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25 10:00:22 標準化工作部

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批準發布、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提出並歸口的《食品低溫配送中心規劃設計指南》(GB/T 38375-2019)國家標準於(yu) 2019年12月31日正式發布,此項國家標準將於(yu) 2020年7月1日實施。現就標準製定的總體(ti) 情況及標準的主要內(nei) 容介紹如下:
一、背景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yu)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衛生、質量及安全,得到黨(dang) 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習(xi) 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著重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冷鏈物流對於(yu) 保證食品的衛生、質量及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的發展,並相繼出台相關(guan) 政策予以支持。
配送是冷鏈物流重要組成,其作業(ye) 效率與(yu) 質量,直接影響食品冷鏈“最後一公裏”的衛生、質量及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電子商務等新零售的發展,配送日益向碎片化、海量化、多樣化、個(ge) 性化、即時化發展,以儲(chu) 存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冷庫難以滿足食品配送的需求。同時,一些新建的配送中心,也存在規劃布局、設計、設施建設與(yu) 設備選用、監控設施配套等不足,影響配送作業(ye) 的效率與(yu) 質量。所以亟需製定相關(guan) 國家標準來引導冷庫企業(ye) 通過設施改造,向低溫配送中心轉型升級,進而指導新建低溫配送中心的規劃與(yu) 建設。本項國家標準2017年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批準立項,是列入國家質檢總局《支撐物流和電子商務發展的30項重要標準研究》質檢科研公益專(zhuan) 項課題的重要標準,經過10餘(yu) 家起草單位的共同努力製定完成。
二、目的和意義(yi)
此項國家標準基於(yu) 現代冷鏈物流運營的需要,給出了食品低溫配送中心規劃設計的總體(ti) 原則,就規劃設計、主體(ti) 建築、核心功能區、道路及動線、作業(ye) 設備選用、信息化管理等提出了設計與(yu) 參考的標準和方法。該標準對於(yu) 提高我國食品低溫配送中心新建、改建或擴建水平與(yu) 質量,促進作業(ye) 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升、推動冷鏈物流規範化、標準化運營,提升食品冷鏈“最後一公裏”的衛生、質量及安全,滿足與(yu) 提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yi) 。
三、主要內(nei) 容
本標準給出了食品低溫配送中心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並就規劃設計、主體(ti) 建築、核心功能區、道路及動線、作業(ye) 設備選用、信息化管理等提出了設計參數與(yu) 參考方法。標準適用於(yu) 食品低溫配送中心的新建、改建或擴建。
標準的核心內(nei) 容包括了以下幾個(ge) 方麵:
1、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從(cong) 功能定位、全程冷鏈、潔淨等級、技術與(yu) 材料的選擇、安全環保、綠色節能、主體(ti) 建築及製冷係統等方麵給出了規劃和設計的總體(ti) 要求。
2、在總體(ti) 規劃方麵,給出了氣候條件、地勢狀況、交通條件、消防要求等因素下的規劃設計要求和參照標準。
3、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主體(ti) 建築-冷庫要求進行了規定,給出了建設、設計的參數及參照標準。對配套設施如站台等給出了設計考慮的因素與(yu) 相應參數。
4、標準根據作業(ye) 流程和作業(ye) 要求,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的收發貨區、儲(chu) 存區、流通加工區、分揀區、待發暫存區、裝卸作業(ye) 區、檢測區等功能區,提出了規劃和設計要求。
5、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從(cong) 物流作業(ye) 效率、人員安全、作業(ye) 安全等方麵提出了設計與(yu) 優(you) 化要求,對各類作業(ye) 動線及道路、物流動線、人流動線提出了規劃和設計參數。
6、標準對食品低溫配送中心各類儲(chu) 存設備、物流容器、分揀設備、搬運設備、流通加工設備、檢測設備等作業(ye) 設備、設施的選用條件提出了要求。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