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 完善儲能標準規範 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發布時間:2025-03-12 14:46:12 現代物流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現代物流報記者 何文忠

3月7日,上交所發布《關(guan) 於(yu) 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調整的通知》,其中,中創新航被調入滬港通名單,自3月10日起生效。

同一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全體(ti) 會(hui) 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創新航”)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劉靜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men) 公司的名字中有‘創新’兩(liang) 個(ge) 字,寓意著我們(men) 把‘創新’融入到基因和血液中去。”

作為(wei) 企業(ye) 的帶頭人,劉靜瑜關(guan) 注和研究的重點是儲(chu) 能行業(ye) 的發展。

強化顛覆性技術研發

不斷提升用戶體(ti) 驗

去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電池作為(wei) 新能源車的核心關(guan) 鍵部件,通過新材料的應用、新結構的創新、以及新體(ti) 係電池的開發、新工藝的應用等,兼顧性能和成本進行技術創新,不斷在產(chan) 品安全、快充、續航、長壽命、性價(jia) 比等方麵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基本性能上已經得到滿足,客戶的體(ti) 驗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安全是用戶最大的關(guan) 注,也是我們(men) 永遠堅守的底線,產(chan) 品的絕對安全與(yu) 保障是電池人不懈的追求,”劉靜瑜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現場接受現代物流報獨家采訪時談道,在用戶體(ti) 驗上,重點關(guan) 注兩(liang) 個(ge) 技術:一是快充,如何在一杯咖啡或一支煙的時間就能為(wei) 車輛快速補能;二是續航,解除車主焦慮,讓續航問題不再成為(wei) 選擇新能源車的問題所在。

作為(wei) 頭部企業(ye) ,中創新航在電池技術的創新與(yu) 應用方麵一直是行業(ye) 領先。2024年,中創新航推出“頂流”“無界”“至遠”等全場景新品電池技術與(yu) 產(chan) 品,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及邊界,但中創新航並不孤立發展,而是充分發揮企業(ye) 技術優(you) 勢,當好“產(chan) 業(ye) 鏈主”,牽引上下遊創新企業(ye) 、行業(ye) 智庫、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了創新聯合體(ti) ——江蘇省動力及儲(chu) 能電池製造業(ye) 創新中心。

該“創新聯合體(ti) ”搭建共有技術平台,共同攻克行業(ye) 難題,已經解決(jue) 了多項關(guan) 鍵共性難題和卡脖子技術,材料技術、化學體(ti) 係、快充技術、固態電池等方麵多項成果已得到轉化應用,如:解決(jue) 了新一代長壽命儲(chu) 能電池關(guan) 鍵技術瓶頸,讓超過15000次循環壽命的儲(chu) 能電池在業(ye) 內(nei) 率先量產(chan) 。

具體(ti) 來說,推出了鎳錳酸鋰、高錳鐵鋰等新材料技術;OS與(yu) 頂流圓柱的結構創新;從(cong) 固液混合到全固態電池技術等。劉靜瑜向現代物流報記者介紹,能源需求是無處不在的,目前乘用車市場已經進行穩步增長階段,但商用、船舶、航空飛行,以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xing) 領域還有很大空間,作為(wei) “電池專(zhuan) 家”,她期待用新技術、好產(chan) 品為(wei) 全場景、全生態的應用去賦能,讓人們(men) 都能享受新能源帶來的美好體(ti) 驗。

鼓勵企業(ye) 開展研發工作

促進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麵製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電池行業(ye) 確實存在‘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現象,本次全國兩(liang) 會(hui) 把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整治‘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將綜合施策、更有力度。”劉靜瑜在談到行業(ye) 競爭(zheng) 時說。

目前電池行業(ye) 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對“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的認知偏差,把專(zhuan) 利簡單的理解為(wei) 創新,部分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通過精心設計的“專(zhuan) 利申請”和“專(zhuan) 利布局”作為(wei) 打壓競爭(zheng) 對手的“武器”,頻繁發起專(zhuan) 利訴訟。

“專(zhuan) 利武器化”現象日益凸顯,嚴(yan) 重異化了知識產(chan) 權製度,背離了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宗旨,極大的增加了市場法律風險和企業(ye) 運營成本,加劇產(chan) 業(ye) 惡性競爭(zheng) ,更破壞創新生態。亟須通過完善審查標準、遏製非正常申請、優(you) 化專(zhuan) 利布局監管等措施重塑製度本源。

劉靜瑜表示,行業(ye) 應當遵循正常的市場競爭(zheng) 規則,不打“專(zhuan) 利武器戰”、不做“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全行業(ye) 共同努力構建一個(ge) 健康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生態,促進產(chan) 業(ye) 長期持續健康發展,鞏固和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

新能源汽車作為(wei) 綠色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動力市場已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但需求增長迅速的儲(chu) 能市場卻麵臨(lin) 一些問題,主要是行業(ye) 標準和規範尚不健全,產(chan) 品質量和性能差異大,加之電站真實使用率低,導致行業(ye) 低價(jia) 競爭(zheng) 成為(wei) 常態,從(cong) 而引發產(chan) 品質量與(yu) 安全問題,同時抑製行業(ye) 的創新動力,影響長期發展潛力。

針對以上問題,劉靜瑜建議加快製定和完善儲(chu) 能行業(ye) 技術標準和質量規範,明確產(chan) 品性能、安全等指標要求,提高行業(ye) 準入門檻。加大對儲(chu) 能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稅收政策手段,鼓勵企業(ye) 開展研發工作。加強對儲(chu) 能市場的宏觀調控,建立電站收益的長效電價(jia) 機製,真正使儲(chu) 能電站用起來,通過高水平應用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