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農村地區成為線上消費新增長點

發布時間:2021-02-08 09:13:32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農(nong) 村地區成為(wei) 線上消費新增長點

農(nong) 民觸網 買(mai) 賣兩(liang) 旺

近年來,農(nong) 村電商提質升級,電商興(xing) 農(nong) 不斷深入。商務部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1.7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9%。農(nong) 村地區成為(wei) 線上消費新的增長源,電商、直播帶貨等走進農(nong) 村,打通了農(nong) 特產(chan) 品上行通道。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觸網,不僅(jin) 買(mai) 得省心,也賣得開心。

農(nong) 產(chan) 品線上走俏

在大婁山深處的重慶南川金佛山,生長著一種少有的秋生、秋收、秋藏的筍——方竹筍。南川頭渡鎮柏枝村的廣聚福從(cong) 小就跟隨大人爬“天梯”上山采筍,路上需要爬三段垂直距離共計200米的木梯,其艱難用廣聚福的話說就是“戴帽仰落,下來抖腳”。上梯時,抬頭往上看,要仰掉帽子才能看到山頂,木梯幾乎是垂直的。下梯時,筍農(nong) 需要負重幾十到上百斤不等的方竹筍,踩在梯子上腳都是顫抖的。

更難的是方竹筍產(chan) 季短,不足一個(ge) 月,且易變質。往年,由於(yu) 缺乏基礎冷鏈儲(chu) 存係統,道路不通,隻有不到10%方竹筍以帶殼鮮筍的形式銷售。農(nong) 民不得不把鮮筍去殼後,花2天1夜熬製成筍幹。艱辛的勞作後,筍幹價(jia) 格卻比賣鮮筍還低30%。

為(wei) 了幫助筍農(nong) 將美味的方竹筍賣出大山,盒馬鮮生在冷鏈運輸的基礎上,聯合上遊合作夥(huo) 伴在當地建立一套液氮保鮮係統。每天清晨6點,筍農(nong) 上山打來的帶殼鮮筍,被立即運往山下的加工中心,分揀、洗淨後,被注入零下110度的液氮,再送入零下18度的凍庫儲(chu) 存。保鮮好的方竹筍通過空運賣到全國,成為(wei) “網紅商品”。

“預計冬季錯峰期的最高價(jia) 格將達到每公斤30元,是秋季的3倍。”有工作人員表示,在新零售的賦能下,金佛山方竹筍的收購價(jia) 從(cong) 原先的3塊漲到了5塊,平均每個(ge) 筍農(nong) 增收1000元以上。

電商加速賦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數字化發展,一係列適應電商市場的農(nong) 產(chan) 品持續熱銷,有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脫貧攻堅。像柏枝村這樣,與(yu) 新零售平台形成穩定的供應關(guan) 係,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的村莊並不鮮見。據了解,截至2020年12月,盒馬鮮生已在全國18個(ge) 省份建立了120個(ge) “盒馬村”,推動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精細化、標準化和供應鏈數字化改造。

農(nong) 民網購潛力大

電商平台創造了賣貨的好平台,也為(wei) 農(nong) 村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買(mai) 買(mai) 買(mai) ”渠道。據了解,在京東(dong) 集團旗下社交電商平台京喜平台上,新用戶最多的前5個(ge) 地區全部來自農(nong) 村地區:河南焦作市武陟縣、安徽亳州市渦陽縣、江蘇連雲(yun) 港市東(dong) 海縣、河北保定市蠡縣、福建三明市大田縣。

商務部等12部門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nong) 村消費潛力若幹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完善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以擴大縣域鄉(xiang) 鎮消費為(wei) 抓手帶動農(nong) 村消費等。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2020年縣域農(nong) 村地區的網購用戶數增長是近3年來最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響,大量線下供給向線上轉移;二是信息社會(hui) 發展的大趨勢,移動網絡覆蓋的範圍更廣,更多用戶以此為(wei) 契機學習(xi) 網購、習(xi) 慣網購;三是外出打工人口回流,人口流動和信息流動都能促進市場信息的流動,很多縣域農(nong) 村零售場景非常有限,母嬰、藥品、食品等很多商品在本地沒有銷售,線上市場的商品更多,價(jia) 格彈性更大,也有許多便宜且品質很好的貨品,對線下市場有補充的作用。

鄉(xiang) 村物流大有可為(wei)

物流能力升級和快遞站點建設,使得農(nong) 村地區網購便利度大大提升。

穆世平是貴州遵義(yi) 市匯川區董公寺營業(ye) 部的一名快遞員,2016年10月加入京東(dong) 物流時,他負責匯川區的團澤鎮、山盆鎮、高坪鎮三個(ge) 鎮,覆蓋範圍非常廣。但即便如此,每天總單量也不超過60單。如今他隻負責高坪鎮一個(ge) 鎮,日均單量就已經超過了過去3個(ge) 鎮的總單量,接近100件。

每天100件快遞,如果是在城市,其實是很輕鬆就能完成的工作量。但對於(yu) 穆世平,他需要從(cong) 早忙到晚才能完成。穆世平說,相對而言,高坪鎮交通還比較方便,但一些村落還是不好走,比如聯豐(feng) 村,長安麵包車這樣的高底盤車都很難通過,每次去送件都是一次考驗。

正因為(wei) 堅持送貨上門,村民們(men) 見到穆世平,都熱情相迎。農(nong) 村地區的網購購買(mai) 力直線上升,穆世平感受頗深:“過去跑三個(ge) 鎮‘吃不飽’,現在跑一個(ge) 鎮都快有點‘吃不了’了。”

《關(guan) 於(yu) 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nong) 村消費潛力若幹措施的通知》明確,加強縣域鄉(xiang) 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轉型升級,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骨幹網絡。商務部近日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數字商務建設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通知》也指出,要開展“數商興(xing) 農(nong) ”行動,提升電商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水平,引導電商企業(ye) 加強物流配送、農(nong) 產(chan) 品分揀加工等農(nong) 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能供應鏈,促進數字產(chan) 品和服務在鄉(xiang) 村地區應用。各地要積極引導電商、物流等企業(ye) 發展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流通效率和便民服務水平。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