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21 12:28:34 中國新聞網

中國首個(ge) 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1月20日迎來試投產(chan) 。
當天,在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現場,橋吊自動運行,將一個(ge) 40尺集裝箱從(cong) 巨輪上緩緩吊起,平緩越過船舷,穩穩落在藍色的自動駕駛集卡(IGV)上。隨後,集裝箱被運往堆場,停在一台經智能化改造的輪胎式龍門吊下麵;龍門吊自動抓取,精準平穩地將IGV上的集裝箱放到指定的場箱位上。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蔡立群說,該集團堅持港口數字轉型升級,依靠綠色智慧推動港口產(chan) 業(ye) 率先實現現代化,在智慧綠色港口建設道路上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港口設備自動化與(yu) 集裝箱智慧物流平台的融合對接,努力實現全物流鏈的智能化。
2020年7月,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以海潤碼頭為(wei) 試點,率先啟動中國內(nei) 地首個(ge) 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全港區、全作業(ye) 鏈的智能化改造創新工程。
為(wei) 加快打造智慧綠色港口,促進港口轉型升級,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專(zhuan) 業(ye) 團隊500多個(ge) 日夜,奮力攻堅,應用當前行業(ye) 最先進的IGV進行平麵運輸,自主研發碼頭“超強大腦”智能生產(chan) 管理係統(i-TOS),開發建設了全國首個(ge) 物理隔離工業(ye) 控製級5G專(zhuan) 網全覆蓋,融合運用物聯網、北鬥導航、AI等前沿科技,最終實現將作業(ye) 指令發布、集裝箱裝卸、平麵運輸、堆場作業(ye) 等多環節用“智能化”統領、串聯,並與(yu) 國內(nei) 領先的集裝箱智慧物流平台對接,將碼頭操作管理智能延伸至集裝箱全物流鏈。
“這無疑是一次革命”,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目前國內(nei) 大多數傳(chuan) 統碼頭的作業(ye) 模式已不能適應物流行業(ye) 新發展趨勢,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該項目投資小、見效快、可複製、可推廣,堪稱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改造升級的‘行業(ye) 樣本’。”
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的高難度是業(ye) 內(nei) 共識,但因其具有更高的經濟性和社會(hui) 效益,成為(wei) 各路專(zhuan) 家不斷探索和突破的“神秘地帶”。
最具難度的當屬傳(chuan) 統輪胎式龍門吊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專(zhuan) 業(ye) 團隊夜以繼日,聯合攻克防搖、大車自動行走、高精度定位等十幾項行業(ye) 性難題,經過改造的龍門吊自動堆疊箱精度、效率都不遜色於(yu) 人工操作水平,實現了行業(ye) 突破。改造後,一名司機可同時遠程操控6台智能化龍門吊。
目前,輪胎式龍門吊是全球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普遍使用的大型裝卸設備,在國內(nei) 港口更是占大多數。
“我們(men) 成功完成所有輪胎式龍門吊的智能化改造,已然超出業(ye) 界預期,技術價(jia) 值很高,可廣泛推廣應用,帶動全行業(ye) 變革。”項目專(zhuan) 業(ye) 團隊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智能操作係統“i-TOS”也是一大創新突破,成為(wei) 能夠自主學習(xi) 、善於(yu) 思考、智能決(jue) 策的“超強大腦”。
目前,“i-TOS”已完成與(yu) IGV水平運輸管理係統的對接並對其派發指令,實現IGV高效融合到碼頭的生產(chan) 作業(ye) 過程。而在覆蓋全碼頭實現全場景應用的工業(ye) 控製級5G專(zhuan) 網的支持下,IGV除了可以實時接收並精準執行操作係統指令外,還可以根據周邊環境自動做出微調、避讓等動作,安全穿行在碼頭堆場之中。
廈門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裝箱港,航線通達全球5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41座港口,不僅(jin) 是中國東(dong) 南沿海的核心航運樞紐,同時也是福建省對外開放的窗口。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