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奮力當好“先行官” 以一流海事服務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發布時間:2020-06-29 09:16:48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優(you) 化航運營商環境,促進市場資源高效流動,提高水上交通安全水平,加強行業(ye) 監管和保障能力,為(wei) 海事服務大灣區建設繪就了藍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一、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交通強國,海事一流”的重要落子布局,是海事肩負的政治擔當、曆史擔當、責任擔當。

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dong) 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liang) 個(ge) 特別行政區和廣東(dong) 省廣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9市組成,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的重要空間載體(ti) 。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部黨(dang) 組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ti) 舉(ju) 措,是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的重大部署,影響重大、意義(yi) 深遠。我們(men) 將不負部黨(dang) 組的重托,不折不扣地將部黨(dang) 組的決(jue) 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地,在服務大灣區發展中充分展現海事的政治擔當、曆史擔當、責任擔當。

(一)交通海事是大灣區航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麵積最大、人口最多、輻射麵最廣的灣區,也是水網最發達的灣區之一。航運是灣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ye) ,是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灣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支撐。據統計,大灣區內(nei) 90%以上的外貿貨物、95%以上的煤炭、99%以上的原油和鐵礦石是通過航運來完成運輸的,航運起到了重要載體(ti) 和紐帶作用。我們(men) 深知,作為(wei) 國家水上主要行政執法力量、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主力軍(jun) ,海事必須在提升大灣區航運發展質量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進一步支撐灣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拓展經濟發展腹地、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為(wei) 大灣區發展戰略實施提供堅強助力。

(二)全力服務大灣區發展是交通海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時代要求。大灣區依水而建、因水而興(xing)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起居、生產(chan) 經營、休閑娛樂(le) 等與(yu) 水、與(yu) 船、與(yu) 海事息息相關(guan) 、緊密相連、唇齒相依。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經濟產(chan) 業(ye) 結構的轉型升級,高端水上旅遊、現代航運服務、智能航運、先進船舶海工裝備製造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重點發展方向,海事必須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在支持大灣區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產(chan) 業(ye) 集群方麵強化一流保障、提供一流服務、創造一流環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大灣區是“交通強國,海事一流”實踐落地的重要戰略契機。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交通強國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先行領域,是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新時代做好交通工作的總抓手。粵港澳大灣區和交通強國兩(liang) 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十分有利於(yu) 我們(men) 發揮“一國兩(liang) 製”製度優(you) 勢、港澳獨特優(you) 勢和廣東(dong) 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you) 勢,率先在大灣區全麵建成海事服務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海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試驗區、海事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將提供係列可複製可借鑒可推廣的製度、機製和標準,為(wei) 推進“交通強國,海事一流”的全麵實踐及深入實施提供重大戰略平台和重要發展契機。

 二、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要牢牢把握先行官功能定位、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對標國際化領先水平。

《意見》是深入對接和融合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重要成果。確保《意見》落地生根、取得實效,海事部門必須牢牢把握先行官功能定位、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對標對表國際化領先水平,因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海事的曆史重任,在服務大灣區發展中爭(zheng) 當先行。

(一)牢牢把握先行官的功能定位。經濟社會(hui) 發展,交通運輸先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zheng) 力,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我們(men) 要牢牢把握先行官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粵港澳三方海事協同合作,共同建設與(yu) 大灣區區域特點、行業(ye) 特征、區域特色相適應的海事管理模式,著力提升海事服務效能,在履行“三保一維護”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當好表率,推動三地航運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交通運輸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二)始終堅持高質量的發展方向。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確定發展思路、製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在實施路徑上,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高質量的發展方向,以“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為(wei) 統領,以大灣區為(wei) 著力點和試驗田,將“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價(jia) 值取向貫穿到海事服務大灣區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持續推動水上交通運輸領域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wei) 海事和航運高質量發展提供成功經驗和重要借鑒,全方位支撐交通強國建設和大灣區發展。

(三)對標對表國際化的領先水平。放眼世界,如何完善國際多邊製度、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現代化也是擺在各國麵前的重大課題。在奮鬥目標上,我們(men) 要以國際化領先水平的大氣魄、大格局、大手筆,突出交通海事在互聯互通、麵向全球中的窗口和陣地作用,利用粵港澳三地的製度優(you) 勢、人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積極學習(xi) 借鑒先進的治理方法,不斷深化提升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的海事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在助力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國際海港樞紐、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同時,將來之不易的“中國海事之治”經驗推向全球,為(wei) 世界各國解決(jue) 海事治理難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三、奮力在六個(ge) 方麵先行,全麵建成海事服務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海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試驗區、海事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意見》分2022年、2035年兩(liang) 個(ge) 時間節點對推進海事服務大灣區發展作出了戰略安排,我們(men) 必須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定政治方向,建立推進落實的組織機製、工作機製和保障機製,奮力在六個(ge) 方麵先行,力爭(zheng) 在2035年全麵建成海事服務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海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試驗區、海事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一)奮力在推進大灣區海事協同合作上先行。推動與(yu) 港澳海事管理機構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健全海事協同合作機製。協同舉(ju) 辦大灣區海事節,支持開展大灣區青少年海事夏令營等活動。建立港澳船舶監管信息通報製度,推動船舶監管數據依法互聯互通,推動非公約船舶安全檢查等海事管理數據交互共享。推進完善實施《珠江口水域VTS數據共享合作計劃》,探索共建統一標準、分布式、多元化的航海保障數據中心。加快船舶證書(shu) 電子化進程,加快中國籍船員證書(shu) 電子化進程,共同推進澳門海域管理綜合信息平台建設。加強粵港澳海事管理技術標準協同互認,推動大鵬灣水域引航員資質互認和一次引航,逐步統一適用公約船舶的執法管理裁量尺度,協同建立健全來往港澳航行非公約船舶安全檢查合作機製。

(二)奮力在加強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上先行。探索粵港澳聯合製定海事管理規則。優(you) 化對大灣區內(nei) 航行港澳船舶的安全管理,全麵提升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加強珠江口水域高速客船安全管理,推動粵港澳統一高速客船檢驗要求。支持大灣區大型深水港區、深水航道、導助航設施、防抗台風錨地等航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珠江口小船航道建設、實現大小船分道通航。推動大灣區導助航設施的協調布局,強化粵港澳水上導助航設施維護管理合作。鼓勵大灣區內(nei) 航行船舶安裝使用北鬥終端,推動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應用。推進多功能航標建設,加強水文氣象信息共享,構建全麵覆蓋大灣區的通航環境信息綜合監測體(ti) 係。優(you) 化遇險緊急與(yu) 安全通信協調等方麵的信息通報、協同聯動機製,推動大灣區甚高頻交換係統(VDES)、高頻數字通信、水上無線寬帶等水上數字通信網絡建設。協同製定大灣區E航海服務標準,推動智能航道、智能助航等應用。推進航海保障服務智能航運示範區建設。全麵創新大灣區中內(nei) 地海事信用管理機製。

(三)奮力在促進大灣區航運綠色發展上先行。製定船舶汙染物排放控製協同政策和計劃。完善船舶水汙染物排放轉移處置聯合監管製度,協同推進船舶排放控製區實施,開展區域聯防聯治執法。推動大灣區統一船舶大氣汙染控製執法標準。先行先試海運溫室氣體(ti) 減排措施。推進船舶應用和靠港使用岸電,拓展新能源在船舶領域的應用。研究推動大灣區綠色渡輪技術。推動三地實施《珠江口區域海上船舶汙染應急合作安排》。探索建立廣東(dong) 省海上溢油應急處置中心、大灣區船舶汙染控製中心、建設藍色清潔大灣區。

(四)奮力在提升水上應急搜救能力上先行。完善大灣區水上交通應急指揮和預案體(ti) 係,推動簽訂大灣區海上搜救合作框架協議,持續開展粵港澳水上搜救演習(xi) 。完善大灣區防抗台風等自然災害應急聯動機製,製定大灣區防抗台風應急預案,統籌使用防抗台風錨地等資源。推動粵港澳建設、開放搜救飛機和船舶補給起降點。推動優(you) 化粵港澳三地海上救助移送流程。加強大灣區水上搜救誌願者隊伍建設。

(五)奮力在優(you) 化大灣區航運發展環境上先行。研究實施大灣區海運便利化政策,支持建設跨境貿易服務平台,推行大灣區船舶、船員證書(shu) 文書(shu) “多證合一”“一次通辦”“一網通辦”等便民舉(ju) 措。支持船舶管理及租賃、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爭(zheng) 議解決(jue) 等高端航運服務業(ye) 發展,增強航運產(chan) 業(ye) 要素聚集。研究探索大灣區國際船舶登記製度,優(you) 化船舶登記程序。探索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內(nei) 國際登記船舶法定檢驗逐步開放政策。推動互助性保險機構資質能力等信息共享。服務港澳居民在內(nei) 地便捷申辦船員證書(shu) ,加快建成國家級船員適任評估示範中心,推動國際組織在廣州實施海事勞工培訓等合作項目。支持大灣區海上旅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推動劃定遊艇自由行休閑活動水域,推動遊艇證書(shu) 和遊艇操作人員證書(shu) 互認,建立高效便捷的遊艇自由行管理機製。服務珠海橫琴國際休閑旅遊島建設,支持對周邊海島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支持發展粵澳海島旅遊、公共旅遊碼頭建設,支持水上旅遊新業(ye) 態發展。

(六)奮力在輻射帶動區域協同發展上先行。支持深圳前海建設國際高端航運服務中心,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ye) 。支持廣州南沙發展航運金融、船舶租賃等特色金融,探索建立國際航運保險等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粵桂海事深化推進“平安西江”建設,支持提升西江出海航道通過能力和通達範圍,推動珠江—西江經濟帶航運高質量發展。

藍圖振奮人心,號角催人奮進。我們(men) 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決(jue) 不辜負部黨(dang) 組的信任與(yu) 重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拚搏進取、擔當實幹,以一流海事服務助推大灣區發展,為(wei) 交通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