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流行業重新洗牌,供應鏈金融可提供新引擎

發布時間:2018-08-23 09:35:57 物流供應鏈、物流金融、萬(wan) 聯網整理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國民經濟的動脈係統,連接經濟的各個(ge) 部門並使之成為(wei) 一個(ge) 有機的整體(ti) ,其發展程度成為(wei) 衡量一個(ge) 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物流行業(ye) 雖然跳過了美國、日本物流行業(ye) 的平穩發展階段,但與(yu) 發達國家相比,在基礎設施、經營管理、理論研究、物流技術、信息技術等方麵還比較落後。但其市場規模巨大,前景廣闊。

1、數百億(yi) 資金大舉(ju) 入場物流行業(ye) 將迎最殘酷洗牌潮

我國物流企業(ye) 的貸款融資需求在每年三萬(wan) 億(yi) 元以上,目前被傳(chuan) 統金融機構滿足的需求不足10%,僅(jin) 物流運費墊資一項,每年約有6000億(yi) 元的融資需求,但這部分需求隻有不到5%是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得到。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陸續出台,各類資本競相追逐,很多企業(ye) 為(wei) 尋求長遠發展,紛紛選擇與(yu) 投資公司聯姻,尤其今年在行業(ye) 內(nei) 刮起了一陣融資颶風。可以看出,資本正在大舉(ju) 湧入這個(ge) 行業(ye) 。而相關(guan) 企業(ye) 也在資本市場上你追我趕,不是完成融資,就是正走在融資的路上。

2、若想突出重圍還需借助資本力量選擇企業(ye) 的強力引擎-供應鏈金融

不難發現,這些獲得融資的物流“獨角獸(shou) ”都創新了物流運營模式,憑借獨特的商業(ye) 模式和企業(ye) 優(you) 勢,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那麽(me) 一家物流企業(ye) 可以僅(jin) 憑著其獨特的商業(ye) 模式笑到最後嗎?答案是否定的。

眾(zhong) 所周知,物流行業(ye) 由於(yu) 供需關(guan) 係變化,貨主與(yu) 物流公司之間的運費結算周期越來越長,六十天、九十天結算已經成了行業(ye) 規則。現實情況中,半年才能結算運費的業(ye) 務比比皆是。為(wei) 了維持業(ye) 務的正常運營,物流公司必須承擔墊資的壓力。物流企業(ye) 在貨源充足且正常運營的情況下,每票業(ye) 務要墊資數千元。再加上日常運營開支、駕駛員工資、油費、事故處理等,物流公司需要大量的周轉資金。

某第四方平台創始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曾苦惱於(yu) 運營情況的艱難,“財務報表上是掙錢的,但是你的現金流是負的。我當時也不懂融資,就把所有房子都抵押了,資金還是跟不上。”這樣看來,傳(chuan) 統物流仍然是一個(ge) 資金密集型的行業(ye) ,發展十分依靠資金的支撐。但是如何在龐大的資金市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合作夥(huo) 伴,也是一個(ge) 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互聯網時代 ,在物流需求推動下的物流業(ye) 正逐步發展成為(wei) 供應鏈上的核心環節。如何在傳(chuan) 統物流業(ye) 務中植入金融業(ye) 務,解決(jue) 供應鏈上中小企業(ye) 的資金需求問題 ,同時為(wei) 物流企業(ye) 創造新的價(jia) 值增長點,成為(wei) 當前物流企業(ye) 所關(guan) 注的方向。供應鏈金融對於(yu) 核心企業(ye) 、中小企業(ye) 以及物流企業(ye) 都有著顯著的益處。

“轉型痛”中的物流企業(ye) 創造資金供給,“融資痛”中的中小企業(ye) 創造資金需求,從(cong) 而催生了“從(cong) 產(chan) 業(ye) 中來,到金融中去”的供應鏈金融。在互聯網時代,供應鏈金融為(wei) 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ye) 提供了低成本、穩定性資金,為(wei) 主營業(ye) 務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現金流;為(wei) 物流企業(ye) 開啟了動態性、快速反應、低成本的服務閉環的新業(ye) 務領地,給物流企業(ye) 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收益增長點。物流供應鏈金融企業(ye) 則充分發揮其掌握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優(you) 勢,構建出綠色生態金融。

3、供應鏈金融對於(yu) 物流企業(ye) 發展的財務效應

1.可優(you) 化信息不對稱問題。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由於(yu) 授信主體(ti) 與(yu) 受信主體(ti) 間的信息不對稱,將產(chan) 生信用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受信主體(ti) 的道德風險行為(wei) 。在以銀行為(wei) 授信主體(ti) 、中小企業(ye) 為(wei) 受信人的信貸市場上,存在著嚴(yan) 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致於(yu) 道德風險與(yu) 逆向選擇的幾率偏高。

供應鏈金融將物流企業(ye) 引入信貸結構中,變傳(chuan) 統的銀行一融資企業(ye) 的兩(liang) 方模式為(wei) 銀行~物流企業(ye) 一融資企業(ye) 的三方模式(見圖3)。物流企業(ye) 非常了解受信企業(ye) 的物流狀況以及日常的生產(chan) 經營活動(尤其是對於(yu) 物流外包的受信企業(ye) 而言,物流企業(ye) 更是深人參與(yu) 其購銷活動,這有助於(yu) 有效監管質押動產(chan) ,減少貸款風險,優(you) 化授信與(yu) 受信企業(ye) 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cong) 而推進信貸交易的達成。

2.可節約交易成本。

中小企業(ye) 融資貴、融資難的原因之一是信貸成本往往高於(yu) 利差收益,其中最重要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和監管成本。由於(yu) 物流企業(ye) 在提供物流服務的過程中,其專(zhuan) 業(ye) 技術、便捷的實地監管和對物流活動的控製可以極大地削弱信息不對稱性。並有效降低信息成本和監督成本。從(cong) 而使得中小企業(ye) 融資的收益一成本比明顯改善。

3.可加速資金周轉。

企業(ye) 效益的高低由現金循環周期這項關(guan) 鍵指標來決(jue) 定,而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和應付賬款周轉期這3個(ge) 變量又決(jue) 定現金循環周期的長短,周期越長,資金占用就越多。

所以,存貨周轉期和應收賬款周轉期與(yu) 營運資金需求量呈同向變化,應付賬款周轉期與(yu) 營運資金需求量呈反向變化(公式如下):現金循環周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一應付賬款周轉期=生產(chan) 經營周期一應付賬款平均付款期而供應鏈金融所麵對的企業(ye) 應收應付和預付賬戶等係列解決(jue) 方案,正是對應於(yu) 影響現金循環周期的3個(ge) 主要變量。

4.可產(chan) 生流動資金杠杆效應。

供應鏈金融融資方式在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的不同階段,包括材料采購、材料庫存、產(chan) 品生產(chan) 、產(chan) 成品存貨、等待銷售貨款回收等,都可以從(cong) 銀行獲得資金並投入到新的采購生產(chan) 和銷售活動中,形成的新資產(chan) 又可以再一次從(cong) 銀行獲得資金。最終,企業(ye) 未來可以得到的流動資金應是企業(ye) 自有流動資金的一個(ge) 幾何倍數(見圖4)。

由於(yu) 流動資金的杠杆效應。供應商的供貨能力也會(hui) 以幾何倍數放大,同時核心企業(ye) 的最終產(chan) 量也以幾何倍數放大,而分銷商借助供應鏈金融取得超額流動資金,又可以消化以幾何倍數增大的產(chan) 能,最終提升供應鏈整體(ti)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4、在物流業(ye) 做供應鏈金融的策略及建議

1.結合企業(ye) 本身特點控製產(chan) 業(ye) 風險。

由於(yu) 不同產(chan) 業(ye) 有著不同的運作模式和經營特征,因此僅(jin) 運用財務、金融數據往往無法判斷企業(ye) 風險,而此時可以比較分析企業(ye) 融資周期、該產(chan) 業(ye) 身的運營特征、行業(ye) 發展趨勢、市場份額等並通過定支付等方式控製風險。

2.建立大數據的多元化風險控製模式。

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中大數據是風險控製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應在供應鏈平台中建立充分透明的數據生態,通過對數據的采集與(yu) 分析,為(wei) 風險控製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方麵,物流供應鏈金融企業(ye) 可以根據ERP數據庫中供應商和經銷商的數據,了解其行業(ye) 狀況、平均水平和季節性。分析經銷商的曆史數據和趨勢。

另一方麵,當融資企業(ye) 申請貸款時,可以去融資方進行實地調查。了解客戶融資需求及融資成本、產(chan) 品需求等實際信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多元化征信決(jue) 定融資方的資信、風險、放款額度和價(jia) 格。

3. 提供優(you) 質、完善的服務,向縱深發展供應鏈金融模式。

相較於(yu) 各大金融企業(ye) 、各大龍頭企業(ye) 、財務公司涉足的供應鏈金融領域,向縱深領域發展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市場創新成本低,更具內(nei) 涵與(yu) 廣度。因此,各供應鏈金融參與(yu) 主體(ti) 需要根據不同行業(ye) 、不同企業(ye) 的具體(ti) 需求。為(wei) 企業(ye) 提供定製化金融服務以及更加靈活和個(ge) 性化的供應鏈融資產(chan) 品。

中國物流行業(ye) 正在快速的進入智慧物流時代,物流金融已經成為(wei) 物流巨頭和供應鏈企業(ye) 的第一利潤來源,物流金融已成為(wei) 獲得客戶資源以及壟斷資源的重要手段。

未來,冷鏈物流企業(ye) 誰能夠提供金融產(chan) 品和金融服務,誰就能成為(wei) 市場的主導者或領跑者。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