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業(ye) 是國家重要的社會(hui) 公用事業(ye) ,是助力生產(chan) 發展、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chan) 業(ye) 。郵政體(ti) 係是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和社會(hui) 組織係統之一,為(wei) 國脈所係、發展所需、民生所依。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安排,郵政強國是交通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加快建設郵政強國,製定本行動綱要。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深化郵政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創新為(wei) 第一動力,推動行業(ye) 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建立現代化郵政業(ye) 供給體(ti) 係、生態體(ti) 係和治理體(ti) 係,充分發揮郵政業(ye) 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郵政強國,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貢獻行業(ye) 力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普惠協調。保障郵政普遍服務,發展寄遞領域公共服務,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國際國內(nei) 協調發展,強化通政便民利商功能。堅持市場主導。發揮好市場與(yu) 政府兩(liang) 個(ge) 作用,營造更加開放包容、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堅持創新驅動。強化自主創新,推動由“互聯網+”向“智能+”升級,推動跨界融合,為(wei) 行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堅持安全發展。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樹牢安全意識,提升安全技術,強化安全監管,落實安全責任。堅持綠色環保。貫徹生態文明思想,促進綠色低碳、集約共享和循環發展,全麵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郵政建設。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麵完成郵政業(ye) 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項任務,建成與(yu) 小康社會(hui) 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ye) 。
到2035年,基本建成郵政強國。實現網絡通達全球化、設施設備智能化、發展方式集約化、服務供給多元化,基本實現行業(ye)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郵政業(ye) 規模體(ti) 量和發展質量大幅躍升。基本達到國內(nei) 重點城市1天、周邊國家主要城市3天和全球主要城市5天的寄遞時限水平。郵政企業(ye) 運營規模位居全球郵政前列,快遞形成若幹家萬(wan) 億(yi) 級企業(ye) 集團,行業(ye) 收入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與(yu) 發達國家相當,部分地區和重點領域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前列。
到本世紀中葉,全麵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郵政強國,全麵實現行業(ye)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郵政業(ye) 具備全球化網絡、提供全產(chan) 業(ye) 服務,普惠水平、規模質量、綜合貢獻位居世界前列。
二、建設高質量服務供給體(ti) 係
(四)加強基礎網絡建設
1.建設現代化網絡體(ti) 係。構建綜合立體(ti) 、通達全球、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服務網絡體(ti) 係。加快拓展航空寄遞網絡,發展幹支線聯運。推進構建鐵路寄遞骨幹網絡,發展國內(nei) 快速專(zhuan) 線和國際班列。升級優(you) 化公路寄遞網絡。積極利用水路運輸資源。大力發展多式聯運。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優(you) 化寄遞樞紐和快遞物流園區布局,提升交通樞紐的寄遞配套能力。優(you) 先發展農(nong) 村服務網絡,建設上接縣、下聯村的遞送節點。優(you) 化城市服務網絡布局。推進智能收投終端和末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升冷鏈倉(cang) 和冷藏車等基礎設施能力,加快發展冷鏈快遞服務網絡。
2.推進集約共享。推動郵政營業(ye) 場所和設施設備等資源進一步開放共享。鼓勵同業(ye) 和跨界運輸、倉(cang) 儲(chu) 、分撥、配送等資源共享。鼓勵郵政和快遞企業(ye) 入駐工業(ye) 園區、商貿園區、電商園區、物流園區、保稅園區等,促進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推動郵政與(yu) 交通、商貿、供銷等物流資源整合,促進城鄉(xiang) 產(chan) 品雙向流通。鼓勵寄遞企業(ye) 開展共同配送。
(五)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3.發展郵政普遍服務。鞏固發展郵政事業(ye) ,突出“郵政”中“政”的要求,更好地履行郵政普遍服務義(yi) 務。推動郵政普遍服務升級換代,與(yu) 時俱進調整服務內(nei) 涵和標準,加快提高西部、農(nong) 村和邊遠地區服務水平,鞏固提升東(dong) 中部地區、城市地區服務水平,實現更高水平的均等化。強化郵政綜合服務平台功能,提供政郵合作等多樣化服務。縮短郵件全程時限,實現全程跟蹤查詢。持續提升服務滿意度。進一步提高黨(dang) 報黨(dang) 刊投遞服務水平,切實做好義(yi) 務兵平常信函寄遞等特殊服務業(ye) 務。
4.確保機要通信安全。(略)
(六)推進快遞擴容增效
5.拓展服務領域。推動快遞向更多滿足生產(chan) 性服務需求、高端高價(jia) 值服務需求、線上線下一體(ti) 化服務需求拓展,構建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協同發展的服務體(ti) 係。加快發展供應鏈、冷鏈快遞、快運、倉(cang) 配一體(ti) 化等服務,提供特殊物品寄遞、包裝、保險等增值服務。鼓勵企業(ye) 滿足多樣化需求,提供差異化精準化服務。
6.推動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快遞普惠發展,構建城鄉(xiang) 無縫銜接的服務網絡,形成郵政普遍服務、電商快遞、寄遞新業(ye) 態等多種服務優(you) 勢互補、互促共進的公共服務格局。支持東(dong) 部創新突破,夯實中部發展基礎,補齊西部服務短板,激發東(dong) 北發展活力,形成快遞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落實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國家戰略,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適應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格局,基本實現重點城市寄遞當日達、次晨達。
(七)支持市場多元發展
7.做強做優(you) 做大企業(ye) 。推動郵政企業(ye) 混合所有製改革,切實發揮寄遞主業(ye) 作用。支持企業(ye) 兼並重組,提高產(chan) 業(ye) 集中度。打造若幹家規模大、影響力強、品牌價(jia) 值高、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快遞企業(ye) 集團。鼓勵外資快遞企業(ye) 深耕我國市場,加快引資引智。支持基於(yu) 寄遞業(ye) 務的平台型集團型企業(ye) 發展。
8.加快國際化發展。貫徹國家開放戰略,建立通達全球的寄遞服務體(ti) 係,更好服務於(yu) 國際寄遞物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快發展麵向日韓、東(dong) 南亞(ya) 、俄羅斯等周邊重點區域的服務,擴大連接西歐、中亞(ya) 、美洲等地區的寄遞通道,推動進出口寄遞業(ye) 務量雙向提升。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郵政快遞核心樞紐。鼓勵寄遞企業(ye) 與(yu) 先進製造、科技企業(ye) “協同出海”。加強與(yu) 海關(guan) 數據共享,提高硬件設施配置,提升規範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優(you) 化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布局,推進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建設。依托萬(wan) 國郵聯機製,增強全球網絡通達性和穩定性。
三、打造可持續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
(八)拓寬“寄遞+”領域
9.提升民生服務品質。發揮行業(ye) 網絡和平台優(you) 勢,滿足生活性服務需求,更好服務和惠及民生。適應“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拓展代辦和政務寄遞服務。推廣“寄遞+電商+農(nong) 特產(chan) 品+農(nong) 戶”等模式,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支持企業(ye) 服務教育、健康、養(yang) 老、文化、旅遊、體(ti) 育等產(chan) 業(ye) 。落實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和積極就業(ye) 政策,為(wei) 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ye) 提供支持。
10.拓展產(chan) 業(ye) 服務空間。深層次參與(yu) 產(chan) 業(ye) 分工,加快服務創新,提升服務農(nong) 村電商、跨境電商、零售新業(ye) 態等的質量水平。提升服務精細農(nong) 業(ye) 、訂單農(nong) 業(ye) 等現代農(nong) 業(ye) 的能力。推動重點企業(ye) 嵌入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製造企業(ye) 提供“移動倉(cang) 庫”、入廠物流等一體(ti) 化服務,成為(wei) 智慧快遞及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鼓勵交通運輸、郵政、快遞業(ye) 務代辦代理合作。支持重點企業(ye) 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帶動專(zhuan) 用車輛、貨機、分揀、安檢等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發展。
11.推進軍(jun) 民融合發展。(略)
12.支持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順應共享經濟和消費升級發展趨勢,提供更為(wei) 精細高效的寄遞服務和衍生服務,推動服務供給動態延展。引導即時遞送模式發展,實現末端資源與(yu) 寄遞需求高效銜接。鼓勵企業(ye) 提供前置配貨等寄遞服務,助推零庫存管理。發展“移動工廠”、3D打印等服務,實現零部件即時生產(chan) 、遞送。
(九)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13.推進科技研發與(yu) 應用。加強對行業(ye) 科研的組織和引導,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形成政產(chan) 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科研體(ti) 係。加快智能運輸、分揀、安檢、收投、客服等關(guan) 鍵技術研發,健全標準體(ti) 係,加快成果轉化。積極發展無人機(車)遞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聯盟和科技專(zhuan) 家決(jue) 策谘詢作用。完善科技研發平台認定、科技成果評審機製。推動郵政業(ye) 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和全要素生產(chan) 率大幅提高。
14.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依托國家大數據基礎設施,推進數據采集整合,完善數據資源體(ti) 係,促進數據資源共享利用。重點拓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北鬥衛星導航、地理信息係統、區塊鏈和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應用範圍。拓展與(yu) 共享經濟、平台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ye) 態的融合空間,推動形成數據驅動發展的新形態,降低交易成本,增強規模協同效應。建設郵政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基地。
(十)加快建設綠色郵政
15.完善綠色發展機製。協調上下遊共同發力,形成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部門聯合監督管理的綠色發展格局。建立與(yu) 綠色理念相適應的快遞包裝法律體(ti) 係、標準體(ti) 係、政策體(ti) 係。引導重點企業(ye) 開展溫室氣體(ti) 核算,製定減排防汙目標,建設能源管理信息係統。建立健全綠色發展統計指標,開展綠色發展評估。加強綠色郵政發展理念、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與(yu) 管理的教育培訓。
16.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推進郵件快件包裝綠色化、減量化,提高資源再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引導企業(ye) 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包裝,減少包裝物料用量和二次包裝,杜絕過度包裝。鼓勵企業(ye) 參與(yu) 社會(hui) 化包裝回收體(ti) 係建設,建立包裝物共享使用平台,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加快運輸組織調整,推廣甩掛運輸、多式聯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降低運輸能耗和排放。推動實現處理場所、倉(cang) 庫、園區等建築的綠色設計、施工和運行。
四、完善現代化行業(ye) 治理體(ti) 係
(十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17.加強規範製度建設。堅持“立、改、廢”有機結合,推動行業(ye) 各項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郵政領域法律法規製修訂工作,健全與(yu) 現代化治理體(ti) 係、統一市場、國際規則相適應的郵政業(ye) 法律法規體(ti) 係。完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ye) 標準、團體(ti) 標準、企業(ye) 標準協調配套的標準體(ti) 係。構建與(yu) 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郵政業(ye) 規劃政策和統計體(ti) 係。加強地方郵政業(ye) 規劃與(yu) 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機銜接。理順郵政領域中央和地方的權責關(guan) 係,推動構建從(cong) 中央到地方權責清晰、依法監管、運轉順暢的工作體(ti) 係。
18.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完善郵政行業(ye) 管理機製。積極推動行業(ye) 監管向縣(區)延伸。建立健全郵政監管支撐機構。深化郵政領域“放管服”改革。綜合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智能監管、聯合監管等方式,提升治理的公正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健全郵政普遍服務監督保障機製。統籌管理行業(ye) 碼號資源,建設共享共用平台。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建立行業(ye) 大數據中心,增強“互聯網+監管”動能。
(十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19.維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優(you) 化營商環境,建設統一開放、公平競爭(zheng) 的高標準郵政市場體(ti) 係。強化競爭(zheng) 政策基礎地位,落實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製度,保障各類市場主體(ti) 平等使用生產(chan) 要素。鼓勵民營企業(ye) 參與(yu) 國家重大項目和國有企業(ye) 混合所有製改革等。建設信用評價(jia) 體(ti) 係,增進跨部門信用等級互認互查,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製。
20.加強郵政文化建設。加強行業(ye) 黨(dang) 的基層組織和群團組織建設。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傳(chuan) 承“百年郵政”優(you) 良傳(chuan) 統,堅持人民郵政為(wei) 人民,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郵政文化。進一步發揮郵票在傳(chuan) 承文明、傳(chuan) 播文化和增進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麵的重要作用。製定行業(ye) 職業(ye) 道德規範。大力弘揚“小蜜蜂”精神,持續開展群眾(zhong) 性文明創建和先進典型選樹活動。關(guan) 心愛護基層員工和“快遞小哥”,切實維護勞動者權益。
(十三)推進治理協同創新
21.形成“大寄遞”治理格局。加強與(yu) 公安、交通運輸、海關(guan) 、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動,構建齊抓共管、協同高效的寄遞市場監管機製。包容審慎監管行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引導集團總部、平台型企業(ye) 參與(yu) 協同治理。積極參與(yu) 萬(wan) 國郵聯和區域郵政組織事務,維護國際郵政多邊體(ti) 係穩定運行。加強與(yu) 海關(guan) 、鐵路、公路、民航等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發展雙邊、多邊郵政和快遞國際合作機製。
22.加強安全體(ti) 係建設。堅持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提升安全生產(chan) 標準化規範化水平。健全安全責任體(ti) 係,全麵落實企業(ye) 安全主體(ti) 責任、政府安全監管責任和用戶安全用郵責任。增強寄遞渠道安全管理能力,實現安全監管無盲區無例外,有效遏製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管理機製,堅持部門聯動、綜合施策,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監測預警。大力推進科技興(xing) 安,提高風險化解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強化安全文化建設。
23.健全共建共治機製。擴大社會(hui) 參與(yu) 渠道,健全公共決(jue) 策機製,實行依法決(jue) 策、民主決(jue) 策。積極培育和發展行業(ye) 社會(hui) 組織,引導行業(ye) 協會(hui) 加強行業(ye) 自律,服務企業(ye) 發展。充分發揮專(zhuan) 家智庫決(jue) 策谘詢作用。豐(feng) 富公眾(zhong) 參與(yu) 方式,建立意見互動式、追蹤式處理機製。更好發揮郵政特邀監督員作用。
五、保障措施
24.堅持黨(dang) 的領導。發揮黨(dang) 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dang) 在郵政業(ye) 發展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確保郵政強國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25.堅持依法治郵。堅持依法行政,公正行使職權,監督行政行為(wei) ,把郵政行業(ye) 管理工作全麵納入法治軌道。加強行業(ye) 管理力量配備,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實施監管。
26.完善政策保障。充分發揮現有政策集成作用,分階段研究製定支持郵政強國建設的政策措施。加強與(yu) 中央、地方相關(guan) 部門的協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27.強化人才保障。健全人才保障製度機製。著力培養(yang) 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持續推進行業(ye)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相關(guan) 院校和郵政學科建設。激發和保護企業(ye) 家精神,打造高素質寄遞大軍(jun) 。
28.加強實施管理。各級郵政管理部門要成立領導小組,將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融入五年規劃壓茬推進,督促綱要貫徹實施。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城市、企業(ye) 在郵政強國建設中先行先試。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