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7 09:43:11 中國紀檢監察報

海關(guan) 總署日前發布數據,今年前11個(ge) 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5.39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超過去年全年32.16萬(wan) 億(yi) 元水平,穩的勢頭持續鞏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發展,全球消費者正在主動或被動地將消費行為(wei) 轉移到線上,跨境電商平台成為(wei) 消費者采購的重要渠道。國家出台一係列利好政策,給跨境電商平台和商家注入了“強心針”,跨境電商正成為(wei) 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擴大高水平開放,多措並舉(ju) 穩定外貿。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20%;而去年中國跨境電商的規模就已達到1.7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新業(ye) 態新模式的重要內(nei) 容,跨境電商備受業(ye) 內(nei) 外關(guan) 注。
企業(ye) “出海”找市場、傳(chuan) 統外貿數字化轉型升級……跨境電商仍是增量市場,如何在這片廣闊天地施展拳腳?跨境電商發展有何優(you) 勢,帶來了怎樣的連鎖反應?記者進行了采訪。
從(cong) 賺加工費到布局海外倉(cang) ,企業(ye) 嚐到跨境電商“甜頭”
“今年前11個(ge) 月,公司銷售額達7.4億(yi) 元,同比增長56%。2020年,我們(men) 公司全年出口額共5.85億(yi) 元,同比增長60.08%。”提起公司今年的業(ye) 務情況,捷時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蔡井泉告訴記者。
該公司是寧波上萬(wan) 家外貿公司中的一員,早期主要經營日用小商品的傳(chuan) 統外貿出口業(ye) 務,目標客戶主要是國外一些進口商和超市客戶,產(chan) 品的單價(jia) 主要集中在0.5至3元人民幣,屬於(yu) 低貨值和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由於(yu) 品牌和渠道在客戶手中,合作客戶的忠誠度相對較低,產(chan) 品議價(jia) 能力低,企業(ye) 的盈利模式較弱。
2011年後,中國互聯網經濟迎來飛速發展,捷時進出口有限公司著力發展跨境電商,以“互聯網+”實現銷售渠道扁平化,推動業(ye) 務轉型升級。一方麵,著手在美國、德國等國家建立了海外倉(cang) 儲(chu) 和營銷中心,自營“海外倉(cang) ”麵積達10萬(wan) 平方米,直接將中國高性價(jia) 比的產(chan) 品服務到歐美消費者手中,同時將消費者市場反應的第一手資料,包括產(chan) 品款式、性能,以及個(ge) 性化市場需求等,第一時間反饋到工廠,實現產(chan) 品的迭代升級;另一方麵,擴大出口產(chan) 品品類,把高質量的中國製造賣向全球,目前經營已涵蓋家具、家電、運動器材、戶外用品、寵物用品、玩具、工具等二十餘(yu) 個(ge) 品類5000多種產(chan) 品。增加了市場消費者的合作黏性,企業(ye) 的自主品牌銷售占比達90%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宅經濟”快速發展,線上貿易需求量逐步增加,跨境電商作為(wei) 外貿新業(ye) 態和高質量外貿的典型代表,進入新的發展窗口期。
據蔡井泉介紹,海外倉(cang) 是跨境線上零售本地化服務的核心資源,在跨境電商銷售和本地化服務的優(you) 勢愈發突出,全球的跨境電商行業(ye) 在飛速轉型升級。受疫情催發,依靠豐(feng) 富產(chan) 品品類和數量“跑馬圈地”的跨境電商1.0時代已經漸行漸遠;比拚服務和運營的跨境電商2.0時代也即將過去;跨境電商3.0時代已經到來。
跨境電商帶來的不僅(jin) 是營銷方式的改變,更是生產(chan) 和銷售流程的再造
“新增海外倉(cang) ,德國杜伊斯堡、英國伯明翰,發現國際物流來了!”前不久,寧波發現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周艦在朋友圈發“喜報”,公司在海外倉(cang) 全球布局上, 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發現物流是一家用大數據、雲(yun) 端係統和公共海外倉(cang) 為(wei) 跨境電商企業(ye) 服務的專(zhuan) 業(ye) 物流公司,倉(cang) 庫布局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地,今年的目標全球海外倉(cang) 擴充至約15萬(wan) 平方米,旨在通過專(zhuan) 業(ye) 的國際運輸、口岸清關(guan) 等優(you) 勢為(wei) 全球跨境電商企業(ye) 提供優(you) 質服務。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 給物流服務企業(ye) 帶來了發展契機。我們(men) 通過一體(ti) 化數字平台, 以大數據匹配最理想的方案, 由物流至海外配送,為(wei) 跨境賣家提供一體(ti) 化的服務。”周艦介紹說,除了在海外布局倉(cang) 庫、多樣化末端配送外,公司還自主研發頭程係統,海外倉(cang) OMS、WMS係統等,將所有數據進行打通,真正為(wei) 客戶提供“一鍵詢”的倉(cang) 配一體(ti) 化、可視化服務。
跨境電商帶來的不僅(jin) 是營銷方式的改變,更是生產(chan) 和銷售流程的再造。近年來,眾(zhong) 多企業(ye) 在傳(chuan) 統電商模式B2B和B2C的基礎上,發展了B2B2C和C2M等新模式。前者是指先將貨物按照一般貿易方式批量出口到境外倉(cang) 庫,當跨境電商平台產(chan) 生訂單後,再將商品由海外倉(cang) 送達境外消費者。後者是指製造企業(ye) 利用跨境電商平台直接對接消費者,開展個(ge) 性化定製。
周艦表示,跨境電商公司通過發展積累了大量數據,推動了產(chan) 品品類和產(chan) 品生產(chan) 的優(you) 化,提高了企業(ye) 數字化運營的能力。據他觀察,跨境電商的新模式改變了以往的銷售流程,可以把“中國製造”直接送到國外消費者手裏。而在這個(ge) 過程中,國內(nei) 很多公司用的是自己的品牌,擁有定價(jia) 權。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跨境電商企業(ye) 出口渠道也更加多元,有的依托大型電商平台開展業(ye) 務,有的自建獨立站開拓市場,還出現了直播帶貨、大數據營銷等新型商業(ye) 模式。一批中國企業(ye) 和中國品牌獲得國際市場認可,“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成為(wei) 世界跨境電商發展的新樣本,為(wei) 各國發展電商提供了借鑒。
強大的供應鏈是支撐中國賣家具備低成本、高效率、柔性供應優(you) 勢的堅實基礎
12月11日,“2021第四屆全球跨境電商節暨第六屆深圳國際跨境電商貿易博覽會(hui) ”開幕,吸引了超過2000家參展商參展。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hui) 執行會(hui) 長王馨在開幕式上表示,跨境電商是中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協會(hui) 將攜手100個(ge) 集聚產(chan) 業(ye) 帶,通過供應鏈數字化平台賦能,建設跨境電商良性生態圈。
跨境電商將全球貿易緊密聯係在一起,即消費者和生產(chan) 廠家可以在網絡世界中實現快速溝通和供需匹配,極大提升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跨境電商的發展與(yu) 產(chan) 業(ye) 鏈的完備密切相關(guan) ,同時對產(chan) 業(ye) 鏈具有明顯的再造作用。
業(ye) 界人士認為(wei) ,中國跨境電商之所以實現快速發展,一方麵得益於(yu) 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規定的39個(ge) 大類、191個(ge) 中類、525個(ge) 小類;另一方麵也得益於(yu) 中國擁有全球最豐(feng) 富、最複雜的產(chan) 業(ye) 鏈條,輕工、紡織、石油化工、煤炭、鋼鐵、有色、汽車、船舶、交通運輸、物流、批發零售、電子商務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條較為(wei) 健全。此外,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政策體(ti) 係“四梁八柱”基本形成,讓跨境電商澎湃發展有了更加強勁的底氣。
根據《2020跨境出口電商行業(ye) 白皮書(shu) 》,2020年以來,大量創業(ye) 者和小微企業(ye) 加入跨境電商行業(ye) ,其中很多初創型企業(ye) 依托廣大中國製造和數字化平台,熟練操作並完成選品、采購、銷售、物流、報關(guan) 、收款、結匯退稅等複雜流程。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疫情影響下跨境電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you) 勢,突破時間地點限製,精準對接客戶需求,能為(wei) 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挖掘國際需求、增加外貿訂單量提供大量機會(hui) 。
政策支持、數字賦能、思路轉變,跨境電商正成為(wei) 中國外貿重要力量
賣家地域和類型更多元、全球布局加速、品牌意識增強、產(chan) 品創新提速、響應能力升級——電商平台亞(ya) 馬遜發布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趨勢報告,總結出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的五大趨勢。
全球布局加速,在海外站點增加和海外倉(cang) 建設上可見一斑。報告顯示,亞(ya) 馬遜站點上有60%的中國賣家已同時運營2個(ge) 以上海外站點,82%的賣家計劃在現有基礎上拓展新的站點;已有近50%的賣家同時麵向消費者與(yu) 企業(ye) 及機構買(mai) 家,借助多元配置提升企業(ye) 的抗風險能力。
據了解,目前我國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數量已超1800個(ge) ,去年一年增速就達80%,麵積超1200萬(wan) 平方米。近年來,中國海外倉(cang) 建設發展非常快,目前超過1800個(ge) 海外倉(cang) 分布在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據北京工商大學商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介紹,海外倉(cang) 建設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一個(ge) 重要背景是中國進出口貿易形勢較好,與(yu) 多國簽署多項多邊貿易協定,如RCEP、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等,為(wei) 全球經濟複蘇注入了動力。
跨境電商逆勢增長,離不開數字技術的賦能和平台、企業(ye) 的思路轉變,更離不開政策支持。中央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陸續推出支持外貿創新發展的有力政策。此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意見》,圍繞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保稅維修、離岸貿易、海外倉(cang) 等6種新業(ye) 態新模式提出多重支持舉(ju) 措。另外,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優(you) 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實行正麵清單等政策也正在積極推進。
從(cong) 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數字口岸,到開展跨境電商企業(ye) 對企業(ye) 出口試點,從(cong) 優(you) 化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退換貨監管,到大力建設中歐班列、國際海運等跨境物流運輸體(ti) 係,相關(guan) 舉(ju) 措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亞(ya) 馬遜全球副總裁、亞(ya) 馬遜全球開店亞(ya) 太區負責人戴竫斐認為(wei) ,“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ye) 和賣家經曆了從(cong) ‘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演變,跨境電商正在成為(wei) 中國外貿的重要支持力量。”
打通國內(nei) 國外兩(liang) 個(ge) 市場,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一列滿載著50大櫃貨物的中歐班列經貴州貴陽抵達莫斯科。這是貴州首次整列發出的中歐班列,標誌著貴州開行中歐班列實現“零突破”。
得益於(yu) “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模式和大數據支撐,來自貴州的正安吉他、電子器件、有色金屬和陶瓷製品等實現“黔貨出山”。據悉,首列直發中歐班列從(cong) 位於(yu) 貴陽綜保區的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出發,經滿洲裏口岸出境,全程15天,運輸時間較海運縮短了38天時間。
中歐班列正成為(wei) 跨境電商的一條陸上“動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延續強勁發展態勢,開行數及運箱數同比分別增長43%、52%,累計開行突破4萬(wan) 列。在國內(nei) ,已有至少29個(ge) 省區市開行中歐班列;在境外,中歐班列覆蓋範圍擴展至歐洲23個(ge) 國家168個(ge) 城市。
進出的列車,繁忙的口岸,也是中國打通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一個(ge) 生動縮影。中國經濟的物質基礎雄厚、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整、市場空間廣闊、人力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日益彰顯,是中國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支持經濟持續恢複的信心來源,也是跨境電商快速成長的秘訣所在。
目前,國內(nei) 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內(nei) 備案主體(ti) 已經超過14萬(wan) 家。其中,部分本土平台“走出去”,拓展中東(dong) 、東(dong) 南亞(ya) 和非洲等新興(xing) 市場,帶動數千個(ge) 中國品牌出海;一批獨角獸(shou) 企業(ye) 創新柔性供應鏈,實現快速發展。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到,要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模式,鼓勵建設海外倉(cang) ,保障外貿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是應對當前複雜外部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也大有可為(wei) 。“對中國企業(ye) 來說,積極鼓勵更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支持其開展先行先試,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渠道,拓展多元化的市場空間,有助於(yu) 外貿穩中提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說。
起步早、發展快,是中國跨境電商的優(you) 勢,未來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這一優(you) 勢也將不斷擴大。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xing) 乾透露,我國在世貿組織、G20、APEC等多邊場合已提出跨境電商“中國方案”,並與(yu) 22個(ge) 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將繼續深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yu) 跨境電商國際規則製定。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