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16 13:58:13 人民日報海外版

政府采購法頒布20周年之際,該法修訂草案再次公開征求意見——
政府采購,做好“加減乘除”法
政府采購似乎離老百姓很遠,因為(wei) 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是采購主體(ti) 。政府采購又離老百姓很近,孩子學校的課桌椅、社區的健身器材、經常乘坐的公共汽車,多數要經過政府采購。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文中簡稱政府采購法)頒布20周年。財政部於(yu) 近日就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再次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法律製度。
20年來,各級財政部門通過壓實主體(ti) 責任做“加法”,簡化交易流程做“減法”,提升服務效能做“乘法”,破除政策壁壘做“除法”,推動政府采購製度改革不斷深化。政府采購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未來中國政府采購製度改革將怎樣通過“深水區”?
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物有所值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等采購實體(ti) ,為(wei) 了自身履職或者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使用財政性資金或者其他國有資產(chan) ,以合同方式取得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wei) 。
政府采購資金取之於(yu) 民、用之於(yu) 民,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物有所值。
在浙江,寧波市體(ti) 育中心整體(ti) 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進,寧波市政府采購中心工作人員精心籌劃體(ti) 育場東(dong) 入口LED顯示屏采購項目:“顯示屏麵積超200平方米,還要安裝在戶外,怎樣製定需求技術參數、服務要求?本地年降水量大,梅雨、台風多發,屏幕防水要求如何確定?”
經過反複斟酌,政采中心設置了多維度的采購需求:明確各項技術要求,中標單位的投標樣品由采購人進行封存,與(yu) 實際提供產(chan) 品進行對比,驗收合格後歸還;針對配套部分設備,合理提出防水要求……“項目的順利、高效完成讓采購人滿意,招標文件內(nei) 容科學、專(zhuan) 業(ye) ,也讓供應商心服口服。”寧波市政府采購中心有關(guan) 負責人說。
中國政府采購事業(ye)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法治化軌道。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頒布實施後,在完善國家預算管理製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20年來,中國政府采購規模擴大了35倍,由2002年的1009億(yi) 元增加到2021年的3.64萬(wan) 億(yi) 元,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由不足1%提高到3%以上。
中國政府采購規模采購對象結構也日趨優(you) 化。從(cong) 單純的貨物類采購擴展到工程類和服務類采購,從(cong) 傳(chuan) 統的辦公用品采購逐步擴大到政策研究、標準製訂等履職服務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養(yang) 老等公共服務領域,政府采購貨物、工程、服務之比從(cong) 2001年的7.9∶3.6∶1發展到2021年的0.89∶1.7∶1。“作為(wei) 宏觀調控和財政政策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購在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培育市場主體(ti) 方麵的政策功能正持續提升。”石英華說。
與(yu) 此同時,現行政府采購法也在實踐中暴露了政策功能發揮不充分、公共采購製度不統一不銜接等不足,亟須從(cong) 頂層設計層麵修訂完善。為(wei) 此,財政部近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再次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石英華說,與(yu) 現行政府采購法和2020年12月公布的第一版征求意見稿相比,此次征求意見稿的亮點不少,包括增加“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要求,在采購政策目標中增加支持創新、維護弱勢群體(ti) 利益等內(nei) 容,新增“創新采購”方式等,豐(feng) 富了政府采購的政策目標。
穩定市場主體(ti) ,支持實體(ti) 經濟
政府采購要為(wei) 市場主體(ti) 營造良好的環境,首先要確保各供應商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zheng) 。
推動政府采購項目遠程異地評審“全覆蓋”;推動優(you) 質評審專(zhuan) 家資源共享,杜絕“熟人評審”“打感情分”……廣東(dong) 省近年來做了大量努力,以使各類供應商平等、無障礙地參與(yu) 政府采購活動。湛江市財政部門還製定麵向采購人、代理機構的政府采購負麵清單,明確采購責任主體(ti) 在政府采購活動各環節的禁止性行為(wei) 。“劃出政府采購行為(wei) ‘紅線’使供應商合法權益更有保障。”當地某中小企業(ye) 負責人說。
在幫中小企業(ye) 紓困解難、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方麵,政府采購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
“在財政政策支持市場主體(ti) 的手段中,減稅降費是從(cong) 收入端讓渡一部分政府收入直接支持企業(ye) ,政府采購則從(cong) 支出端發力,通過提供訂單為(wei) 企業(ye) 開拓發展空間,間接地助企紓困。”石英華說。
今年5月,財政部印發通知要求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ye) 力度,通過提高預付款比例、引入信用擔保、支持中小企業(ye) 開展合同融資、免費提供電子采購文件等方式,為(wei) 中小企業(ye) 參與(yu) 采購活動提供便利。同時,降低中小企業(ye) 參與(yu) 門檻,靈活采取項目整體(ti) 預留、合理預留采購包等形式,確保中小企業(ye) 合同份額。
為(wei) 使企業(ye) “輕裝上陣”參與(yu) 政府采購,各地不斷優(you) 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為(wei) 中小企業(ye) “鋪路搭橋”。江蘇省如皋市明確將政府采購項目中“適宜麵向中小企業(ye) 采購的一律預留給中小企業(ye) ”,對200萬(wan) 元以上的貨物和服務、400萬(wan) 元以上的工程采購項目,至少預留30%以上份額專(zhuan) 門麵向中小企業(ye) 采購。
石英華分析,隨著政府采購營商環境不斷優(you) 化,政府采購將進一步促進政府和市場之間的良性互動。“一方麵,市場主體(ti) 的充分參與(yu) 能提升公共產(chan) 品供給效率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麵,麵對中國經濟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通過多種方式切實保障中小企業(ye) 等主體(ti) 參與(yu) 政府采購,將為(wei) 穩定市場主體(ti) 、推促宏觀經濟發展發揮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石英華說。
向政府采購“3.0”版本升級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采購製度體(ti) 係建設持續推進。1月,財政部新增“框架協議”的政府采購方式,對多頻次、小額度的政府采購活動進行規範;3月,財政部明確今年政府購買(mai) 服務改革的重點工作;4月,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試點擴圍……政府采購政策迎來更多“升級包”,政策效應更好地顯現。
政府采購變“綠”,綠色采購、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融入政府采購各個(ge) 環節,節能、節水、節材等有利於(yu) 環境保護的原材料、產(chan) 品和服務獲得優(you) 先采購和使用,電子化采購平台的應用也使采購過程實現無紙化、低碳化。
2020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在江蘇南京、山東(dong) 青島等6市開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試點,推廣政府采購工程中的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應用。今年4月,該試點範圍擴大至“每省申報試點城市數量原則上不超過2個(ge) ”。
數字化、電子化正成為(wei) 政府采購製度改革的“關(guan) 鍵詞”。隨著政府采購數字化轉型加快,“互聯網+政府采購”已成為(wei) 中國政府采購的主要運行模式。據了解,目前國內(nei) 多數省份政府采購已實現采購評審、投訴處理、合同簽訂、履約驗收、信用評價(jia) 、資金支付等環節的全流程電子化。
“如果說法治化使政府采購邁入‘2.0’時代,那麽(me) 電子化、數字化就意味著政府采購將升級為(wei) ‘3.0’版本。”石英華認為(wei) ,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極大提升了采購過程中的信息傳(chuan) 輸速度,使財政資金和貨物、工程、服務的匹配過程更加高效,在提出更高監管要求的同時,也為(wei) 更好釋放政府采購政策效應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礎和更廣闊的平台。
“下一階段,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財政管理效能不斷提升,應通過完善管理機製、形成政策合力,使政府采購加快融入預算管理一體(ti) 化閉環,更好發揮政府采購在推動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政府采購事業(ye) 行穩致遠。”石英華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