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7個行業納入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範圍,如何判斷企業是否符合條件?

發布時間:2022-06-10 16:43:53 中國政府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擴大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ye) 範圍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21號,以下稱21號公告),明確將批發和零售業(ye) 等7個(ge) 行業(ye) 納入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範圍。新政策實施後,如何判斷行業(ye) 性留抵退稅政策範圍?存量留抵稅額如何確定?增量留抵稅額如何確定?快來一起學習(xi) 吧。

1.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留抵退稅政策擴圍到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後如何判斷行業(ye) 性留抵退稅政策範圍?

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範圍擴大至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後,形成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留抵退稅政策。按照21號公告的規定,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企業(ye) ,是指從(cong) 事《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中“批發和零售業(ye) ”、“農(nong) 、林、牧、漁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e) ”、“教育”、“衛生和社會(hui) 工作”、“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製造業(ye)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ye) ”和“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業(ye) 務相應發生的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上述銷售額比重根據納稅人申請退稅前連續12個(ge) 月的銷售額計算確定;申請退稅前經營期不滿12個(ge) 月但滿3個(ge) 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計算確定。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一個(ge) 納稅人從(cong) 事上述多項業(ye) 務,以相關(guan) 業(ye) 務增值稅銷售額加總計算銷售額占比,從(cong) 而確定是否屬於(yu) 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納稅人。舉(ju) 例說明:某納稅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共取得增值稅銷售額1000萬(wan) 元,其中:生產(chan) 並銷售機器設備銷售額300萬(wan) 元,外購並批發辦公用品銷售額200萬(wan) 元,租賃設備銷售額250萬(wan) 元,提供文化服務銷售額150萬(wan) 元,提供建築服務銷售額100萬(wan) 元。該納稅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間發生的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銷售額占比為(wei) 65%[=(300+200+150)÷1000×100%]。因此,該納稅人當期屬於(yu) 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納稅人。

2.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納稅人按照21號公告規定申請退還的存量留抵稅額如何確定?

納稅人按照21號公告規定申請退還的存量留抵稅額,繼續按照14號公告的規定執行,具體(ti) 區分以下情形確定:

(一)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大於(yu) 或等於(yu) 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的,存量留抵稅額為(wei) 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小於(yu) 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稅額的,存量留抵稅額為(wei)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二)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後,存量留抵稅額為(wei) 零。

舉(ju) 例說明:某大型餐飲企業(ye) 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稅額為(wei) 1500萬(wan) 元,此前未獲得存量留抵退稅。2022年7月納稅申報期申請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時,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wei) 2000萬(wan) 元,該納稅人的存量留抵稅額為(wei) 1500萬(wan) 元;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wei) 1000萬(wan) 元,該納稅人的存量留抵稅額為(wei) 1000萬(wan) 元。該納稅人在7月份獲得存量留抵退稅後,將再無存量留抵稅額。

3.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納稅人按照21號公告規定申請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如何確定?

製造業(ye) 、批發零售業(ye) 等行業(ye) 納稅人按照21號公告規定申請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繼續按照14號公告的規定執行,具體(ti) 區分以下情形確定:

(一)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前,增量留抵稅額為(wei)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與(yu) 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稅額。

(二)納稅人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後,增量留抵稅額為(wei)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舉(ju) 例說明:某大型零售企業(ye) 納稅人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稅額為(wei) 800萬(wan) 元,2022年7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稅額為(wei) 1000萬(wan) 元,在8月納稅申報期申請增量留抵退稅時,如果此前未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該納稅人的增量留抵稅額為(wei) 200(=1000-800)萬(wan) 元;如果此前已獲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稅,該納稅人的增量留抵稅額為(wei) 1000萬(wan) 元。

4.納稅人在適用小微企業(ye) 留抵退稅政策時如何確定其行業(ye) 歸屬?

21號公告明確,按照14號公告第六條規定適用《中小企業(ye) 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ye) 〔2011〕300號)和《金融業(ye) 企業(ye) 劃型標準規定》(銀發〔2015〕309號)時,納稅人的行業(ye) 歸屬,根據《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關(guan) 於(yu) 以主要經濟活動確定行業(ye) 歸屬的原則,以上一會(hui) 計年度從(cong) 事《國民經濟行業(ye) 分類》對應業(ye) 務增值稅銷售額占全部增值稅銷售額比重最高的行業(ye) 確定。

舉(ju) 例說明:某混業(ye) 經營納稅人2022年7月申請辦理留抵退稅,其上一會(hui) 計年度(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增值稅銷售額500萬(wan) 元,其中,提供建築服務銷售額200萬(wan) 元,提供工程設備租賃服務銷售額150萬(wan) 元,外購並銷售建築材料等貨物銷售額150萬(wan) 元。該納稅人“建築業(ye) ”對應業(ye) 務的增值稅銷售額占比為(wei) 4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對應業(ye) 務的增值稅銷售額占比為(wei) 30%;“批發和零售業(ye) ”對應業(ye) 務的增值稅銷售額占比為(wei) 30%。因其“建築業(ye) ”對應業(ye) 務的銷售額占比最高,在適用小微企業(ye) 劃型標準時,應按照《中小企業(ye) 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ye) 〔2011〕300號)規定的建築業(ye) 的劃型標準判斷該企業(ye) 是否為(wei) 小微企業(ye) 。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