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學會(hui) 工作 > 正文

2014年度物流企業負擔及營商環境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15-04-17 10:33:38 研究室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华体会登录界面
二○一五年四月

為(wei) 了解2014年度物流企業(ye) 負擔及營商環境,我們(men) 選取100家有代表性的物流企業(ye) 進行了典型抽樣調查。被調查的樣本企業(ye) 構成情況如下: 

樣本企業(ye) 在過去一年中,經營狀況、企業(ye) 負擔和營商環境呈現以下特點:

業(ye) 務總量穩中見升,成本增速快於(yu) 利潤;稅費負擔依然較重,運輸業(ye) 務增稅幅度較大;通行環境變化不大,公路罰款政出多門、自由裁量權大;用地壓力有所加大,用地難、用地貴;融資渠道不暢,獲取資金難度大、成本高;用工成本持續上升,操作型員工流失嚴(yan) 重;政務環境有所好轉,配套政策有待落實;法律環境變化不大,物流綜合立法缺失;誠信問題依然突出,誠信建設亟待加強;通關(guan) 環境持續向好,海外拓展障礙較多;未來發展麵臨(lin) 挑戰,營商環境仍需改善。

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業(ye) 務總量穩中見升,成本增速快於(yu) 利潤

調查顯示,主營業(ye) 務收入較上年增長的樣本企業(ye) 占50.5%,較上年增長或持平的占80.8%;主營業(ye) 務成本較上年增長的占46.8%,較上年增長或持平的占79.7%;主營利潤較上年增長的占47.4%,較上年增長或持平的占67.4%;業(ye) 務總量較上年增長的占47.1%,較上年增長或持平的占78.8%。


樣本企業(ye) 經營效益情況

總體(ti) 來看,樣本企業(ye) 經營狀況穩中有升,主營業(ye) 務收入增長的企業(ye) 超過半數,增長或基本持平的超過八成。但是受主營業(ye) 務成本增加較快、業(ye) 務總量增長疲軟的影響,主營業(ye) 務利潤增速明顯放緩,利潤增長的企業(ye) 占比不到半數,增長或持平的不足七成,顯示企業(ye) 經營效益有所下滑。

樣本企業(ye) 經營效益情況表

 
顯著增長
(20%)
增長
(5%-20%)
基本持平
(+-5%)
下降
(5%-20%)
顯著下降
(20%)
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20.62%
29.90%
27.84%
12.37%
9.28%
主營業務成本情況
18.09%
28.72%
32.98%
12.77%
7.45%
主營業務利潤情況
20.00%
27.37%
20.00%
15.79%
16.84%
業務總量情況
18.82%
28.24%
31.76%
17.65%
3.53%

 

二、稅費負擔依然較重,運輸業(ye) 務增稅幅度較大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中,50%的企業(ye) 認為(wei) 企業(ye) 稅費加重,其中20%的企業(ye) 認為(wei) 稅費大幅加重,企業(ye) 稅費負擔總體(ti) 較重。

樣本企業(ye) 稅費負擔情況

大部分企業(ye) (82%)繳納的法定稅費占企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的15%以下,12.2%的企業(ye) 占收入的15%-25%,還有6.1%的企業(ye) 占收入的25%以上,如圖所示。

樣本企業(ye) 法定稅費占企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情況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平均繳納增值稅比營業(ye) 稅體(ti) 製下增長51%。其中,運輸型企業(ye) 平均增長123.3%。物流企業(ye) 普遍呼籲,盡快解決(jue) 物流企業(ye) “營改增”後稅負增加問題,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減輕物流企業(ye) 稅收負擔。

針對各地財政補貼政策,部分企業(ye) 反映政策不透明、流程繁瑣、結算時間長;許多地區2014年度財政補貼尚未到位,2015年度補貼政策尚未明確是否延續;一些地區是一次性財政補貼,政策沒有延續性;一些地區將財政補貼改為(wei) 年度結算,進一步占壓了企業(ye) 資金,增加了資金成本和周轉壓力;還有一些地區沒有出台或已經結束財政補貼政策,企業(ye) 稅負增加難以消化。

為(wei) 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企業(ye) 呼籲物流業(ye) 統一執行6%的稅率,同時將房屋租賃費、過路過橋費盡快納入抵扣範圍,盡快解決(jue) 個(ge) 體(ti) 司機代開增值稅發票問題。

調查顯示,對於(yu) 享受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政策的企業(ye) ,2014年平均繳納土地使用稅與(yu) 往年相比平均減少34.2%。還有部分企業(ye) 由於(yu) 新建設施或企業(ye) 認定問題沒有享受到該項政策。

樣本企業(ye) 反映,2014年底,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政策正式到期,亟盼延續政策出台。如果政策不能延續,物流企業(ye) 土地使用稅稅負將重回高稅負水平。更重要的是,由於(yu) 各地土地使用稅單位稅額基數普遍提高,稅負總水平將遠遠高於(yu) 政策實施前的水平。據部分企業(ye) 反映,三年的減稅紅利將在政策到期後很短時間內(nei) 被蠶食。

此外,部分企業(ye) 反映,對於(yu) 印花稅、防洪保安基金、水利基金等收費存在不合理問題,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存在重複征收,希望予以調整優(you) 化,減輕企業(ye) 負擔。

三、通行環境變化不大,公路罰款政出多門、自由裁量權大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中,48.2%的企業(ye) 認為(wei) 通行環境變化不大,27.1%的認為(wei) 有所好轉,20%認為(wei) 有所惡化。

樣本企業(ye) 車輛通行環境情況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平均燃油費支出占運輸成本的30%,與(yu) 上年相比,43%的企業(ye) 認為(wei) 變化不大,40%的企業(ye) 認為(wei) 較往年相比下降,17.1%的企業(ye) 認為(wei) 較往年增加。
 

2014年,受國際油價(jia) 大幅下降影響,我國燃油價(jia) 格一路下滑。到12月底最低點油價(jia) 比7月份最高點下滑約25%。企業(ye) 燃油費支出變化除受燃油價(jia) 格影響外,還與(yu) 運輸業(ye) 務總量、自有車輛占比有較大關(guan) 係。此外,與(yu) 燃油價(jia) 格下滑幅度相比,燃油費支出下降幅度低,甚至不降反升與(yu) 營改增後對燃油費發票抵扣需求增加有一定關(guan) 係。部分企業(ye) 反映,油價(jia) 下跌帶來的利好與(yu) 快速上升的人力成本相抵消,企業(ye) 總成本下降幅度並不高,約在3%左右。

樣本企業(ye) 燃油費支出情況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過路過橋費平均占運輸成本的14.9%。其中幹線運輸物流企業(ye) 過路過橋費占運輸成本的22.7%。與(yu) 往年相比,55%的企業(ye) 認為(wei) 過路過橋費變化不大,26%的企業(ye) 認為(wei) 有所下降,19%的企業(ye) 認為(wei) 有所上升。

企業(ye) 路橋費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企業(ye) 對運輸線路進行了優(you) 化,采取鐵路、水路等多種方式;二是運輸業(ye) 務總量下滑或外包運輸業(ye) 務;三是部分企業(ye) 將原直接報銷路橋費票改為(wei) 貨物運輸業(ye) 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四是部分地區實行ETC不停車電子收費係統,實現公司統一交費,享受了折扣優(you) 惠。

樣本企業(ye) 過路過橋費與(yu) 往年相比情況

調查顯示,30.6%的樣本企業(ye) 反映過路過橋費收費標準偏高,27.5%的反映各地收費標準不統一,18.8%的反映超限收費標準不合理,11.9%的反映計重收費誤差較大,11.3%的反映存在超期收費、延期收費問題。


各地過路過橋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於(yu) 計重收費存在的問題,部分企業(ye) 反映,計重收費標準較高,特別一些地區的大件運輸車輛收費標準過高;往往存在稱重不準問題,甚至同一收費站不同收費口稱重也不一樣;無法使用ETC,導致通行效率低;計重收費後超載現象並沒有消除,沒有起到限製超載的作用,同時計重收費後不卸載是否可以合法通行存在較大爭(zheng) 議。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平均支付公路罰款占運輸成本的3.1%。部分大件運輸、汽車整車運輸、集裝箱運輸企業(ye) 公路罰款較多,占運輸成本的10%以上。以往年相比,60%的企業(ye) 認為(wei) 公路罰款變化不大,19%的認為(wei) 有所降低或降低較多,公路罰款問題有所緩解。

樣本企業(ye) 支付公路罰款與(yu) 往年相比情況

物流企業(ye) 反映,通過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駕駛員交通法規意識增強,公路罰款有所下降。同時,由於(yu) 各地城市貨運車輛禁止通行範圍持續擴大,道路限行線路多、時間長、設計不合理造成貨車“斷頭路”,企業(ye) 被動違法受罰難以避免。部分企業(ye) 反映,城市貨車限行造成客車違法載貨配送現象普遍,增加了城市交通壓力和空氣汙染。

調查顯示,關(guan) 於(yu) 目前公路罰款問題,29%的企業(ye) 認為(wei) 自由裁量權大、隨意性強,24.7%的企業(ye) 認為(wei) 政出多門、標準不統一,24.7%的企業(ye) 認為(wei) 存在隻罰不糾的現象,21.6%的企業(ye) 認為(wei) 監督管理不嚴(yan) 、缺乏舉(ju) 報、問責和處罰機製。


樣本企業(ye) 公路罰款的主要問題

部分企業(ye) 反映,司機的道路運輸從(cong) 業(ye) 資格證每年要進行誠信考核,需到檔案所在地簽注誠信考核等級,相當於(yu) “年審”。由於(yu) 司機工作地點與(yu) 戶籍地往往不一致,導致每年需返鄉(xiang) 年審,車輛停工、業(ye) 務停滯,增加了企業(ye) 負擔。國家規定營運車輛二級維護超期15天以內(nei) 罰款1000元,由於(yu) 運營車輛在全國範圍內(nei) 運行,受運輸任務和道路情況等因素影響,往往無法按時回車籍所在地進行二級維護,導致車輛罰款。冷藏車輛改裝均有改裝合格證,但在實際運行中,一些地區仍會(hui) 按照非法改裝進行罰款。各地對車體(ti) 廣告、車容車貌(例如反光條破舊)罰款沒有統一標準,隨意性強,對於(yu) 辦理有車體(ti) 廣告備案登記手續的車輛,有些地區還會(hui) 進行罰款。

調查顯示,關(guan) 於(yu) 城市配送車輛通行證管理,30.1%的企業(ye) 認為(wei) 申請困難,28.2%的企業(ye) 認為(wei) 區域設限,22.4%的企業(ye) 認為(wei) 標準不一,19.2%的企業(ye) 認為(wei) 通行證數量不足。

企業(ye) 反映,目前各地辦理通行證的地點大部分設置在市內(nei) 。司機下高速後,需要將貨車停在原地,再到市內(nei) 辦理,辦完後再回到停車地開車進城。一是極不方便,有時打不到出租車要走很久;二是司機離開車輛造成車輛和貨物的不安全;三是有時一下高速就會(hui) 因沒有通行證被處罰。

此外,許多地區采取“一刀切”措施禁止電動三輪車通行,導致“最後一公裏”配送壓力大大增加。


城市配送車輛通行證管理的主要問題

四、用地壓力有所加大,用地難、用地貴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中,對於(yu) 物流用地情況,45%的企業(ye) 認為(wei) 變化不大,35%的認為(wei) 較為(wei) 困難,11%的認為(wei) 非常困難,8%的認為(wei) 有所好轉。物流企業(ye) 認為(wei) 困難的企業(ye) 占46%,接近半數,顯示物流用地壓力依然較大。

樣本企業(ye) 物流用地情況

2014年物流用地的平均價(jia) 格,一線城市為(wei) 80~100萬(wan) 元/畝(mu) ,二線城市為(wei) 40~50萬(wan) 元/畝(mu) ,三線城市為(wei) 10~15萬(wan) 元/畝(mu) 。其中,一線城市用地價(jia) 格為(wei) 二線城市的2倍,是三線城市的7.2倍。

  2014年全國主要城市物流用地價(jia) 格抽樣調查結果(萬(wan) 元/畝(mu) )

城市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天津
昆明
地價
150-200
100-200
80-150
100-200
40-55
43-45
城市
沈陽
西安
長沙
南昌
貴陽
 
地價
45左右
24.5-50
32.5左右
16左右
26左右
 

調查顯示,一線城市物流用地價(jia) 格上漲幅度明顯大於(yu) 二三線城市,二線城市漲幅大於(yu) 三線城市。

 樣本企業(ye) 物流用地平均價(jia) 格與(yu) 往年同期相比

 
城市
降低較多(-10%以上)
有所降低(-5%-10%)
變化不大(+-5%)
不降反升(5%-10%)
大幅上升(10%以上)
一線城市
0.00%
2.78%
38.89%
25.00%
33.33%
二線城市
0.00%
6.82%
38.64%
36.36%
18.18%
三線城市
5.13%
2.56%
53.85%
23.08%
15.38%

調查顯示,2014年租用倉(cang) 庫的平均租金,一線城市平均租金為(wei) 1.2元/平方米•天,二線城市平均為(wei) 0.8元/平方米•天,三線城市平均為(wei) 0.5元/平方米•天。

2014年主要城市倉(cang) 庫平均租金抽樣調查結果(元/平方米/天)

城市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沈陽
地價
1.45
1.00-1.60
1.00-1.40
1.10-1.60
0.95
城市
大連
西安
長沙
廊坊
 
 
地價
0.9
0.94-1.02
0.74-0.98
0.95-1.00
 
 

調查顯示,反映一線城市物流用地投資強度上升的企業(ye) 較多,占50%;反映二線、三線城市物流用地投資強度變化不大的企業(ye) 分別占60%的和52.6%。一線城市物流用地投資強度上漲幅度快於(yu) 二三線城市。

樣本企業(ye) 物流用地投資強度與(yu) 去年同期相比

 
降低較多(-10%以上)
有所降低(-5%--10%)
變化不大(+-5%)
有所上升(5%-10%)
大幅上升(10%以上)
一線城市
0.00%
10.00%
40.00%
37.50%
12.50%
二線城市
0.00%
6.67%
60.00%
24.44%
8.89%
三線城市
0.00%
15.79%
52.63%
26.32%
5.26%

企業(ye) 普遍反映,一些地方將工業(ye) 倉(cang) 儲(chu) 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縮短到20年,加速物業(ye) 折舊,經營成本大增,投資回收壓力加大,導致企業(ye) 投資趨於(yu) 短缺,影響建築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不利於(yu) 可持續發展。

五、融資渠道不暢,獲取資金難度大、成本高

調查顯示,對於(yu) 企業(ye) 融資環境,39.3%的樣本企業(ye) 認為(wei) 變化不大,33%的企業(ye) 認為(wei) 較去年緊張,28%的企業(ye) 認為(wei) 融資環境較去年有好轉,融資環境總體(ti) 依然較為(wei) 緊張。

 

樣本企業(ye) 融資環境

調查顯示,未來一年,22%的企業(ye) 表示資金需求有很大缺口、急需融資,55%的企業(ye) 表示資金略有缺口、需要融資,23%的企業(ye) 表示不需要融資。


樣本企業(ye) 未來一年的融資需求情況

調查顯示,企業(ye) 的主要融資渠道,70%的企業(ye) 通過銀行貸款,7%的企業(ye) 通過民間借貸,6%的企業(ye) 通過企業(ye) 債(zhai) 券,3%的企業(ye) 通過上市融資,3%的企業(ye) 通過基金和風險投資,銀行貸款占七成,仍是企業(ye) 的主要融資渠道。


樣本企業(ye) 的主要融資渠道分布圖

調查顯示,從(cong) 銀行的貸款情況看,18%的企業(ye) 認為(wei) 難度較大;64%的企業(ye) 任務困難,但是可以爭(zheng) 取;18%的企業(ye) 認為(wei) 較容易獲得,不存在困難。

銀行貸款融資的主要問題,27.9%的企業(ye) 反映可抵押物少,折扣率高;16.9%的企業(ye) 反映貸款額度小;14.9%的企業(ye) 反映擔保體(ti) 係不完善;9.7%的企業(ye) 反映存貸掛鉤,還有企業(ye) 反映信用等級低(8.4%)、使用承兌(dui) 匯票(8.4%)、續貸時間間隔長(7.1%)等。


樣本企業(ye) 從(cong) 銀行融資貸款的主要問題

關(guan) 於(yu) 上市融資計劃,22%的企業(ye) 有計劃,正準備上市;32%的企業(ye) 希望上市,還沒有準備;41%的企業(ye) 沒有上市計劃,5%的企業(ye) 已經上市。


樣本企業(ye) 上市情況

企業(ye) 上市融資的主要問題:38.7%的企業(ye) 認為(wei) 門檻高、30.6%的認為(wei) 發行成本高、13.5%的認為(wei) 會(hui) 計製度不完善、9%的認為(wei) 稅收製度不完善等。


樣本企業(ye) 上市融資的主要問題

企業(ye) 普遍反映,由於(yu) 物流業(ye) 存在抵押物少、貸款額度低的問題,亟需建立具有公信力且成本低廉的行業(ye) 貸款擔保機製,為(wei) 企業(ye) 擴大經營提供融資擔保支持。

六、用工成本持續上升,操作型員工流失嚴(yan) 重

調查顯示,樣本企業(ye) 人力成本占主營業(ye) 務成本的23%。企業(ye) 普遍反映過去一年用工成本上漲在10%以上。與(yu) 往年相比,60%的企業(ye) 反映人力成本上升,其中18%的認為(wei) 上升幅度較大,還有30%的企業(ye) 反映變化不大。


樣本企業(ye) 用工成本與(yu) 去年同期相比

企業(ye) 普遍反映,用工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員工工資上調、社保基數上調和福利水平上調等。

調查顯示,企業(ye) 認為(wei) 雇傭(yong) 操作型員工的有難度的占42%,認為(wei) 雇傭(yong) 管理型員工有難度的占46%。

部分企業(ye) 反映,目前貨車司機非常緊缺。由於(yu) 貨車司機需要具備A2駕照,但是A2駕照獲得需要6年時間,而且扣分超過12分將進行降級處理,導致貨車司機數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一些企業(ye) 雇用B2駕照的司機代替A2駕照司機,存在一定的違規風險。


樣本企業(ye) 雇傭(yong) 操作型員工的難度情況

樣本企業(ye) 雇傭(yong) 管理型員工的難度情況

關(guan) 於(yu) 員工流失情況,39%的企業(ye) 反映操作型員工流失嚴(yan) 重,12%的企業(ye) 反映管理型員工流失嚴(yan) 重。操作型員工大量流失導致“用工荒”應引起行業(ye) 重視。

樣本企業(ye) 員工流失情況
 

 
比較嚴重,對企業影響大
嚴重,可以接受
一般
無影響
操作型員工
7.14%
31.63%
50.00%
11.22%
管理型員工
1.23%
11.11%
61.73%
25.93%

其中,員工流失的主要影響因素表現為(wei) 工資待遇30%、生活成本上漲24%、職業(ye) 晉升前景20%、房價(jia) 太高10%、家庭關(guan) 愛需要9%等。

樣本員工流失的主要原因

企業(ye) 普遍反映,2014年國家出台的《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對企業(ye) 勞務用工比例進行了明確規定。希望考慮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ye) 勞務用工的比例限製,著重研究同工同酬政策,給企業(ye) 更多的空間改善員工的薪酬福利。此外,社保繳納比例過高,企業(ye) 負擔重,且企業(ye) 外地員工比例較高,員工難以享受到社保福利。

七、政務環境有所好轉,配套政策有待落實

調查顯示,65%的企業(ye) 認為(wei) 政務環境較上年好轉,其中4%反映大幅好轉,政務環境持續向好。


樣本企業(ye) 政務環境

對於(yu) 國家推行工商登記製度改革,83%的企業(ye) 反映注冊(ce) 審批環節較過去簡化。

樣本企業(ye) 手續審批情況

對於(yu) 相關(guan) 事項辦理手續的看法,較為(wei) 便捷的有車輛手續、年審手續、工商登記手續、海關(guan) 進出口手續;較為(wei) 複雜的有土地手續、營運手續、規劃手續、建設手續、消防手續、環保手續、投資手續、外匯管理手續。

樣本企業(ye) 對相關(guan) 事項辦理手續的看法
 

 
很便捷
便捷
一般
複雜
很複雜
車輛手續
6.10%
21.95%
52.44%
14.63%
4.88%
土地手續
0.00%
10.29%
39.71%
26.47%
23.53%
營運手續
2.41%
21.69%
49.40%
20.48%
6.02%
年審手續
10.00%
40.00%
40.00%
8.89%
1.11%
規劃手續
0.00%
11.59%
39.13%
27.54%
21.74%
建設手續
1.59%
3.17%
39.68%
26.98%
28.57%
消防手續
4.11%
12.33%
42.47%
24.66%
16.44%
環保手續
0.00%
12.33%
43.84%
26.03%
17.81%
投資手續
1.52%
18.18%
53.03%
18.18%
9.09%
工商登記手續
6.02%
50.60%
32.53%
9.64%
1.20%
海關進出口手續
0.00%
30.91%
43.64%
20.00%
5.45%
檢驗檢疫手續
0.00%
28.30%
41.51%
22.64%
7.55%
外匯管理手續
0.00%
18.37%
51.02%
28.57%
2.04%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台的一係列支持物流業(ye) 發展的政策,調查顯示,63%的企業(ye) 認為(wei) 對企業(ye) 的發展有作用,38%的企業(ye) 認為(wei) 政策的落實情況好,7%的企業(ye) 認為(wei) 落實情況不好。

落實情況不好的主要原因:28.3%的企業(ye) 反映缺乏配套政策,幫助企業(ye) 效果不明顯;18.3%的反映條件設置門檻高,企業(ye) 達不到;17.2%的反映辦理手續繁瑣;17.2%的反映信息渠道不暢通;9.4%的反映政策力度不大,對企業(ye) 沒有吸引力;9.4%的反映難以進入申報體(ti) 係。
 

政策落實情況不好的主要原因

樣本企業(ye) 反映,一些地區要求企業(ye) 在當地設立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才能開展相應的業(ye) 務,直接影響了企業(ye) 擴大經營規模和建立服務網絡;企業(ye) 總部獲得的資質分支機構不能享受;一些地方正在推行“先照後證”,希望在物流行業(ye) 全麵推開;同時,隨著簡政放權進一步深化,希望道路運輸許可證、快遞經營許可證進行後置審批。

部分企業(ye) 反映,道路運輸許可證年檢流程複雜,填寫(xie) 資料太多,一些地方異地辦理道路運輸許可證需要保證金。

一些資質建議取消,如:法人負責人安全員資格證、航空運輸銷售代理資格證、快遞員職業(ye) 資格證、國際貨運代理備案表、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表等。

八、法律環境變化不大,物流綜合立法缺失

調查顯示,61%的企業(ye) 認為(wei) 所在領域法律環境變化不大,28%的企業(ye) 認為(wei) 較去年有改善。

樣本企業(ye) 所在領域的法律環境情況

關(guan) 於(yu) 企業(ye) 自身的法律情況,50%的企業(ye) 表示企業(ye) 有專(zhuan) 門的法律部門;47%的企業(ye) 表示企業(ye) 無法律部門,但有相關(guan) 部門代管法律事項。調查顯示,60%的企業(ye) 反映最近三年有法律糾紛,法律糾紛主要涉及合同糾紛51.7%、勞資糾紛17.6%、企業(ye) 間糾紛16.5%等。

樣本企業(ye) 法律糾紛的主要涉及方麵

企業(ye) 發生法律糾紛,主要解決(jue) 途徑為(wei) 訴訟解決(jue) 50%、法律部門跟對方溝通協商32%、非訴訟途徑自行解決(jue) 17%等。

樣本企業(ye) 解決(jue) 法律糾紛的主要途徑

企業(ye) 普遍反映,我國目前尚無專(zhuan) 門的物流立法,物流各領域相關(guan) 部門規章製度較多,標準不統一,合規成本較高,企業(ye) 難以適從(cong) 。

九、誠信問題依然突出,誠信建設亟待加強

調查顯示,36%的企業(ye) 認為(wei) 2014年企業(ye) 所在領域的行業(ye) 誠信環境有所改善,53%的企業(ye) 認為(wei) 環境變化不大。

樣本企業(ye) 所在領域的行業(ye) 誠信環境

調查顯示,行業(ye) 失信現象主要表現為(wei) 拖欠貸款49.3%、合同違約35.5%、虛假信息10.1%等方麵。


行業(ye) 主要失信現象

調查顯示,90%的企業(ye) 建立了誠信製度和風險防範體(ti) 係情況。企業(ye) 獲得誠信信息的渠道主要為(wei) 行業(ye) 協會(hui) 26.6%、同行口碑25.4%、銀行或金融機構18.7%、政府部門17.1%、媒體(ti) 10.3%等。


樣本企業(ye) 獲得誠信信息的主要渠道

企業(ye) 反映,行業(ye) 信用體(ti) 係需要完善,對不同信用等級物流企業(ye) 的差別化管理尚未形成,獎優(you) 罰劣機製尚未建立,不守誠信成本總體(ti) 較低。

十、通關(guan) 環境持續向好,海外拓展障礙較多

近年來,有關(guan) 部門大力推進通關(guan) 環境改革已見成效。調查顯示,62%的企業(ye) 認為(wei) 通關(guan) 環境較去年改善,36%的企業(ye) 認為(wei) 變化不大。


樣本企業(ye) 反映通關(guan) 環境情況

企業(ye) 進行海外市場拓展仍有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wei) 不了解投資環境22.8%、缺少海外經營人才22.3%、不了解國外法律17.9%、缺乏商務信息12.5%、審批程序複雜12%、外匯管製嚴(yan) 格10.9%等。


樣本企業(ye) 進行海外市場拓展遇到的主要困難

十一、未來發展麵臨(lin) 挑戰,營商環境仍需改善

對於(yu) 未來三年阻礙企業(ye) 發展的挑戰,調查顯示,第一位挑戰是經濟增長放緩,其次是勞動力成本上漲,第三是稅收問題,第四是車輛通行問題,第五是用地問題。此外還有吸引和留住人才、融資問題、法律法規不完善、缺乏合格的人才等。

這些問題的解決(jue) ,一方麵需要企業(ye) 從(cong) 戰略上引起重視,加快模式創新,促進轉型升級,適應新常態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新趨勢;另一方麵需要政府有關(guan) 部門,製定和落實促進物流業(ye) 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為(wei) 行業(ye) 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目前和近三年阻礙公司發展的最大挑戰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