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31 10:28:28 國家郵政局網站

上半年,在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郵政行業(ye) 全麵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重大決(jue) 策部署和中央領導同誌指示精神,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工作,充分發揮了郵政快遞業(ye) 在“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方麵的先行作用,為(wei)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一季度,郵政行業(ye) 運行受到較大影響,但隨著行業(ye) 加速複工複產(chan) ,疫情影響逐步降低,行業(ye) 運行加快恢複。二季度,行業(ye) 業(ye) 務總量和快遞業(ye) 務量增速超過30%,行業(ye) 業(ye) 務收入和快遞業(ye) 務收入增速超過20%,實現了逆勢增長,行業(ye) 運行重回高位,發展效果好於(yu) 預期。
一、上半年行業(ye) 運行情況
(一)抗疫成績亮眼
上半年,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國家郵政局啟動II級應急響應,成立郵政業(ye)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zhuan) 班,製定下發37個(ge) 通知文件,確保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第一時間在行業(ye) 落地見效。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郵政局黨(dang) 組決(jue) 策部署,成立疫情防控領導機構,最短時間將政策措施傳(chuan) 達到基層一線。組織中國郵政和12家主要快遞企業(ye) 開通國內(nei) 和國際兩(liang) 條防疫物資運輸寄遞“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和人民群眾(zhong) 日常基本生活物資的運輸和快遞需求。截至6月10日,全行業(ye) 共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48.98萬(wan) 次,包裹3.98億(yi) 件,發運車輛8.75萬(wan) 輛次,貨運航班779架次。對湖北地區急需醫療防疫物資優(you) 先收寄、優(you) 先運輸和優(you) 先投遞,郵政快遞企業(ye) 向湖北發運車輛8萬(wan) 輛次,貨運航班481架次,承運、寄遞防疫物資累計31.2萬(wan) 噸,包裹5674萬(wan) 件。
複工達產(chan) 疾速。聚焦“早、狠、準”推動郵政業(ye) 複工複產(chan) 。2月7日,全麵啟動郵政快遞業(ye) 複工複產(chan) 工作,2月15日複工率達68.6%,3月26日,全國除湖北外主要寄遞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返崗率超過98.6%,主要寄遞企業(ye) 市級以上分撥中心複工率100%,營業(ye) 網點複工率99.7%,率先實現複工達產(chan) ,生產(chan) 能力已基本恢複到正常水平。攻堅克難開啟湖北郵政快遞業(ye) 複工複產(chan) ,3月11日啟動湖北郵政快遞業(ye) 複工複產(chan) 工作,4月底湖北除武漢市外,返崗率100%,營業(ye) 網點複工率100%,基本全麵恢複運營。
全力保障民生。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郵政業(ye) 創新服務模式,加大智能設備的投入使用,推廣無接觸投遞方式,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廣定點收寄、定點投遞、智能箱投遞、無人機投遞、無人車投遞、預約投遞等無接觸投遞模式,以“固定區域、固定人員”模式重組投遞隊伍,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間寄遞通道順暢,人民群眾(zhong) 的寄遞需求得到快速響應和安全滿足。統籌資源及時向同城業(ye) 務傾(qing) 斜,積極探索即時遞送、倉(cang) 配一體(ti) 和“商超+快遞”等新業(ye) 務模式,重點做好米麵肉菜蛋和口罩、消殺用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配送。全國郵政快遞企業(ye) 共運送生活物資143.9億(yi) 件,極大支撐了防疫防控大局。
獲得高度肯定。疫情期間,全行業(ye) 夜以繼日、全力奮戰在服務疫情防控和保障社會(hui) 運轉的第一線,湧現出一大批以順豐(feng) 汪勇、蘇寧潘虎、京東(dong) 武漢亞(ya) 一城配青年車隊和中郵航空機隊為(wei) 代表的抗擊疫情先進典型和模範事跡,踐行了郵政快遞人創造美好守護美好的責任擔當。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稱讚快遞小哥是疫情中的逆行者,譽為(wei) 疫情期間平凡英雄,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快遞、抗疫物資生產(chan) 運輸人員不辭勞苦,億(yi) 萬(wan) 普通勞動者默默奉獻”,對行業(ye) 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修複反彈迅速
行業(ye) 恢複迅速。一季度,行業(ye) 業(ye) 務總量和收入同比分別增長0.8%和7.5%,快遞業(ye) 務量和收入分別增長3.2%和-0.6%,均為(wei) 郵政體(ti) 製改革以來最低。二季度,隨著複工複產(chan) 複市持續推進,行業(ye) 重回高速增長軌道,郵政行業(ye) 業(ye) 務總量和收入分別達5289.4億(yi) 元和2836億(yi) 元,同比增長34.8%和20.4%,其中,快遞業(ye) 務量和收入分別完成213.5億(yi) 件和2289.8億(yi) 元,同比增長36.7%和23.5%,增速比一季度分別高33.6個(ge) 和24.1個(ge) 百分點。增速呈現逐月提升態勢,月均提高10個(ge) 百分點以上,5月和6月增速均超過35%,修複反彈超預期。
上半年,全行業(ye) 業(ye) 務收入和業(ye) 務總量累計完成5028.2億(yi) 元和8765.3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1%和22.4%。全國快遞業(ye) 務收入完成3823.8億(yi) 元,同比增長12.6%。快遞業(ye) 務量規模達338.8億(yi) 件,同比增長22.1%。增量可觀,累計淨增量達到61.2億(yi) 件,高於(yu) 上年同期,平均每月新增10億(yi) 件以上,5月起單月增量超過20億(yi) 件,再創曆史新高。快遞市場高位運行,5月和6月業(ye) 務量規模超過2019年峰值,4月起日均快件處理量超過2億(yi) 件,618期間日均處理量達2.6億(yi) 件。
(三)結構變化顯著
1.量收結構的剪刀差擴大
上半年,快遞業(ye) 務量、收增速差為(wei) 9.5個(ge) 百分點,量的增速是收入增速的近2倍。從(cong) 3月起,量收增速差距逐步拉大,從(cong) 3月的10.7個(ge) 百分點擴大至5月的16.2個(ge) 百分點。上半年,快遞均價(jia) 為(wei) 11.3元,繼續下降,其中,同城快遞均價(jia) 6.5元,同比下降7.2%,異地快遞均價(jia) 7.1元,同比下降12.1%,國際港澳台快遞均價(jia) 60.4元,受國際運輸成本上漲,同比上漲12.6%。
2.業(ye) 務結構繼續分化
普遍服務中寄遞服務業(ye) 務平穩增長。上半年,寄遞服務業(ye) 務量127.4億(yi) 件,同比增長6.7%。普遍服務傳(chuan) 統業(ye) 務需求全麵萎縮,上半年,函件和匯兌(dui) 業(ye) 務量分別為(wei) 7.7億(yi) 件和495.4萬(wan) 筆,同比分別下降33%和46.1%;訂銷報紙和包裹分別完成83億(yi) 份和1008.6萬(wan) 件,同比下降0.9%和6.9%。快遞包裹帶動了郵政寄遞業(ye) 務量整體(ti) 上升。
異地快遞業(ye) 務占比持續提升。單點發全國模式進一步強化,上半年,異地業(ye) 務量完成275億(yi) 件,同比增長24.7%,比行業(ye) 增速高2.6個(ge) 百分點,占比達81.2%,同比提升1.8個(ge) 百分點。同城快遞業(ye) 務量完成56.2億(yi) 件,同比增長10.6%。部分重點城市同城業(ye) 務持續負增長。
國際快遞業(ye) 務快速增長。上半年,國際快遞業(ye) 務量、收分別完成7.6億(yi) 件和461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20.9%和36.1%。跨境寄遞主要集中在廣東(dong) 、浙江和上海,合計占比超過80%,其中廣東(dong) 跨境快遞增長34.4%。上半年,在出口主要國家方麵,對美國和日本增幅較大。國際郵(快)件進口中,亞(ya) 洲進口量正增長21.9%,日本和韓國是主要動力。
3.區域城鄉(xiang) 結構更為(wei) 平衡
三大區域占比下降。我國快遞業(ye) 務量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合計占全國的七成左右。2015-2019年,三大區占比逐年下降,累計降低3.6個(ge) 百分點。其中長三角和京津冀占比分別下降6個(ge) 和1.8個(ge) 百分點。2020年上半年,長三角占比下降0.9個(ge) 百分點,京津冀和珠三角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中西部攬收派送比改善。收投比超過1的五個(ge) 省依次是浙江、廣東(dong) 、上海、福建和江蘇,均是我國快遞業(ye) 務的“攬收大省”,其中浙江已經上升到2.6,居全國首位水平。中部地區承接東(dong) 部產(chan) 業(ye) 遷入、分倉(cang) 前置的效果顯現,收投差距正在縮小。收投比的變化是各地生產(chan) 和消費關(guan) 係變化的很好體(ti) 現。金華(義(yi) 烏(wu) )等區域內(nei) 增長極攬收量增速顯著高於(yu) 投遞量,攬收比仍在高位抬升。
快遞業(ye) 務省際間量差加大,增速拉平。上半年,廣東(dong) 、浙江兩(liang) 省規模領先,兩(liang) 省合計完成快遞業(ye) 務量162.8億(yi) 件,同比增長24.2%,比全國增速快2.1個(ge) 百分點,合計占全國的比重接近一半,對全國增長的貢獻率達51.8%,即全國每增加2件快遞至少有1件來自這兩(liang) 省。江蘇、山東(dong) 等9個(ge) 省份業(ye) 務量超過10億(yi) 件,25個(ge) 省份規模超過1億(yi) 件,省際間差距繼續拉大。從(cong) 增速來看,海南以52.5%增速領跑,11省份增速超過30%,18個(ge) 省份增速高於(yu) 全國水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前列城市間增長出現分化。上半年,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前15的城市完成快遞業(ye) 務量188.8億(yi) 件,同比增長20.3%,低於(yu) 全國增速。增速出現分化,汕頭、揭陽和金華增速居前,同比增長超過50%,上海、杭州、廣州、成都和溫州增速在10%以下,部分城市出現負增長。城市排名出現變動,金華超過廣州成為(wei) 第一,汕頭上升7位,揭陽、鄭州分別上升2位,泉州上升1位,南京與(yu) 武漢則跌出前15之列。
下沉市場成為(wei) 增長的核心動力。非省會(hui) 城市業(ye) 務量占比持續上升,從(cong) 2013年的47.8%上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62.9%,提升15.1個(ge) 百分點。隨著快遞網絡不斷向三四線城市與(yu) 農(nong) 村市場拓展,下沉市場的快遞服務更加便捷高效,普惠化程度不斷提升,網購體(ti) 驗明顯增強。另外,疫情期間,傳(chuan) 統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渠道大麵積受阻,快遞業(ye) 成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主要通道。5、6月份,隨著我國生鮮果品集中上市,快遞企業(ye) 不斷完善升級生鮮配送方案,通過全程冷鏈、多方式聯運、區塊鏈溯源、包裝創新等方式,不斷提升牛羊肉、冷水魚、楊梅、櫻桃、荔枝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服務能力,農(nong) 產(chan) 品快遞業(ye) 務量增長明顯。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