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8-11 09:00:00 研究室

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
聚焦物流“急難愁盼”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华体会登录界面黨(dang) 委書(shu) 記、會(hui) 長 何黎明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一日
為(wei)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反映物流企業(ye) “急難愁盼”問題,提出具有行業(ye) 共識的政策訴求,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由华体会登录界面(簡稱华体会登录界面)黨(dang) 委書(shu) 記、會(hui) 長何黎明同誌牽頭,組織华体会登录界面係統開展了2023年物流企業(ye) 營商環境調查。本次調查是华体会登录界面開展的第十次營商環境調查,通過綜合運用問卷調查、企業(ye) 座談、實地調研、專(zhuan) 家訪談等多種方法,從(cong) 財稅環境、政務環境、通行環境等十個(ge) 方麵,全麵評價(jia) 物流企業(ye) 營商環境滿意度。本次調查得到了廣大會(hui) 員單位、各地物流主管部門、地方行業(ye) 協會(hui) 的大力支持。截止到7月初,共收到有效問卷1154份。其中,民營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占比較高,分別占七成和八成以上,符合行業(ye) 基本格局,具有行業(ye) 代表性。
一、物流企業(ye) 營商環境評價(jia) 總體(ti) 向好
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企業(ye) 對2023年物流企業(ye) 營商環境評價(jia) 總體(ti) 比較滿意*。其中,國有企業(ye) 、規模企業(ye) 對物流營商環境評價(jia) 較高,有八成以上的認為(wei) 營商環境有所改善。民營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評價(jia) 相對偏低,認為(wei) 營商環境有所改善的在七成左右。反映營商環境出現下滑的民營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占比明顯高於(yu) 國有企業(ye) 、規模企業(ye) ,需要引起重視。從(cong) 區域看,作為(wei) 物流最早開放也是最活躍的東(dong) 部地區,企業(ye) 反映,稅費、用地、通行等一係列政策掣肘先行暴露,相比中西部地區更為(wei) 嚴(yan) 峻,亟待深化改革,為(wei) 進一步轉型升級奠定製度基石。
行業(ye) 未來展望總體(ti) 謹慎樂(le) 觀。調查顯示,被調查企業(ye) 對於(yu) 2023年全年預期保持謹慎樂(le) 觀的態度,近四成企業(ye) 預期全年收入規模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規模企業(ye) 和國有企業(ye) 收入預期相對樂(le) 觀,分別占六成和五成以上,顯示了較強的抗壓性。民營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收入預期增長的占比明顯偏低,均在三分之一左右;而預期虧(kui) 損的占比較高,均超過四分之一,企業(ye) 生存壓力較大。
二、物流企業(ye) 營商環境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調查數據顯示,物流企業(ye) 當前麵臨(lin) 的主要困難,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市場競爭(zheng) 激烈、經營成本高、市場需求總體(ti) 不足。物流企業(ye) 最希望政府部門改善的營商環境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財稅環境、政務環境和通行環境,占比均超過三分一。其次,占比接近三成的還有金融環境、公平競爭(zheng) 環境。此外,用地環境、用工環境、安全環境、誠信環境、科創環境等均存在一定改善空間。
一是在財稅環境方麵,被調查企業(ye) 對增值稅發票獲取、土地使用稅稅收減免、增值稅進項抵扣政策評價(jia) 較高;而對增值稅、所得稅稅收負擔評價(jia) 較低。調研顯示,在市場複蘇階段,企業(ye) 普遍希望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當前,部分企業(ye) 增值稅稅負偏高,一方麵,物流業(ye) 屬於(yu) 勞動密集型行業(ye) ,工資支出占比大,無法作為(wei) 進項抵扣;另一方麵,一些靈活用工的貨車司機、配送員、裝卸工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導致企業(ye) 進項抵扣不足。此外,稅負較高的道路貨運等交通運輸業(ye) 作為(wei)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無法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調研顯示,中小微企業(ye) 財稅環境評價(jia) 顯著低於(yu) 規模企業(ye) ,特別是貨運小規模納稅人和臨(lin) 時納稅人代開發票仍不方便,稅收征管的規範性、便利性有待提升。
二是在政務環境方麵,工商注冊(ce) 登記、經營許可登記、年檢年審的評價(jia) 相對較高;用地獲取、投資審批、破產(chan) 退出的評價(jia) 偏低。民營企業(ye) 和國有企業(ye) 關(guan) 注重點有所分化,但是投資審批難是共同關(guan) 注點。從(cong) 企業(ye) 業(ye) 務看,從(cong) 事鐵路貨運、倉(cang) 儲(chu) 管理、物流園區等業(ye) 務的企業(ye) 投資審批評價(jia) 偏低,影響到物流基礎設施投資。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推動利用互聯網平台提供便民政務服務,實現網上領證、異地年審等便民措施,政策獲得感較強。企業(ye) 反映,希望進一步增加網上許可等“含金量高”的互聯網便民措施。
三是在通行環境方麵,評價(jia) 較低的主要集中在城市道路貨車通行領域。隨著擴大內(nei) 需帶動消費物流需求升級,城市貨車通行政策與(yu) 物流配送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調研顯示,部分大中型城市白天高峰時段禁止貨車通行,企業(ye) 不得不“闖禁行”現象嚴(yan) 重。大部分城市沒有貨車專(zhuan) 用停車位,貨車臨(lin) 時停車麵臨(lin) 違章罰款扣分風險。特別是隨著新能源貨車加快推廣,與(yu) 食品安全和生活消費相關(guan) 的冷鏈物流需求增加,道路通行限製依然較多。
四是在金融環境方麵,企業(ye) 對融資成本經濟性、賬期合理性、渠道多樣性評價(jia) 偏低。調研顯示,今年以來,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帶來利好,但是企業(ye) 普遍存在觀望、不願貸現象。受經濟形勢影響,物流賬期時間有所延長,企業(ye) 墊資壓力加大,降低了資金周轉水平。其中,中小微企業(ye) 對於(yu) 賬期合理性評價(jia) 顯著低於(yu) 規模企業(ye) 。企業(ye) 反映《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執行難,上遊企業(ye) 拖欠運費仍比較普遍。民營企業(ye) 融資需求主要是應收賬款等動產(chan) 融資,由於(yu) 缺乏抵押物,難以獲得信用貸款支持。近年來,國家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同時也明確要求清理融資性貿易,企業(ye) 反映兩(liang) 者邊界很難劃分,影響正常供應鏈金融業(ye) 務開展,也影響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中小微企業(ye) 經營。
五是在競爭(zheng) 環境方麵,調研顯示,不正當競爭(zheng) 主要體(ti) 現在低價(jia) 競爭(zheng) ,甚至價(jia) 格低於(yu) 成本等過度競爭(zheng) 方麵,這也是今年以來反映集中的問題。部分企業(ye) 通過超限超載、非法改裝、疲勞駕駛等多種違規方式不正當競爭(zheng) 拉低市場運價(jia) 水平,導致合規企業(ye) 和司機生存艱難,出現“守法的人吃虧(kui) ”現象。調研顯示,規模企業(ye) 對於(yu) 公平競爭(zheng) 環境的敏感度更高。相比於(yu) 中小微企業(ye) ,規模企業(ye) 更希望保持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通過技術升級、效率提升來開展合規競爭(zheng) 。
六是在用地環境方麵,近年來,物流用地價(jia) 格持續抬升,調查企業(ye) 平均地價(jia) 超過30萬(wan) 元/畝(mu) ,一些東(dong) 部城市物流用地已經超過100萬(wan) 元/畝(mu) 。部分地方對於(yu) 物流用地投資貢獻、畝(mu) 均稅收等績效要求過高。一些東(dong) 部城市畝(mu) 均稅收貢獻要50萬(wan) 以上,單靠物流服務無法實現。企業(ye) 反映,疫情後一些城市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勸退清退物流企業(ye) ,影響城市保供和投資環境。此外,調研反映部分城市既有鐵路專(zhuan) 用線閑置較多,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七是在用工環境方麵,基層熟練勞動力可得性評價(jia) 相對較高,評價(jia) 最低的是人工成本負擔。調查數據顯示,企業(ye) 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平均為(wei) 30.29%,物流行業(ye) 作為(wei) 勞動密集型行業(ye) ,成本負擔較高。其中,民營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對於(yu) 人工成本負擔反映壓力較大。調研企業(ye) 反映,基層勞動力存在可得性高、流動性高的“雙高”局麵,企業(ye) 麵臨(lin) “留人難”問題。同時,行業(ye) 老齡化現象嚴(yan) 重,年輕勞動力較為(wei) 緊缺,出現結構性“用工荒”。
八是在安全環境方麵,反映較為(wei) 集中的是車輛超限超載問題。特別是前期取得良好治理效果的車輛運輸車超限問題出現反彈,一些地區甚至又出現“大怪”雙排車。17.5米超長低平板半掛車翻新、套牌普遍,懸掛臨(lin) 牌的車輛違規進入普貨市場,大量合規車輛非法改裝做大箱體(ti) ,部分箱體(ti) 容積是合規車輛的一倍以上,嚴(yan) 重危及道路通行安全,擠壓合規企業(ye) 無法經營,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此外,部分危險化學品物流企業(ye) 反映存在通行時間短、停車休息難、合規倉(cang) 庫少等普遍問題,運送新能源電池等低危貨物的車輛緊缺,難以滿足業(ye) 務發展需求。
九是在誠信環境方麵,企業(ye) 反映司機扣貨問題時有發生,主要原因是拖欠運費等“三角債(zhai) ”糾紛,也存在惡意騙貨現象。物流領域迫切期待“黑名單”製度建設,加大對貨主、運輸企業(ye) 、司機等相關(guan) 方的誠信約束機製建設。調研顯示,部分互聯網平台企業(ye) 建立貨主、司機的誠信體(ti) 係,有效推動供需雙方擇優(you) 選擇,起到“白名單”守信激勵示範作用。
十是在創新環境方麵,調研顯示,物流企業(ye) 作為(wei)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還麵臨(lin) 一些政策障礙。除快遞領域外,物流領域普遍麵臨(lin) 創新投入不足問題,也導致行業(ye) 進入門檻偏低。
三、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政策建議
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規模化物流企業(ye) 和具有發展活力的中小微企業(ye) 是中國式現代物流體(ti) 係建設的主體(ti) ,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ti) 發展之基、活力之源。結合本次調查,為(wei) 破解物流“急難愁盼”問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出相關(guan) 政策建議。
一是切實降低企業(ye) 稅費負擔。鼓勵現代物流業(ye) 發展,將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chan) 業(ye) 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擴大到全國範圍。降低交通運輸業(ye) 增值稅稅率,從(cong) 低統一物流業(ye) 各環節增值稅稅率。將交通運輸業(ye) 納入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範圍。優(you) 化網絡貨運平台代開發票和物流領域全電發票試點,便利小規模納稅人和靈活用工人員發票獲取。深化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對於(yu) 空車高速通行予以較大力度優(you) 惠,吸引空車“回流高速”。進一步深化鐵路貨運價(jia) 格市場化改革,放開跨局集裝箱長途運輸運價(jia) 下浮限製。
二是維護公平統一競爭(zheng) 秩序。健全常態化監管製度,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zheng) ,重點就企業(ye) 反映比較集中的超限超載、非法改裝、大噸小標、疲勞駕駛等問題加強跨部門、全鏈條監管執法。進一步完善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機製,盡快開展車輛運輸車“回頭看”行動,刹住全麵反彈苗頭。盡快開展超長低平板半掛車和超長集裝箱半掛車治理行動,公布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市場治理預期。清理大件運輸臨(lin) 時號牌車輛,完善號牌申領規則。
三是合理放寬物流市場準入。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審批、許可、備案等政務服務事項的前置條件和審批標準,便利個(ge) 體(ti) 司機注冊(ce) 登記為(wei) 個(ge) 體(ti) 運輸業(ye) 戶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大力推動電子政務服務,全麵推廣物流證照電子化,支持互聯網政務平台開放個(ge) 體(ti) 運輸業(ye) 戶網上登記許可等“含金量高”的政務服務。允許規模型普貨運輸企業(ye) 便利申領新能源電池等低危貨物運輸資質,取消危險貨物運輸押運人員要求。
四是著力減輕企業(ye) 融資壓力。依托行業(ye) 協會(hui) 製定物流領域交易條件或規則標準,合理規範物流業(ye) 務賬期約定時限。擴大國有企業(ye) 和事業(ye) 單位《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政策覆蓋範圍。聯合行業(ye) 協會(hui) ,聚焦動產(chan) 融資需求,推廣交通物流專(zhuan) 項再貸款政策。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出台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細化措施和規範指引,明確供應鏈金融和融資性貿易的區分標準。開展供應鏈金融試點,利用物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控貨”優(you) 勢,增強全鏈條風控能力,構建可靠供應鏈金融體(ti) 係。
五是推進貨車道路通行便利。進一步放寬貨車城市通行時間,允許在白天高峰時段確需通行的貨車按路段通行。鼓勵支持新能源、國六等清潔能源貨車和冷鏈配送等服務民生的配送車輛城市通行,全麵取消城市通行時間限製。完善城市貨車臨(lin) 時停靠製度,加大貨車專(zhuan) 用停車位和貨車充電樁布局。隨著擴大消費政策的推進,我們(men) 建議在一些城市,通過技術手段開展全麵取消通行證試點,讓保障擴大消費的貨車暢通進城。
六是加大基礎設施用地保障。完善物流設施用地規劃,重點保障國家物流樞紐等重點物流基礎設施新增建設用地項目。加大物流末端網點物流用地支持力度,納入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合理設置物流用地績效考核指標,引導地方政府用物流強度替代投資強度和稅收貢獻,優(you) 化地方投資環境,真實反映物流用地的價(jia) 值。支持企業(ye) 盤活存量閑置鐵路專(zhuan) 用線投入物流運營。
七是完善物流行業(ye) 誠信體(ti) 係。依托行業(ye) 協會(hui) ,加快物流信用體(ti) 係建設,對於(yu) 守信企業(ye) 爭(zheng) 取優(you) 惠和激勵措施,發布行業(ye) “白名單”,形成一批可信標杆企業(ye) 和品牌。健全物流相關(guan) 部門信用信息采集和共享機製,發布行業(ye) “黑名單”,建立失信企業(ye) 聯合懲戒機製。引導行業(ye) 製定示範合同、服務規範等,壓實供需雙方責任,加強行業(ye) 規範自律。
八是保障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權益。加強行業(ye) 價(jia) 格引導,依托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運價(jia) 指數或即期市場運價(jia) 。禁止“0”首付等不符合要求的營銷手段。嚴(yan) 禁保險公司拒保貨運車輛交強險。利用技術手段開展貨車司機安全技能培訓和日常巡檢工作。依托行業(ye) 協會(hui) 和工會(hui) 組織,逐步完善互聯網平台與(yu) 司機、運輸企業(ye) 平等協商機製,就雙方關(guan) 心的服務條款、運輸責任、交接規則等進行協商約定。
九是優(you) 化物流安全管理措施。完善駕駛員工作日誌製度,調整優(you) 化疲勞駕駛規則。增加司機上路打卡和疲勞提醒功能模塊,推動部門間數據共享共用,切實保障司機停車休息。規範危險品停車場要求,鼓勵普通停車場增加危險品車輛停車位,放寬車輛通行時間限製。製定道路貨運行業(ye) 綜合監管事項清單,深化公路綜合執法,實現監管標準全國統一和部門協同。加大科技執法力度,通過“互聯網+監管”和監管數據互通共享,實現全鏈條“數字監管”。
十是支持物流創新技術改造。推動物流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和低碳化發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物流基礎設施深化融合,布局建設智慧物流新基建。開展物流數字化轉型試點示範,培育發展數字物流平台,深化物流線上線下融合。支持物流企業(ye) 加大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設施投資改造力度,推廣無人碼頭、智能卡車、智能配送小車、無人飛機等智能技術裝備應用。依托行業(ye) 協會(hui) 設立綠色低碳物流重點技術和裝備推廣目錄,加大對綠色低碳、高效節能、安全可靠的先進技術和裝備的推廣應用。
每日 推薦
- 《肉與肉製品冷鏈物流作業規範》等三項物流行業標準通過審查
- 华体会登录界面第六黨支部與中國黃金黨建工作黨支部、生產運營黨支部開展聯學共建交流會
- 何黎明:數智賦能 綠動未來 以技術創新引領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 任豪祥在2025(第十屆)物流技術大會上的致辭
- 九州通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張青鬆到訪华体会登录界面
- [新聞直播間]《中國物流技術發展報告2024》發布 我國物流技術自動化 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
- 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有所回落
- 低空物流技術應用論壇在湖州召開
- 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4000億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0期:《物流園區服務規範及評價指標》國家標準宣貫
- 崔忠付:乘風而上,抓住低空物流發展的時代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