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02 09:42:57 中國交通新聞網

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8月25日對外公布。
《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覆蓋工業(ye) 領域主要排放行業(ye) ,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額總量控製為(wei) 基礎、免費和有償(chang) 分配相結合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成誠信透明、方法統一、參與(yu) 廣泛、與(yu) 國際接軌的全國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形成減排效果明顯、規則體(ti) 係健全、價(jia) 格水平合理的碳定價(jia) 機製。
《意見》提出,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範圍。根據行業(ye) 發展狀況、降碳減汙貢獻、數據質量基礎、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擴大覆蓋行業(ye) 範圍和溫室氣體(ti) 種類;加快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建設,實施碳排放核算分類管理,完善基於(yu) 排放因子法的核算體(ti) 係,探索開展基於(yu) 自動監測的碳排放核算。
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ye) 積極參與(yu) 碳交易工作。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地區,不同程度地將交通運輸行業(ye) 納入管控範圍。北京從(cong) 初期覆蓋公路、軌道交通、郊區客運等固定源,擴展至公交、出租汽車等移動源;上海涵蓋了港口、機場、鐵路等綜合交通領域;深圳將公交、出租汽車等移動源納入管理;天津、廣東(dong) 、福建重點將民航領域納入管理。
行業(ye) 專(zhuan) 家表示,隨著全國碳市場逐步擴容,交通運輸行業(ye) 要持續開展交通運輸參與(yu) 碳市場的技術和政策研究,構建政策協同與(yu) 示範引領長效機製,推動綠色交通轉型取得實質性突破;通過更大程度使用可再生能源、交能融合技術等綠色工藝技術,發展形成新的綠色市場競爭(zheng) 力,帶動整體(ti) 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設備更新的投資補助資金帶動總投資超1萬億元——大規模設備更新帶來什麽
- 中國—東盟區域醫藥交易(集采)平台助力中國醫藥“走出去”
- 多家國際寄遞企業公布2025年業務旺季收費標準
- 長沙首條電煤“鐵水聯運”專列首發 助力物流降本增效
- 兩部門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
- 服貿會海關通關服務保障工作啟動
-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合作平台揭牌成立
- 深莞攜手推動數字城市聯合創新 打造大灣區數字化發展新引擎
-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支持多邊貿易體製的聲明》
- 兩部門明確劃轉充實社保基金國有股權及現金收益運作管理的相關稅收政策
- 閩鄂深化港航物流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