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蔡進:對商務部等8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的解讀及供應鏈金融的幾點看法

發布時間:2020-04-19 16:24:28 华体会登录界面采購與(yu) 供應鏈專(zhuan) 委會(hui)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對商務部等8部門《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的解讀及供應鏈金融的幾點看法

——在4月18日华体会登录界面周末供應鏈在線論壇上的發言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 蔡進

今天會(hui) 議開的很充實,很有成效。商務部肖榮臣處長對商務部等8部門《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做了一個(ge) 全麵係統的解讀。可以說是對當前新的形勢、新的環境下,提出了對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工作新的要求,新的部署。工行馮(feng) 總的分享也非常精彩,係統地介紹了工商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好的做法和好的案例,內(nei) 容很豐(feng) 富。我收獲很多。

肖處長對《通知》的解讀,我認為(wei) 需要把握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要全麵把握《通知》出台的宏觀背景,把握當前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環境、新任務、新要求。

一方麵要通過這次疫情的突發和蔓延,進一步充分認識供應鏈創新發展的迫切性。

新冠疫情暴發和蔓延以後,無論是我國還是其他一些國家,都比較明顯地出現了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失衡、斷鏈、阻滯、休眠的情況。無論是應對疫情,保障民,以及推動複工複產(chan) ,第一時間要解決(jue) 的就是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恢複與(yu) 穩定。我們(men) 要積極應對,也要冷靜客觀。要善於(yu) 在積極應對疫情過程中總結經驗,找不足,挖痛點,吸收國內(nei) 外在疫情中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一些好的方法,真正通過這次疫情防控,提升我們(men) 供應鏈創新水平和產(chan) 業(ye) 鏈基礎能力。現在各個(ge) 國家防控的措施都有所不同,大家評價(jia) 的標準也不太一樣。但從(cong) 防控的效果來看,就會(hui) 發現,凡是供應鏈基礎能力強的國家,或是產(chan) 業(ye) 鏈基礎能力強的國家,它的防控效果就好,經濟社會(hui) 的穩定性就好。從(cong) 企業(ye) 微觀層麵來看也是如此。剛才肖處長詳細地介紹了疫情期間,一些試點企業(ye) 在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非常好的例子。這也充分說明凡是供應鏈能力強的企業(ye) ,在抗疫的過程中,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作用,供應鏈的韌性就顯現出來了,企業(ye) 受疫情影響相對就小。比如中百集團在長達70多天的時間裏,保障了900多萬(wan) 人口的武漢市一半的民生供應。沒有強大的供應鏈基礎能力,就不可能做到。九州通醫藥集團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一定的供應鏈彈性和韌性,在疫情突發時,也不可能做到第一時間快速響應,保障武漢市醫療物資和百姓就醫用藥的需求。

不管從(cong) 宏觀層麵,還是微觀層麵,我們(men) 都要充分認識供應鏈創新發展的迫切性。政府部門、中間組織、企業(ye) 一定要通過疫情冷靜分析大的環境和形勢,以及疫情下我們(men) 的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優(you) 勢在哪裏?劣勢在哪裏?應如何發力推進我國供應鏈創新發展。

把握宏觀形勢的另一方麵就是要深刻領會(hui) 麵對當前疫情,經濟社會(hui) 發展變化所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提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居民就業(ye) 、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ti) 、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需要我們(men) 深刻領會(hui) 。一是當前的形勢比以往更加嚴(yan) 峻,所以不僅(jin) 要“穩”而且要“保”。這樣嚴(yan) 峻的形勢恐怕不是短期就能轉變的,要有長期應對的思想準備。所以是要“保”。這也是麵對當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變化所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二是更加突出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yu) 作用,也是對供應鏈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不僅(jin) 要求供應鏈發揮基礎性作用,而是要在基礎性作用中,更加突出其關(guan) 鍵性,保障性作用。就是要把供應鏈創新、產(chan) 業(ye) 鏈穩定轉化為(wei) 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經濟社會(hui) 穩定有序。 可以說保居民就業(ye) 、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ti) 、保糧食能源安全、保基層運轉,都離不開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有了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就有了市場主體(ti) 的穩定;有了市場主體(ti) 的穩定,就有就業(ye) 的穩定;有了就業(ye) 穩定,就有了民生保障;有了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也就為(wei) 糧食能源安全、基層運轉提供了保障。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在新形勢下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過程中,供應鏈的穩定至關(guan) 重要,是關(guan) 鍵性的,保障性的。

二、全麵領會(hui) 和貫徹商務部等8部門《通知》文件精神。

第一個(ge) 方麵,要抓得實。做供應鏈的創新不是虛的,一定是要根據當前新的要求、新的環境,有針對性地落實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試點的各項工作。

剛才,肖處長在解讀中提到,《通知》明確要求要在3個(ge) 方麵抓實:一是推動供應鏈協同複工複產(chan) 。要通過供應鏈的穩定來促進複工複產(chan) ,實現經濟社會(hui) 的正常運轉。二是要促進穩定全球供應鏈。全球供應鏈越是麵臨(lin) 著挑戰,我們(men) 越要著力穩定它,保證供應鏈的開放和安全。 三是要助力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今年的經濟目標因為(wei) 疫情可能有一些調整,但供應鏈一定要助力完成扶貧攻堅的任務。

第二個(ge) 方麵,要抓得準。要把握供應鏈創新發展的基本方向。不是盲目的去做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工作。《通知》明確要求:

一是要抓組織模式的創新。供應鏈創新最核心的就是在部門之間、企業(ye) 之間、地區之間要形成供應鏈的協同機製、組織機製。在上次國家電網分享的在線論壇中,我們(men) 發現他們(men) 基本形成了從(cong) 集團公司到各個(ge) 板塊、各個(ge) 層麵的供應鏈組織機製,所以他們(men) 的供應鏈創新在企業(ye) 經營中起到了很好的成效。供應鏈的核心就是組織機製,我們(men) 一定要抓得準。

二是要抓協同能力的提升。供應鏈組織機製創新的根本就是形成協同能力。協同能力是三維的:微觀層麵是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之間的協同,中觀層麵是在供應鏈的組織過程中部門之間的協同,宏觀層麵是在供應鏈的組織過程中跨區域的協同,甚至全球性的協同。協同能力的提升,是檢驗組織方式創新的一個(ge) 非常核心的標準。

三是要抓技術創新,升級發展。推進供應鏈協同能力提升的一個(ge) 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技術創新。供應鏈創新不僅(jin) 是從(cong) 無到有,而是要從(cong) 有到好,從(cong) 低到高,要通過技術創新的手段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智能化。

第三個(ge) 方麵,要抓得具體(ti) 。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工作要細化,要具體(ti) ,要可操作。剛才肖處長詳細解讀了《通知》中具體(ti) 提出的進一步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工作的5個(ge) 社會(hui) 著力點,即在新的形勢下,試點工作要在原有試點任務基礎上,重點加強供應鏈安全建設、加快推進供應鏈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促進穩定全球供應鏈、助力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ti) 企業(ye) 等5個(ge) 方麵工作。我們(men) 一方麵要通過供應鏈的創新促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麵要在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過程中提升供應鏈自身的水平。

第四個(ge) 方麵,要抓好落實。做好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工作要有抓手,讓各項工作目標都能夠實現。《通知》提出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ye) 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和具體(ti) 實施方案,對照工作方案和台賬,認真檢查完成情況,對標對表,抓緊落實。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業(ye) 務協同指導,加快複製推廣經驗。我理解現在試點工作實際上是供應鏈的推廣。在這個(ge) 過程,一些不是試點的企業(ye) 供應鏈也得到了提升,發展得越來越好。

肖處長對《通知》文件出台的背景和相關(guan) 內(nei) 容的解讀很詳細,很有操作性,有利於(yu) 我們(men) 根據《通知》精神,進一步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工作。至於(yu) 工商銀行馮(feng) 總的介紹,剛才三位專(zhuan) 家的評價(jia) 非常全麵,非常到位。我在此隻談談我個(ge) 人對供應鏈金融的一點認識。

我認為(wei) 一定要基於(yu) 實體(ti) 產(chan) 業(ye) 和金融產(chan) 業(ye) 相結合來推進供應鏈金融的創新與(yu) 發展。首先供應鏈金融是一個(ge) 整體(ti) ,不可分割,而不是供應鏈與(yu) 金融,也不是供應鏈加金融。我理解供應鏈金融,實際是在供應鏈的運營過程中,基於(yu) 金融的需求,或者基於(yu) 金融的供給自主形成的協同機製。金融是供應鏈不可分割的要素環節,而不是外部提供的“服務”。供應鏈上哪個(ge) 環節缺資金了,就將金融的環節納入到供應鏈的體(ti) 係中,整個(ge) 供應鏈協同起來提供金融供給,讓整個(ge) 供應鏈能夠穩定、能夠暢通。

另一方麵從(cong) 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講,其定位一定要定好。金融機構在做供應鏈金融的時候一定是置身於(yu) 供應鏈之中,而不是處在供應鏈之外。金融機構實際上就是供應鏈上的一個(ge) 信用樞紐,把握信用,在供應鏈中提供供應鏈的金融協同機製。

第三,供應鏈金融的最關(guan) 鍵是要形成信用機製,是一種信用擔保。不是簡單的抵押物擔保,也不是企業(ye) 之間信用的綁架,而在信用機製上做供應鏈金融。

第四,供應鏈金融要通過數據化的創新,最終形成金融數據化。誰有數據,誰就具備了金融的功能。通過數據,將分散的、碎片化的信用整合起來,就形成了金融數據化過程,就會(hui) 形成數字貨幣,從(cong) 而使目前的數據資源轉化為(wei) 數據資本。供應鏈金融提供的形態將不再是貨幣,而是一組數據。在這個(ge) 過程中,可能會(hui) 產(chan) 生一些全新的金融機構從(cong) 事供應鏈金融。當然在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傳(chuan) 統金融機構也需要轉型,一些新興(xing) 的以數據化為(wei) 基礎的金融機構比傳(chuan) 統機構更有能力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所以,我們(men) 在考慮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時,要考慮數據轉化為(wei) 資本的方向。這是我對供應鏈金融的一些粗淺看法,僅(jin) 供大家參考!

謝謝大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