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強化協同融合 提升綜合運輸支撐引領能力

發布時間:2021-12-08 14:06:54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做好綜合運輸服務的總體(ti) 要求、主要目標、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的發布,有助於(yu) 優(you) 化運輸資源配置、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帶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強調協同 支撐綜合運輸一體(ti) 化發展

綜合運輸服務體(ti) 係核心是協調各運輸方式之間的關(guan) 係,包含了縱向的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和橫向的運輸結構優(you) 化這兩(liang) 類既相區別又相關(guan) 聯的內(nei) 容。《規劃》在樞紐建設、聯程聯運和運輸結構等多方麵部署,加強了各運輸方式之間的協同和一體(ti) 化發展。

硬設施與(yu) 軟連接並重,完善綜合樞紐建設。交通樞紐是不同運輸方式線路網絡的交匯點,是鏈接各類要素最緊密的紐帶。《規劃》對多運輸方式間的設施連接和係統服務融合提出雙重要求。客運樞紐既要加快推動各種交通方式場站集中布局、空間共享、服務協同、立體(ti) 或同台換乘,也鼓勵不同運輸方式共建共享售取票、乘降、駐車換乘等設施設備;綜合貨運樞紐建設既要加強樞紐港站集疏運體(ti) 係及聯運換裝設施建設,也要統籌樞紐轉運、口岸、保稅、冷鏈物流、郵政快遞等功能。

組織創新與(yu) 政策支持相結合,助力聯程聯運。聯程聯運是為(wei) 旅客與(yu) 貨物在不同運輸方式間提供統籌規劃和一體(ti) 化組織的運輸服務,是促進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有機結合的重要抓手。《規劃》以貨物多式聯運和旅客聯程運輸為(wei) 組織重點,以政策和規範製定為(wei) 保障,合力推進聯程聯運發展。貨物多式聯運提出創新“幹線多式聯運+區域分撥”發展模式,構建空中、水上、地麵與(yu) 地下融合協同的多式聯運網絡;旅客聯程運輸則提出了發展基於(yu) 智能終端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加快推行跨運輸方式安檢雙向或單向認可等。同服務功能相匹配,《規劃》在製度保障層麵明確要求深入推進多式聯運和旅客聯程運輸發展支持政策,加快標準研究和製修訂工作,加強不同運輸方式設施、設備、信息、服務等標準規範銜接。

充分發揮各運輸方式比較優(you) 勢,加快運輸結構優(you) 化調整。不同運輸方式具有各自的比較優(you) 勢,綜合運輸服務體(ti) 係建設需要通過運輸結構的優(you) 化調整,形成分工合作和均衡發展的綜合運輸服務體(ti) 係。《規劃》明確了各運輸方式在結構優(you) 化調整中的方向與(yu) 著力點。

其中,道路運輸領域,要提高道路貨運組織化、集約化程度,充分發揮在樞紐集疏運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水運領域,倡導大力發展內(nei) 河集裝箱運輸、江海(河海)直達運輸,提高航運樞紐水水中轉比例;鐵路運輸方麵,明確要求具備條件的沿海及內(nei) 河主要港口的重點港區基本接入集疏港鐵路,對新建及遷建大宗貨物運輸量150萬(wan) 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ye) 及物流園區則鼓勵同步規劃建設鐵路專(zhuan) 用線。

強調服務 構建多層級客貨運係統

綜合運輸服務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根本目的。《規劃》充分考慮國際與(yu) 國內(nei) 、幹線與(yu) 支線、城市與(yu) 鄉(xiang) 村的各種差異化運輸需求,結合各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征,提出構建多層級的客貨運服務係統。

客運服務係統體(ti) 現了對新型城鎮化空間的服務支撐。《規劃》明確了以加快構建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全國123出行交通圈”為(wei) 目標,從(cong) 城際客運服務、城鄉(xiang) 客運一體(ti) 化、城市出行服務三個(ge) 層麵,打造以全鏈條快速化為(wei) 導向的城鄉(xiang) 客運便捷運輸服務網。其中,城際客運提出構築以高鐵、航空為(wei) 主體(ti) 的大容量、高效率的城際快速客運服務,基本實現城市群內(nei) 部2小時交通圈。

貨運服務係統加強了對流通體(ti) 係及產(chan) 業(ye) 的服務支撐。交通運輸是經濟運行的流通保證。《規劃》以加快建設國內(nei) 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全球123快貨物流圈”為(wei) 目標,從(cong) 國內(nei) 和國際兩(liang) 方麵構建集約高效的貨運與(yu) 物流服務係統和安全暢通的國際物流供應鏈。其中,城市貨運提出完善以綜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站為(wei) 支撐的配送網絡,促進城際幹線運輸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機銜接。

強調融合 注重引領經濟社會(hui) 發展

新時期我國交通運輸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關(guan) 係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融合互動、互促共進態勢明顯。《規劃》從(cong) 交通運輸與(yu) 旅遊融合、交通運輸與(yu) 物流融合、交通運輸與(yu) 產(chan) 業(ye) 協同服務等方麵指明了綜合運輸服務的發展方向。

以交旅融合為(wei) 重點,帶動旅遊業(ye) 發展。交通運輸是旅遊業(ye) 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先決(jue) 條件,對旅遊業(ye) 的帶動和發展作用突出。《規劃》指出,通過完善旅遊交通網絡,創新旅遊交通產(chan) 品,精準交通運輸供給,為(wei) 旅遊業(ye) 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為(wei) 此,要加快推動運遊融合發展,開展運輸服務與(yu) 旅遊融合專(zhuan) 項行動。通過打造運遊融合精品站點,打造“車票+門票+酒店”等一站式服務產(chan) 品,推出一批水上文化旅遊示範航線,有序發展慢行火車、旅館列車、低空飛行、遊艇旅遊等體(ti) 驗式交通旅遊服務。

以交通運輸與(yu) 物流融合為(wei) 核心,支撐現代流通體(ti) 係。完善的綜合運輸網絡可打破時空阻隔、強化區域協同、支撐現代流通體(ti) 係、有效暢通經濟循環。《規劃》提出要發揮綜合運輸服務整體(ti) 效能,形成功能完備、立體(ti) 互聯、陸海空統籌的運輸網絡,推動交通運輸與(yu) 現代物流融合發展,支撐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在國內(nei) 運輸層麵,《規劃》從(cong) 區域層級出發,考慮幹線貨運、城市貨運、農(nong) 村物流三方麵提出主要任務;國際運輸層麵中,《規劃》麵對各運輸領域發展中的難點和痛點,把海運全球服務網絡、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航空貨運服務、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四個(ge) 關(guan) 鍵問題作為(wei) 主要任務。

以交通運輸與(yu) 產(chan) 業(ye) 協同服務,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交通運輸連接生產(chan) 和消費兩(liang) 端,是實現產(chan) 供銷運高效銜接、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環節。《規劃》注重交通運輸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微觀業(ye) 態模式創新,強化了運輸服務向物流和供應鏈的延伸。如幹線貨運鼓勵物流企業(ye) 向多式聯運經營人、物流全鏈條服務商轉型;農(nong) 村物流鼓勵運輸企業(ye) 跨行業(ye) 聯營合作,推動建立“種植基地+生產(chan) 加工+商貿流通+物流運輸+郵政金融服務”一體(ti) 化農(nong) 村物流服務體(ti) 係;專(zhuan) 業(ye) 化物流要推進寄遞物流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跨境電商協同融合;國際寄遞物流服務要推進寄遞服務與(yu) 跨境電子商務聯動發展,鼓勵寄遞企業(ye) 與(yu) 先進製造、科技企業(ye) “協同出海”。

立足交通看交通,跳出交通看交通。《規劃》總體(ti) 上實現了專(zhuan) 業(ye) 性與(yu) 開放性的結合,體(ti) 係完整、邏輯嚴(yan) 密,順應了國內(nei) 外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勢。

(作者單位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研究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