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13 16:53:40 新華社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
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李強作總結講話
趙樂(le) 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hui) 議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ju) 行。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le) 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hui) 議。
習(xi) 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李強作總結講話,對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出要求。
會(hui) 議認為(wei)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麵對外部壓力加大、內(nei) 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yan) 峻形勢,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新質生產(chan) 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紮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一年來的發展曆程很不平凡,成績令人鼓舞,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hui) 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
會(hui) 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nei) 需求不足,部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麵臨(lin) 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基礎穩、優(you) 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我們(men) 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麵積極因素轉化為(wei) 發展實績。
會(hui) 議認為(wei) ,實踐中,我們(men) 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關(guan) 鍵時刻、重要節點,黨(dang) 中央及時研判形勢、作出決(jue) 策部署,確保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的關(guan) 係,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guan) 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guan) 係,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統籌好做優(you) 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guan) 係,全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guan) 係,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
會(hui) 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nei) 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chong) 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hui) 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wei) 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會(hui) 議指出,明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保持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會(hui) 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係統集成、協同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加大財政支出強度,加強重點領域保障。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持續支持“兩(liang) 重”項目和“兩(liang) 新”政策實施。增加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後勁,兜牢基層“三保”底線。黨(dang) 政機關(guan) 要堅持過緊日子。
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hui) 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jia) 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yu) 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ju) 措的協調配合,完善部門間有效溝通、協商反饋機製,增強政策合力。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統籌政策製定和執行全過程,提高政策整體(ti) 效能。
會(hui) 議確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nei) 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zhuan) 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ti) 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提高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提高城鄉(xiang) 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加力擴圍實施“兩(liang) 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ye) 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liang) 重”項目。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強財政與(yu) 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hui) 投資。及早謀劃“十五五”重大項目。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實施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專(zhuan) 項行動。
二是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強基礎研究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ti) 係,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創業(ye) 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ye) 。綜合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ye) 行為(wei) 。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
三是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ye) 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zhuan) 項行動。製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加強監管,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統籌推進財稅體(ti) 製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增強資本市場製度的包容性、適應性。
四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ti) 製機製改革。穩步推進服務業(ye) 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ti) 係。
五是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合理控製新增房地產(chan) 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關(guan) 基礎性製度。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央地協同合力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六是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嚴(yan) 守耕地紅線,嚴(yan) 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抓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和競爭(zheng) 力。保護種糧農(nong) 民和糧食主產(chan) 區積極性,健全糧食價(jia) 格形成機製。因地製宜推動興(xing) 業(ye) 、強縣、富民一體(ti) 發展,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七是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提升經濟發展優(you) 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鼓勵其他地區因地製宜、各展所長。深化東(dong) 、中、西、東(dong) 北地區產(chan) 業(ye) 協作,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灣區經濟。
八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營造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生態,培育綠色建築等新增長點。推動“三北”工程標誌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建立一批零碳園區,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建立產(chan) 品碳足跡管理體(ti) 係、碳標識認證製度。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製定固體(ti) 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體(ti) 係建設。
九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e) 、城鄉(xiang) 基層和中小微企業(ye) 就業(ye) 支持計劃,促進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加強靈活就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落實好產(chan) 業(ye) 、就業(ye) 等幫扶政策,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推動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紮實推進優(you) 質本科擴容。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製定促進生育政策。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yang) 老,擴大普惠養(yang) 老服務。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公共安全係統施治。
會(hui) 議指出,要自覺用黨(dang) 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既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又正視困難、保持清醒。要全麵貫徹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ti) 要求和政策取向,注重目標引領,著力實現增長穩、就業(ye) 穩和物價(jia) 合理回升的優(you) 化組合;把握政策取向,講求時機力度,各項工作能早則早、抓緊抓實,保證足夠力度;強化係統思維,注重各類政策和改革開放舉(ju) 措的協調配合,放大政策效應。要緊抓關(guan) 鍵環節完成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結,著力提振內(nei) 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針對製約發展的深層次障礙和外部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針對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瓶頸製約,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針對企業(ye) 經營中的關(guan) 切訴求,加強政策支持和優(you) 化監管服務;針對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持續用力推進風險處置。要大力提升抓落實的效能,充分調動基層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更好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幹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wei) ,確保黨(dang) 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強化正向激勵,激發幹事創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切實為(wei) 基層鬆綁減負,讓想幹事、會(hui) 幹事的幹部能幹事、幹成事。堅定不移懲治腐敗,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堅持求真務實,堅決(jue) 反對熱衷於(yu) 對上表現、不對下負責、不考慮實效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統籌發展和安全,抓好安全生產(chan) ,有效防範和及時應對社會(hui) 安全事件。增強協同聯動,反對本位主義(yi) ,形成抓落實的合力。加強預期管理,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提升政策引導力、影響力。同時,要準確把握世情國情黨(dang) 情社情,加強戰略謀劃,製定好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
會(hui) 議要求,要做好歲末年初民生保障和安全穩定各項工作,深入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確保社會(hui) 大局穩定。
會(hui) 議號召,全黨(dang) 全國全社會(hui)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認真落實會(hui) 議各項部署,全麵完成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shu) 記處書(shu) 記,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有關(guan) 領導同誌,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guan) 領導同誌以及中央軍(jun) 委委員等出席會(hui) 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有關(guan) 人民團體(ti) 、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ye) 、中央軍(jun) 委機關(guan) 各部門主要負責同誌等參加會(hui) 議。
每日 推薦
- 2025(第十屆)物流技術大會在湖州召開
- 2025年2月份製造業PMI為50.2%
- 節後較快複工複產,製造業整體向好回升 ——2025年2月份製造業PMI分析
- 2025年2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
- 經營活動保持擴張,基建相關活動加速推進 ——2025年2月份非製造業PMI分析
- 2025年2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1%
- 《肉與肉製品冷鏈物流作業規範》等三項物流行業標準通過審查
- 华体会登录界面第六黨支部與中國黃金黨建工作黨支部、生產運營黨支部開展聯學共建交流會
- 何黎明:數智賦能 綠動未來 以技術創新引領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 任豪祥在2025(第十屆)物流技術大會上的致辭
- 九州通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張青鬆到訪华体会登录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