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05 14:01:54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是賦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的重要舉(ju) 措。”在前不久舉(ju) 行的全國5G行業(ye) 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表示,5G將與(yu)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結合,構建數據要素更快速可靠流通的信息“大動脈”,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優(you) 化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配置,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但也要看到,5G與(yu) 行業(ye) 融合是一個(ge) 漸進的過程,需要遵循從(cong) 試點示範到複製推廣再到大規模應用的發展規律,其中必然經曆各種坎坷,因此需要各方優(you) 勢互補,打通技術、標準、產(chan) 品、方案等各環節,打造跨行業(ye) 協同的5G應用“大生態係統”。
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guan) 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5G商用兩(liang) 年多來,在技術標準、網絡建設和產(chan) 業(ye) 發展等方麵取得積極進展,5G應用實現從(cong) 0到1的突破,在工業(ye) 、能源、交通等多個(ge) 先導行業(ye) 率先落地。”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當前我國5G發展已走在世界的前列,5G應用探索不斷深入,電信運營企業(ye) 、設備商、行業(ye) 單位等陸續打造了一批麵向不同行業(ye) 的應用場景。
在深圳比亞(ya) 迪總裝車廠,中國聯通以5G技術全程賦能老舊工廠數字化升級。通過構建高質量的5G行業(ye) 虛擬專(zhuan) 網,為(wei) 企業(ye) 部署MEC邊緣雲(yun) 平台和網絡切片,結合自主研發的AI平台能力,落地13種“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
“5G與(yu) AI相結合應用在車窗合規檢測環節,使生產(chan) 效率提升15%,車窗塗膠不良品流出由原來每月1例至2例降到0,實現企業(ye) 精益化管理。”中國聯通總經理陳忠嶽介紹,通過5G+AGV智能物流、5G+AI車尾識別等應用,物流效率提升15%、車標錯漏貼問題發生率從(cong) 原來每月2輛至3輛降為(wei) 0,全方位打造5G柔性化生產(chan) 線。
為(wei) 解決(jue) 輸電線路巡視工作量大和人工作業(ye) 效率低之間的突出矛盾,深圳供電局探索應用5G、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輸電線路上部署2727套智能攝像頭,並結合可自動識別外力破壞隱患和設備缺陷的12種算法,打造了新一代輸電智能巡檢係統,實現足不出戶就能“一日盡覽鵬城塔”。
“巡視一回500千伏輸電線路,傳(chuan) 統人工巡視需要2個(ge) 人巡視10天,現在通過新一代輸電智能巡檢係統,2小時就可以完成了,巡視效率較人工作業(ye) 提升了11倍。”深圳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部副主管裴慧坤說。
截至目前,全國5G應用創新案例超過1萬(wan) 個(ge) ,“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超過1500個(ge) ,138個(ge) 鋼鐵企業(ye) 、194個(ge) 電力企業(ye) 、175個(ge) 礦山、89個(ge) 港口實現5G應用商用落地。
“製造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guan) 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利用5G等新技術新應用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鏈條、多環節的改造,推動製造業(ye) 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是加快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推動實體(ti) 經濟發展模式、生產(chan) 方式變革的必然選擇。”肖亞(ya) 慶說。
遵循技術、標準和產(chan) 業(ye) 漸次導入的客觀規律,提高5G標準對重點行業(ye) 應用的支撐能力
5G對行業(ye) 的賦能作用已經在製造業(ye) 、交通等領域效果初顯,但其規模化落地仍麵臨(lin) 不少難題。“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關(guan) 鍵元器件缺位等短板仍限製5G應用的發展,從(cong) 技術研發到產(chan) 業(ye) 化落地,環節多、過程長,亟需加強5G技術對行業(ye) 需求的適配和支撐。”謝存說。
為(wei) 此,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9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實施5G產(chan) 業(ye) 基礎強化行動,加大基帶芯片、射頻芯片、關(guan) 鍵射頻前端器件等的投入力度,加速突破技術和產(chan) 業(ye) 化瓶頸,帶動設計工具、製造工藝、核心IP等產(chan) 業(ye) 整體(ti) 水平的提升;加快輕量化5G芯片模組和毫米波器件的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進一步提升終端模組性價(jia) 比,滿足行業(ye) 應用個(ge) 性化需求;支持高精度、高靈敏度、大動態範圍的5G射頻、協議、性能等儀(yi) 器儀(yi) 表研發,帶動儀(yi) 表用高端芯片、核心器件等盡快突破。
“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要根深本固,遵循技術、標準和產(chan) 業(ye) 漸次導入的客觀規律,科研機構、高校和龍頭企業(ye) 要推動5G後續國際標準演進,提高5G標準對重點行業(ye) 應用的支撐能力。”肖亞(ya) 慶建議,要針對芯片、模組等製約規模化應用的關(guan) 鍵環節,加大資金、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
華為(wei) 常務董事、ICT產(chan) 品與(yu) 解決(jue) 方案總裁汪濤建議,下一步可以通過集采補貼等措施將終端模組成本降至100元,加快規模部署,力爭(zheng) 到2030年實現超過500億(yi) 個(ge) 5G行業(ye) 物聯目標。
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表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應共同協作,推動終端模組等成本大幅降低,實現5G到現場、到網關(guan) 、到設備,推動5G行業(ye) 終端從(cong) 試點到量產(chan) ,再到規模應用。
加快5G規模化應用網絡是保障。肖亞(ya) 慶說,要堅持適度超前、以建促用、建用結合的原則,緊貼行業(ye) 和市場需求,實現深度覆蓋和按需覆蓋。推動5G行業(ye) 虛擬專(zhuan) 網規模化發展,加快端到端網絡切片等新技術成熟商用,探索建網新模式。
“應持續增強5G網絡能力,促進5.5G標準的成熟和部署,提高其大上行、高可靠、精準定位等能力,推動5G技術進入更多行業(ye) 的核心生產(chan) 環節。”汪濤說。
加快重點領域特色應用落地,亟需推廣一批基礎紮實、模式清晰、前景廣闊、示範帶動效應強的應用
我國行業(ye) 眾(zhong) 多,各行業(ye) 、各企業(ye) 數字化水平和發展階段不同,需求差異性大,個(ge) 性化更為(wei) 突出。因此,5G應用發展必須緊密結合行業(ye) 特點和發展需求,充分把握5G應用發展的階段性、創新性和複雜性特點,分重點、分批次,循序漸進,在部分應用需求強烈、基礎較好、帶動性強的重點行業(ye) ,形成突破性進展,待成熟後,逐步複製推廣到千行百業(ye) 。
在深圳市媽灣港,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yu) 中國移動共同打造了全國第一個(ge) 應用於(yu) 港口的5G商用網絡。“5G大帶寬、低時延的特點能夠滿足單台場橋(集裝箱門式起重機)上行45Mbps、時延15ms的遠程操控要求,極大改善了場橋司機工作環境,保障人員安全。”招商港口副總經理兼首席數字官李玉彬告訴記者,過去場橋司機要爬到30多米的起重機上作業(ye) ,一幹就是8個(ge) 小時,還要時刻低頭觀察下方,大部分司機都患有頸椎病。5G讓工人從(cong) 風吹日曬的藍領變成了室內(nei) 辦公的白領。
此外,5G與(yu) 自動駕駛結合實現了38台集卡無人駕駛運輸貨物;5G網聯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巡檢將巡檢時長由原先的6小時縮短至20分鍾;“5G+邊緣計算+AI機器視覺”將單箱理貨時長從(cong) 20秒縮減至10秒。
能將不同技術集成應用在港口得益於(yu) 招商港口自主研發的碼頭操作管理係統——招商芯。“北鬥定位、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yu) 招商芯相結合形成智慧港口解決(jue) 方案。該方案可同時對接不同供應商的不同設備、係統和應用,能夠較為(wei) 便捷地在不同碼頭和港口落地並發揮作用,既可以適用於(yu) 現代化的自動化碼頭,同時也可以幫助傳(chuan) 統碼頭改造升級,具有較強的複製性和兼容性。”李玉彬說。
“要加快重點領域特色應用落地,亟需推廣一批基礎紮實、模式清晰、前景廣闊、示範帶動效應強的應用。”在謝存看來,5G融合應用目前尚未形成穩定的應用產(chan) 業(ye) 生態。因此《行動計劃》聚焦解決(jue) 應用發展中的堵點、難點,通過對我國5G應用規劃發展作出係統部署,持續推動5G應用從(cong) 1到N跨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