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中經評論:打開發展思路 推動物流業一路向“新”

發布時間:2025-02-17 09:52:07 中國經濟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臍橙“坐”無人機“飛出大山”,貨物擁有“電子身份證”,新能源充電樁分布越來越密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身邊正在經曆的變化。這些有速度、有質量的服務背後,正是科技創新對物流產(chan) 業(ye) 的賦能。

近年來,我國推進現代物流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全國物流運行總體(ti) 平穩,社會(hui) 物流總額360.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社會(hui) 物流總額增速穩中有升,社會(hui) 物流成本穩步下降,物流運行效率有所改善。與(yu) 此同時,挑戰依然存在,比如,降本增效仍需深化、運輸結構仍需優(you) 化、物流體(ti) 係集約化程度不高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解決(jue) 。

用以往的眼光來看,要打通物流產(chan) 業(ye) 這些發展堵點,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you) 化交通運輸方式、健全物流體(ti) 係等。然而,市場需求日益複雜多變,物流產(chan) 業(ye) 通過傳(chuan) 統的管理、製度等手段實現降本增效、優(you) 化結構的空間已較為(wei) 有限。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物流產(chan) 業(ye) 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些問題,需要謀求創新,盡快實現轉型升級。

數字化、智能化是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如今,數字化新技術、新裝備已經在倉(cang) 儲(chu) 、運輸等供應鏈服務的各個(ge) 環節滲透。比如,浙江紹興(xing) 如潤紡織品公司使用互聯網貨運車輛後,實現了車貨快速智能匹配,運輸成本降低近70%,貨運效率提高超50%。這樣一來,信息處理更集中,決(jue) 策效果更精準,企業(ye) 服務質量提升,消費者自然也更滿意。

加快物流綠色化轉型也是物流業(ye) 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過去一年,我國11個(ge) 國際樞紐海港港內(nei) 集卡清潔能源使用率占比超過60%。目前,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建成超過1200萬(wan) 台,95%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具備充電能力,這為(wei) 更多新能源車輛的投用提供了保障。物流綠色化轉型舉(ju) 措加速推進,不僅(jin) 有效促進了降本增效,更釋放出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

此外,低空空域開發、低空經濟壯大拓展了物流業(ye) 創新的空間。未來,“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等多種運輸方式立體(ti) 聯動,從(cong) 而更好完善多式聯運體(ti) 係,提升運行效率。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行動方案》,為(wei) 推動加強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提供了保障。其實,無論是數字化應用,還是綠色轉型,抑或擴展低空經濟發展空間,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目的都是為(wei) 了提高物流資源利用效率和行業(ye) 經營效率,從(cong) 而持續增強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實現這些的關(guan) 鍵在於(yu) 科技創新。

當前,我國在物流產(chan) 業(ye) 的各個(ge) 環節都具備創新實力,也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優(you) 勢。接下來,要繼續打開創新思路,推動物流業(ye) 一路向“新”。到那個(ge) 時候,物暢其流、貨通天下,創新場景將源源不斷湧現,物流產(chan) 業(ye) 的變革景象也會(hui) 更加動人。(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