托盤區域合作。

13.推動車輛標準化。推動南昌、贛州、九江等城市配送車輛標準化、專(zhuan) 業(ye) 化發展,鼓勵使用符合選型技術標準的廂式、封閉式貨車,出廠已裝備起重尾板的貨車,發展小型集裝箱貨車。大力引導冷鏈、危化品物流企業(ye) 使用專(zhuan) 用車輛,配備安全及專(zhuan) 業(ye) 車載設備。鼓勵公路零擔專(zhuan) 線運輸企業(ye) 使用甩掛車。推動快遞企業(ye) 使用符合標準的非機動車。

14.引導物流企業(ye) 實施標準化。引導行業(ye) 協會(hui) 開展A級物流企業(ye) 、星級倉(cang) 庫和冷鏈物流企業(ye) 評估工作,促進物流企業(ye) 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配合推動省級物流園區標準製定,創建國家示範物流園區。

六、開展城市配送試點,降低“最後一公裏”成本

15.實施省級城市配送試點。支持南昌申報國家級城市共同配送、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實施第二批城市配送試點,新增省級城市配送試點。重點在快速消費品、藥品、生鮮食品、家電等方麵開展城市共同配送,並采用商業(ye) 連鎖統一配送,綜合物流園(大型批發市場)、分撥配送中心、社區末端網點等配送模式,通過搭建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規範城市配送車輛、建設智能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網點,構建城市配送體(ti) 係,積極發展城鄉(xiang) 一體(ti) 化配送。

16.推動實現即時配送。推廣“網訂店取”、“智

能取貨櫃”等社區末端配送模式,推動電子商務與(yu) 物流協同發展,加快快遞物流園區、包裹分揀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電子商務物流體(ti) 係建設,實現當天下單,次日配送,逐步實現即時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17.積極發展冷鏈配送。在我省果蔬、肉類、水

產(chan) 品產(chan) 地及大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冷鏈配送中心,擴大庫容,發展多溫帶冷庫,配備冷藏車輛,完善冷鏈銷售終端設施等方式,提高冷鏈配送效率。

18.規範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省商務廳會(hui) 同省交通

運輸廳、省公安廳出台《江西省城市配送車輛及通行管理指導意見》,指導城市配送車輛使用統一車型、統一標識,並規範城市配送車輛的通行時間、區域、停靠及公共裝卸點等。

七、加強口岸通道建設,促進物流業(ye) 對外開放

19.加快口岸大通關(guan) 建設。推進口岸通關(guan) 一體(ti) 化建設,鞏固海關(guan) 通關(guan) 一體(ti) 化、檢驗檢疫通關(guan) 一體(ti) 化。全麵推進關(guan) 檢合作“三個(ge) 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加強與(yu) 沿海沿邊口岸通關(guan) 合作,加快推進口岸通關(guan) “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加強電子口岸建設,構築口岸物流信息平台,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

20.推動物流大通道建設。結合實施我省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鐵海聯運“五定班列”,擴大外貿貨源,推動贛歐(亞(ya) )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常態化。發揮水運低成本優(you) 勢,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水運體(ti) 係。推動粵蘇皖贛四省物流大通道建設,引導南昌、九江、贛州、吉安、景德鎮等節點城市參與(yu) 通道建設,加強我省與(yu) 粵蘇皖三省的戰略合作。

21.引進重大物流項目。擴大物流業(ye) 對外開放,在沿海發達地區舉(ju) 辦全省物流業(ye) 專(zhuan) 題招商推介活動,與(yu) 沿海地區或境內(nei) 外知名物流企業(ye) 對接洽談,積極引進世界500強、國內(nei) 500強及5A級物流企業(ye) 來贛設立區域性物流中心及物流運營機構。

八、優(you) 化發展環境,促進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取得成效

22.推動優(you) 惠政策落實。積極推動國家將“貨物運輸服務”和“物流輔助服務”合並為(wei) “綜合物流服務”稅目,統一按6%的增值稅率執行。增加物流企業(ye) 進項稅可抵扣項目,將房屋租賃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納入增值稅抵扣範圍。落實國家支持小微企業(ye) 發展的各項稅收優(you) 惠政策,對小型微利物流企業(ye) 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對小微物流企業(ye) 從(cong) 事國家鼓勵類項目,進口自用且國內(nei) 不能生產(chan) 的先進設備免征關(guan) 稅。

23.幫助解決(jue) 用地指標。對符合全省重大項目物流企業(ye) 新建、擴建及改造的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大型倉(cang) 儲(chu) 、冷庫等物流項目用地,優(you) 先納入全省重大項目調度會(hui) 解決(jue) 省級用地指標。

24.加強宣傳(chuan) 引導。利用各種載體(ti) 和平台,宣傳(chuan) 推廣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促進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和推廣市縣、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ye) 降低成本的經驗做法。

25.積極培育物流人才。引進國內(nei) 外物流高端人才,組織物流技能型人才培訓,開展物流行業(ye) 職業(ye) 技能競賽活動,建立物流人才信息平台。在重點物流企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設立實習(xi) 基地和產(chan) 學研基地,設立物流博士後工作站。引導我省高校、高職院校科學設置物流專(zhuan) 業(ye) ,擴大招生數量,加強就業(ye) 指導。組織市縣領導幹部、企業(ye) 負責人開展業(ye) 務培訓,提高對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26.加強行業(ye) 中介組織建設。支持江西省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等行業(ye) 商協會(hui) 加快發展,加強與(yu) 各地物流協會(hui) 聯係,支持行業(ye) 協會(hui) 提供物流行業(ye) 統計、物流成本核算、谘詢評估等服務,建立物流行業(ye) 誠信體(ti) 係,開展物流實名製試點,維護物流行業(ye) 安全運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