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 正文

關於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03-28 10:31:52 工信部

關(guan) 於(yu) 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重裝〔2024〕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航空工業(ye) 主管部門、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民航各地區管理局,有關(guan) 中央企業(ye) ,各有關(guan) 單位:

現將《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印發給你們(men) ,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科學技術部

財政部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24年3月27日

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

(2024—2030年)

發展通用航空製造業(ye) ,加快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是塑造航空工業(ye) 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舉(ju) 措,是加快製造強國、交通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推動航空製造業(ye) 新型工業(ye) 化探索和實踐,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和全國新型工業(ye) 化推進大會(hui) 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堅持創新驅動、開放融合、示範引領、安全發展,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wei) 導向,以應用場景創新和大規模示範應用為(wei) 牽引,加快通用航空技術和裝備迭代升級,建設現代化通用航空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打造中國特色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為(wei) 培育低空經濟新增長極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7年,我國通用航空裝備供給能力、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代化通用航空基礎支撐體(ti) 係基本建立,高效融合產(chan) 業(ye) 生態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務裝備體(ti) 係基本完善,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wei) 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在城市空運、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等領域實現商業(ye) 應用。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綠色化、智能化、新構型通用航空器研製創新居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一批通用航空領域產(chan) 學研用聯合實驗室、科技創新中心及科技創新服務平台。通用航空法規標準體(ti) 係和安全驗證體(ti) 係基本建立。

——示範應用成效明顯。航空應急救援、物流配送實現規模化應用,城市空中交通實現商業(ye) 運行,形成20個(ge) 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應用示範,打造一批低空經濟應用示範基地,形成一批品牌產(chan) 品。

——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培育一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通用航空動力實現係列化發展,機載、任務係統及配套設備模塊化、標準化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顯著增強。

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wei) 特征的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撐和保障“短途運輸+電動垂直起降”客運網絡、“幹-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滿足工農(nong) 作業(ye) 需求的低空生產(chan) 作業(ye) 網絡安全高效運行,通用航空裝備全麵融入人民生產(chan) 生活各領域,成為(wei) 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wan) 億(yi) 級市場規模。

三、重點任務

(一)增強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能力

1.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強總體(ti) 、係統、軟件、元器件、材料等領域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瞄準無人化、智能化方向,攻克精準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飛行、智能集群作業(ye) 等核心技術。以電動化為(wei) 主攻方向,兼顧混合動力、氫動力、可持續燃料動力等技術路線,加快航空電推進技術突破和升級,開展高效儲(chu) 能、能量控製與(yu) 管理、減排降噪等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強化裝備安全技術攻關(guan) ,重點突破電池失效管理、墜落安全、數據鏈安全等技術,提升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監視能力。

2.完善通用航空裝備產(chan) 品譜係。加快提升通用航空裝備技術水平,提高通用航空裝備可靠性、經濟性及先進性。推進大中型固定翼飛機、高原型直升機,以及無人機等適航取證並投入運營,實現全域應急救援能力覆蓋。支持加快支線物流、末端配送無人機研製生產(chan) 並投入運營。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裝備發展,推進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費通用航空裝備適航取證。鼓勵飛行汽車技術研發、產(chan) 品驗證及商業(ye) 化應用場景探索。針對農(nong) 林作業(ye) 、工業(ye) 生產(chan) 等應用需求,不斷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和市場適應性。

3.搭建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平台。圍繞技術攻關(guan) 、創新應用、安全管理等,發揮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等平台作用,促進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強區域通用航空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建設。麵向新裝備、新技術、新領域,支持建立未來空中交通裝備創新研究中心,打造綠色智能安全技術創新聯合體(ti) 。聚焦無縫通信與(yu) 監視、數字導航、智能化空域管理等,發揮低空智聯網技術聯盟作用,配合推動低空智聯網體(ti) 係布局。

(二)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競爭(zheng) 力

4.加速通用航空動力產(chan) 品係列化發展。加快200kW級、1000kW級渦軸,1000kW級渦槳等發動機研製;持續推動100-200馬力活塞發動機批量交付,實現市場規模應用。加快布局新能源通用航空動力技術和裝備,推動400Wh/kg級航空鋰電池產(chan) 品投入量產(chan) ,實現500Wh/kg級航空鋰電池產(chan) 品應用驗證;開展400kW以下混合推進係統研製;推進250kW及以下航空電機及驅動係統規模化量產(chan) ,以及500kW級產(chan) 品應用驗證。

5.推進機載、任務係統和配套設備標準化模塊化發展。結合航空應急救援、傳(chuan) 統作業(ye) 、物流配送等領域裝備需求,加快推進統標統型,發展模塊化和標準化任務係統,提升產(chan) 品互換性和市場兼容性。不斷完善滿足適航要求的貨架化通用航空配套產(chan) 品譜係,加快發展低成本小型航電係統,推動配套設備與(yu) 飛機平台協調發展。

6.培育優(you) 質多元的企業(ye) 主體(ti) 。鼓勵龍頭企業(ye) 整合資源,強化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的引領和組織協同,不斷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完善售後服務保障能力,增強產(chan) 業(ye) 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支持電池、電機等優(you) 勢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chan) 品性能,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產(chan) 品。引導通用航空裝備任務係統、配套企業(ye) 提升競爭(zheng) 力,打造一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

7.建設一批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立足發展基礎和資源優(you) 勢,對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在長三角、粵港澳、成渝、江西、湖南、陝西等重點地區,建設從(cong) 技術開發、產(chan) 品研製、示範驗證到應用推廣的一體(ti) 化創新發展產(chan) 業(ye) 生態,打造大中小微企業(ye) 融通、創新要素集聚、網絡協作高效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實現通用航空與(yu) 地方經濟深度融合。

(三)深化重點領域示範應用

8.擴大航空應急救援示範應用。重點圍繞航空滅火、航空救援、公共衛生服務、應急通信/指揮四大領域,在京津冀、長三角、東(dong) 北、中西部、邊疆等重點地區,擴大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示範應用。創新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ti) 係化應用模式,強化實戰實訓,推動構建有人無人、高低搭配、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ti) 係。加快無人機在應急救援領域示範應用。

9.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範應用。聚焦“幹-支-末”物流配送需求,在長三角、粵港澳、川渝、內(nei) 蒙古、陝西、新疆等重點地區,鼓勵開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示範,形成量大麵廣的航空物流配送裝備體(ti) 係。支持研究低空物流解決(jue) 方案,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動大型無人機支線物流連線組網,以及城市、鄉(xiang) 村、山區、海島等新興(xing) 場景無人機配送大規模應用落地,推動構建航空物流配送網絡。

10.加速城市空中交通示範應用。適應未來城市空中交通需要,支持依托長三角、粵港澳等重點區域,以eVTOL為(wei) 重點開展應用示範,支持舉(ju) 辦相關(guan) 賽事活動。支持一批SAM裝備加快市場應用,鼓勵探索構建立體(ti) 交通低空航線網絡,著力培育商務出行、空中擺渡、私人包機等載人空中交通新業(ye) 態。

11.拓展新型通用航空消費示範應用。麵向低空旅遊、航空運動、私人飛行和公務航空消費市場,在山西、內(nei) 蒙古、上海、河南、湖南、海南、新疆等重點地區,開展“通用航空+”應用示範。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發多樣化低空旅遊產(chan) 品,推進“通用航空+旅遊”應用示範。支持開展飛行體(ti) 驗、航空跳傘(san) 等消費飛行活動,大力推廣輕型運動飛機、特技飛行器,推進“通用航空+運動”應用示範。

12.促進傳(chuan) 統通用航空業(ye) 務規模化運行。鼓勵圍繞航空培訓、短途運輸、農(nong) 林植保、物探巡檢等傳(chuan) 統通用航空業(ye) 務領域,在川渝、內(nei) 蒙古、黑龍江、新疆等重點地區開展規模化、常態化運行示範。推進短途客運通用航空裝備批量交付運營。鼓勵拓寬無人機在電力巡線、生態監測、航拍航測、航空物探等場景的商業(ye) 化應用。

(四)推動基礎支撐體(ti) 係建設

13.推動智能高效新型運行服務體(ti) 係建設。加快5G、衛星互聯網等融合應用,支持空天地設施互聯、信息互通的低空智聯網技術和標準探索。推進通用航空器北鬥標配應用。推動試點地區政府與(yu) 企業(ye) 在低空監管服務基礎設施、網絡規劃建設等方麵協同,促進三維高精地圖、氣象數據、通信導航等公共信息開放。推動構建目視航線網絡,支持完善運行規則,健全航空信息資料保障機製,提升飛行服務保障能力。鼓勵企業(ye) 建設智能調度、動態監測、實時情報服務等為(wei) 一體(ti) 的飛行服務係統。

14.推動新型基礎配套設施體(ti) 係建設。鼓勵地方政府將低空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加強與(yu) 城市運輸係統連接。支持探索推進樓頂、地麵、水上等場景起降點建設試點,完善導航定位、通信、氣象、充電等功能服務,形成多場景、多主體(ti) 、多層次的起降點網絡。充分利用好現有航空基礎設施,推動建設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礎設施。鼓勵新建住宅與(yu) 商業(ye) 樓宇預留低空基礎設施。充分結合通用航空業(ye) 發展特性,研究設定適用於(yu) 通用航空業(ye) 發展的機場建設標準。

15.完善法規標準體(ti) 係。堅持通用航空標準化與(yu) 技術創新、應用示範一體(ti) 化推進,實現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團體(ti) 標準協同發展。鼓勵龍頭企業(ye) 帶動上下遊企業(ye) 共同開展標準研究,加快建立涵蓋多種應用場景、各類裝備的標準體(ti) 係。加強工業(ye) 方與(yu) 適航審定方協作,協調推動工業(ye) 標準與(yu) 適航體(ti) 係銜接。協調推動完善國家航空器管理體(ti) 係,明確應用場景監管要求。

16.建立安全驗證體(ti) 係。充分利用現有航空工業(ye) 基礎,加快試驗驗證資源共建共享,鼓勵推動建立通用航空適航技術服務與(yu) 符合性驗證,無人機第三方檢測、試驗等能力,支持飛行測試、應用測試等基地建設。構建無人機質量保障及安全驗證體(ti) 係,加強針對工業(ye) 級無人機及eVTOL的安全性可靠性評估驗證,推動形成一批支撐適航審定的工業(ye) 標準。

17.夯實人才隊伍基礎。支持高校加強通用航空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建設一批特色學院。圍繞通用航空前沿新興(xing) 交叉領域,深化產(chan) 教融合,推進高校、科研機構與(yu) 企業(ye) 聯合精準育才。開展eVTOL駕駛員、操縱員等專(zhuan) 業(ye) 人才培訓,推動在新興(xing) 航空裝備一致性駕駛操縱、飛行員技術培訓等領域形成規範。鼓勵地方出台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人才支持政策。

(五)構建高效融合產(chan) 業(ye) 生態

18.促進通用航空裝備製造與(yu) 服務業(ye) 高效融合。在無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興(xing) 應用領域,鼓勵龍頭企業(ye) 探索形成產(chan) 品研製、場景構建、示範運行一體(ti) 化的商業(ye) 模式。在航空應急救援領域,鼓勵經驗豐(feng) 富、實力雄厚、保障能力突出的通用航空運營企業(ye) 與(yu) 裝備製造企業(ye) 高效協同,發展專(zhuan) 業(ye) 化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運營平台。

19.深化通用航空裝備國內(nei) 外交流與(yu) 合作。依托政府間合作機製,推進電動飛機等領域國內(nei) 外交流合作。鼓勵通用航空企業(ye) 在海外開展研發設計、飛行驗證和適航取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yu) 國際組織對接交流,推進雙邊多邊合作,支持國內(nei) 企業(ye) 參與(yu) 無人機、電動飛機等領域國際規則製定和標準製修訂。

20.探索通用航空裝備產(chan) 業(ye) 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再貸款的政策優(you) 勢,針對符合政策要求的通用航空製造企業(ye) ,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實施“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一體(ti) 化”專(zhuan) 項,發揮國家產(chan) 融合作平台作用,充分利用風險投資等金融手段,加強通用航空裝備產(chan) 業(ye) 技術研發融資支持。推動組建多元化股權的通用航空裝備租賃公司,鼓勵保險公司為(wei) 通用航空裝備“研產(chan) 銷用”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產(chan) 品和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精準引導技術、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資源向通用航空製造企業(ye) 有效集聚。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統籌聯動。加強部門協同,強化央地聯動,有序推進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建設和資源保障力度。充分發揮地方優(you) 勢,結合當地基礎條件和潛在需求,在通用航空裝備應用示範、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產(chan) 業(ye) 生態培育、產(chan) 業(ye) 政策製定等方麵積極探索。組建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加強通用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研究、決(jue) 策支持和谘詢服務。

(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發揮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chang) 政策作用,支持通用航空裝備推廣應用。發揮政府采購作用,加大對通用航空裝備和服務采購力度。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航空項目投資核準有關(guan) 要求,規範通用航空項目投資核準程序。根據需要研究擴展城市空中交通等應用領域的無人機無線電頻率供給和規範使用。

(三)營造良好氛圍。發揮行業(ye) 組織作用,加強國內(nei) 外、行業(ye) 內(nei) 外合作交流,促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發展對接,加強法規標準宣傳(chuan) ,強化行業(ye) 自律。引導各方力量,規範開展高水平通用航空會(hui) 展、論壇、賽事活動,定期組織召開供需對接會(hui) 。發展航空科普教育,大力培育通用航空消費文化。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