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27 10:45:08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hui) 國家外匯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全國工商聯
關(guan) 於(yu) 強化金融支持舉(ju) 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要求,全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引導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持續加強民營企業(ye) 金融服務,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經濟的支持與(yu) 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現就有關(guan) 事宜通知如下。
一、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投入,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一)明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ye) 目標和重點。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製定民營企業(ye) 年度服務目標,提高服務民營企業(ye) 相關(guan) 業(ye) 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加大對民營企業(ye) 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ye) 貸款占比。健全適應民營企業(ye) 融資需求特點的組織架構和產(chan) 品服務,加大對科技創新、“專(zhuan) 精特新”、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等重點領域民營企業(ye) 的支持力度,支持民營企業(ye) 技術改造投資和項目建設,積極滿足民營中小微企業(ye) 的合理金融需求,優(you) 化信貸結構。合理提高民營企業(ye) 不良貸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營企業(ye) 貸款盡職免責機製,充分保護基層展業(ye) 人員的積極性。
(二)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首貸客戶培育拓展行動,加強與(yu) 發展改革和行業(ye) 管理部門、工商聯、商會(hui) 協會(hui) 對接合作,挖掘有市場、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資需求的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製定針對性綜合培育方案,提升民營企業(ye) 的金融獲得率。強化科技賦能,開發適合民營企業(ye) 的信用類融資產(chan) 品,推廣“信易貸”模式,發揮國家產(chan) 融合作平台作用,持續擴大信用貸款規模。
(三)積極開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金融服務。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支持供應鏈上民營中小微企業(ye) 開展訂單貸款、倉(cang) 單質押貸款等業(ye) 務。進一步完善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功能,加強服務平台應用。促進供應鏈票據規範發展。深入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ye) 融資促進行動,支持重點產(chan) 業(ye) 鏈和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內(nei) 民營中小微企業(ye) 融資。
(四)主動做好資金接續服務。鼓勵主辦銀行和銀團貸款牽頭銀行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產(chan) 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民營企業(ye) ,按市場化原則提前對接接續融資需求,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抓好《關(guan) 於(yu) 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銀發〔2022〕254號文)等政策落實落地,保持信貸、債(zhai) 券等重點融資渠道穩定,合理滿足民營房地產(chan) 企業(ye) 金融需求。
(五)切實抓好促發展和防風險。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要增強服務民營企業(ye) 的可持續性,依法合規審慎經營。健全信用風險管控機製,加強享受優(you) 惠政策低成本資金使用管理,嚴(yan) 格監控資金流向。加強關(guan) 聯交易管理,提高對關(guan) 聯交易的穿透識別、監測預警能力。
二、深化債(zhai) 券市場體(ti) 係建設,暢通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渠道
(六)擴大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規模。支持民營企業(ye) 注冊(ce) 發行科創票據、科創債(zhai) 券、股債(zhai) 結合類產(chan) 品、綠色債(zhai) 券、碳中和債(zhai) 券、轉型債(zhai) 券等,進一步滿足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領域民營企業(ye) 資金需求。支持民營企業(ye) 發行資產(chan) 支持證券,推動盤活存量資產(chan) 。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債(zhai) 務融資工具注冊(ce) 機製,注冊(ce) 全流程采用“快速通道”,支持儲(chu) 架式注冊(ce) 發行,提高融資服務便利度。
(七)充分發揮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支持工具作用。鼓勵中債(zhai) 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市場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通過擔保增信、創設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直接投資等方式,推動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融資支持工具擴容增量、穩定存量。
(八)加大對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投資力度。鼓勵和引導商業(ye) 銀行、保險公司、各類養(yang) 老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積極科學配置民營企業(ye) 債(zhai) 券。支持民營企業(ye) 在符合信息披露、公允定價(jia) 、公平交易等規範基礎上,以市場化方式購回本企業(ye) 發行的債(zhai) 務融資工具。
(九)探索發展高收益債(zhai) 券市場。研究推進高收益債(zhai) 券市場建設,麵向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融資需求,建設高收益債(zhai) 券專(zhuan) 屬平台,設計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機製與(yu) 係統,加強專(zhuan) 業(ye) 投資者培育,提高市場流動性。
三、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擴大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股權融資規模
(十)支持民營企業(ye) 上市融資和並購重組。推動注冊(ce) 製改革走深走實,大力支持民營企業(ye) 發行上市和再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赴境外上市,利用好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繼續深化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研究優(you) 化並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製,支持民營企業(ye) 通過並購重組提質增效、做大做強。
(十一)強化區域性股權市場對民營企業(ye) 的支持服務。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突出私募股權市場定位,穩步拓展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認股權綜合服務等創新業(ye) 務試點,提升私募基金、證券服務機構等參與(yu) 區域性股權市場積極性。支持保險、信托等機構以及資管產(chan) 品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ye) 自願的前提下,投資民營企業(ye) 重點建設項目和未上市企業(ye) 股權。
(十二)發揮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民營企業(ye) 融資的作用。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支持更多社會(hui) 資本投向重點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領域民營企業(ye) 。積極培育天使投資、創業(ye) 投資等早期投資力量,增加對初創期民營中小微企業(ye) 的投入。完善投資退出機製,優(you) 化創投基金所投企業(ye) 上市解禁期與(yu) 投資期限反向掛鉤製度安排。切實落實國有創投機構盡職免責機製。
四、加大外匯便利化政策和服務供給,支持民營企業(ye) “走出去”“引進來”
(十三)提升經常項目收支便利化水平。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首辦戶”拓展行動。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為(wei) 更多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提供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服務,提升資金跨境結算效率。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統籌運用好本外幣結算政策,為(wei) 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ye) 態提供優(you) 質的貿易便利化服務。
(十四)完善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政策。優(you) 化外匯賬戶和資本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完善資本項目收入支付結匯便利化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開展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擴大高新技術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範圍。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ye) 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ti) 化資金池業(ye) 務試點,便利民營企業(ye) 統籌境內(nei) 外資金劃轉和使用。有序擴大外資企業(ye) 境內(nei) 再投資免登記試點範圍,提升外資企業(ye) 境內(nei) 開展股權投資便利化水平和民營企業(ye) 利用外資效率。支持跨境股權投資基金投向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
(十五)優(you) 化跨境金融外匯特色服務。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健全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體(ti) 係和工作機製,加強政銀企擔保多方聯動合作,減輕民營中小微企業(ye) 外匯套期保值成本。持續創新跨境金融服務平台應用場景、拓展覆蓋範圍,為(wei) 民營企業(ye) 提供線上化、便利化的融資結算服務。
五、強化正向激勵,提升金融機構服務民營經濟的積極性
(十六)加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力度。繼續實施好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增加對重點領域民營企業(ye) 的信貸投放。用好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額度,將再貸款優(you) 惠利率傳(chuan) 導到民營小微企業(ye) ,降低民營小微企業(ye) 融資成本。
(十七)強化財政獎補和保險保障。優(you) 化創業(ye) 擔保貸款政策,簡化辦理流程,推廣線上化業(ye) 務模式。發揮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chang) 機製作用。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麵。
(十八)拓寬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資金來源渠道。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zhai) 券,募集資金用於(yu) 發放民營企業(ye) 貸款。對於(yu) 支持民營企業(ye) 力度較大的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在符合發債(zhai) 條件的前提下,優(you) 先支持發行各類資本工具補充資本。
六、優(you) 化融資配套政策,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
(十九)完善信用激勵約束機製。完善民營企業(ye) 信用信息共享機製,健全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信用評級和評價(jia) 體(ti) 係。推動水電、工商、稅務、政府補貼等涉企信用信息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向銀行業(ye) 金融機構開放查詢,緩解信息不對稱。健全失信行為(wei) 糾正後信用修複機製。
(二十)健全風險分擔和補償(chang) 機製。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體(ti) 係引領作用,穩定再擔保業(ye) 務規模,引導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合理厘定擔保費率,積極培育民營企業(ye) “首保戶”,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ye) 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建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風險補償(chang) 機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資本補充和風險補償(chang) 機製,進一步增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增信分險作用。
(二十一)完善票據市場信用約束機製。支持民營企業(ye) 更便利地使用票據進行融資,強化對民營企業(ye) 使用票據的保護,對票據持續逾期的失信企業(ye) ,限製其開展票據業(ye) 務,更好防範拖欠民營企業(ye) 賬款。引導票據市場基礎設施優(you) 化係統功能,便利企業(ye) 查詢票據信息披露結果,更有效地識別評估相關(guan) 信用風險。
(二十二)強化應收賬款確權。鼓勵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大型企業(ye) 等應收賬款付款方在中小企業(ye) 提出確權請求後,及時確認債(zhai) 權債(zhai) 務關(guan) 係。鼓勵地方政府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加大轄區內(nei) 小微企業(ye) 應收賬款確權力度,提高應收賬款融資效率。推動核心企業(ye) 、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加強與(yu) 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對接,通過服務平台及時確認賬款,緩解核心企業(ye) 、政府部門確權難和金融機構風控難問題。
(二十三)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落實以物抵債(zhai) 資產(chan) 稅收政策,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處置以物抵債(zhai) 資產(chan) 時無法取得進項發票的,允許按現行規定適用差額征收增值稅政策,按現行規定減免接收、處置環節的契稅、印花稅等。推動落實金融企業(ye) 呆賬核銷管理製度,進一步支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加快不良資產(chan) 處置。
七、強化組織實施保障
(二十四)加強宣傳(chuan) 解讀。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宣傳(chuan) 解讀,豐(feng) 富宣傳(chuan) 形式、提高宣傳(chuan) 頻率、擴大宣傳(chuan) 範圍,主動將金融支持政策、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信息推送至民營企業(ye) 。發展改革和行業(ye) 管理部門、工商聯通過培訓等方式,引導民營企業(ye) 依法合規誠信經營,珍惜商業(ye) 信譽和信用記錄,防範化解風險。
(二十五)強化工作落實。各地金融管理、發展改革、工信、財稅、工商聯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推動解決(jue) 政策落實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強化政策督導,梳理總結典型經驗,加強宣傳(chuan) 推介,提升政策實效。進一步完善統計監測,加強政策效果評估。工商聯要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建立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名錄,及時向金融機構精準推送,加強銀企溝通。各金融機構要履行好主體(ti) 責任,抓緊製定具體(ti) 實施細則,加快政策落實落細。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全麵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