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千億時代”開啟,快遞業如何加速暢通?

發布時間:2022-05-19 09:24:14 光明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期,受疫情影響,多地居民開始了居家辦公生活,快遞物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供給保障作用更加凸顯。快遞業(ye) 在暢通城市物流的同時,也暴露出發展中的諸多問題:網購的商品不發貨、到貨慢,消費者被迫取消訂單;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運送時間過長,到手後已腐爛變質;由於(yu) 快遞人手匱乏,堆積在網點的包裹難以及時送到居民家中……隨著“千億(yi) 時代”來臨(lin) ,快遞業(ye) 如何提升末端配送“最後一百米”的效率、暢通更多物流“毛細血管”?

快遞進社區 助力保供“最後一百米”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米麵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的配送量大幅增加。以北京市為(wei) 例,目前全市郵件快件日均攬收量近600萬(wan) 件,投遞量約1000萬(wan) 件,日均收寄量、投遞量均比疫情反彈前增長100萬(wan) 件。眾(zhong) 多快遞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成為(wei) 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讓市民“手裏有糧、心裏不慌”。

生活物資相對充足,但如何把物資順利從(cong) 生鮮超市、餐館及時配送至居民家中?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地已與(yu) 美團外賣聯合探索在疫情管控區內(nei) 啟動“內(nei) 循環”式獨立外賣配送服務,管控區內(nei) 居民可下單網購生活物資,由持通行證的管控區駐點外賣騎手以無接觸配送的方式將物資送達居民。在該模式下,外賣騎手吃住均在管控區內(nei) ,嚴(yan) 格實行核酸、抗原按時檢測,在配送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實現全閉環工作及生活。美團外賣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內(nei) 循環”配送是一個(ge) 很好的探索,不僅(jin) 能充分調動管控區內(nei) 的配送內(nei) 循環,還能推進城市的良性內(nei) 循環。

4月9日,酒仙橋街道二街坊4號樓1單元被劃定為(wei) 管控區。京東(dong) 物流緊急在封控區外設立臨(lin) 時站點,用短程接駁的方式將居民訂單以路區為(wei) 最小單位,配送至封控社區,再由快遞小哥送貨上門。除配送物資外,快遞小哥還兼具誌願者身份,為(wei) 社區居民提供核酸檢測登記、秩序維護、運送生活垃圾等誌願服務。

通過這種“短程接駁+誌願服務”的末端服務創新模式,快遞小哥深入封控社區內(nei) 部,為(wei) 提供居民生活物資“最後一百米”配送,在有效保障隔離期間居民生活物品供應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封控社區內(nei) 的物資配送效率。

华体会登录界面會(hui) 長何黎明認為(wei) ,當前快遞物流發展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末端網點短缺,不適應高時效高頻次的消費物流需求;區域物流樞紐承載條件不夠,不適應標準化大批量的中轉物流需求等。

在何黎明看來,應持續推進物流園區、配送中心、末端網點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完善城市物流網點布局,科學製定配送車輛通行規則,借助互聯網平台,搭建城市配送“運力池”,開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智能配送等先進模式,破解城市物流“最後一百米”難題。

快遞進村 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直達市場打開通道

近期,因為(wei) 部分地區疫情散發等因素,全國快件攬收量和投遞量均有所下降。3月中旬以來,快遞日均業(ye) 務量出現下滑,以4月18日數據為(wei) 例,全網攬收業(ye) 務量為(wei) 2.61億(yi) 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8%。部分省際、市際的快遞網絡停運,導致上遊商家發貨慢,大量網購訂單被取消,給農(nong) 產(chan) 品寄遞銷售帶來一定影響。

“每年3-6月,正值海南省水果豐(feng) 產(chan) ,上市水果品種多、產(chan) 量高,是我們(men) 的水果寄遞旺季。但近期由於(yu) 疫情防控,物流運力減少,水果銷售出現波動。”海南省樂(le) 東(dong) 黎族自治縣郵政網點負責人柯賢才盤點了一天的收寄量。他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樂(le) 東(dong) 郵政收寄量同比下降了20%~30%。

而最近,在郵政全網協同下,物流配送直通原產(chan) 地,海南水果高效出島,受到果農(nong) 的肯定。“工人上午采摘完畢,下午打包發貨。快遞員直接把郵車開到農(nong) 場。有時我們(men) 忙不過來,他們(men) 還幫我們(men) 打包。”樂(le) 東(dong) 果農(nong) 餘(yu) 根作的農(nong) 場裏有近兩(liang) 萬(wan) 棵芒果樹,去年開始嚐試線上銷售。芒果大量上市後,最多的時候一天賣出400件、2000多公斤。“郵政快遞很方便,幫我們(men) 直接從(cong) 農(nong) 場把芒果運到全國各地,不用擔心芒果爛在樹上賣不出去了。”餘(yu) 根作說。

中國郵政海南省分公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海南郵政積極通過進村設立郵快驛站、推進公交帶運進村郵件等形式,滿足當地農(nong) 民的農(nong) 產(chan) 品寄遞需求,加大“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服務力度。目前,海南省快遞進村覆蓋率超90%。

盡管目前鄉(xiang) 村物流業(ye) 務量在不斷增長,但是訂單分散、信息化和標準化程度低、末端網點管理粗放等問題仍亟待解決(jue) 。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等智庫機構共同發布的《快遞物流業(ye) 高質量發展報告》指出,除了構建以技術創新、資源共享為(wei) 特征的農(nong) 村智慧物流體(ti) 係外,還需要針對特色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豐(feng) 富的西部偏遠地區,充分利用好數字物流基礎設施和生鮮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建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產(chan) 地直達消費市場的快速通道,提高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的流通效率,減少在流通環節的不必要浪費,讓農(nong) 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末端配送數智化 “千億(yi) 時代”新賽點

目前,我國物流業(ye) 仍處於(yu) 中高速發展階段。2021年12月8日,我國快遞年業(ye) 務量首次突破千億(yi) 級別,日均服務用戶近7億(yi) 人次。“當前郵政快遞業(y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日益突出,行業(ye) 規模大但質量不高,發展速度快但優(you) 勢不足。”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在快遞企業(ye) 電話座談會(hui) 上指出我國快遞物流發展的症結所在。

“千億(yi) 時代”的快遞物流,提質增效勢在必行。疫情的反複讓市場看到打造數智物流的重要性。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數智化技術與(yu) 手段,能大幅度提高物流係統分析決(jue) 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ge) 物流係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近日,“無接觸社區保供站”在上海市嘉定區多個(ge) 小區落地運營。據了解,這些站點將作為(wei) 社區門口的臨(lin) 時貨物儲(chu) 存與(yu) 防疫消殺點,由快遞小哥提前將物資送到小區門口空曠區域。此外,快遞企業(ye) 還在上海部署了100餘(yu) 台智能快遞車,在封閉社區進行物資的無接觸配送,發揮智能快遞車、室內(nei) 配送機器人等直達“最後一公裏”的技術優(you) 勢,提高快遞站點到社區的接駁效率。

據了解,部分快遞公司在社區、校園提供數字社區綜合服務,除了滿足消費者寄遞、自提和按需上門服務需求,還能與(yu) 集約化的城市配送體(ti) 係一起,增強城市物流的保供能力。這種配送方式的靈活性在4月上海保供物資運輸中體(ti) 現出較為(wei) 明顯的優(you) 勢。

在封控環境下,城市可運作的配送站點和配送人員大量減少,快遞企業(ye) 開通了網格化銷售和社區集單配送的新模式,即在商超倉(cang) 庫根據社區維度生產(chan) 包裹,由專(zhuan) 車直接送達社區。驛站無人車會(hui) 在防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社區“最後一公裏”物資配送。

“應急所需的物流保障,要求快遞服務在短時間內(nei) 快速、高效、精準反應。”华体会登录界面研究室副主任楊達卿認為(wei) ,要推進共建全國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台,強化數字技術助力防疫,同時加強應急物資的需求預測、采購、運輸、存儲(chu) 以及配送的全鏈路精準管控,確保應急物流信息的及時發布,推進跨區域的應急物流信息互通互認。

楊達卿指出,未來消費者會(hui) 有更多消費選擇。提升數智物流水平、利用價(jia) 格杠杆為(wei) 消費者匹配適合的解決(jue) 方案是大勢所趨。隨著快遞服務的不斷提速,末端配送環節的服務體(ti) 驗將成為(wei) 快遞企業(ye) 新的角力點。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