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中國肩負大國擔當,助力數字經濟下一個黃金十年

發布時間:2023-11-08 14:37:21 中國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盤和林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以“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主題的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於(yu) 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烏(wu) 鎮舉(ju) 行,旨在廣邀全球各界代表齊聚烏(wu) 鎮,謀合作圖共贏,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

今年是烏(wu) 鎮峰會(hui) 辦會(hui) 第十年,世界數字經濟也得到了發展的黃金十年。社科院金融所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顯示,自2013年以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整體(ti) 呈現上升趨勢,根據數字技術、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市場和數字治理四個(ge) 方麵共同構造的全球數字經濟指數十年裏上升了25%。從(cong) 國家差異來看,數字技術方麵最為(wei) 領先的是美國、芬蘭(lan) 和瑞士,基礎設施方麵中國是全球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數字市場指數中中國位列第二名,而在數字治理方麵則與(yu) 美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呈現新的發展格局,各國間發展差異加大,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凸顯。根據信通院《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shu) 》數據,發達國家和高收入國家數字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超過七成,在各自國家經濟占比中,發達國家數字經濟占自身GDP比重平均值為(wei) 55.7%,而發展中國家普遍低於(yu) 30%。

發達國家與(yu) 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而中國作為(wei)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新三極之一(中國、美國、歐洲),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積極倡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緩解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現狀。

縮小數字經濟發展差距,推動落後地區的數字經濟建設關(guan) 鍵有三個(ge) 方麵:一是推廣普惠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二是產(chan) 業(ye) 融合的數字化轉型,三是公平互利的數字經濟規則,而中國在這三個(ge) 方麵均有所建樹。

首先,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更便捷的物流體(ti) 係,更智能的生產(chan) 體(ti) 係等均需要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支持。數字基礎設施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層麵:一方麵是“硬設施”,包括現代鐵路、高速公路、現代海港、發電站等,主要提供交通、能源等基本需求支持。我國推進建造的蒙內(nei) 鐵路、亞(ya) 吉鐵路等成為(wei) 拉動東(dong) 非乃至整個(ge) 非洲國家縱深發展的重要通道;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等極大促進了當地互聯互通。尼日利亞(ya) 萊基深水港成為(wei) 中西非地區重要的現代化深水港;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阿根廷高查瑞光伏電站等成為(wei) 當地綠色能源重要支撐。 另一方麵是“軟設施”,主要包括數字產(chan) 業(ye) 園、自由貿易園等等,提供對數字業(ye) 態的支持。當前我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企業(ye) 合作建設的海外產(chan) 業(ye) 園超過70個(ge) ,中馬、中印尼“兩(liang) 國雙園”及中白工業(ye) 園等合作均有不錯的效果。

其次,產(chan) 業(ye) 融合是促進欠發達地區產(chan) 業(ye) 轉型,借助數字技術提升數字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根源是資源分布不均,欠發達地區缺乏專(zhuan) 業(ye) 人才,缺少技術創新力,與(yu) 其他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數字鴻溝。中國近幾年正在積極推動企業(ye) 參與(yu) “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建設,向共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數字技術人才,實現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多項合作,幫助欠發達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

最後,當前擁有數字經濟發展優(you) 勢的國家往往掌握著市場規則的決(jue) 策權,通過傾(qing) 向性的規則設定進一步引導資源向他們(men) 傾(qing) 斜。而這將進一步造成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失衡。比如美國等發達國家積極支持境外數據流入,但嚴(yan) 格限製本國數據流出,歐盟降低了內(nei) 部國家間數據流通壁壘但嚴(yan) 格限製與(yu) 歐盟以外國家的數據流通,而中國則積極推動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明確在確保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應當使得數據市場更加開放更加公平。

今年的烏(wu) 鎮峰會(hui) 既是對十年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回首,也是對下一階段數字經濟發展更加普惠、包容、公平的展望。未來我國將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在縮小國家間發展鴻溝,促進區域協作和數字要素流通,實現更加公平、更加開放的發展環境而不斷努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