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交通運輸新業態群雄逐鹿 從業者保障提升刻不容緩

發布時間:2021-12-16 11:00:01 證券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21年交通運輸新業(ye) 態抓住發展機遇嶄露頭角,而對用戶及從(cong) 業(ye) 者合法權益的嗬護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交通運輸新業(ye) 態群雄逐鹿 從(cong) 業(ye) 者保障提升刻不容緩

交通運輸行業(ye) 作為(wei) 典型的傳(chuan) 統業(ye) 態,在與(yu) 信息技術、現代金融服務等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交互過程中,催生了新生機,進而刺激了大眾(zhong) 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交通強國建設、“雙碳”等大背景下,交通運輸新業(ye) 態迎來快速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有諸多短板亟待補齊。因此,相關(guan) 政策文件、法律法規以及行業(ye) 標準等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正加速落地。

在這個(ge) 體(ti) 量龐大而重要的產(chan) 業(ye) 中,網約車、貨運以及快遞物流等行業(ye) 因與(yu) 大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而備受關(guan) 注。那麽(me) “增長”“安全”與(yu) “合規”可以用來描述這三大行業(ye) 的2021年。

網約車

從(cong) 一路狂奔到平穩發展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網約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給人們(men) 日常出行提供更多選擇,代替傳(chuan) 統出行方式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ye) 崗位。

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台統計,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國共有255家網約車平台取得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386.4萬(wan) 本、車輛運輸證149.9萬(wan) 本,日均訂單量在2100萬(wan) 單左右。

網約車司機王師傅對記者感慨道,“如果疫情前北京有超10萬(wan) 輛網約車,那麽(me) 如今估計在3倍以上,可謂競爭(zheng) 激烈,壓力山大。”

網約車數量大幅增長映射出的是各大網約車平台的野心。今年7月份,隨著滴滴係產(chan) 品下架,腰部玩家再次獲得爭(zheng) 奪市場份額的機會(hui) 。以曹操出行及T3出行為(wei) 例,9月6日,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輪融資38億(yi) 元,這也是今年以來網約車企業(ye) 獲得的首筆國內(nei) 股權投資;隨後,T3出行於(yu) 9月23日完成新一輪融資,而此時距其上一輪(2019年的天使輪)融資已過去兩(liang) 年零四個(ge) 月,此次融資金額高達77億(yi) 元,這也是從(cong) 2018年至今,網約車企業(ye) 獲得的國內(nei) 最大單筆融資。

一家頭部網約車平台高層對記者表示,“目前網約車市場上參與(yu) 者眾(zhong) 多,主流玩家包括聚合平台、車企和地域性小出行公司三大類。從(cong) 融資規模來看,資本正在向頭部企業(ye) 聚集,馬太效應開始顯現,同時網約車市場上多元化勢力的博弈和角逐,也讓行業(ye) 格局充滿變數。”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交通運輸部曆來對新業(ye) 態的發展持謹慎包容態度,這也是行業(ye) 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所在,但在保障行業(ye) 規範發展、公共安全方麵未曾懈怠。”

而現實中,人身安全保障似乎正與(yu) 行業(ye) 快速發展相脫離。以網約車行業(ye) 為(wei) 例,司機準入門檻較低、收費標準混亂(luan) 、安全保障措施缺失等亂(luan) 象給乘客人身財產(chan) 安全埋下隱患。

數據安全問題也貫穿全年。其中,7月初,滴滴出行遭遇安全審查成為(wei) 典型代表事件。7月4日,“網信中國”發布消息稱,滴滴出行因存在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等嚴(yan) 重違法違規行為(wei)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隨後,7月16日,國家網信辦會(hui) 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7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開展網絡安全審查。但截至目前,關(guan) 於(yu) 該事件的審查結果尚未向公眾(zhong) 披露。

除了消費者安全存在隱患外,從(cong) 業(ye) 者也麵臨(lin) 著不小的壓力。因為(wei) 疫情影響,需求端萎縮嚴(yan) 重,司機收益明顯受損。很多網約車司機隻能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盡可能維持收益。

一位網約車司機告訴記者,自己早上6點鍾就出門,晚上11點鍾才回家,工作時間長達18個(ge) 小時左右,才可勉強保證每天獲得500元以上的流水,“否則就是給平台打工,自己一分錢都賺不到”。因為(wei) 司機需要繳納較高的平台抽傭(yong) 。

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行業(ye) 從(cong) 之前的一路狂奔到如今的平穩發展,網約車行業(ye) 進入存量發展階段,而此時需要解決(jue) 參與(yu) 各方如何分配利潤。尤其是頭部網約車平台利用市場優(you) 勢很容易掌握話語權,不斷提高抽成,而司機隻能被迫接受。據了解,一些網約車平台抽成比例已高達25%。

價(jia) 格戰作為(wei) 短期吸引用戶量的有限手段,似有重燃之勢。為(wei) 增加用戶,提升運力,有平台不惜重啟補貼模式。

針對價(jia) 格戰卷土重來,監管部門多次約談相關(guan) 企業(ye) ,並取得企業(ye) “休戰”承諾。

對此,上述頭部網約車平台高管對記者表示,“要想在網約車市場競爭(zheng) 中嶄露頭角,不能隻靠補貼等短期引流方式,關(guan) 鍵還是要保證優(you) 質的平台體(ti) 驗,‘第一次網約車大戰’依賴補貼的戰術已經被平台自身條件和政策封死。”

隨著網約車司機從(cong) 業(ye) 人數越來越多,其社會(hui) 保障問題正成為(wei) 普遍關(guan) 注點。同時,社會(hui) 各方也在積極推動探索多元就業(ye) 保障體(ti) 係。

今年下發的諸多指導性文件針對新就業(ye) 形態者均給出相對明確的權益保障指導意見。例如,11月30日,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強交通運輸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人員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指出,要求各地相關(guan) 部門督促網約車平台向駕駛員和乘客等相關(guan) 方公告計價(jia) 規則、收入分配規則,每次訂單完成後應明確告知駕駛員本次抽成比例,保障駕駛員知情權和監督權;督促網約車平台加強與(yu) 有關(guan) 方麵的溝通協商,合規確定抽成比例,並公開發布;督促網約車平台企業(ye) 在確定和調整計價(jia) 規則、收入分配規則等經營策略前,公開征求從(cong) 業(ye) 人員代表及工會(hui) 組織、行業(ye) 協會(hui) 的意見,並提前一個(ge) 月向社會(hui) 公布。

網絡貨運

資本關(guan) 注競爭(zheng) 激烈

貨運行業(ye) 在2021年同樣被輿論和資本關(guan) 注,尤其是專(zhuan) 業(ye) 化程度有待提升的同城貨運更是資本聚焦的重點。截至2021年11月份,同城貨運賽道中,貨拉拉共獲得8次融資,累計金額近150億(yi) 元,無論是融資次數還是融資金額,均排名行業(ye) 第一。

除了同城貨運競爭(zheng) 激烈外,幹線運輸賽道也呈“群雄逐鹿”之勢。其中,福佑卡車於(yu) 5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hui) (SEC)遞交F-1招股說明書(shu) ,尋求在納斯達克上市;滿幫集團已於(yu) 6月份登陸美股市場;路歌也在11月12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shu) 。除此之外,還有G7物聯、中儲(chu) 智運、傳(chuan) 化、中交興(xing) 路等實力企業(ye) 也在持續發力。

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網絡貨運企業(ye) 規模已增至1755家。業(ye) 務量方麵,今年第三季度共完成運單1657.5萬(wan) 單,環比增長30%。京東(dong) 物流和順豐(feng) 等企業(ye) 近一年也在該賽道積極布局。例如,京東(dong) 物流推出京驛網絡貨運平台,圍繞卡車司機和生活環境打造服務產(chan) 品。

需要注意的是,網約貨運平台因安全隱患被監管審查事件頻發。例如,滿幫集團因安全問題正在接受審查,公司在審查期間已停止新用戶注冊(ce) 服務。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介紹道,“網絡貨運行業(ye) 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惡性競爭(zheng) 、虛構交易、違規開票和泄露個(ge) 人信息等問題。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1755家網絡貨運企業(ye) 中,有293家未上傳(chuan) 運單信息,占比達17%。”

例如,數字貨運平台“路歌”的運營主體(ti) 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書(shu) 中就表示,由於(yu) 卡友地帶App以及相關(guan) 軟件開發工具包存在不當收集及處理用戶資料等問題,被工信部暫時下架。

需要注意的是,司機的生存壓力和平台的“不透明”也同樣發生在貨運行業(ye) 。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2021年貨車司機從(cong) 業(ye) 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因長時間久坐開車,不能按時用餐,86.5%的貨車司機患有職業(ye) 病。

為(wei) 此,11月份,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貨車司機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探索推進互聯網道路貨運信息交易撮合平台備案管理製度,建立社會(hui) 監督機製,督促平台企業(ye) 充分聽取從(cong) 業(ye) 司機意見,合理確定和調整信息服務費、會(hui) 員費、計價(jia) 規則、競價(jia) 機製、派單規則等規則,並在平台上公示,不得誘導貨主不合理壓價(jia) 和貨運車輛超載超限運輸,不得誘導貨車司機惡性低價(jia) 競爭(zheng) 、超時勞動。

“平台承擔何種保障責任、如何厘清平台運營成本與(yu) 司機酬勞之間的界限等,均需要有關(guan) 部門和各利益相關(guan) 者之間進行更多開放式的討論和協商,製訂兼顧各方合理收益的發展模式。”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無論是網約車平台還是貨運平台,服務質量是平台的核心競爭(zheng) 力之一。在各企業(ye) 紛紛推出優(you) 惠措施、積極擴張業(ye) 務過程中,平台訂單量有望在短時間內(nei) 有所增長,但增速或會(hui) 趨緩,而提升服務質量將成為(wei) 各平台製勝關(guan) 鍵。

快遞物流

業(ye) 務量突破 價(jia) 格戰趨緩

快遞物流行業(ye) 在2021年迎來業(ye) 務量的明顯突破。12月8日,據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突破1000億(yi) 件,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這也標誌著我國郵政快遞業(ye) 發展又邁上了嶄新台階。

截至目前,已有8家快遞企業(ye) 成功上市,形成3家年業(ye) 務量超100億(yi) 件、收入規模超1000億(yi) 元的品牌快遞集團。

海豚智庫電商分析師李成東(dong) 表示,隨著近兩(liang) 年直播帶貨行業(ye) 異常火爆,且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國內(nei) 網絡購物行業(ye) 規模會(hui) 越來越大,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激發更多快遞物流公司參與(yu) 其中。

信息泄露問題在物流行業(ye) 尤為(wei) 突出。一張小小的快遞單包含了用戶的姓名、電話、住址等個(ge) 人信息,不法分子便是由此推算出用戶的消費習(xi) 慣、經濟能力等,進而實施詐騙。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自己平時會(hui) 經手上萬(wan) 條用戶信息,曾有人想以每條2元的價(jia) 格收購。

11月1日,《個(ge) 人信息保護法》正式施行,明確任何組織、個(ge) 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chuan) 輸他人個(ge) 人信息,不得非法買(mai) 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ge) 人信息。有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表示,“保護個(ge) 人信息將是常態化監管,有利於(yu) 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加速淘汰經營不合規企業(ye) ,提升市場集中度。”

企業(ye) 間同質化競爭(zheng) 也在損害企業(ye) 利益。比如快遞單票收入一直是業(ye) 界關(guan) 注焦點,而快遞企業(ye) 間激烈的價(jia) 格戰讓行業(ye) 單票價(jia) 格持續下滑,單票收入降至曆史低位。

而諸多問題帶來的壓力最終傳(chuan) 導至快遞員身上。2021年7月份,《關(guan) 於(yu) 做好快遞員群體(ti) 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發布,並於(yu) 8月底得到通達係各企業(ye) 快速響應。中通快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鬆表示,“過於(yu) 偏激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無疑會(hui) 擾亂(luan) 市場秩序,給行業(ye) 持續性發展帶來阻礙,因此相關(guan) 部門的正向引導和調控十分必要。”

12月3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快遞企業(ye) 電話座談會(hui)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jun) 勝在會(hui) 上明確提出反內(nei) 卷要求,“防範不正當競爭(zheng) ,反對損害行業(ye) 利益、損害員工利益的行為(wei) ”。

魏建輝表示,從(cong) 企業(ye) 角度來看,隨著監管介入帶來價(jia) 格戰緩和,快遞企業(ye) 業(ye) 績已開始出現邊際改善,整體(ti) 將進入良性發展通道。這意味著服務能力將成為(wei) 快遞企業(ye) 競爭(zheng) 的焦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