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5 17:28:38 經濟參考報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引發了包括全球製造業(ye) 供應鏈重構等一係列連鎖反應。當前,要守住經濟發展的底線,重點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的物流瓶頸和人員複工問題,打通經濟“血脈”,保持供應鏈的彈性、韌性,最大限度縮短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停擺”,保障國家產(chan) 業(ye) 安全。
第一,穩妥有序推進複工複產(chan) ,減少供應鏈斷鏈風險。
從(cong) 全局角度部署企業(ye) 複工政策,確保供應鏈順利運行。供應鏈穩定運行涉及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協同,上中下遊的聯動,中央政府應總攬全局,協調各省市、行業(ye) 、部門,共同製定複工複產(chan) 政策,從(cong) 供應鏈全鏈條出發,確保各環節合理匹配,協同運行。嚴(yan) 格製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的形式限製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對複工中涉及跨區域協調的,有關(guan) 部門應建立一站式服務製度,確保不拖延不推責。
綜合疫情情況,分區分級製定差異化防控策略,在保證疫情防控重要位置的同時,有序恢複企業(ye) 尤其是民營企業(ye) 複工。通過科學的統籌管理措施、嚴(yan) 格排查的程序,實現分區域、分重點推動民營企業(ye) 有序複工,分區域、分優(you) 先級降低複工申請審核難度。
對行業(ye) 複工進行優(you) 先級劃分,將稀缺資源滿足優(you) 先級高的行業(ye) 、產(chan) 業(ye) ,對全國各地的生產(chan) 資源進行臨(lin) 時重配與(yu) 行業(ye) 內(nei) 部的統籌協調。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優(you) 先保證對應急物資保障供應鏈、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供應鏈、全球供應鏈具有重要作用的企業(ye) 供給。按照省市公共衛生能力製定更加彈性的隔離措施。在新增確診病例不改變疫情收斂趨勢時,堅定推動經濟發展,增加實質就業(ye) ,避免重點環節、重點領域的斷裂、失衡。
第二,加快物流暢通保障,提升物流服務生產(chan) 效能。
確保通道“一斷三不斷”,快速恢複除湖北省以外的物流複工,提高物流服務效能。堅持一斷三不斷:堅決(jue) 阻斷病毒傳(chuan) 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物資的運輸通道不斷。監督和解決(jue) 違規封路(橋)、斷路(橋)現象,嚴(yan) 肅查處違規限製貨車正常通行問題。盡快統一各地《通行證》發放製度,實現在線辦理,一證到底。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加快出台返崗運輸物流人員交通指引,各級政府積極配合,引導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人員迅速返程投入工作崗位,全力保障貨運車輛和司機返崗複工。
推動企業(ye) 製定完善的疫情防控與(yu) 複工複產(chan) 方案,有效實現物流企業(ye) 的複工複產(chan) ,推動建立各省市物流複工指數。各省市可根據自身特點,製定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前製定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有序進行物流企業(ye) 複工;同時對於(yu) 複工複產(chan) 企業(ye) 的運行情況進行信息跟蹤,建立以網絡型、智慧化服務和管控為(wei) 主體(ti) 的複工複產(chan) 模式,確保物流企業(ye) 的高效、安全、有序複工。支持相關(guan) 協會(hui) 開展物流複工指數建設。
各地要重視商品流通渠道建設,疏通農(nong) 產(chan) 品運銷的綠色通道。地方政府應通過線上線下營銷、鄉(xiang) 鎮社區多渠道物流協同,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對接,拓展銷售渠道。
第三,加強行業(ye) 供應鏈風險預警,提升供應鏈柔性能力。
建立基於(yu) 事件的產(chan) 業(ye) 供應鏈預警體(ti) 係,及時把握不同突發事件下重點影響的區域與(yu) 行業(ye) ,對重點行業(ye) 與(yu) 區域提前開展風險預警與(yu) 管理措施。此次疫情,長江上、中遊區域的行業(ye) 是重點監測與(yu) 預警的部分。對於(yu) 出口影響較大的行業(ye) 如機電、汽車、機械、紡織等行業(ye) 也需要提前關(guan) 注。通過對突發事件影響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ye) 進行風險預警與(yu) 應對,有利於(yu) 突發事件發生後產(chan) 業(ye) 的穩定運行與(yu) 快速恢複。
提前建立供應鏈風險的應對方案與(yu) 信息數據分析模式,建立及時有效的應急數據搜集機製與(yu) 服務方案。政府要鼓勵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提前借助曆史經驗與(yu) 供應鏈的發展布局製定供應鏈風險應對方案,如開展供應鏈備鏈計劃,建立多邊采購與(yu) 後備供應的風險管理機製,重新評估突發事件的應對補充與(yu) 供應鏈成本機製,提升供應鏈的彈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信息數據分析模式,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快速掌握事件的發展趨勢、影響範圍,遴選出關(guan) 鍵行業(ye) 及關(guan) 鍵指標,為(wei) 應急政策的實施提供準確、堅實的決(jue) 策依據。
加快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綜合服務平台。要借助國家建設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ti) 係的機遇,推動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綜合服務平台,將監測的數據與(yu) 信息及時反饋給相關(guan) 主管部門,依據全球競爭(zheng) 環境及突發事件的發生風險及時調整供應鏈布局。
將供應鏈優(you) 化布局與(yu) 區域均衡發展結合起來,適當將供應鏈的上下遊企業(ye) 向大城市周邊、中小城市轉移,以提高供應鏈的風險應對能力。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依賴少數核心城市,要將供應鏈優(you) 化布局與(yu) 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結合起來,增加區域抗風險能力。
第四,加快供應鏈數字化步伐,重視智慧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
推進應急供應鏈體(ti) 係的數字化,利用大數據、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技術支持應急供應鏈的高效、透明運轉。針對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國應急反應遲滯、供需失配錯配、效率低下等問題,要通過數字化手段,將應急物資從(cong) 供、配、需端到端打通,充分發揮政府動員能力與(yu) 社會(hui) 物流服務能力的協同作用,構建快速反應、有序運轉的應急物流供應鏈體(ti) 係。
引導企業(ye) 利用數字化技術創新供應鏈,開展供應鏈的數字化管理與(yu) 運營。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企業(ye) 供應鏈運營能力,提高運營效率,及時將經營能力和行為(wei) 數據傳(chuan) 遞給金融機構,增強獲得金融支持的力度。支持企業(ye) 建設供應鏈數字化平台,發揮供應鏈上下遊的協同合作、信息共享作用,建立快速響應、敏捷柔性的供應鏈。
加強供應鏈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推動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的建設。通過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能夠有效地應對人流受限與(yu) 安全防控的問題。進一步促進物流供應鏈智能製造與(yu) 智慧物流的轉型,推動無人配送、無接觸配送體(ti) 係、智能配送的發展。
第五,高度重視供應鏈安全,打造國家供應鏈競爭(zheng) 優(you) 勢。
從(cong) 國家戰略角度建立供應鏈安全體(ti) 係,開展全球供應鏈安全戰略研究。構建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建立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安全評估製度,完善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與(yu) 應對機製,形成針對重點行業(ye) 供應鏈的深層次安全管理體(ti) 係。促進優(you) 勢企業(ye) 對供應鏈的主導力和管控力,將中國優(you) 勢長期穩定地嵌入到全球供應鏈體(ti) 係中。(魏際剛 劉偉(wei) 華)
每日 推薦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物流數據應用創新大會暨第八屆物流誠信大會”的通知
- 關於召開2025電子產業物流發展大會的通知
- 2025年2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4.8點
- 2025年2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BPI)為112.6點,環比上漲1.3%
- 馬增榮會見上海光明領鮮物流總經理董國銀、開利運輸冷凍(中國)總經理高戈一行
- 馬增榮會見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一行
- 2025年2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顯示: 節後需求有序恢複 市場保持較高預期
- 2025年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49.3%
- 华体会登录界面開展新時代行業協會工作“三新”學習
- 央視報道丨2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