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發改委 > 正文

關於推廣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經驗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9-23 14:17:03 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廣支持

農(nong) 民工等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試點經驗的通知

發改辦就業(ye) 〔2021〕7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wei) 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支持農(nong) 民工等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意見》(國辦發〔2015〕47號),2015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分三批組織341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試點縣(市、區)開展支持農(nong) 民工等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試點工作。試點開展以來,我委大力整合相關(guan) 政策、項目和市場資源,深入基層狠抓落實落地,各試點地區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返鄉(xiang) 創業(ye) 發展路徑,形成了多層次多樣化高質量的返鄉(xiang) 創業(ye) 發展格局,對帶動就地就近就業(ye) 、繁榮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wei) 進一步放大試點示範效應,現將試點典型經驗予以推廣。

一、引進培育發展返鄉(xiang) 創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

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實際,依托用好各類資源,引進培育發展了一批拉動就業(ye) 能力強、增收效果顯著的縣鄉(xiang)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如江西省德興(xing) 市的遮陽產(chan) 業(ye) 、貴州省正安縣的吉他產(chan) 業(ye) 、河南省汝州市的機繡紡織產(chan) 業(ye) 等等。

(一)充分利用本地要素稟賦。引導返鄉(xiang) 創業(ye) 與(yu) 本地特色資源、區位條件、產(chan) 業(ye) 基礎等相結合,大力發展具有比較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是各地行之有效、值得推廣的成功經驗。安徽省憑借鄰近長三角的區位優(you) 勢,通過引導返鄉(xiang) 創業(ye) 積極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望江縣大力發展服裝產(chan) 業(ye) ,潛山縣集中發展製刷產(chan) 業(ye) ,無為(wei) 縣積極發展電線電纜產(chan) 業(ye) 。重慶市充分利用各試點區縣資源稟賦和交通優(you) 勢,統一規劃,發展各具特色的返鄉(xiang) 創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如永川區的現代農(nong) 業(ye) 、開州區的電子輕紡、綦江區的機械製造、墊江區的電商物流。江西省實施“一縣一品”戰略,立足原有的產(chan) 業(ye) 基礎,南康縣集中發展家具產(chan) 業(ye) ,新幹縣著力發展箱包皮具產(chan) 業(ye) ,德興(xing) 市創新發展遮陽產(chan) 業(ye) 。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鄉(xiang) 情、鄉(xiang) 愁為(wei) 紐帶,以龍頭企業(ye) 、領軍(jun) 人才為(wei) 支撐,堅持精準招商,抓好以商招商,開展全產(chan) 業(ye) 鏈招商,引導返鄉(xiang) 人員抱團發展、集群創業(ye) 。貴州省正安縣緊盯大量在外務工正安籍吉他製造業(ye) 人才這一資源,組織工作隊遠赴廣東(dong) 等地開展招商,在招才引智中主打“鄉(xiang) 情牌”,引導鼓勵吉他製造技術人才返鄉(xiang) 創業(ye) ,隨後又通過以商招商、產(chan) 業(ye) 鏈招商,引進了知名樂(le) 器和配套生產(chan) 企業(ye) ,開啟了“無中生有”的吉他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之路。江西省鷹潭市餘(yu) 江區建立了以企業(ye) 為(wei) 核心的招商平台,依托國際眼鏡城等返鄉(xiang) 創業(ye) 龍頭企業(ye) 的市場、技術優(you) 勢,吸引東(dong) 部地區上下遊企業(ye) 回歸發展,形成了由100多家覆蓋眼鏡生產(chan) 、加工、銷售等全鏈條眼鏡企業(ye) 組成的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全國四大眼鏡生產(chan) 基地之一。江西省貴溪市積極引進和發展市場化中介機構,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市場調查、項目洽談,成功從(cong) 東(dong) 莞、深圳等地引進了多家大型企業(ye) 項目入駐。

(三)大力發展電商產(chan) 業(ye) 。引導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等人員創新創業(ye) 與(yu) 電商相結合,改變傳(chuan) 統銷售模式,延伸拉長上下遊鏈條,促進優(you) 質產(chan) 品銷售,推動配套行業(ye) 集聚協同發展,拓展返鄉(xiang) 創業(ye) 空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別與(yu) 阿裏巴巴集團、京東(dong) 集團等電子商務龍頭企業(ye)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支持試點地區建設電商平台、物流渠道和營銷網絡,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難”問題,帶動更多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湖北省枝江市以扶持返鄉(xiang) 人員電商創業(ye) 為(wei) 抓手,通過安排專(zhuan) 項扶持資金、建設電商孵化器、開展電商培訓、推進返鄉(xiang) 電商創業(ye) 試點等舉(ju) 措,強化政策支持,形成了返鄉(xiang) 電商創業(ye) 的“枝江模式”。江蘇省沭陽縣大力發展“花木電商”,依托沭陽軟件產(chan) 業(ye) 園、蘇奧電商產(chan) 業(ye) 園以及各類眾(zhong) 創空間和孵化基地,加強電商創業(ye) 載體(ti) 建設,實施“遠程網店”工程,建立“淘寶·沭陽直播基地”,在電商主流平台開設花木專(zhuan) 場,構建“縣有園區、鎮有集中區、村有網點”的三級快遞物流體(ti) 係,每年評選“十大誠信花木電商”“沭陽十大淘寶精英”“沭陽十大誠信花木網店”,通過返鄉(xiang) 創業(ye) 做大做強花木產(chan) 業(ye) ,引領全縣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二、強化返鄉(xiang) 創業(ye) 平台支撐

搭建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基地、返鄉(xiang) 創業(ye) 產(chan) 業(ye) 園等平台載體(ti) ,提供配套服務,降低初創成本,為(wei) 培育返鄉(xiang) 創業(ye) 市場主體(ti) 提供有力支撐。

(四)打造專(zhuan) 業(ye) 化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平台。依托各類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平台,提供全要素全鏈條的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服務,幫助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盡快發展壯大。河南省汝州市建立了4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基地,采取眾(zhong) 創空間、創新工場、模擬創業(ye) 等模式,初創期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可免費入駐。山東(dong) 省菏澤市牡丹區建立了6個(ge) 線上線下一體(ti) 、孵化與(yu) 加速一體(ti) 的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基地,具有孵化、培訓、輔助運營、物流配送等綜合功能。湖南省醴陵市實行創業(ye) 孵化基地共建、資源共享,構建起“政府、社會(hui) 、行業(ye) 企業(ye) 、學校”四位一體(ti) 的返鄉(xiang) 創業(ye) 孵化聯動機製。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搭建孵化物理平台、服務平台、交流平台、推廣平台等四大平台,助力種子項目落地生根、新建企業(ye) 穩定運營、成熟企業(ye) 加速發展。

(五)建設改造提升返鄉(xiang) 創業(ye) 園。通過建設一體(ti) 化、標準化廠房,完善基礎設施,實現企業(ye) “拎包入駐”,降低運營成本,促進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集群發展。河南省汝州市圍繞發展機繡產(chan) 業(ye) ,根據返鄉(xiang) 人員創業(ye) 和經營特點,建設了占地4000餘(yu) 畝(mu) 的汝繡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產(chan) 業(ye) 園,並實行三年免租金政策,為(wei) 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提供集聚發展的平台。江西省德興(xing) 市投資8億(yi) 元建成了占地505畝(mu) 的返鄉(xiang) 創業(ye) 示範基地,建設了40多萬(wan) 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及配套設施,以最低廉的價(jia) 格出租給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企業(ye) 僅(jin) 需投資生產(chan) 設備就可以入駐,投資周期大大縮短。安徽省太湖縣建設了占地47.7畝(mu) 新倉(cang) 鎮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園,采取“財政補一點、稅收補一點、金融機構貸一點、規費減一點、職能部門幫一點”的方式支持農(nong) 民工進駐園區經營。

三、著力解決(jue) “痛點”“難點”問題

聚焦融資難、用地難、引才難等返鄉(xiang) 創業(ye) 麵臨(lin) 的“痛點”“難點”問題,因地製宜製定政策舉(ju) 措,強化返鄉(xiang) 創業(ye) 要素支持。

(六)緩解融資難問題。各地紛紛通過創新信貸政策、開發返鄉(xiang) 創業(ye) 金融產(chan) 品、擴大直接融資渠道等舉(ju) 措,緩解返鄉(xiang) 創業(ye) 融資難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hui) 同國家開發銀行、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設立返鄉(xiang) 創業(ye) 專(zhuan) 項貸款,擴大返鄉(xiang) 創業(ye) 金融供給,重點支持農(nong) 產(chan) 品開發、龍頭企業(ye) 發展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河南省設立總規模100億(yi) 元的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投資基金,通過撬動社會(hui) 資本加大對初創型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的支持力度。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以縣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為(wei) 抓手,引導區內(nei) 銀行創新推出“產(chan) 業(ye) 升級貸”“品牌貸”等50個(ge) 金融創新產(chan) 品,發行“雙創債(zhai) ”,支持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融資。甘肅省高台縣引入社會(hui) 資本出資,設立“弱水三千創業(ye) 創新基金”,對種子期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進行天使投資。四川省邛崍市引入保險公司開發農(nong) 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產(chan) 品,降低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風險。

(七)保障返鄉(xiang) 創業(ye) 用地。部分試點地區通過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創新供應方式,有效滿足了返鄉(xiang) 創業(ye) 用地需求,經驗值得複製推廣。山西省嵐縣首次將返鄉(xiang) 人員創業(ye) 用地納入城鄉(xiang) 發展規劃、新農(nong) 村建設總體(ti) 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優(you) 先保障返鄉(xiang) 創業(ye) 用地。雲(yun) 南省南華縣在全省範圍內(nei) 率先將政府公租房提供給創業(ye) 積極性較高的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作為(wei) 經營用房。安徽省泗縣在未新增用地指標的前提下,將原“僵屍”企業(ye) 用地和廠房改造用於(yu) 支持返鄉(xiang) 創業(ye) 。山東(dong) 省沂南縣通過盤活老廠區低效閑置土地,優(you) 先用於(yu) 返鄉(xiang) 創業(ye) 。四川省仁壽縣通過工業(ye) 用地彈性年期出讓、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土地供應方式,降低返鄉(xiang) 創業(ye) 用地一次性支出成本。

(八)注重引人留人。建立完善人才培育、引進、保障、激勵政策體(ti) 係,積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重慶市永川區建立返鄉(xiang) 人才項目庫,收錄農(nong) 村實用人才,采用分類對接、重點跟蹤的方式,以鄉(xiang) 情和資源等優(you) 勢吸引他們(men) 返鄉(xiang) 創業(ye) ,同時出台了“英才培育引進16條”等激勵政策,為(wei) 返鄉(xiang) 人才引進培育提供“綠色通道”、解決(jue) 後顧之憂。四川省宜賓市實施“傑出創業(ye) 人才培育計劃”,對大學生、科技人員等返鄉(xiang) 創業(ye) 人才給予培育扶持資金,對急需引進人才開展高科技含量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給予補貼。陝西省充分發揮楊淩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輻射作用,依托各類技術院校教學平台,定向培養(yang) 返鄉(xiang) 創業(ye) 高端人才。安徽省濉溪縣建立了“農(nong) 民創業(ye) 星火人才庫”,對創業(ye) 成效突出的返鄉(xiang) 創業(ye) 人才進行跟蹤培養(yang) ,及時吸收進黨(dang) 員和村“兩(liang) 委”隊伍。

(九)優(you) 化創業(ye) 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強化政府職能,健全服務機製,為(wei) 返鄉(xiang) 創業(ye) 提供強有力服務保障,營造良好的返鄉(xiang) 創業(ye) 營商環境。江蘇省金湖縣推行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本土創業(ye) 準入“無門檻”、服務“零收費”、注資“分步走”、場所“無限製”改革,率先上線“多評合一”網上服務平台,為(wei) 農(nong) 民工等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提供全程代辦服務。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創新設立“1+N”返鄉(xiang) 創業(ye) 服務平台,即1個(ge) 縣級加多個(ge) 鄉(xiang) 鎮服務平台,平台之間網絡互通、資源共享,為(wei) 返鄉(xiang) 人員提供遠程在線服務。江西省鷹潭市成立了返鄉(xiang) 創業(ye) 項目評審組,實施一名幹部聯係一個(ge) 創業(ye) 項目的“一對一”幫扶指導,為(wei) 創業(ye) 者提供政策谘詢、項目推介、開業(ye) 指導、創業(ye) 培訓等服務。江西省於(yu) 都縣建立“店小二”機製,確保每家返鄉(xiang) 創業(ye) 企業(ye) 有一名掛點縣領導、一個(ge) 服務單位、一名具體(ti) 負責人提供點對點服務,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項目落地各個(ge) 階段的各種困難。安徽省金寨縣根據創業(ye) 者需求列出技能“培訓菜單”,依托當地技師學院大力培訓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河南省新蔡縣運用政府購買(mai) 服務機製,引入專(zhuan) 業(ye) 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提供市場分析、管理輔導等深度服務,幫助初創期企業(ye) 改善管理、開拓市場。

各地要認真學習(xi) 借鑒並應用典型經驗。國家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nong) 民工等人員返鄉(xiang) 創業(ye) 試點已到期,試點工作到此結束,相關(guan) 文件同時廢止。同時,鼓勵這些地區繼續探索創新,不斷推出有效的改革舉(ju) 措,推動返鄉(xiang) 創業(ye) 工作再上新台階。

附件:同時廢止的返鄉(xiang) 創業(ye) 試點相關(guan) 文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2021年9月15日

附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