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推進“絲路電商”合作先行 發展“一帶一路”數字經濟

發布時間:2023-10-30 15:20:46 光明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22年11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五屆進博會(hui) 開幕式致辭中提出,“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2023年10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宣布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其中第二項就是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方將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同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絲(si) 路電商”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充分發揮中國電子商務技術應用、模式創新和市場規模等優(you) 勢,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國際合作的重要舉(ju) 措。“絲(si) 路電商”拓展了國際經貿合作新空間,為(wei) 探索搭建數字經濟國際規則體(ti) 係,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1. “絲(si) 路電商”是共建“一帶一路”新亮點

為(wei) “一帶一路”朋友圈增添新內(nei) 涵。2016年,中國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智利首簽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開啟了“絲(si) 路電商”國際合作序幕。截至2023年9月,中國已與(yu) 30個(ge) 國家簽署了雙邊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絲(si) 路電商”成為(wei) 國際經貿合作的新渠道和新亮點,合作夥(huo) 伴國遍及全球五大洲。如2023年9月8日,中國與(yu) 印度尼西亞(ya) 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印度尼西亞(ya) 共和國經濟統籌部關(guan) 於(yu) 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雙方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製,加強政策溝通和經驗分享,支持兩(liang) 國企業(ye) 開展電子商務全產(chan) 業(ye) 鏈合作,開展人員培訓和聯合研究,不斷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拓展數字經濟合作領域,共同為(wei) 雙邊經貿關(guan) 係注入新動能。近年來,伴隨“絲(si) 路電商”的發展,合作夥(huo) 伴共同開展政策溝通、規劃對接、產(chan) 業(ye) 促進、地方合作、能力建設等多層次多領域合作,在守望相助中不斷豐(feng) 富“絲(si) 路電商”合作內(nei) 涵,為(wei) 相關(guan) 國家電子商務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共同拓展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新領域。

為(wei) “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增添新動力。2013年至2022年,我國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貿易額從(cong) 1.04萬(wan) 億(yi) 美元擴大到2.07萬(wan) 億(yi) 美元;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規模占外貿比重上升到5%左右。“絲(si) 路電商”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持,中國企業(ye) 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累計建設34條跨境陸纜和多條國際海纜。截至2022年底,我國海外倉(cang) 數量已超過2400個(ge) ,總麵積超2500萬(wan) 平方米,業(ye) 務範圍輻射全球。部分龍頭企業(ye) 建成先進的信息管理係統,便於(yu) 國際經貿夥(huo) 伴實時對接客戶、對接商品、對接倉(cang) 儲(chu) 配送等信息。多國企業(ye) 在我國電子商務、數字服務、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以及環境服務等新領域獲得商業(ye) 機會(hui) ,不斷加大投資力度。

為(wei)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增添新光彩。“絲(si) 路電商”推動共建國家特色優(you) 質產(chan) 品和企業(ye) 觸網上線,直接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擴大對我國出口規模。每年商務部“雙品網購節”設立專(zhuan) 門的促銷環節,幫助一些國家的適銷農(nong) 產(chan) 品迅速打開中國市場。通過國內(nei) 多家龍頭電商平台在線展示、交易、結算,帶動海關(guan) 、運輸和物流綜合服務等進一步優(you) 化完善,提升我國與(yu) 夥(huo) 伴國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絲(si) 路電商”雲(yun) 上大講堂為(wei) 夥(huo) 伴國政府官員和電子商務從(cong) 業(ye) 者傳(chuan) 授政策法規、發展趨勢、創新實踐和實操技能等內(nei) 容,指導更多夥(huo) 伴國民眾(zhong) 高效打開中國和其他目標國市場,提升其銷售產(chan) 品、拓展市場、創新發展的綜合能力。

2.“絲(si) 路電商”有利於(yu) 各國共享中國市場機遇

助力釋放消費創新需求意願。“絲(si) 路電商”以國際化商品資源擴大國內(nei) 市場供給,豐(feng) 富商品品類,激發消費需求,釋放消費潛力。在“絲(si) 路電商”合作機製推動下,近年來,各地通過形式多樣的電子商務活動,以專(zhuan) 區銷售、基地直播、上線國家館和多平台聯動等方式,將“絲(si) 路電商”夥(huo) 伴國家的特色和優(you) 勢商品推介給國內(nei) 消費者,消費需求不斷擴大,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9.8%,其中進口0.5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9%。2023年前3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4%,其中進口0.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3%。此外,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絲(si) 路電商”應用場景也更為(wei) 豐(feng) 富,推動新業(ye) 態新模式加速發展,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為(wei) 服務業(ye) 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2022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達2.5萬(wan) 億(yi) 元。

更好展現中國開放合作決(jue) 心。近年來,中國數字化水平和能力不斷提升,電子商務市場持續繁榮,越來越多的海外商品走進中國市場,“絲(si) 路電商”成為(wei) 各方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的全新機遇和路徑,展現中國全麵開放、互利共贏的決(jue) 心信心。曆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絲(si) 路電商”夥(huo) 伴國以進博會(hui) 為(wei) 窗口,專(zhuan) 門設立國家館,展示自身最具特色和高科技含量的產(chan) 品,迅速上線跨境電商平台,獲得了巨額的中國訂單。2022年,作為(wei) 進博會(hui) 常年展示中心的虹橋品匯建成上海國際友城港和直播電商基地兩(liang) 個(ge) 重要子平台,吸引36個(ge) 共建國家近5000種商品入駐。2023年上半年,引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供應商42家。虹橋品匯直播基地發揮載體(ti) 和運營優(you) 勢,擴大“絲(si) 路電商”覆蓋半徑,直播基地常態化服務於(yu) “一帶一路”進博展商,形成洋主播帶貨特色,助力海外企業(ye) 走通“數字絲(si) 路”。虹橋品匯還著力豐(feng) 富保稅展示功能,拓展跨境電商模式,開設“絲(si) 路電商”線上國家館,為(wei) “絲(si) 路電商”夥(huo) 伴國優(you) 質企業(ye) 與(yu) 商品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便利。

深度挖掘夥(huo) 伴國間貿易潛力。作為(wei) 促進“絲(si) 路電商”發展的長效機製之一,商務部“全國網上年貨節”重點打造“上合組織國家特色商品電商直播”活動,組織上合組織國家兩(liang) 萬(wan) 多件特色商品,在電商平台官方賬號開展直播帶貨。同時,上合組織國家駐華使節走進直播間,向中國消費者推薦上合特色產(chan) 品,積極拓展“絲(si) 路電商”合作,促進互利共贏。“雙品網購節暨非洲好物網購節”,通過大使直播、主播連線、開設國別銷售專(zhuan) 欄等方式,讓非洲優(you) 質產(chan) 品和特色商品高效對接中國市場,有效助推夥(huo) 伴國商品在華銷售。

3.“絲(si) 路電商”是國際數字經濟合作新載體(ti)

為(wei) 促進夥(huo) 伴國電子商務發展提供重要推力。隨著中國擴大進口和金磚國家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在中國電商平台上,巴西的鬆子、蜂膠,印度的手工藝品、香料等特色產(chan) 品已成為(wei) 熱銷產(chan) 品。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企業(ye) 在電商銷售、物流、支付等方麵也一直積極開展合作,給中俄跨境物流帶來飛躍式發展,給印度帶來支付方式的變革。“絲(si) 路電商”平台通過建立良好的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製,積極加強政策溝通和協調,有效推動優(you) 質特色產(chan) 品貿易,增進彼此交流,促進夥(huo) 伴國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

為(wei) 豐(feng) 富數字經濟合作內(nei) 容作出重要貢獻。“絲(si) 路電商”合作展示中國在數字領域技術應用和模式創新等先進成果經驗,匹配夥(huo) 伴國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訴求,促成互利共贏。中國企業(ye) 協助泰國打造5G智能示範工廠,建設智能物流中心,在老撾、柬埔寨等國建設海外雲(yun) 計算中心等項目,推動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數字經濟合作落地落實。截至目前,中非發展基金已對非洲39個(ge) 國家投資決(jue) 策超過71億(yi) 美元,撬動中國企業(ye) 對非投融資超過310億(yi) 美元,助力非洲電力、航空、海運、港口等傳(chuan) 統基礎設施和光纖網絡、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為(wei) 構建數字經濟治理體(ti) 係提供有益嚐試。目前,全球範圍內(nei) 尚未具備統一規範的數字經濟治理框架,“絲(si) 路電商”合作為(wei) 推動我國數字領域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的國際化提供了有益嚐試。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在加大成員國間貿易投資合作實踐中,推動落地電子認證、電子簽名、電子合同、電子支付、電子發票等業(ye) 務規製,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創造有利的電子商務環境,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合作,構建電子商務對話與(yu) 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推動區域數字經濟治理發展進程。對標《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DEPA)等高水平經貿規則,與(yu) 東(dong) 盟等組織和國家就數據隱私保護、跨境數據流動、開放政府數據等方麵探討開展相關(guan) 合作。

4.以“絲(si) 路電商”為(wei) 抓手,推動“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建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yi) 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規劃》,在“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中提出,高質量共建“數字絲(si) 綢之路”,積極發展“絲(si) 路電商”。深化“絲(si) 路電商”合作,將帶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商業(ye) 模式創新,讓相關(guan) 國家共享數字經濟紅利,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數字新動能。具體(ti) 來講,可從(cong) 以下幾方麵入手:

加快“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創建。依托金磚國家合作機製、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等多雙邊及區域電子商務合作機製,依靠與(yu) “絲(si) 路電商”夥(huo) 伴國協同優(you) 勢,聚焦電子商務製度開放、主體(ti) 培育、機製合作等重點領域,探索形成“絲(si) 路電商”發展新範式,打造合作共贏新生態,不斷擴大“絲(si) 路電商”朋友圈。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充分發揮製度創新、產(chan) 業(ye) 發展和綜合服務等方麵優(you) 勢,拓展和深化電子商務國際合作,在積極推進數字絲(si) 綢之路建設、拓展“絲(si) 路電商”全球布局中勇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wei) ,探索地方參與(yu) “絲(si) 路電商”國際合作的示範路徑。

強化“絲(si) 路電商”智庫和人才建設。政策溝通是“絲(si) 路電商”建設的重要保障,思想交流是“絲(si) 路電商”建設的重要基礎。加強夥(huo) 伴國智庫交流與(yu) 合作,強化“絲(si) 路電商”急需的人才培養(yang) 和建設,是當前“絲(si) 路電商”發展的當務之急。同時,充分發揮僑(qiao) 聯組織的獨特作用,借助共建國家僑(qiao) 胞僑(qiao) 商較為(wei) 集聚的優(you) 勢,把發揮僑(qiao) 智僑(qiao) 力與(yu) 服務僑(qiao) 胞僑(qiao) 商有效銜接起來,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加強國際數字貿易規則對接。“絲(si) 路電商”涉及不同國家的法規、政策、稅務規定等,需要相關(guan) 電商企業(ye) 及時跟進。中國電商20多年的發展,創造了豐(feng) 富的貿易應用場景,“絲(si) 路電商”讓培育和壯大數字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創新實踐走出國門,成為(wei) 國際經貿合作中的重要抓手。通過“絲(si) 路電商”,加快貿易全鏈條數字化賦能,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將推動中國加入CPTPP和DEPA進程。以電子商務規則為(wei) 核心,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與(yu) 數字經濟發展前沿,積極參與(yu) 數字經濟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互利共贏、公開透明的數字經濟國際規則體(ti) 係,為(wei) 國際數字貿易體(ti) 係建設貢獻更多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絲(si) 路電商”國際合作的持續深化,將極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電子商務相關(guan) 領域建設。一方麵,“絲(si) 路電商”國際合作將進一步引導跨境電商向精細化數字化發展,擴大服務類產(chan) 品規模,持續優(you) 化升級跨境電商生態鏈,促進跨境電商B2B交易,推動跨境電商發展量質齊升,助力電商“買(mai) 全球、賣全球”“服務全球”。另一方麵,“絲(si) 路電商”國際合作將促進夥(huo) 伴國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結合境外經貿合作區等園區的產(chan) 業(ye) 支撐,拓展電商進口來源地和出口市場,加大區域市場開放力度,建設造福共建國家人民的電子商務大市場。

(作者:勞幗齡,係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