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提高政策精準度有效性 我國普惠金融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2-03-02 09:26:01 新華社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月28日召開的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四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wei) 我國下一階段普惠金融發展明確方向和目標。

會(hui) 議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縣域、小微企業(ye)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等金融服務短板,促進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融合發展,提升政策精準度和有效性。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實施以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不斷提升,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銀保監會(hui) 數據顯示,當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超過98%的鄉(xiang) 鎮,基礎金融服務基本覆蓋所有的行政村。全國鄉(xiang) 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2.2億(yi) 城鄉(xiang) 居民。

小微企業(ye) 、“三農(nong) ”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呈現“增量、擴麵”的態勢。截至2021年末,全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50.0萬(wan) 億(yi) 元,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43.2萬(wan) 億(yi) 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19.1萬(wan) 億(yi) 元,普惠型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8.9萬(wan) 億(yi) 元,增速持續高於(yu) 各項貸款增速。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但仍麵臨(lin) 一些問題,需要在發展中破解。

“新發展階段對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在總結經驗、梳理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銀保監會(hui) 普惠金融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發展普惠金融的目標是市場主體(ti) 和人民群眾(zhong) 共享金融發展成果,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金融領域的具體(ti) 體(ti) 現。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有助於(yu) 疏通金融進入實體(ti) 經濟的渠道,以金融的普惠性優(you) 化資源配置,助推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

該負責人表示,盡管過去幾年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果,但與(yu) 人民群眾(zhong) 需要和新發展階段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小微企業(ye) 依然麵臨(lin) 融資難問題,大眾(zhong) 金融素養(yang) 和能力有待提升,增強金融普惠性與(yu)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還需要進一步平衡。“當前形勢下,小微市場主體(ti) 、‘三農(nong) ’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麵臨(lin) 較大的壓力和困難。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有助於(yu) 運用金融手段幫助市場主體(ti) 和人民群眾(zhong) 更好應對複雜形勢和風險挑戰,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恢複和健康發展。”

會(hui) 議強調,要優(you) 化金融機構體(ti) 係、市場體(ti) 係、產(chan) 品體(ti) 係,有效發揮商業(ye) 性、開發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增強保險和資本市場服務保障功能,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要構建和完善多層次普惠金融市場體(ti) 係。要明確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的定位,逐步構建整體(ti) 協同、分工明晰的普惠金融服務網絡。

當前小微企業(ye) 融資環境正在有效改善,但首貸難、信用貸款難、中長期貸款難,是小微企業(ye) 融資麵臨(lin) 的結構性難題。

一些金融機構正在努力尋求破解之道。農(nong) 業(ye) 銀行創新推出麵向小微企業(ye) 首貸戶的專(zhuan) 屬產(chan) 品“首戶e貸”。據農(nong) 行介紹,自2021年4月推出以來帶動首貸戶增長超10萬(wan) 戶,累計為(wei) 首次貸款的小微企業(ye) 提供的首筆貸款金額超過690億(yi) 元。

普惠金融不僅(jin) 要發展好,更要發展持久。為(wei) 普惠金融重點領域提供服務,風險相對較大、成本相對較高,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配套措施的完善和政策的協同。

會(hui) 議強調,要完善普惠金融政策製定和執行機製,健全普惠金融基礎設施、製度規則、基層治理,加快完善風險分擔補償(chang) 等機製,促進形成成本可負擔、商業(ye) 可持續的長效機製。

“對中央和地方政府來說,重要的是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通過加強小微企業(ye) 、涉農(nong) 主體(ti) 的信用信息體(ti) 係和融資擔保體(ti) 係建設,積極優(you) 化縣域乃至村域數字金融服務生態。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建設好區域大數據平台,賦能金融機構。”董希淼表示。

銀保監會(hui) 普惠金融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要統籌發展與(yu) 安全。壓實風險防範化解責任,加大金融監管力度,把握好增強金融普惠性與(yu) 防範化解風險的平衡,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