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數字經濟力促城鄉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2-02-09 09:39:21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堅持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基本原則之一。近日,中央網信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印發《數字鄉(xiang) 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指出要著力發展鄉(xiang) 村數字經濟,堅持統籌協調、城鄉(xiang) 融合。可以預見,數字經濟將有力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近些年,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並在“三農(nong) ”領域得到廣泛運用,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帶來新機遇。比如,隨著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一批特色顯著的農(nong) 村電商產(chan) 品品牌相繼形成,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渠道大大拓寬,同時也帶動了優(you) 質消費品下鄉(xiang) ,促進農(nong) 村消費升級。又如,數字普惠金融在農(nong) 村的發展提高了農(nong) 民支付便利性,降低了交易成本,進而促進了消費,也為(wei) 涉農(nong) 生產(chan) 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金融服務,緩解了融資難度。可以說,數字經濟有力推動著鄉(xiang) 村經濟快速發展,為(wei) 縮小城鄉(xiang) 差距、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力量。

不過,也要看到鄉(xiang) 村數字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短板與(yu) 問題。目前,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但在5G和千兆光纖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上還相對落後。農(nong) 村留守人員、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對信息技術等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低,部分人仍無法適應數字化生活。農(nong) 村物流配送體(ti) 係、網絡銷售體(ti) 係等還有待完善。除此之外,人才匱乏,城鄉(xiang) 要素流動不順暢、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也製約著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在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上作用明顯,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有可為(wei) 。發展鄉(xiang) 村數字經濟,促進城鄉(xiang) 融合,應多措並舉(ju) 、補齊短板。

第一,加快農(nong) 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應推進鄉(xiang) 村信息基礎設施優(you) 化升級,推動5G和千兆光纖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向農(nong) 村延伸,同時,推動鄉(xiang) 村公路、電網、水網等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

第二,創新農(nong) 村流通服務體(ti) 係。數字經濟的重要應用在於(yu) 線上線下相結合,數據要素主要通過信息技術等線上形式傳(chuan) 輸,傳(chuan) 統要素仍依賴於(yu) 線下媒介。目前,仍需深化鄉(xiang) 村郵政和快遞網點普及程度,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完善農(nong) 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務規範和運營機製,加快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建設,更好打通與(yu) 擴寬農(nong) 村物流“最後一公裏”。

第三,提高農(nong) 村特殊人群信息素養(yang) 。一是針對農(nong) 村老年人、留守兒(er) 童和婦女等特殊人群提供精準數字服務幫扶。二是開展信息化人才下鄉(xiang) 活動,加強對農(nong) 村特殊人群的數字知識普及,充分發揮第一書(shu) 記、大學生村官等作用,加強農(nong) 民信息素養(yang) 培訓,增強農(nong) 民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三是鼓勵互聯網企業(ye) 開發適應“三農(nong) ”特點的信息終端,推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第四,實施鄉(xiang) 村數字治理,推進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xiang) 村延伸,將鄉(xiang) 村數字治理納入全國一體(ti) 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提升村務、黨(dang) 務、資產(chan) 管理信息化水平,促進村級事務及時公開,推進鄉(xiang) 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和城鄉(xiang) 治理一體(ti) 化。

第五,統籌推動城鄉(xiang) 信息化融合發展。在規範數字經濟、製定發展標準時,應堅持統籌設計、標準統一、同步實施、協同並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不能單純地複製智慧城市建設做法,而應通過平台的互聯互通,逐步將信息資源整合共享與(yu) 利用,實現城鄉(xiang) 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據要素資源自由流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