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譚新萍:快遞讓我與農村電商結緣

發布時間:2023-03-13 16:30:51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十幾年前,譚新萍經營著兩(liang) 家手機店,從(cong) 未想到有一天會(hui) 從(cong) 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

2014年,“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的東(dong) 風吹來,譚新萍與(yu) 萍鄉(xiang) 郵政“牽手”。她騰出其中一間店麵,成立全市首家“農(nong) 村E郵”服務站,幫助當地農(nong) 民在網上銷售土特產(chan) 。

今年,譚新萍帶來了“建設‘農(nong) 村+院校+電商平台’,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化、多層次的農(nong) 村電商人才”“構建‘一村一品’,打造特色農(nong) 村電商品牌”“降費提速,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插上‘隱形的翅膀’”三條與(yu) 郵政業(ye) 有關(guan) 的建議。從(cong) 嚐試電商到成立商標、公司和合作社,帶動更多農(nong) 民脫貧增收。一路走來,譚新萍見證著郵政業(ye) 的發展,也對行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著熱切的希冀。

農(nong) 村電商,不僅(jin) 僅(jin) 是賣貨

電商給農(nong) 民帶來的,首先是的收入的提升。“很多農(nong) 民麵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隻會(hui) 種地,不會(hui) 銷售。電商讓每一位農(nong) 民加入進來,成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鏈的一部分。每年人均收入提升超過6000元。”譚新萍說,2019年,譚新萍組建了一個(ge) 直播小團隊,在抖音平台推出了一個(ge) 名為(wei) “我和我的貧困戶”係列小視頻,在鏡頭中,譚新萍走訪、了解貧困戶家庭的情況,展現他們(men) 日常勞作的場景和農(nong) 村田園風光。“那次嚐試不僅(jin) 讓我們(men) 的農(nong) 產(chan) 品賣得更好,更宣傳(chuan) 了貧困戶‘人窮誌不窮的’的精神風貌。”譚新萍說。

在嚐到了電商的甜頭後,農(nong) 民從(cong) 事直播、電商的積極性更高了。2022年,當地政府為(wei) 村裏請來了老師,專(zhuan) 門培訓抖音等平台的運營技巧,很多村民報名參加。“目前農(nong) 村互聯網技能人才缺乏,電商知識普及不夠是製約農(nong) 村電商蓬勃發展的主要瓶頸。”譚新萍說,希望國家能出台更多好政策,加強電商直播培訓,邀請院校老師開設專(zhuan) 業(ye) 補習(xi) 班,普及電商知識,提升直播技能,再依托各類平台,為(wei) 農(nong) 村電商直播引流傾(qing) 斜,加油鼓勁,農(nong) 村電商也會(hui) 湧現出更多直播達人和“網紅”。

“如果大家都願意來做這個(ge) ‘網紅’,我們(men) 農(nong) 產(chan) 品銷量就會(hui) 更多,農(nong) 民種植積極性也會(hui) 更高,真正把我們(men) 好的農(nong) 產(chan) 品,把我們(men) 的好山好水一起推廣出去。”譚新萍說。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賣的是品牌

“農(nong) 村不能光有帶貨的人,農(nong) 產(chan) 品的品質更是關(guan) 鍵。”譚新萍記得,剛開始做電商時,銷售的農(nong) 產(chan) 品沒有品牌,農(nong) 民拿來什麽(me) 賣什麽(me) ,種類也隻有紫紅米、筍幹這些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是名副其實的“小作坊”。後來她請來食品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師傅,把紫紅米做成紫紅米片等產(chan) 品進行銷售,兩(liang) 個(ge) 月銷售額超三萬(wan) 元。近年來,譚新萍先後成立了萍鄉(xiang) 市舌尖武功農(nong) 產(chan) 品有限公司和萍鄉(xiang) 市武功山畫眉壟上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開發“舌尖武功”係列產(chan) 品20餘(yu) 類。

多年和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打交道譚新萍也總結出了一套經驗。“一是農(nong) 產(chan) 品不僅(jin) 品質要好,還要適應市場需求,要依托鄉(xiang) 村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優(you) 勢,依托產(chan) 業(ye) 龍頭、生產(chan) 基地,帶動廣大農(nong) 戶,選擇市場空間大、經濟效益高、資源後備足、比較優(you) 勢大的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來發展‘一村一品’;二是要高於(yu) 市場的價(jia) 格讓利給農(nong) 戶,提高村民種養(yang) 積極性,促進形成良性產(chan) 業(ye) 循環。;三是通過深加工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譚新萍舉(ju) 例說,就是要把一塊白豆腐變成一罐黴豆腐、一包麻辣豆幹,創新更多便於(yu) 遠銷、留存的產(chan) 品。

譚新萍建議出台相關(guan) 政策鼓勵農(nong) 村電商品牌建設,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化、優(you) 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要提速保質

“這些年我們(men) 的訂單量一直不錯,2017年我們(men) 曾經創下過3天發貨1萬(wan) 單紫紅米的記錄。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men) 每天的電商快件也有20多件。”譚新萍說。有了訂單,還要通過物流、快遞把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出去,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插上“隱形的翅膀”。

近年來,隨著業(ye) 務的拓展,“農(nong) 村E郵”服務站不能滿足銷售需求。鄉(xiang) 政府投入150萬(wan) 元,打造了占地麵積5畝(mu) ,經營麵積1000多平方米的“武功山電商服務站”,提供給譚新萍等當地電商企業(ye) 從(cong) 事相關(guan) 業(ye) 務。“對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來說,銷售價(jia) 格降低一塊錢、兩(liang) 塊錢都是競爭(zheng) 力。這幾年我一直和合作的郵政企業(ye) 協商,希望把運費降下來,但是目前快件量還不太符合企業(ye) 優(you) 惠政策的要求,這個(ge) 願望一直沒有達成。”譚新萍說,“今年我想把茅店村打造成‘電商村’,吸引大家都來做電商,這樣快件量就上來了,就能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了。”

此外,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的暢通一直是譚新萍關(guan) 注的問題,因為(wei) 這關(guan) 係著農(nong) 產(chan) 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時的質量。“我希望進一步加強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建設,著力完善農(nong) 村物流快遞基礎設施、農(nong) 村快遞網點布局,擴大服務覆蓋麵。”譚新萍表示,希望能通過規劃運輸路線,縮短配送距離,降低運輸成本,提升物流速度,這樣農(nong) 村電商就可以進一步提高生產(chan) 效益。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