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2 09:55:47 美團

10月19日,由华体会登录界面主辦的“2021中國同城即時物流行業(ye) 峰會(hui) ”在上海舉(ju) 行,大會(hui) 正式發布了《2020中國即時配送行業(ye) 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即時配送市場從(cong) 商業(ye) 到社會(hui) 價(jia) 值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方麵,即時配送從(cong) 曾經的“送外賣”發展到如今的“送萬(wan) 物”,生鮮零售等非餐飲品類占比提升,消費者規模也不斷擴大,訂單分布從(cong) 一二線城市向低線城市延展,商業(ye) 潛力持續釋放。
另一方麵,疫情之下,即時配送行業(ye) 在穩定就業(ye) 、保障民生等方麵繼續發揮顯著作用;針對社會(hui) 對外賣騎手從(cong) 業(ye) 環境的關(guan) 注,配送平台也通過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職業(ye) 技能培訓等措施,不斷優(you) 化騎手從(cong) 業(ye) 環境。
從(cong) “送外賣”到“送萬(wan) 物”,即時配送年訂單量超200億(yi)
近年,即時配送行業(ye) 從(cong) 快速增長期逐步進入成熟發展期,市場規模增速趨於(yu) 穩定。《報告》顯示,截至 2020 年,即時配送行業(ye) 消費者規模達到 5.06 億(yi) 人次,同比增速穩定在20%左右;年訂單量超過200 億(yi) 單,同比增長25%,預計2021年訂單量將突破300億(yi) 單。
2014-2021年我國即時配送消費者規模及增長預測
2014-2021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量及增長預測
從(cong) 配送品類上來說,即時配送行業(ye) 正從(cong) 單一“送外賣”到“送萬(wan) 物”的方向發展。2019-2020 年,受疫情影響,即時配送非餐消費者需求明顯上升,尤其是生鮮和零售兩(liang) 大業(ye) 務,與(yu) 此相對,餐飲外賣品類在整體(ti) 中的占比從(cong) 2018年的81%降至2019年的 70%。
在業(ye) 務覆蓋麵上,由於(yu) 即時配送網絡擴大,以及低線城市及農(nong) 村地區的互聯網滲透率提升,即時配送訂單量分布也逐漸由一二線城市向低線地區延伸。
《報告》預測,即時配送的品類多樣性在未來將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非標準化需求及長尾需求市場正在被挖掘,伴隨著下沉城市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即時配送市場的想象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即時配送持續發揮社會(hui) 效益,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破局騎手社保難題
《報告》指出,即時配送行業(ye) 在自身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在穩就業(ye) 、增收入等方麵也發揮了顯著的社會(hui) 效益。
由於(yu) 允許兼職等特點,即時配送行業(ye) 承接了大量的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和下崗工人,成為(wei) “就業(ye) 蓄水池”。據2020年美團財報統計,該年在美團獲得收入的騎手中,約有75%-80%的從(cong) 業(ye) 者來自農(nong) 村。
通過對供需雙方進行高效對接,即時配送還為(wei) 從(cong) 業(ye) 者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數據顯示,外賣騎手月均收入處於(yu) 藍領職工前列,遠高於(yu) 普通藍領的平均收入水平。
隨著騎手群體(ti) 規模快速擴大,社會(hui) 對騎手從(cong) 業(ye) 環境的關(guan) 注也與(yu) 日俱增。在有關(guan) 部門指導下,即時配送平台圍繞勞動保障、職業(ye) 發展等方麵,陸續推出多項舉(ju) 措,切實保障騎手權益。
為(wei) 破局騎手參加社會(hui) 保險的難題,目前,美團正率先正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的指導下,積極對接麵向騎手的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險試點工作。作為(wei) 一種新型社會(hui) 保險,該險種將首次將廣大騎手集體(ti) 納入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大大提高騎手勞動環境保障水平。此外,各即時配送平台也主動與(yu) 保險企業(ye) 合作,繼續提高現有商業(ye) 保險的保障力度。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要求,即時配送行業(ye) 內(nei) 各企業(ye) 應為(wei) 網約配送員提供係統化的課程培訓,學習(xi) 專(zhuan) 業(ye) 技能。對此,配送平台正加強對騎手的職業(ye) 培訓支持,為(wei) 其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可能。除了基本的即時配送通用技能,騎手還能通過培訓接觸更多進階課程,為(wei) 未來通過內(nei) 部晉升、轉崗等渠道走上管理崗位做好知識儲(chu) 備。
《報告》認為(wei) ,在當前行業(ye) 環境下,即時配送平台需要從(cong) 勞動收入、勞動安全、社會(hui) 保障、就業(ye) 環境以及矛盾處理機製等多個(ge) 方麵入手,完善網約配送員勞動權益保障相關(guan) 製度。其中,保險保障的完善是下一階段即時配送行業(ye) 需要重點解決(jue) 的問題,特別是應優(you) 先做好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工作。
向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跨越,AI和無人配送成新發力點
不斷湧現的新技術、新設備,在即時配送行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
《報告》顯示,即時配送行業(ye) 正與(yu) 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結合,根據曆史配送數據,建立合理的智能化調度係統,由此實現商圈訂單需求預先部署、網約配送員動態最優(you) 匹配、多維度聯動交通和根據天氣等客觀情況製定配送計劃,推動行業(ye) 向智能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
近年,無人配送技術異軍(jun) 突起,不僅(jin) 提高了配送效率,也進一步分擔了騎手壓力。相較於(yu) 傳(chuan) 統運力,無人配送的載重量高、穩定性強,在惡劣天氣、訂單高峰期以及夜間配送等多個(ge) 運力不穩定的場景下,可以作為(wei) 運力補充,保障配送的時效性。麵對訂單高峰期的配送壓力以及疫情帶來的配送安全問題,無人配送也可以作為(wei) 即時配送行業(ye) 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配送問題的新方向,落地居民區、校園、企業(ye) 園區等場景。
目前,美團配送、達達等平台已相繼布局無人配送市場。其中,美團配送針對不同配送場景,推出了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等多種解決(jue) 方案,構建起一張基於(yu) 無人配送的同城物流體(ti) 係,達達的無人車也累計完成5000筆訂單,自動行駛裏程超過1萬(wan) 公裏。
關(guan) 於(yu) 即時配送行業(ye) 的發展前景,《報告》認為(wei) ,政策合規要求、用工難題、商品流通堵點是行業(ye) 正麵臨(lin) 的核心挑戰。對此,平台企業(ye) 應加大對騎手權益的保障力度,以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險為(wei) 切入點,完善騎手生態建設;同時進一步升級現有運輸網絡,繼續推進AI、無人配送等智能配送技術發展,並利用前置倉(cang) 等加速疏通商品流通鏈路,提升配送時效性和用戶體(ti) 驗,強化即時配送的全場景覆蓋能力。
圖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