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發改委 > 正文

關於我國物流業信用體係建設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14-11-26 09:14:58 網絡事業(ye) 部

發改運行[2014]26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發展改革委、經信委(工信委)、交通運輸廳(局)、商務廳(局)、質量技術監督局、郵政管理局,各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民航各地區管理局:

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是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揮市場在物流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和強化市場監管的重要基礎。為(wei) 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落實《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高我國物流業(ye) 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規範市場競爭(zheng) 秩序,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重要意義(yi)

近些年,我國物流業(ye) 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組織化程度依然較低,市場主體(ti) “小、散、亂(luan) ”現象較為(wei) 突出,部分企業(ye) 經營管理不規範,違法違規違約現象時有發生,破壞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zheng) 秩序,影響了物流業(ye) 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社會(hui) 對物流業(ye) 誠信的認可度總體(ti) 偏低。建立健全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可以有效約束和規範企業(ye) 的經營行為(wei) ,營造公平競爭(zheng) 、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有利於(yu) 建立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現代物流市場體(ti) 係,發揮市場在物流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促進物流業(ye) 加快轉型升級;對於(yu) 降低社會(hui) 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yi) 。

二、加強物流信用服務機構培育和監管

各級政府相關(guan) 部門要加大對信用服務機構的培育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形成一批功能互補、規範經營、公平競爭(zheng) 、公正獨立的物流信用服務機構。大力引導物流信用服務機構加強自身信用建設,強化內(nei) 部控製和約束機製建設,明確行為(wei) 準則和服務規範,堅持公正性和獨立性,提升自身公信力。要切實加強物流信用服務機構監管,建立嚴(yan) 格的準入與(yu) 退出機製,製訂監管辦法,明確監管責任,加強規範管理。

三、推進信用記錄建設和共享

大力推進信用記錄建設。運輸、公安、商務、工商、海關(guan) 、質檢、稅務等相關(guan) 部門要健全信用信息采集機製,在本部門管理信息係統的基礎上,及時、準確地記錄各類物流企業(ye) 的基礎信息和信用記錄,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向社會(hui) 信用服務機構有序開放。同時,鼓勵社會(hui) 信用服務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結合物流業(ye) 實際,發揮自身優(you) 勢,加強信用記錄建設,逐步形成覆蓋物流業(ye) 所有法人單位和個(ge) 體(ti) 經營者的信用信息檔案。

推動信用信息的整合共享。各地區要對本地區各相關(guan) 部門的物流信用信息進行整合,建立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製,按照共享目錄和統一標準,及時交換共享,形成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逐步實現全國物流信用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島”,確保信用信息及時、全麵、準確、詳實、安全,使物流企業(ye) 的信用狀況透明、可核查,讓守信行為(wei) 得到褒揚,讓失信行為(wei) 無處藏身。信用記錄依法應當向社會(hui) 公開的,要及時公開,並為(wei) 社會(hui) 查詢提供便利。

四、積極推動信用記錄應用

推動物流業(ye) 信用記錄在全社會(hui) 的廣泛應用。積極支持信用服務機構根據物流業(ye) 特點,對物流信用信息進行深度開發,創新信用產(chan) 品,滿足市場多層次、多樣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的物流信用服務需求。物流相關(guan) 政府部門要帶頭在履職過程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同時,要采取措施,引導市場和社會(hui) 廣泛應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通過宣傳(chuan) 、教育、培訓、輔導等方式,不斷強化信用風險防範意識,逐步形成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習(xi) 慣和機製。

利用信用記錄建立企業(ye) 分類監管製度。針對運輸、倉(cang) 儲(chu) 、代理等不同行業(ye) 和不同運輸方式分別製訂信用考核標準,逐步建立行業(ye) 管理部門和社會(hui) 信用評價(jia) 機構相結合,具有監督、申訴和複核機製的綜合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根據信用評價(jia) 結果的差別,對物流行業(ye) 實行分類監管,有效建立警示企業(ye) 預警機製、失信企業(ye) 懲戒機製和嚴(yan) 重失信企業(ye) 淘汰機製,對守信企業(ye) 實行“綠色通道”,將失信企業(ye) 列為(wei) 日常監督、重點監測或抽查的重點,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降低事中事後監管成本。

五、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

加強對守信物流企業(ye) 的激勵。運用媒體(ti) 加大對守信行為(wei) 的宣傳(chuan) 力度,提高守信企業(ye) 的市場信譽。政府部門和行業(ye) 協會(hui) 在市場監管和行業(ye) 服務過程中,將企業(ye) 信用作為(wei) 重要考量因素,對誠實守信者在資質審核、資金支持、物流企業(ye) 分類評估、行業(ye) 評優(you) 評先等方麵給予優(you) 先考慮和支持,政府采購要優(you) 先購買(mai) 誠信企業(ye) 的產(chan) 品和服務。

建立多種類型互為(wei) 補充的懲戒機製。推動形成司法性、行政性、行業(ye) 性、市場性懲戒,對違規失信的物流企業(ye) 及個(ge) 體(ti) 經營者,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主體(ti) 的懲戒方式,實施聯合懲戒,提高失信成本,使其“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強化司法性、行政性懲戒,加強執法部門之間的協調和信息共享,建立聯合懲戒方式,對違規失信企業(ye) ,依法在行政許可、項目核準、信貸投放等方麵予以懲戒,將嚴(yan) 重失信主體(ti) 列入行業(ye) “黑名單”,直至取消經營資質,吊銷營業(ye) 執照。物流行業(ye) 組織要製訂行業(ye) 自律規則,對嚴(yan) 重失信的行業(ye) 會(hui) 員進行業(ye) 內(nei) 通報、譴責或剝奪會(hui) 員資格,形成行業(ye) 性懲戒。完善失信信息記錄、信用報告和披露製度,對嚴(yan) 重和多次失信的企業(ye) 和個(ge) 體(ti) 經營者,予以披露和曝光,使失信者在市場交易中受到製約,降低市場競爭(zheng) 力,發揮好市場懲戒的作用。

六、建立完善物流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

大力推動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製修訂,使物流信用信息采集、查詢、披露、應用、共享、信息安全和主體(ti) 權益保護等有法可依。根據物流行業(ye) 特點和政府監管需要,研究製訂物流行業(ye) 信用信息采集分類共享、物流業(ye) 信用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物流企業(ye) 誠信管理體(ti) 係等標準,形成物流業(ye) 信用建設的標準體(ti) 係。

七、加強企業(ye) 誠信製度建設

引導企業(ye) 加強誠信製度建設。引導物流企業(ye) 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在生產(chan) 經營、安全管理、財務管理和勞動用工管理等各環節強化企業(ye) 自律。督促企業(ye) 加強信用管理製度建設,設計科學的信用管理流程,落實崗位信用主體(ti) 責任,建立職工守信褒獎、失信懲戒機製和職工誠信考核評價(jia) 與(yu) 自查自糾改進製度,強化企業(ye) 員工的誠信意識,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八、積極推動形成行業(ye) 誠信文化

加強物流業(ye) 誠信文化建設。借助不同類型媒體(ti) ,采用多種形式,向物流從(cong) 業(ye) 者廣泛普及與(yu) 誠信有關(guan) 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chuan) 物流業(ye) 誠信規範和相關(guan) 政策,引導企業(ye) 主動踐行誠信經營理念,自覺抵製各類失信行為(wei) ,鼓勵監督舉(ju) 報失信行為(wei) ,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行業(ye) 風尚,提升物流業(ye) 誠信文化軟實力。

九、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建設

轉變政府職能,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轉變物流管理職能和管理方式,逐步減少和取消前置性審批,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權力清單製度。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部門擬訂物流業(ye) 相關(guan) 法律法規、規劃、政策的透明度,拓寬公眾(zhong) 參與(yu) 渠道,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社會(hui) 監督和約束。在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代理等物流各相關(guan) 領域,探索改革“以罰代管”的監管方式,整合減少執法主體(ti) ,統一執法標準,規範執法行為(wei) ,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yan) 、違法必究,堅決(jue) 杜絕亂(luan) 收費、亂(luan) 罰款現象。進一步細化相關(guan) 法律法規,完善規章製度,減少執法的自由裁量權。

推動政府部門守信踐諾。各級政府相關(guan) 部門要切實落實《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等相關(guan) 規劃和政策,探索開展實施成效的後評價(jia) 工作。對依法與(yu) 企業(ye) 簽訂的物流相關(guan) 合同和作出的政策承諾要認真履約和兌(dui) 現,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要積極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不得濫用行政權力設置市場壁壘和地方保護措施。

十、充分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作用

鼓勵物流行業(ye) 協會(hui) 積極參與(yu) 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在信用信息采集、評估、標準製訂等方麵發揮更大作用。行業(ye) 協會(hui) 要積極指導和組織會(hui) 員單位加強企業(ye) 信用製度建設,協助政府部門推進物流業(ye) 信用分類監管工作。要主動開展誠信宣傳(chuan) 、教育和交流活動,組織信用建設方麵的培訓,培養(yang) 物流從(cong) 業(ye) 者的誠信意識,樹立一批誠實守信、管理規範、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自覺接受社會(hui) 監督的誠信示範企業(ye) 。

十一、開展專(zhuan) 業(ye) 物流領域信用建設試點

選擇冷鏈物流、危險品物流、汽車物流等條件相對成熟的物流領域開展信用建設試點,探索信用信息采集分類、信息共享、聯合懲戒、分類監管和行業(ye) 誠信自律等內(nei) 容,推行信用報告製度,通過專(zhuan) 業(ye) 物流領域的試點為(wei) 全麵推進物流信用體(ti) 係建設積累經驗,形成以點帶麵的示範效應。

十二、加強物流信用體(ti) 係建設的組織協調

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涉及麵廣,需要社會(hui) 多方麵的廣泛參與(yu) 和積極配合。要充分發揮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的作用,積極協調各相關(guan) 部門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統籌研究推進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各項基礎工作,推動物流相關(guan) 部門加強本行業(ye) 的信用建設,及時研究解決(jue) 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各地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統籌,協同推進本地區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交通運輸部

商務部

國家鐵路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郵政局

國家標準委

2014年11月18日

(原標題:關(guan) 於(yu) 我國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運行[2014]2613號))

 本文來源:發改委網站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